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经过多年观察和防治,晴普茶区茶树病害有茶饼病、茶白星病、茶圆赤星病、茶芽枯病、茶炭疽病、茶煤烟病、苔藓、地衣等,除茶饼病、炭疽病外,其他病害零星发生,发病程度均在经济阈值以下,对茶树为害轻,不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茶饼病,炭疽病每年均在不同茶区域发生,为害重,成为茶区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2.
正茶饼病是由坏损外担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属于担子菌门层菌纲外担菌目外担菌科外担菌属)引起的茶树重要病害,近年来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茶园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了湖北省茶叶品质和产量,被列为湖北省检疫对象。为了控制其危害,湖北省组织开展了茶饼病发生危害的普查、防控技术研究。1发生危害特点1.1发生范围2016年3月份起,湖北省植保总站组织开展  相似文献   

3.
茶饼病是由担子菌真菌主要为害茶树嫩叶引起的病害,已是茶叶生产中重要真菌病害,严重制约茶产业发展。目前,茶饼病病原离体培养非常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原菌与寄主互作机制研究。本文综述了茶饼病的侵染循环、病害流行、病原菌、病原菌与寄主互作以及病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茶饼病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调查表明,茶饼病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4—10月发生,发病高峰期在5—6月和9—10月。高湿、寡照、荫蔽、偏施氮肥,有利于发病。试验表明,深修剪对病害的控制效果达90%以上。发病初期,喷施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茶饼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辽宁花生品种对疮痂病抗性及流行时间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辽宁花生产区栽培品种对疮痂病抗性差异及病害发生流行规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用五点调查法对不同花生品种疮痂病田间发生情况和时间流行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供试18个品种花生疮痂病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主栽品种白沙1016病情指数最高,可达34.5,新花2号病情指数最低,仅为15.7.根据花生疮痂病相对抗性评价标准,供试品种整体分为3类,高感品种4份,感病品种6份,中抗品种8份,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病害发生规律表现为:7月初为始发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病害盛发期,8月末至9月上旬为病害衰退期.Logistic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花生疮痂病病情指数随时间的流行动态,依据模型公式也推导出主栽品种白沙1016的病情指数最大,日增长量为0.89.  相似文献   

6.
莫才清 《植物保护》1997,23(4):33-35
标记基因在植物病害发生和流行规律研究中的应用莫才清(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武汉430070)导致植物病害发生的生物因素有真菌、细菌等多种微生物。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给植物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以往研究一直采用病情指数等指标来研...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观察发现,目前推广的3类抗虫棉品种,虽在多年未种棉花的粮田种植,均发生了黄萎病,发病株率63.35%~81.65%,病情指数21.66~44.55;品种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杂交棉在抗黄萎病方面未表现出优势.因此,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仍是棉花黄萎病综合防治的1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亚麻枯萎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谢鹏云,杨天军(甘肃省农业厅,730030)(景泰县农技中心)近年来西北亚麻产区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亚麻枯萎病发生较重。我省1989年亚麻主产区永昌、景泰、古浪等县亚麻枯萎病发生严重,平均死亡率27.8%,病情指数43....  相似文献   

9.
烟草病毒病预测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1980~1995年间的有关数据资料,以月均温和降雨量为预测因子,以6月下旬烟草花叶病病情指数为预报量,对山东青州烟区花叶病的发生流行初步建立预测模型,通过验证该模型准确度高,可适用于黄淮烟区的烟草花叶病流行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0.
稻飞虱、纹枯病是我县水稻主要病虫之一。笔者在1989~1990年测报调查中发现,田间稻飞虱的虫口密度与纹枯病的发生程度之间有密切关系。我们于晚杂始穗—齐穗期,选择纹枯病发生轻、中、重三种类型田共9块,每块田调查30蔸纹枯病病情指数和稻飞虱的虫口密度,这9块田的纹枯病病情指数分别为23.3,22.5,  相似文献   

11.
稻水象甲主要为害水稻,成虫食叶,幼虫食根,一般造成水稻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可达50%~70%,甚至绝收。2015年安陆市首次发现稻水象甲疫情。2016年~2018年,笔者对稻水象甲在湖北省安陆市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监测,并结合其发生规律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伍明祥  吴娟 《植物医生》2003,16(4):12-13
水稻纹枯病是玉屏县水稻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常年发生面积为 2 333hm2 次 ,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 5 .6 % ,为害损失粮食 5 5 .6万kg。因此 ,进一步掌握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 ,搞好预测预报 ,指导大面积的综合防治 ,是目前全县水稻生产中亟需解决的紧迫问题。1 发生规律全县一般在 7月 4日始见病斑 ,在 7月 19日前病情较为稳定 ,扩展较慢 ,病株多为 1级即始病期 ,7月 19日~ 8月 10日发病进入高峰期。这期间 ,田间病丛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上升较快。 7月 2 4日调查病丛率为 76 % ,病株率为 13.6 8% ,病情指数为2 .85。 8月 5日病丛率…  相似文献   

13.
水稻褐鞘病是南方稻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一般发病率为10~16%,感病品种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为了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和调查分析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90年10月水稻黄熟期、当病情稳定后,在上高县李家村对该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查了穿山龙黑斑病的田间发生流行规律,并进行了田间药剂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3个穿山龙种植区均有黑斑病发生,病害的始发期为6月,盛发期为7月中、下旬,8月田间病情有所停滞,9月病情持续加重。田间病情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病斑直径和数量变化与田间病情动态基本一致。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对穿山龙黑斑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6%。  相似文献   

15.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叶的产量与品质是衡量茶叶好与坏的一个重要标准。茶树是常绿植物,叶部病害种类较多,尤其是近几年茶饼病对茶树的为害较为严重。该病害使茶叶产量降低,品质明显下降。江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和江北茶区均有发生,以西南云、贵、川三省茶区发病最重。  相似文献   

16.
茶饼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库区秭归县属于三峡茶区,全县茶叶面积2 697.13hm2、年产干茶1 340.6t.茅坪镇是秭归县茶叶生产的主产区,有1 148.2 hm2、产量724t分别占全县的30.9%、54%.茶饼病是湖北省新补充的15种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在秭归县茶叶生产历史上不是很常见;但在茅坪镇2008年大发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历年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明确了吴县市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与越冬区病情基数和小麦生育进程关系密切,并以此两要素组建了中长期预测模型,对1986 ~1995 年回测,拟合率达到100 % ,对1996 ~1999 年预测,其结果与实际发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山葵黑心病和白锈病田间发生及危害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葵黑心病 (PhomawasabiaeYokogi)和山葵白锈病 (AlbugowasabiaeHara)属我国大陆新传入的病害。田间调查结果 :山葵黑心病严重 ,株发病率为 93%~ 1 0 0 % ,叶发病率2 8%~ 78 9% ,病情指数 9~ 4 1 8;1年流行 2个高峰期 ,即 5~ 6月和 1 1~ 1 2月。白锈病呈零星发生 ,株发病率 2 1 %~ 4 3% ,叶发病率 5 7%~ 1 3 8% ,病情指数 0 83~ 3 5;发生期于 5月份。将两种病原菌分别对 1 4科 34种果蔬作物进行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试验 ,均未见发病。调查了 9科 1 8种田间杂草也未发现病害症状。初步认为 ,这两种病原菌专化性强 ,对寄主作物有较严格的选择性 ,由于山葵黑心病的发生严重 ,可成为引种山葵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不仅是重要的柑橘害虫,而且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由于近十多年来我国橘区冬季平均气温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严冻年份很少,该虫的抗寒力增强,生活习性和发生情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该虫逐渐向北迁移,多数年份能在新的寄生地完成世代发育。为明确该虫在浙江省台州市的主要发生规律和探索有效的化学防治技术,作者曾立项对此进行了研究。现将该虫在台州市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简述如下。  1 发生规律  1.1 发生代数在浙江台州1 a发生3~7代。其中台州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1 a发生5~7代;台州…  相似文献   

20.
广州地区黄瓜霜霉病流行速率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广州地区黄瓜霜霉病 4点 4年的系统调查 ,初步明确了该地区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规律 ,对该病的流行速率及其相关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组建了广州地区黄瓜霜霉病流行速率的预测模型 ,利用历史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检验 ,其预测 5d和10d的病情指数的准确度分别为88.16%和68.11% ;用该模型预测2000年黄瓜霜霉病的病情指数 ,其预测5d和10d的病情指数的准确度分别为94.47%和69.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