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奶牛日粮引起的乳脂降低综合征(MFD)是由于瘤胃脂类代谢发生改变,产生某些特定的异构体(如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从而抑制乳脂的合成,然而这些异构体在瘤胃的流出量并不完全代表乳脂下降的观测值。高精饲料日粮引起MFD的同时产生大量的丙酸,这表明丙酸和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CLA)可能共同抑制乳脂的合成。本试验旨在研究丙酸和反-10,顺-12CLA相结合(均为乳脂合成的抑制剂)对奶牛乳脂分泌的影响,以及2种养分(乙酸和丙酸)对乳脂合成的对立作用。选取6头荷斯坦奶牛,采用6×6拉丁方设计,试验持续21d(养分灌注14d)。试验处理分别为:对照组;瘤胃灌注1500g/d乙酸(A);瘤胃灌注800g/d丙酸(P);十二指肠灌注1.6g/d反-10,顺-12CLA(CLA);瘤胃灌注750g/d乙酸+400g/d丙酸(A+P);十二指肠灌注1.6g/d反-10,顺-12CLA(CLA)+瘤胃灌注800g/d丙酸(CLA+P)。研究结果表明,处理A和P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处理P和CLA组乳脂率和乳脂产量分别下降了9%和15%;处理A组乳脂率提高了6.5%,但并不影响乳脂产量(奶产量下降的原因);A和P、CLA和P对乳脂和乳脂肪酸率、乳脂产量的作用是可加性的(A+P和CLA+P);当灌注等量的反-10,顺-12CLA时,添加丙酸组乳脂下降高达40%,显著高于反-10,顺-12CLA单独灌注组;CLA+P组与高精饲料引起的MDF乳脂肪酸组成相似。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反-10,顺-12CLA、乙酸和丙酸对乳脂合成均有作用,且具有可加性。高精饲料日粮引起的MDF,除了考虑反-10,顺-12CLA的抑制作用,丙酸也能起到抑制乳脂合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反-10,顺-12CLA对山羊乳脂合成抑制作用的效果及机制.选用4只安装永久性真胃瘘管和做了颈动脉游离的崂山奶山羊,4×4拉丁方设计,4个试验处理为真胃灌注0、2、4和8 g·d-1含有反-10,顺-12CLA的共轭亚油酸产品.结果表明:①真胃灌注CLA对奶山羊产奶量、采食量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CLA灌注水平为4和8 g·d-1时,奶山羊的乳脂率和乳脂产量均显著降低(P<0.01),乳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但乳蛋白产量变化不明显.CLA处理对乳糖、无脂固形物(SNF)含量和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CLA处理显著降低了游离脂肪酸(NEFA)的乳腺吸收率(P<0.05).乙酸乳腺吸收率随CLA灌注量增加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7).丁酸的乳腺吸收率有上升趋势(P=0.07).③真胃灌注CLA显著提高了乳脂中C16脂肪酸的总含量(P<0.05),对乳腺从头合成脂肪(C4-C14:1)的含量和血液吸收脂肪酸(C16以上)的含量无显著影响.随CLA添加量的升高,乳脂脂肪酸中顺-9,反-11CLA(P<0.01)、反-10,顺-12CLA(P<0.05)、顺-9,顺-11CLA(P<0.05)和反-9,反-11CLA(P<0.01)的含量逐渐升高.④真胃灌注CLA降低了C14:1、C16:1和>C16脂肪酸的产量(P<0.05),对C16:0脂肪酸的产量没有影响,但表观值随CLA灌注量的增加而降低(P=0.19).与对照组比较,8 g·d-1CLA灌注组的C4-C14:1、C16+C16:1和>C16脂肪酸的产量分别下降了42.68%、36.15%和55.59%.⑤与对照组相比,CLA真胃灌注升高了C14:0/C14:1(P<0.01)、C16:0/C16:1和反-11C18:1/顺-9,反-11CLA的比例(P<0.05),表明CLA真胃灌注降低了△9-脱饱和酶的活性.⑥对8 g·d-1CLA灌注组与对照组(活体采样)乳腺组织中乙酰CoA羧化酶mRNA表达量的分析表明,CLA真胃灌注降低了乙酰CoA羧化酶mRNA的表达水平(P<0.01).反-10,顺-12CLA既抑制血液NEFA用于乳脂合成,也抑制乳腺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相似文献   

3.
共轭亚油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养禽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简称CLA)是一系列含有共轭双键的亚油酸的总称,包括几何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在这些异构体中主要是顺-9-反-11、反-9-反-11、反-10-反-12和反-10-顺-12-十八碳二烯酸,还含有少量的顺-9-顺-11、顺-10-顺-12、顺-10-反-12和顺-11-顺-13-十八碳二烯酸[1].  相似文献   

4.
雷剑  王敏奇 《饲料工业》2007,28(17):19-21
<正>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一类含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异构体混合物的统称,其中顺-9,反-10共轭亚油酸(c9,t10-CLA)和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c12,t10-CLA)为主要活  相似文献   

5.
植物油来源亚油酸和亚麻酸对乳脂CL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选用40头泌乳中期(169.8±8)DIM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亚油酸和亚麻酸水平对乳脂CLA合成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高亚油酸组(LA)、高亚麻酸组(LEA)、高亚油酸和亚麻酸组合组(HLALEA)和低亚油酸和亚麻酸组(LLALEA)。通过9周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干物质采食量、泌乳净能校正产奶量、乳蛋白及乳脂肪的含量和日产量均没有显著影响。增加日粮中LA或LEA的含量,能够显著降低乳脂C12∶0、C14∶0和C16∶0的含量(P<0.05),显著增加乳中硬脂酸(C18∶0,P<0.05)和18碳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1),但对20碳以上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小(P>0.05)。随着日粮中亚油酸含量的增加,LLALEA、HLEA、HLALEA和HLA组乳脂TVA和c9t11CLA的含量呈线性增加。HLEA组、HLALEA和HLA组乳脂TVA的含量分别比LLALEA组增加1.56、3.05和4.71 g/100 g,而c9t11CLA分别比LLALEA组提高2.5、2.8和3.7倍。因此表明,日粮亚油酸对乳脂c9t11CLA合成的贡献效果高于亚麻酸,而亚油酸调控乳脂CLA合成机制主要以提供乳腺SCD合成c9t11CLA所需的底物(TVA)为主。  相似文献   

6.
共轭亚油酸调控动物体脂肪沉积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一类含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异构体混合物的总称.有位置异构和几何异构两类,其中顺9.反11-CLA和反10.顺12-CLA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其含量约占CLA混合物总量的80%。CLA与亚油酸(IA)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结构式上两个双键连接方式的不同.CLA的两个双键是通过一个碳-碳单键直接连接的,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富含n-6PUFA(玉米青贮/牧草青贮、豆粕和豆油,对照组)和n-3PUFA(牧草青贮、菜籽饼和菜籽油,试验组)的基础日粮对法国西门塔尔牛中瘤胃和十二指肠食糜中反式-C18∶1和CLA的影响。屠宰牛后立即采集瘤胃和十二指肠食糜样进行分析。日粮能以不同途径影响瘤胃和十二指肠食糜中反式-C18∶1和CLA的含量。饲喂n-3PUFA日粮的牛比饲喂n-6PUFA日粮的牛瘤胃中富含较多的反-11,顺-13CLA异构体。饲喂两种日粮的牛瘤胃内未检测到反-7,顺-9CLA异构体的存在,但在十二指肠食糜中存在大量反-7,顺-9CLA异构体的存在。瘤胃内反-C18∶1的浓度及各异构体除反-16C18∶1均未受日粮的影响。饲喂n-3PUFA日粮的牛瘤胃内反-16C18∶1含量比饲喂n-6PUFA日粮牛瘤胃内含量显著低。  相似文献   

8.
试验利用饲喂红叶为主要粗饲料基础日粮的5头经产的芬兰艾尔郡牛,采用5×5拉丁方设计,每期试验21d用于评价添加植物油和亚麻芥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和乳脂肪酸组分的影响。试验处理为5组:①精料中不添加脂类(对照组);②按29g/kg添加菜籽油(RO);③按29g/kg添加葵花籽油(SFO);④按29g/kg添加亚麻芥油(CO);⑤按29g/kg添加压制亚麻芥(CE)。试验动物随意采食红叶,每天饲喂的精料为12kg。试验处理对粗饲料和总的干物质采食量、全肠道消化率、乳产量和乳成分无影响。饲喂植物油会降低乳中中短链饱和脂肪酸(6∶0-16∶0)含量(包括奇数碳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增加乳中C18∶0和18碳不饱和脂肪酸的浓度。乳中顺-C18∶1、反-C18∶1、非共轭C18∶2、CL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的相对比例取决于日粮中添加的油的脂肪酸组成。饲喂菜籽油可能会增加反-C18∶1(Δ位于4、6、7、8和9)、顺-9C18∶1、Δ9,11CLA、Δ10,12CLA和C18∶2n-6脂肪酸的含量,而添加CO可能会增加乳中反-13–16C18∶1、Δ11,15C18∶2、Δ12,15C18∶2、反-9,顺-13C18∶2、Δ11,13CLA、Δ12,14CLA、Δ13,15CLA、Δ9,11,15C18∶3和C18∶3n-3含量.饲喂CO和CE会引起乳中C18∶0和顺-9C18∶1浓度降低并增加乳中反-10C18∶1、顺-11C18∶1、反-9,顺-11CLA、反-9,顺-13C18∶2和顺-11,反-15C18∶2占总脂肪酸的比例。乳脂肪酸对CO和CE的响应说明亚麻芥经压制后添加比游离添加对瘤胃内C18多不饱和脂肪酸氢化为C18∶0的速率降低。总而言之,以红叶为粗饲料的基础日粮中适量添加植物油对奶牛青贮饲料的干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的消化和乳产量无影响,但会改变乳脂组分,主要表现为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反式脂肪酸含量,富集特殊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9.
<正>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亚油酸(linoleic acid,LA)的衍生物。1999年,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正式将CLA确定为含有共轭双键的亚油酸异构体的英文缩写。CLA存在多种异构体,但在已知的同分异构体中生物学功能突出的是顺9-反-11 CLA和反10-顺12 CLA。在传统观念上人们认为,脂肪和脂肪酸能够诱导机体产生肿瘤[1],但  相似文献   

10.
共轭亚油酸(CLA)因具有抗癌、抗糖尿病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而备受研究人员关注,近年来,针对备受消费者青睐的羊肉和羊奶等产品中CLA含量的研究越来越多。作者简述了反刍动物产品中CLA生物合成机制,并重点回顾了多种营养调控措施对瘤胃中CLA和十八碳烯酸积累的影响结果;进一步探讨了这几种营养调控方式对羊乳和羊肉中CLA含量的影响。分析认为,利用油脂底物和调控剂混合添加有利于加强瘤胃纤维菌群和原虫区系对CLA、十八碳烯酸的积累和过瘤胃率,并可在提高动物产品中CLA含量的同时,避免乳脂率下降。今后还需通过营养、分子生物学及生理学等角度全面揭示CLA合成机理,为生产富含CLA的动物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主要从反刍动物脂肪和牛奶产品中发现的天然活性物质,是一类含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异构体混合物。亚油酸和亚麻酸在反刍动物瘤胃内通过异构化和生物脱氢反应形成CLA,反式脂肪酸在动物细胞内经δ9-脱氢酶的脱氢作用也能形成CLA。饲料、瘤胃微生物、瘤胃pH以及品种等都对CLA有着重要的影响。反刍动物来源的食品是共轭亚油酸最主要的天然来源。本文就CLA在反刍动物体内的合成及营养调控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共轭亚油酸在反刍动物中的生物合成与营养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主要从反刍动物脂肪和牛奶产品中发现的天然活性物质,是一类含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异构体混合物.亚油酸和亚麻酸在反刍动物瘤胃内通过异构化和生物脱氢反应形成CLA,反式脂肪酸在动物细胞内经△9-脱氢酶的脱氢作用也能形成CLA.饲料、瘤胃微生物、瘤胃pH值以及品种等都对CLA有着重要的影响.反刍动物来源的食品是共轭亚油酸最主要的天然来源.本文就CLA的生物合成及营养调控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
弓剑 《饲料研究》2012,(10):19-21
反刍动物乳肉产品是人类摄取共轭亚油酸(CLA)的主要来源,但反刍动物乳肉产品中CLA的含量较低,CLA及CLA在乳腺和脂肪组织中的合成前体十八碳单烯酸是不饱和脂肪酸瘤胃生物氢化的中间产物,深入了解不饱和脂肪酸的瘤胃生物氢化过程和代谢途径有助于通过瘤胃调控有针对性地提高反刍动物肉奶产品中CLA的含量.综述不同瘤胃微生物对脂肪酸的生物氢化作用及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生物氢化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为进一步调控反刍动物乳肉脂肪酸组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反刍动物共轭亚油酸的生物合成及营养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共轭亚油酸 (CLA ,conjugatedlinoleicacids)是一类具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双烯酸的位置和几何异构体的混合物 ,是专一存在于反刍动物脂肪中的具抗癌活性的天然活性成分。反刍动物脂肪中的CLA主要是cis - 9,trans - 11CLA ,它有两种来源。CLA是瘤胃生物加氢的中间体 ,其中的一部分从瘤胃中逃逸并合成乳脂和体脂。此外 ,动物自身也能从trans- 11C18∶1—另一瘤胃生物加氢的中间体合成。日粮因素能影响瘤胃生物加氢过程—提供不饱和脂肪酸基质或改变瘤胃内环境 ,故而能改变CLA的含量。因此 ,利用营养手段调控牛乳CLA的含量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5.
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交一代(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羯羊(平均体重45.0kg),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精料水平对绵羊瘤胃内容物中亚油酸及其氢化产物组成的影响。在日粮中添加大豆油,调整粗脂肪和亚油酸含量分别至(7.3±0.1)%和(25.4±0.9)mg/g(干物质基础),日粮精料水平分别为30.2,39.3,48.8和57.7%(干物质基础)。试验结果表明,57.7%精料日粮组瘤胃内容物中亚油酸的含量(mg/gDM)及其在总18C脂肪酸中的比例最高(P<0.01),反11C18∶1、顺9,反11CLA的含量及二者在总18C脂肪酸中的比例最低(P<0.01);各组瘤胃内容物中C18∶0的含量及其在总18C脂肪酸中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P>0.05)。瘤胃内容物中亚油酸、顺9,反11CLA和反11C18∶1的含量与日粮NDF水平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亚油酸的氢化效率随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而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6.
共轭亚油酸调控牛奶乳脂合成的机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族18碳二烯酸结构和位置异构体的总称,对乳脂肪酸组分和乳脂合成有显著影响,尤其trans10,cus12 CLA可引起乳脂降低综合症(MFD).作者主要针对CLA与奶牛脂肪代谢的关系做了简述.  相似文献   

17.
选用12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组饲喂4种日粮中的一种,采用重复4×4拉丁方设计,每期试验4周,研究饲喂鱼油(FO)、浓缩玉米酒糟可溶物(CDS)作为额外添加亚油酸或两者同时添加时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日粮中不添加FO和添加0.5%FO,不添加CDS和添加10?S,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采用全混合日粮(TMR)自由采食,粗料和精料比例为55∶45(以干物质计),含16.2%粗蛋白质。对照组、FO组、CDS组和FOCDS组粗脂肪分别为2.86%、3.22%、4.77%和5.02%。FO组、CDS组及两者同时添加的日粮分别与不添加FO组和不添加CDS的日粮组相比,对干物质采食量、饲料转化率、体增重和体况评分无显著影响。各日粮组乳蛋白产量(33.3 kg/d)、能量校正乳、乳蛋白、乳糖和乳中尿素氮相近。与不饲喂FO和CDS相比,饲喂FO和CDS降低乳脂百分率(4个试验组分别为3.85%、3.39%、3.33%和3.12%)和乳脂产量。饲喂FO和CDS提高trans-11 C18∶1(十八碳烯酸),cis-9,trans-11共轭亚油酸(每100 g脂肪酸中CLA含量分别为0.52、0.90、1.11和1.52 g)和trans-10 cis-12 CLA浓度(100 g脂肪酸中分别为0.07、0.14、0.13和0.16 g)。FO和CDS对cis-9,trans-11 CLA的影响没有互作作用,但对十八碳烯酸趋于提高方面存在互作作用。添加CDS可提高trans-10 C18∶1,饲喂FO和CDS血浆中十八碳烯酸与cis-9,trans-11 CLA比率高于乳脂中的比率,这表明饲喂FO和CDS促进乳腺组织中十八碳烯酸合成cis-9,trans-11 CLA。日粮中添加占干物质0.5%的鱼油和富含C18∶2 n-6脂肪酸的CDS提高牛奶中CLA含量,降低乳脂百分率。  相似文献   

18.
在泌乳期奶牛日粮中添加trans-18:1亚油酸钙盐(Ca-tFA)或共轭亚油酸钙盐(Ca-CLA)测定乳脂变化。45头荷斯坦奶牛(115d,产奶期),饲喂添加400g EnerG Ⅱ(棕榈油脂肪酸钙盐)对照日粮(51%饲草,以干物质为基础)2周;之后,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5组,每组9头,分别饲喂对照日粮、添加100g Ca-CLA的日粮和分别添加100、200、400g Ca-tFA的日粮,饲喂4周。各处理组奶牛的干物质进食量、产奶量、乳蛋白、乳糖和体细胞数没有受到影响。乳脂率从3.39%(对照组)降到3.3%(100g Ca-tFA)、3.04%(200g Ca-tFA)、2.98%(400g Ca-tFA)和2.54%(Ca-CLA)。乳脂量(对照组1.24kg/d)随Ca-tFA添加量的增加分别下降了60、130、190g/d,Ca-CLA组下降了290g/d。添加Ca-tFA增加了内源cis-9-共轭亚油酸的合成。所以日粮中添加Ca-CLA或Ca-tFA乳中总CLA含量相似。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a-CLA增加了乳中trans-10 CLA、cis-12-18:2CLA的含量,但trans-18:1CLA异构体的水平没有改变;添加Ca-tFA组乳中多数的trans-18:1CLA异构体含量增加,但trans-10、cis-12-18:2CL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似。结论:乳脂降低与乳中trans-10CLA、cis-12-18:2CLA和其它成分的含量无关,可能与trans-10-18:1CLA异构体有关。  相似文献   

19.
共轭亚油酸对动物的影响及生物学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主要从反刍动物脂肪和牛奶产品中发现的天然活性物质,是一类含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异构体混合物。亚油酸和亚麻酸在反刍动物瘤胃内通过异构化和生物脱氢反应形成CLA,反式脂肪酸在动物细胞内经A9-脱氢酶的脱氢作用也能形成CLA。CLA具有抗癌、降低胆固醇、强化免疫、改善肉品质、抑制脂肪沉积等生物学功能。反刍动物来源的食品是共轭亚油酸最主要的天然来源。本文就CLA的来源、生物学机制及生物学价值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反刍动物共轭亚油酸的合成及其对乳脂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脂肪和乳脂中的天然活性成分.亚油酸和亚麻酸能通过瘤胃微生物的一系列异构和脱氢作用合成CLA,反式油酸在反刍动物肝脏微粒体、乳腺细胞和脂肪组织中被△9-脱氢酶脱氢也能生成c9,t11-CLA,并被确认为反刍动物CLA的主要来源.反刍动物体内CLA的合成受动物品种、环境、日粮等多种因素影响,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在日粮中添加不饱和脂肪酸提高CLA含量的同时,对乳脂率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CLA合成及饲喂不饱和脂肪酸对其乳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