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有效地治疗鸡大肠杆菌病,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方法测定了17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豫北地区15株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根据其MIC及MIC范围(MICRange)使用SPSS 13.0中Probit过程计算出17种抗菌药物的MIC50和MIC90.结果表明:多粘菌素B的抑菌作用最强,MIC50、MIC90分别为0.11、0.87 μg/mL;加替沙星的抑菌作用次之,MIC50、MIC90分别为2.53、3.88 μg/mL,其它3种药物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抑菌作用相当,但不及加替沙星,MIC50、MIC90分别为10.11~11.79 μg/mL、15.16~21.13 μg/mL;多西环素和阿莫西林等12种抗菌药物的抑菌作用较小,MIC50、MIC90分别为18.53~388.50 μg/mL和30.59~713.42 μg/mL.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在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时的相互作用,本试验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用恩诺沙星和磺胺间甲氧嘧啶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体外联合药敏试验。单药恩诺沙星和磺胺间甲氧嘧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2、256μg/mL;联合用药的MIC分别为8μg/mL和32μg/mL,经计算FIC指数为0.375。结果表明,恩诺沙星与磺胺间甲氧嘧啶联合用药对大肠杆菌呈现协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该试验研究刺槐素对鸡源性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和耐药性消除效果。采用药敏纸片判断刺槐素的抑菌效果,对比前后2次MIC的浓度大小判断刺槐素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消除效果。结果:刺槐素抑菌效果:大肠杆菌①的MIC为32μg/mL,大肠杆菌②的MIC为128μg/mL,大肠杆菌③的MIC为64μg/mL,大肠杆菌④的MIC为16μg/mL,大肠杆菌⑤的MIC为32μg/mL。耐药性消除试验结果:大肠杆菌①的MIC由1024μg/mL下降为128μg/mL,大肠杆菌②的MIC由512μg/mL下降为64μg/mL,大肠杆菌③的MIC由2048μg/mL下降为128μg/mL,大肠杆菌④的MIC由256μg/mL下降为32μg/mL,大肠杆菌⑤的MIC由512μg/mL下降为64μg/mL。结论:刺槐素对鸡源性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对头孢耐药性有消除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用肉汤法富集了大肠杆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的暂定防突变浓度(MPCPr)及防突变浓度(MPC)。结果显示,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标准株(ATCC25922)的MIC和MIC99分别为0.125μg/mL和0.1μg/mLMPCPr和MPC分别为0.5μg/mL和0.256μg/mL,MPC/MIC99比值为2.56。头孢喹肟对50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90和MPC90分别为0.2μg/mL和0.8μg/mL,MPC90/MIC90比值为4。说明头孢喹肟限制大肠杆菌耐药突变的能力很强,ATCC25922的选择指数(SI)仅为2.56,临床分离株的SI为4。  相似文献   

5.
通过体外和体内两种方法研究黄芩抗鸡大肠杆菌作用.通过体外抑菌作用测定黄芩水煎液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5g/ml;体内抑菌作用通过对7日龄雏鸡的攻毒与治疗试验来研究,体内治疗药物浓度5g/ml可使90%以上雏鸡获得保护,10g/ml可使100%雏鸡获得保护.以上说明黄芩可以对抗鸡大肠杆菌,可以防治鸡的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6.
大蒜挥发油对猪鸡四种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蒜挥发油(GO)能否作为安全优质的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生产.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研究本实验室开发的2种精制大蒜挥发油制剂(G0-Ⅰ和GO-Ⅱ),以及市售天然大蒜油、合成大蒜油对养殖生产中常见的致病性鸡大肠杆菌、鸡沙门氏菌、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效果.结果发现:2种制剂对供试菌都有较好抑菌作用且效果均优于天然大蒜油和合成大蒜油;精制大蒜挥发油GO-Ⅱ(含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比例高)对猪大肠杆菌和鸡大肠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为62.5 μg/mL,对鸡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31.3μg/mL;GO-Ⅰ对鸡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与GO-Ⅱ相同.本研究提示GO制剂中有效成分DADS与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TS)的比例不同抗菌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7.
大蒜素是从大蒜中提取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总称,具有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本试验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蒜素对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鸡大肠杆菌的MIC值分别为25μg/m L和50μg/m L,MBC值均为50μg/m L。说明大蒜素对鸡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氟苯尼考与乳酸诺氟沙星在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时的相互作用,本试验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用氟苯尼考与乳酸诺氟沙星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体外联合药敏试验。氟苯尼考与乳酸诺氟沙星单独用药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6μg/mL、0.8μg/mL,联合用药的MIC分别为16μg/mL、3.2μg/mL,经计算FIC指数为5。结果表明,氟苯尼考与乳酸诺氟沙星联合用药对鸡大肠杆菌呈现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头孢喹诺对几种常见动物病原菌的体外抗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国产头孢喹诺对5种常见动物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与头孢噻呋、氨苄西林及环丙沙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头孢喹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2μg/mL,抗菌活性强于其他3种药物;对大肠杆菌的MIC≤0.031~0.25μg/mL,抗菌活性与环丙沙星相近,高于头孢噻呋和氨苄西林;对链球菌的MIC≤0.031~1μg/mL,抗菌活性与头孢噻呋和氨苄西林相近,高于环丙沙星;对多杀性巴氏杆菌以及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分别≤0.031~0.5μg/mL和≤0.031μg/mL,抗菌活性与头孢噻呋和环丙沙星相近,强于氨苄西林。结果表明头孢喹诺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具有强大的体外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7种常用抗菌渔药对罗非鱼致病性海豚链球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7种渔药对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在初筛基础上以MIC为单位,1×MIC、5×MIC、10×MIC和20×MIC下平板抑菌圈直径为参数,分别比较所筛选5种药物抗菌效果并优化最佳参数;利用优化的最佳参数比较5种药物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海豚链球菌的抑菌效果;并通过拌饵投喂给药方式对罗非鱼进行5种药物治疗性给药试验。结果表明,抗菌先锋对海豚链球菌的MIC和MBC最小,分别为6.4、12.8μg/mL,其次是伯乐立康,均为12.8μg/mL;而鱼康和肠炎烂鳃灵即使在1638.4μg/mL下也无抗菌效果。5倍MIC下抑菌圈直径为本试验筛选抗菌药物的最佳参数。5 MIC时,海豚链球菌对伯乐立康和抗菌先锋敏感,对菌必清、菌毒康和海鱼安中度敏感。菌毒康与海鱼安的联合抗菌效果最佳。鱼体内抗菌试验结果表明,抗菌先锋和伯乐立康的治疗有效率超过75%,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是防治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选取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牛津杯法对2种生物碱进行了药敏试验,采用液体倍比稀释法测定了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奶牛子宫中分离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苦参碱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和MRSA的MIC分别为12.5 mg/mL和25 mg/mL,氧化苦参碱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和MRSA的MIC分别为25mg/mL和50mg/mL。  相似文献   

12.
协同指数法筛选银翘天甘组方的最佳剂量配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银翘天甘组方中金银花、连翘、天花粉、甘草4味中药的最佳剂量配比,利用SI测定方法设计试验,微管-平板法测定各试验药物的MIC,计算SI值,依据呈现协同作用的SI值获得组方剂量配比,以浸膏率与MIC为验证依据,确定组方的最佳剂量配比.结果表明,四味中药配伍体外抗菌活性呈现协同作用的SI值在0.625~0.750之...  相似文献   

13.
旨在测定利福昔明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利福昔明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利福昔明对19株大肠杆菌的MIC值为8~16μg/m L,对25株葡萄球菌的MIC值为0.002~0.06μg/m L,对18株链球菌的MIC值为0.06~2μg/m L。大部分临床分离菌的MIC值与标准菌的相近,表明分离菌株对利福昔明较为敏感,提示利福昔明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泰妙菌素的体外抑菌活性与一般毒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二倍稀释法、改良寇式法和蓄积系数法测定了泰妙菌素的体外抑菌活性、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泰妙菌素对猪、鸡支原体、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 015、0 125、0 5ug/mL,呈现较好的杀菌效果,且较磷酸泰乐菌素效果好;而对大肠杆菌、禽巴氏杆菌效果较差。一般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泰妙菌素对小鼠、鸡的经口LD50分别为1 58g/kg和2 19g/kg。按国际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可判断为实际无毒,蓄积系数K>5,为弱蓄积性,且小鼠对其不具有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抗菌肽LL-37在毕赤酵母SMD1168中的高效表达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高效表达的抗菌肽LL-37,根据人源抗菌肽LL-37的氨基酸序列,选择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密码子的偏嗜性,通过SOEing法改造合成LL-37基因片段,克隆到pGAPZαA质粒中,获得分泌型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LL-37。pGAPZαA-LL-37通过限制性内切酶AvrII酶切线性化后,经电穿孔法转入毕赤酵母细胞SMD1168。经Zeocin抗性筛选,得到高拷贝转化子,PCR检测表明LL-37基因与毕赤酵母染色体稳定结合。在GAP启动子调控下,LL-37蛋白获得分泌表达,其上清表达量约为237mg/L。表达产物耐热性强,在100℃条件下30min内仍保持一定的抗菌活性。表达产物对大肠杆菌DH5α、大肠杆菌D31和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56μg/mL、3.12μg/mL和6.25μg/mL。  相似文献   

16.
刘挺  黄可威 《蚕业科学》2002,28(4):313-316
以试管稀释法、活菌计数法检测了克蚕菌体外最低抑菌浓度 (MIC)及最低杀菌浓度 (MBC)等 ,结果显示克蚕菌对苏云金杆菌、卒倒杆菌、青头败血病菌、八联球菌和产气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 0 5 μg/mL和 8.0 μg/mL。不同细菌接种量、不同家蚕血清含量和不同pH值对克蚕菌的抗菌活性略有影响。克蚕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中药经方白头翁汤和黄连解毒汤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作用。采用体外抗菌和人工感染防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2个经方对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这2个经方体外对大肠杆菌均有抑菌效果,黄连解毒汤对试验菌株的MIC平均值为0.250 g/mL,而白头翁汤对试验菌株的MIC平均值为0.187 g/mL,效果较优;人工感染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黄连解毒汤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保护率、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白头翁汤,尤其是高剂量组防治效果最好,保护率和有效率均达90%,治愈率达85%。说明2个经方在体内外抗菌试验中均有效果,但是体内、外抗菌效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