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甘草适宜生长环境和整地甘草具有抗逆性强,耐瘠薄土壤,耐半干旱,耐盐碱等功能。甘草喜在日照长,降水量少,阳光充足,温差大,半干旱沙丘、草甸上生长。在我国甘草多生长在北纬36°-42°沙漠、戈壁滩、绿洲之间的狭窄地带。吉林省西部大部分地区可以种植。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浓度的IAA、GA3、KT、ABA、MeJA对甘草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激素各浓度处理对甘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其中,随IAA浓度的增加甘草种子发芽率下降;ABA对甘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非常强;MeJA对甘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小;GA3和KT对甘草种子的萌发表现出了"双重性"效应,即高浓度抑制萌发,低浓度促进萌发。甘草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随植物激素处理浓度的增加均逐渐降低。不同植物激素处理对甘草幼苗的株高、根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甘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甘草为豆科植物,具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缓急定痛和调和药性之功效。其栽培技术如下。1.土壤选择。甘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发达,入土深,宜旱作,耐盐碱,强阳性,喜钙,怕涝,生命力强。宜选择地下水位1.5米以下,排水条件  相似文献   

4.
甘草是222团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播种面积达800余公顷。种植的甘草系乌拉尔红皮甘草,色泽鲜艳,品质优良,甘草根茎发达,入土深,宜旱作,耐盐碱,强阳性,喜钙、怕涝,生命力很强。一、土地要求1.选地栽培甘草应选择地势平坦、质地疏松、杂草少、有机质含量高、pH 值在5~8的灌溉便利的砂质土  相似文献   

5.
甘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耐干旱贫瘠,适应性强,是防沙治沙的优良先锋草种,本文通过介绍甘草的栽培技术,达到改善生态环境,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河西干旱区甘草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甘草是最常用的大宗中药材,被誉为药中之王。现行栽培种系乌拉尔甘草,为豆科甘草属植物,节水、耐旱、耐寒性强,是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优良的防风固沙植被。药用部分为干燥的根,不仅具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等功效,而且在日用品、轻工、畜牧和食品工业中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人工栽培红皮甘草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春沙湾县良种场首次引进内蒙梁外红皮甘草(乌拉尔)并进行了夏季人工栽培育苗试验获得成功,为今后大面积人工种植甘草打下了良好基础,并掌握了盛夏高温条件下人工种植甘草苗技术.人工栽培甘草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且用途广泛,市场前景好,又可出口创汇,将在今后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1.“卧生”甘草该品种是2003年由西北农大和有关科研人员从内蒙乌拉尔甘草品系中筛选出的适合人工栽培的甘草品种,千粒重10克。经区域实验和大田栽培,该品种具有以下主要特性:(1)适应性强。抗旱、护寒、抗盐碱、耐热、耐贫瘠,温度适应范围-45℃~43℃,在严重缺水或较干旱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研究和改进清肺颗粒中甘草的鉴别方法。结果显示,供试品色谱中,检出与甘草对照药材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说明改进后的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是豆科甘草属植物,具有抗寒、耐热、抗盐碱等优良特性,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植物资源之一。甘草根具有清热解毒、止渴祛痰、补脾和胃、调和诸药等功效。中医处方离不开甘草,有“十方九草”之说,自古至今,广为药用,兼有“药之国老、  相似文献   

11.
NaCl和Na_2CO_3胁迫对甘草叶片SOD、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沙基培养法培养甘草幼苗,以含有不同浓度NaCl或Na2CO3的营养液对其分别进行不同强度的盐胁迫或碱胁迫处理,分析甘草叶片SOD、POD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甘草幼苗在NaCl浓度<350 mmol/L、Na2CO3浓度<50mmol/L条件下可全部存活,NaCl浓度≥150 mmol/L时对甘草生长无明显影响;当NaCl浓度>150 mmol/L、Na2CO3浓度>50 mmol/L时,甘草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OD、SOD两种保护酶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呈规律性变化。在相同Na+胁强下,碱胁迫的胁变反应比盐胁迫更强烈。  相似文献   

12.
甘草属豆种多年生草木,以根和根茎入药。甘草耐寒耐盐碱,适应性强。其种植有直播,育苗移栽,根状茎繁殖三种方式。在生产上常用后两种方式,种植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复方中的甘草和红花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中药复方中的甘草、红花2味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表明:采用TLC法可以定性鉴别中药复方中的甘草,文中所选用的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该中药复方的质量控制;红花因阴性有干扰,不能用TLC法将其鉴别出来。  相似文献   

14.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中药复方中的甘草、红花2味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表明:采用TLC法可以定性鉴别中药复方中的甘草,文中所选用的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该中药复方的质量控制;红花因阴性有干扰,不能用TLC法将其鉴别出来.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完善中药四逆汤的质量标准,用薄层色谱法对组方中的甘草、干姜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薄层色谱法分离效果好,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沙漠高温、强光照以及养分贫瘠等特点,研制了复合植物营养元素抗旱保水剂。通过甘草栽培试验,选出与甘草根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具有较优性能的复合植物营养元素抗旱保水剂作为沙漠条件下种植甘草的最佳材料。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植物营养元素抗旱保水剂的制备,营养元素含量约1.0%时,其平衡吸纯水倍率可达450 ̄800g/g,平衡吸盐水倍率可达50 ̄70g/g,吸水后具有良好的凝胶强度,与沙混合可增强透气性。将其应用于模拟沙漠干旱条件下甘草的栽培,用量在1.0% ̄1.5%之间时,既能保持外部环境干旱缺水条件下甘草根际水分含量,又能为甘草生长提供全面充足的养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能更好地优化益母生化合剂检验方法。【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将益化合剂鉴别甘草项下样品的前处理进行了优化。【结果】益母生化合剂鉴别甘草项下样品的前处理用水饱和正丁醇替代三氯甲烷,优化后的前处理方法适应性良好。【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益母生化合剂甘草鉴别项下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选取NaCl、Na2SO4和NaHCO33种盐,在乌拉尔甘草的种子萌发阶段进行不同浓度的盐胁迫试验,研究乌拉尔甘草种子的萌发行为对3种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Na2SO4和NaCl 2种盐胁迫使种子萌发的起始期和高峰期延迟。相同浓度条件下,Na2SO4处理对种子萌发行为的抑制作用比NaCl处理的强。NaHCO3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率、萌发势和萌发指数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各处理未出现种子萌发延迟的现象。25mmol/L的NaHCO3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弱碱性的土壤环境对乌拉尔甘草种子的萌发无明显影响。80 mmol/L的NaCl和Na2SO4处理均促进乌拉甘草种子的萌发,表明乌拉尔甘草种子能够在低盐的土壤环境中较好地萌发。  相似文献   

19.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藏药复方中的甘草、余甘子、木香3味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表明:文中所选用的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藏药复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藏药复方中的甘草、余甘子、木香3味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表明:文中所选用的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藏药复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