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可重构模块化教学机器人的研制与开发,旨在让学生通过自行拆卸和组装机器人,更直观深入地学习机器人各个基本机构的原理。叙述了可重构模块化教学机器人的零件设计、材料选取及可重构实现方法等,不仅解决当前市场上教学机器人价格高昂、易损坏、可重构性差等问题,而且开发一套易于学生搭建、通用性强、制造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拆卸的机器人模块,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知识的浓厚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2.
专利信息     
本工双头开榫机该设备由机身、送料机构、压料机构、切削机构和电气操纵机构组成,是加工木制品拼条横向双头开样的专用设备.送料机构采用齿轮齿条、曲柄连杆或曲柄盘连杆机构,使送料平稳,提高加工精度。压料机构采用丝杠、升降螺母调整压料轮组,整体升降,也可拧动锁紧螺母使压料轮单独升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噪音小,价格低.加工板料长250~1000mm,宽40~100mm,厚10mm以上。(授权专利公告专:226708)多用刨铣木线机床本机主要由机架、电机、工作平台、刨铣送料机构组成.工作平台一侧设有两根支柱,刨铣送料机构悬…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传统热磨法加工微米薄木片及木纤维中高能耗、工序复杂、加工成本高的缺点,现改变加工方法,采用顺纹纵向刨切木材的方式,研发了数控微米刨切试验台。试验台主要由机架、纵向进给机构总成、工件夹具、控制面板、刨切机构总成、升降机构总成和限位机构组成,可对宽度为50 mm,长度为300~600 mm,高度为20~90 mm的木材工件进行纵向进给、切削量进给和刨切作业。笔者对试验台整机以及各机构进行设计,并通过ANSYSY对刀具进行强度校核。通过试验,确定刨切机构切削角δ取45°,刀刃伸出量h取0.05 mm,刀门宽度d取0.2 mm,刨得的木片平均厚度为18.7μm,最薄为15μm。最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经过刨切后的刀刃部分出现磨损,可通过表面改性提高刀具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道路运输企业营运车辆运行过程中燃油消耗状态难以监控的实际情况,本文设计了以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的车载油耗实时监测系统.提出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搭建由电源处理模块、单片机主控模块、油耗数据采集模块、GPS定位模块、GPRS无线通信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构成的硬件系统,开发系统控制软件和上位机油耗管理软件.该车载油耗实时监测系统操作方便,成本较低,兼容性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对营运车辆行车过程中的实时耗油量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生产计划进行燃料供给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改善道路运输企业的燃油浪费现象,实现节能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探险旅游成为人们热衷的旅游方式,然而一些探险旅游系统尚未完善造成探险事故频发,解决探险旅游安全问题迫在眉睫。结合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和安全应急救援平台设计了探险旅游系统——"探险之星",该系统主要包括用户中心、指挥中心和数据库技术中心三个模块。探险者通过用户中心可进行高精度定位查询、路径导航、天气预报,当发生意外事故,通过"一键呼救"、"亲友链接"可及时与救援队和亲人取得联系;探险区管理者通过指挥中心进行监控管理、实时天气情况推送、实时灾害预警推送、对意外事故进行遇难分析、救援调度,保证救援力量在第一时间投送到位;数据库技术中心向用户提供GIS服务平台、救援系统、医疗系统等功能。因此,"探险之星"为探险旅游发展提供了更先进便捷的服务,在探险旅游、户外活动、应急救援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期工程为例,立足多元化的监控对象和复杂的立地条件,通过一套完整的资源监控系统设计打造"智慧保护区"。文中系统地阐述了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智慧保护区"资源监控系统的4个组成部分:野外视频监控预警模块、野外智能巡护模块、综合监测无人机模块、自然保护区综合信息平台模块及其系统设计内容。依托空域的视频监控预警技术和无人机监测技术、天域的卫星导航和野外智能巡护技术以及地域的视频监控基站、手持巡护仪、野外监测仪器、综合信息平台等技术和手段,形成了基于"智慧保护区"的"空、天、地"一体化资源监控系统,实现自然保护区内资源监控和生物多样性的智慧监控。  相似文献   

7.
自从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于六十年代初在美国问世后,机器人的种类和数量都发展很快。据统计,仅木材工业(包括锯割、旋切、刨切、监控、分选和装配等)使用的机器人就有1,250多种型号。第一代机器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较差,第二代机器人已装有较完善的电子操纵系统,因此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完成各种较复杂的作业。目前正在试用的第三代机器人,除了可以完成一般操作外,还能对物件进行选择。预计第四代机器人将具有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分析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GPS技术简介。GPS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该系统是美国从70年代开始研制的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到1993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它由空间星座、地面监控和用户设备三大部分组成。工作原理是:在过地心的6个极地轨道面上,均匀分布着24颗GPS卫星,这些卫星全天候、实时地向地面发送卫星星历等定位信息,用户接收机根据接收到的卫星信息,实时显示所处的位置坐标,从而达到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吉林探区事业部成品园林绿地中设计安装自动喷灌系统。系统由ESP4M模块控制器基础型4站(Rain Bird IESP4MCHI)外加3站模块组合控制,交流电磁阀6个,分6个区域进行控制,供水水泵为200QJ32-78单吸式潜水泵(380 V,扬程65 m),三级管道网分别为PE90 mm、PE63 mm和PE32 mm,32 mm管线铺设间距20 m,PE63管道设计水流速为2.44 m·s~(-1)、流量为30 L·s~(-1)、坡降为1.2%,采用雨鸟(Rain Bird 5004PC)地埋式升降360°旋转喷头,有效喷洒半径15.2 m,正三角形布置,间距20 m。  相似文献   

10.
GPSMAS结合了GPS和G IS技术,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GPS卫星定位数据的接收、传输和处理,把当前定位数据适时转化为可视图像,具有准确高效的图示导航功能。GPSMAS导航定位的精度取决于GPS接收机定位精度和播区设计测点精度。其所达精度完全能满足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导航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双足机器人行走的稳定性,设计了一种双足仿人机器人,该机器人利用Arduino芯片进行控制。通过对双足机器人整体结构和控制系统的研究,完成了机器人建模、硬件设计和稳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县级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MAPGIS6.6为二次开发平台研制开发的,按照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主要标准和规范性政策文件的要求,以县级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和管理的工作流程为基础,采用多层体系结构、组件式设计思想、流程化业务处理和层次化的开发方法,设计了工程计划、作业设计、证卡管理、检查验收、钱粮兑现、政策文件、查询统计、图形处理、数据交换、系统设置等十大主体功能模块。本管理信息系统具有流程化的模块设计、一体化的图表互动、格式化的证卡管理、自主化的查询统计、严格化的权限控制等特点,能有效提升和改善县级实施单位的工程管理水平,进而为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步行机器人控制方案及单足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足步行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动力学补偿”的分布式关节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单步行足结构、多关节驱动的控制实现及步行足控制实验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控制器的可行性及性能。  相似文献   

14.
张新  李文彬  曹志勇 《森林工程》2011,27(2):52-55,96
以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的火焰探测模块为研究对象,在对火灾发生时热辐射的光学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火焰探测模块的设计进行阐述。该火焰探测模块硬件主要包括光学系统、红外传感器、放大系统及滤波系统,实现对火灾信号的采集及处理;软件上主要实现数字滤波以及火灾识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确定了套索驱动空心杆机器人传动系统,并用SolidWorks三维绘图软件对机器人进行结构设计,采用D-H法建立位姿矩阵,对该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分析,并给出控制方案。该机器人结构简单轻便,可用于大型结构、设备的检测清理、灾后废墟中的搜救等需要在狭小空间内作业的场合。  相似文献   

16.
韩祥程  侯卫萍  刘霞 《森林工程》2014,30(5):150-153
随着林区车辆管理要求的提高,建立一个林区车辆监控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林区车辆监控系统的车载终端平台,包括平台设计,GPS模块、ARM处理器和GPRS模块的选型,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和软件层次的设计。结果表明,该终端平台能够满足林区车辆数据采集,以及与监控中心进行数据交互等功能,可以实现林区车辆智能化监控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移动智能体在森林病虫害专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智能体和移动智能体的发展及其技术理论。通过对移动智能体技术的分析,利用其移动性、能动性和交互性强的特点,提出将其应用到森林病虫害专家系统中,构建基于移动智能体的森林病虫害专家系统,进而提高专家系统的智能性,并对此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结构及其运行流程作了详细地阐述,对系统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姜树海 《森林工程》2009,25(6):92-94
针对机器人竞赛的飞速发展,提出项目驱动参加机器人竞赛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思想。项目驱动的机器人竞赛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机器人竞赛与机电系统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结合国内外机器人竞赛论述机器人竞赛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机器人竞赛对大学生动手能力、机电系统创新设计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BasicstructureoftherobotThebasicstructureoftherobotincIudesthreeparts'pickingmanipuIator,runningpart(crawIertractor),computernumericalcontroIsystem.TheshapeofthemanipulatoroftherobotwasshowninFig.1.ThemanipuIatorhastWo6-mlongarms.onthetopoftheforearm,therearetWotooth-likepickingcombs,O.5minwidthando.85minlength,madeof6oSi2MnsteelandweredrivenbythehydrauIicsystem.Thecombscanswayleftandright,turnupanddown,andcanopenandcloseliketooth.Fig.1.GeneralstruCtureoftherobot1.Machineffamei2.Rotaryd…  相似文献   

20.
依托UGNX系统建立锻造单钩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建立吊钩的主体尺寸之间及与截面尺寸之间的参数化关系,在此过程中通过UGNX的结构仿真模块中所带结构分析解算程序NX.Nastran和自带第三方解算程序Ansys对吊钩截面进行有限元分析优化,确保参数化设计的同时满足强度的要求。利用其加工模块对锻造单钩的锻模编制数控加工刀路,实现计算机数字化模拟加工,检查参数化设计后的吊钩制造工艺性是否合理,从而全面验证参数化设计的合理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