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根据番茄生物学特性、发育阶段有效积温恒定的原理和多年的栽培经验,对温室长季节栽培番茄的发育阶段进行划分,其生长发育阶段包括播种期、幼苗期、开花座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采收初期、果实采收盛期和果实采收末期。将不同播期各生育阶段的生长度日的平均值确定为建模过程中的参数Ai:自幼苗期至果实采收末期分别为710.5、110.5、152.3、302.9、245.6、2156.7、200.5度日。确定了发育阶段有效积温参数后,建立了温室番茄长季节栽培的发育动态模拟模型,系统的预测番茄发育阶段。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温室番茄发育动态模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机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钟模型在日光温室番茄发育进程模拟中的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光温反应特性,基于2个番茄品种不同播期12个生长季的发育阶段日数、温度和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利用钟模型中相关数学指数表达式表征番茄的不同发育时期和发育进度,将番茄的发育时期指标化。随后对各个发育阶段的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得到基本发育系数、温度反应特性遗传参数和光照反应特性遗传参数等模型参数初值,对模型进行统计检验和调试,使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误差最小,由此得到模型参数终值,建立基于钟模型方法的温室番茄发育期模拟模型。经验证,该模型在播种-三叶期、播种-初花期、播种-坐果期、播种-成熟期和播种-拉秧期5个番茄发育阶段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的回归估计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8.3、14.4、16.3、23.7和28.1d;回归估计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20.78%、20.18%、20.21%、17.35%和14.86%,表明本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将钟模型模拟结果与有效积温法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钟模型对各个关键发育期的模拟精度更高,模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番茄长季节生产专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了实现对温室番茄长季节生产的定量管理,对生产提供决策指导,根据温室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规范研制了温室番茄长季节生产专家系统。依靠对有效积温的计算,结合设施环境条件和番茄的生长发育期拟合番茄的生长阶段、成熟期及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环境温湿度、有效积温之间的关系,为温室番茄生产向定量化、智能化管理创造了条件。通过将专家研究资料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为温室番茄长季节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4.
根据"发育生理日数恒定"原理构建设施番茄发育期与叶龄的动态模拟模型,利用2009年和2010年南京两个试验点的设施番茄品种(系)与播期、茬口试验及气象资料获取模型参数并检验模型。结果显示:所建发育期模型模拟的各发育阶段(出苗-定植、定植-现蕾、现蕾-坐果、坐果-成熟)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根均方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ADe)分别为2.65d和3d、1.51d和1d、1.18d和1d、1.21d和1d;模拟全发育期时,RMSE值和ADe值分别为3.74d和3d,明显优于有效积温模拟模型的预测精度;利用叶龄动态模型模拟叶龄数时,RMSE值和ADe值都小于0.5片叶。说明本文所建模型可用于预测番茄的发育期和叶龄,并且具有较好适用性和可靠性,可为设施番茄生长模型的研究应用及数字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新昊  张志斌  郭世荣 《土壤》2007,39(3):465-468
以尿素和硫酸钾为N、K肥源,采用有机基质进行日光温室番茄越冬长季节栽培,考察N、K肥(N:K2O)不同比例分段追施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按追肥方案不同设分段追肥与对照两个处理,分段追肥处理追肥比例依次为座果期N:K2O=1:1(3次)、采收初期N:K2O=1:1.2(3次)、采收中期N:K2O=1:1.4(3次)、采收末期N:K2O=1:1.2(两次),对照则始终按N:K2O=1:1.2(11次)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两种试验处理对番茄植株形态指标影响不大,分段追肥处理增加了番茄茎粗,但差异并不显著;两种处理对番茄总座果穗数影响不大,但分段追肥却显著增加了有效果穗率从而增加了番茄有效果穗数;从整个采收期来看,分段追肥处理显著增加了番茄座果数与单果重,从而显著增加了番茄产量;两种处理在采收初期对番茄果实品质影响差异不显著,分段追肥处理在采收末期显著增加了果实中Vc含量,采收末期番茄果实品质的各项指标含量均高于同处理下采收初期的指标含量。  相似文献   

6.
秒尺度温室番茄作物-环境互作模型构建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现有温室模型时间尺度不统一的问题,该研究建立了一个时间尺度统一的温室番茄作物-环境互作模型,描述作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模型的精准性。首先,将番茄作物生长模型拆分成SUPPLY、PARTITION、GROWTH3个子模块,针对3个模块在由天数量级时间尺度到秒数量级时间尺度变换时存在的问题,通过模型替换、结构改造、参数辨识等方法对时间尺度进行了转换,并利用EFAST敏感性分析算法将模型中的不确定参数分为敏感参数和不敏感参数两类。然后,在秒时间尺度番茄作物生长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番茄作物对温室环境的实时反馈,结合小气候模型形成包含未知参数的"通用"的互作模型结构。最后,利用贝叶斯优化方法及番茄生产温室的实际数据,分别对互作模型中生长模型和小气候模型的未知参数进行参数辨识,确定互作模型全部结构与参数,得到可用的互作模型。利用该研究得到的秒时间尺度生长模型对2015—2018年上海崇明A8温室番茄产量进行模拟,其与真实产量值间的均方根误差在7.34~18.85 g/m~2之间,平均相对误差在5.8%~18%之间,均小于TOMGRO模型与Integrated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产量变化。含作物反馈的小气候环境模型经参数辨识后,模拟番茄作物3个不同生长时期(幼苗期、开花坐果期、结果期)的环境因子(温室内温度、湿度、CO_2浓度)变化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在3%~6%之间,且相较于未考虑作物反馈的一般小气候模型有更好的模拟效果。互作模型的建立将作物与温室小气候环境统一成一个模型,可以为温室环境控制提供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温室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经验,利用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单机版)PAID4.0,开发温室番茄长季节栽培管理专家系统。本系统包括番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模块、248条规则。通过将专家研究成果与计算机的结合为温室番茄长季节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基于虚拟生长模型的温室番茄栽培管理专家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改进传统农业专家系统的决策性能,动态表达其决策结果,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虚拟生长模型的温室番茄栽培管理专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框架与功能模块,分析了系统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如开发工具、知识表示方法、知识库的构建、虚拟番茄生长模型等.系统综合运用推理、预测、可视化与解释等机制帮助用户设计栽培管理方案,可视化模拟和预测温室番茄的生长发育进程.基于虚拟生长模型的温室番茄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初步实现了积温模型、形态发生模型与专家系统知识模型的综合集成,更适合温室番茄栽培管理的实际需要.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温室番茄果实生长模型的建立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研究果实坐果机理,在现有模型基础上,以温室番茄为研究对象开展温室试验,结合温室环境的可控性和计算机软件设计,观察不同密度植株的动态坐果率,通过模型分析动态坐果率与植株内部动态同化物供给与需求比率(Q/D)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映果实从坐果到发育与全局生物量动态反馈的生长模型,并用独立数据进行了生长模拟,生物量和几何尺寸的模拟值与试验数据接近,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模型的建立完善了GreenLab模型在果实方面的处理功能,实现了植株坐果的定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自控温室黄瓜果长及果周径增长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玻璃自控温室荷兰黄瓜果实长度、果周径生长与温室气候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界限温度的有效积温与果实长度、果周径的相关系数均达0.9以上,用14~21℃有效积温和13~25℃有效积温表征果实长度与果周径增长最佳,光照强弱、温差大小、CO2含量是影响黄瓜果实生长速度的关键气象因子。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预期目标,运用有关气候生态参数,合理分配能源使用时间,调节果实发育进程,达到适期上市,实现降低生产  相似文献   

11.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at Punjab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dscape Nursery from November 2009 to July 2010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t soil-based and soilless media compositions on growth and flowering of petunia hybrids. Different media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leaf mold, sewage sludge, vermicompost, farmyard manure, cocopeat, and soil were evaluated in definite ratios to select an ideal potting media for raising potted (6-inch pots) petunia plants. Results revealed that media composition M6 was the best potting media to raise petunia plants. Petunia plants raised in this media [soil + sewage sludge (K) (2:1)] exhibit maximum (55.3 days) number of days of flowering duration, maximum (129.5 days) number of days to flowering withering, recorded minimum (74.2 days) number of days to bud emergence, and counted more (30.0) number of buds and maximum (15.0) number of branches. This media composition was observed to be ideal for raising petunia seedlings to full-grown floriferous potted petunia plants with all the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essential for a specimen display.  相似文献   

12.
木霉诱变菌株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以木霉诱变菌株T5、T0 80 3、T1 0 1 0、T1 0 0 3为实验对象 ,利用正交实验优化组合其生长的环境条件 ,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每个因素的设计差异都显著。最佳组合是菌株T1 0 1 0 ,培养菌丝最适温度 3 0℃ ,pH值 6,高温培养 3d转入低温2 0℃培养 ,农药组合为代森锰。T1 0 1 0液体振荡培养 ,在正常的生长范围内氧气对生长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冻结温度对植被混凝土生态基材冻胀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寒气候条件下,因工程扰动造成的众多岩石裸露边坡亟待生态修复的现状,选取植被混凝土这一典型人造复合生态基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冻结温度变化对其冻胀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混凝土作为弹塑性材料,在试验设定的负温环境中均将产生冻胀现象,其冻胀历时随冻结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而冻胀率随冻结温度的降低呈极为显著的线性减小趋势;同一冻结温度条件与冻胀变形稳定时,在植被混凝土中将形成近似稳定的温度场,且试样中的温度降低幅度随着植被混凝土与冷源距离的增大逐步减弱;冻结温度场将明显改变水分在植被混凝土内的分布状况,冻结温度越低越不利于试样中水分的自由迁移。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两个水稻品种弹性秧和半水秧秧苗的一些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弹性秧的根系活力、ATP 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半水秧;而秧苗膜相对透性、生长量、总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则相反,弹性秧低于半水秧;但四种不同秧龄的秧苗移栽后,均表现为弹性秧的根系活力、生长量和 ATP 酶活性高于半水秧。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报不同水分条件下作物根系发育参数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分析,建立了一个能够描述作物根——冠间非线性变化的模拟模型,利用植物地上部参数推求不同水分环境影响的地下根系参数。并通过改进BP算法解决了全局寻优的问题。利用精密的管栽试验为模型提供了足够的学习样本和检验样本。结果表明,该文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描述根、冠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方面具有相当高的精度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水分管理影响稻田氧化亚氮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李香兰  徐华  蔡祖聪 《土壤》2009,41(1):1-7
稻田作为大气中N2O的重要来源而倍受关注.硝化反硝化是土壤中N2O生成的两个主要的微生物过程,水分管理是影响稻田土壤N2O产生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水稻生长期和非水稻生长期水分管理对N2O排放的季节变化、N2O产生和排放途径、N2O-N排放系数以及与N2O产生排放过程相关的土壤N素形态、浓度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Current sugarcane nitrogen (N) rate recommendations are based of crop age and soil type. Fertilization is typically done up to two months prior to rapid N uptake by sugarcane crop. This study was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N rate and application timing on sugarcane yield and quality. Treatments included four different N rates (0, 45, 90, and 135 kg N ha?1) and four different application times (mid-April, late-April, mid-May, and late-May) arranged in a split-plot design with application time as the main plot and N rate as the sub-plot. Two of three site-years show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f N rate on sugarcane yield. Further, the critical N rates range from 40 to 60 kg N ha?1 for responsive years, which is lower than current N rate recommendation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 fertilization could be delayed to later in the growing season in 5 of 6 sites.  相似文献   

18.
比较了30d,45d,60d 秧龄弹性秧与半水秧的产量,秋苗素质,于物质累积以及生育期变化.结果表明,弹性秧比半水秧平均增产12.6%,其中60d 秧龄的增产最大,达35.4%。弹性秧秧苗素质好,移栽后干物质累积快,并且可提早2~4d 成熟.  相似文献   

19.
秸秆覆盖桃树地生态效应及桃树的生长状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在种植两年的桃树地覆盖不同量的小麦秸秆,研究了秸秆覆盖后桃树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秸秆覆盖的土壤0~50 cm储水量均高于对照,土壤储水量和秸秆覆盖量呈现很好的二次相关性。秸秆覆盖处理的杂草数、干质量以及单株草质量均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均与秸秆覆盖量呈负指数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5以上。秸秆覆盖150 d后,各处理的桃树茎粗和树冠直径均较对照有所提高,二者与秸秆覆盖量之间呈现极好的二次相关性,相关系数高于0.98。当秸秆覆盖量小于1.5 t/hm2时,桃树叶片光合作用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基本上随着覆盖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秸秆覆盖量达到2.0 t/hm2时,各生理指标则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对照,百叶片鲜质量和干质量也呈现出相同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