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妇科肿瘤术后患者50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综合组及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仅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及放松训练。使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及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焦虑状态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QLQ-C30量表各单项评分及总分、SDS及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QLQ-C30量表各单项评分及总分较护理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SDS及SAS评分较干预前下降(P0.05);干预后综合组QLQ-C30量表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SDS及S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及放松训练,可有效纠正患者悲观、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三联手术术前的心理状况,并依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 34例(40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心理状态。两组均给予眼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参照上述量表的评分结果,结合患者的实际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于术前及术后采用上述量表再次重测两组患者,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入院时SCL-90、SDS和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采取心理干预,其术前及术后的SCL-90、SDS和SAS评分均较入院时低(P<0.01),且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1或0.05)。而对照组入院时、术前和术后的SCL-90、SDS和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三联手术术前均存在较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步态冻结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探讨强化肌力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方案对患者步态冻结、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80例PD患者根据冻结步态调查问卷评测结果分为冻结步态组32例与非冻结步态组48例。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情绪状态;采用强化肌力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方案对步态冻结组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步态冻结、SDS、SAS变化。结果 冻结步态组与非冻结步态组SDS、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冻结步态组治疗后SDS、SAS、冻结步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冻结步态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r=0.821、0.639,P<0.05)。结论 PD患者步态冻结与焦虑、抑郁状态呈正相关,通过强化肌力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能够改善PD患者步态冻结及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CNP)在断指再植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断指再植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进行CNP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焦虑及抑郁情况;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 I274)评价2组术后3个月时生活质量;并对住院期间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2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时GQOL I274评分中3个纬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P干预可纠正断指再植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86例MHD终末期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情绪、行为及社会支持等针对性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认知矫正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对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伴发焦虑或抑郁的患者,共103名,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均维持原有药物治疗方案及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研究组另行神经认知矫正护理。以Ann Delahunty和Rodney Morice等制定的神经认知矫正手册(Neurocognitive Remediation Manual)为标准,在受过专业培训护师的指导下进行认知矫正治疗,每周练习4次,每次30min,持续3个月。治疗前后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或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糖尿病患者SAS、SDS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月后,研究组SDS、SAS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认知矫正护理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36例GDM患者随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8人,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效果。结果:第2次评定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GDM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的9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评估;干预前后对宫颈癌生活质量评分表(FACT-G)进行评价,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而且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2%)明显低于对照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减少宫颈癌放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75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恶性血液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叙事护理组38例及常规护理组37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叙事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叙事护理。使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使用癌症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CP)评估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应用自评调查问卷从医嘱遵从、饮食依从、服药依从、疾病认知维度评估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叙事护理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并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SPBS-CP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照护负担、心理/情感负担、治疗负担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经济/家庭负担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叙事护理组照护负担、心理/情感负担、治疗负担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叙事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住院治疗且在治疗期间合并睡眠障碍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及常规干预组各30例,住院治疗期间给予综合干预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常规干预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干预1周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变化,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结果干预1周后,综合干预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改善均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T2DM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个体干预组及常规组各40例,给予个体干预组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及出院后3个月血糖水平;采用SF-36量表评价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2组不良情绪。结果干预前2组HbA1c、FPG、2hP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HbA1c、FPG、2hPBG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个体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P0.05),个体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2组SDS、SAS评分下降(P0.05),个体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能帮助老年T2DM患者平稳控制血糖,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薛漫清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4,22(2):195-195,199
目的观察以心理干预法对老年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老年颅脑损伤恢复期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干预组(n=42),对照组正常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心理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抑郁、焦虑和恐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老年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以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的护理干预对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伴焦虑情绪的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以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为主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健康调查简表于干预前后进行评分,并结合患者干预前后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SAS评分、生活质量测评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比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以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为主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MHD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眼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2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患者根据昼夜眼压升高节律给予调整给药时间以及心理护理时间,而对照组患者按传统用药时间给药,干预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观察测量两组患者的眼压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36.23±7.20)分和(20.98±5.82)分,均比对照组低(P<0.01);研究组患者的眼压为(18.30±2.66)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0±2.78)mmHg(P<0.01)。结论掌握人体病理生理的时间节律及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时间护理,可明显消除青光眼患者的心理障碍,降低眼压和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梅毒Ⅰ、Ⅱ期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6例梅毒Ⅰ、Ⅱ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治疗梅毒Ⅰ、Ⅱ期患者精神障碍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克雷氏骨折患者的焦虑状况及缓解方式。方法选择48例老年克雷氏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组采用情志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探讨不同因素对老年年克雷氏骨折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干预前,2组SAS及SCL-90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2组SAS及SCL-90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干预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情志护理较常规护理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及心理障碍。有无亲人陪护和收入水平对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有很大影响(P0.05),性别、医疗保险种类对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影响不大(P0.05)。结论提高老年克雷氏骨折患者的社会保障及心理健康水平,给予更多关怀,有助于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身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9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同样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 S)、抑郁自评量表(SD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 S IE)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SA S、SDS、NO S IE评分均明显降低,与该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心身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急诊救治时间等的影响。方法 9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患者病情稳定转至普通病房后评估急诊护理效果。应用欧洲卒中量表(the European stroke scale, E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2组患者候诊时间、确诊时间等急诊救治时间指标。比较2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AIS患者候诊时间、血管再通时间等急诊救治时间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E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AIS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缩短急诊救治时间,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五行音乐对中医院肿瘤科护士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选取的90名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音乐组和五行音乐组各30名,分别采用不施加干预、普通音乐干预与五行音乐干预,干预4周后,比较3组护士的SCL-90症状评分、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工作倦怠量表3个维度的评分。结果 干预后,普通音乐组与五行音乐组SCL-90症状评分、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工作倦怠量表3个维度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五行音乐组优于普通音乐组(P<0.05)。结论 采用五行音乐对中医院肿瘤科护士进行干预,能有效改善护士工作中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工作疲惫感,为临床肿瘤患者提供更好地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显微镜下脊髓髓内肿瘤合并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的配合及护理效果。方法将50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脊髓髓内肿瘤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干预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且以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干预后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2%vs 64.0%,χ2=5.77,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显微镜下脊髓髓内肿瘤合并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