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入住中途宿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入住中途宿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相同,研究组增加健康教育。于入组时和治疗3、6、12个月末对两组患者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的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的PANSS和SDSS评分显著低于入组时及同期的对照组,ITAQ评分则显著高于入组时及同期的对照组(P<0.05或0.01)。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SDSS评分较入组时低;治疗12个月后PANSS评分较入组时低,而ITAQ评分较入组时升高(P<0.05或0.0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能促进入住中途宿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减轻,恢复其社会功能及增加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竹心康汤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1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参竹心康汤,疗程1个月。以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每分输出量(CO)、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PFV)/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PFV)即E/A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间心衰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反映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CGRP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CO、FS、LVEF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E/A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竹心康汤可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收缩与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干预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来源于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686"(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个案管理项目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药物干预治疗,研究组另行社区随访干预,观测时间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定。结果: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在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精神支柱、生活质量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社区康复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围术期应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方法 行手术治疗的67例骨盆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速康复组34例及常规护理组33例,在围术期分别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使用痛觉可视化评分(VAS)评价术后24、48、72 h患者疼痛情况,观察术后恢复情况,使用Majeed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时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加速康复组术后24、48、72 h VA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Maje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时加速康复组Majeed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骨盆骨折围术期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在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骨盆功能恢复及加速康复方面较常规护理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医学训练疗法(Medical Training Therapy,MTT)结合理疗等对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24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住院患者(观察组)进行以MTT为主结合低、中频理疗、电针疗法、手法推拿等手段的综合康复治疗,评价治疗前、治疗6周、3月及6月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状况,与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未实施MTT为主康复治疗的44例住院病例(对照组)作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1)治疗前两组病例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分别治疗6周后评估,除下肢伸膝肌力、踝关节背屈肌力呈不同程度减弱外(P<0.05),两组病例站立平衡能力评分、优势侧单腿站立时间、4 m步行时间、3 m折返起走时间及30 s坐起次数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病例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在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MTT为主结合低、中频理疗、电针疗法、手法牵伸及推拿等措施的综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中后期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利培酮结合疏肝清障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120例精神分裂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疏肝清障方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结合疏肝清障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周、6个月的社会功能(职业功能、婚姻功能、父母职能、社会退缩、社会活动、家庭活动、家庭职能、自我照顾、责任心)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利培酮结合疏肝清障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理想,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相对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联合低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97例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9例,给予阿立哌唑联合低剂量氯氮平治疗;对照组48例,单纯给予氯氮平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临床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患者流涎、心电图异常、心动过速、便秘、嗜睡、头晕及体质量增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低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RSwN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9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CRSwN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循证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术后6个月观察2组患者鼻腔主观症状VAS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活质量SNOT-22评分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2组患者SNOT-22、PSQI、VA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鼻内镜手术治疗CRSwNP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类联合肾上腺素能β激动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AECOPD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调查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不良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后1秒用力呼气量、肺总量、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和St George呼吸疾病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6个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和St George呼吸疾病问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类联合肾上腺素能β激动剂治疗可有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炎症状态、病情、生活质量和提高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社区个案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个案管理,而对照组仅维持原来的社区随访服务。在入组前以及入组后6、9、12个月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和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定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入组后6、9、12个月末,两组的阳性症状总分及PANSS总分均明显低于同组入组时,且以干预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干预组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或0.01)。入组后6、9、12个月末,干预组的PSP评分及QOL-100评分的生存质量和社会关系领域项评分均较入组时高,于入组后12个月末高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区个案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减少患者情感和社会功能的减退,提高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周莹 《长江大学学报》2018,(4):64-65,7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运动训练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平衡能力及下肢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7年1月间在医院住院治疗的10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与常规物理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临床体测情况,运用个性化减重平板运动疗法。观察康复运动训练对患者平衡能力及下肢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进行2个月的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后,平衡能力BBS评分及下肢功能FMA-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运动训练后,观察组平衡能力BBS评分及下肢功能FMA-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运动训练能够促进脑血管疾病患者平衡能力及下肢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及平衡能力,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金畅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上加服中药清金畅肺饮,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PaCO2、CR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升高PaO2(P<0.01~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升高FVC、FEV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金畅肺饮治疗COPD临床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气道炎症以达到改善气流受限有关。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简称康复组)47例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组(简称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此外,康复组实施了以早期强化康复训练为主的康复护理。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对每例患者在入院时和1个月后分别测试ADL能力。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入院时的ADL评分分别为(41.5±12.4)、(44.8±11.8),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个月后康复组与对照组的ADL评分比入院时均明显增加,差值分别为(27.1±10.8)和(19.6±9.3),以康复组增加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组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量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量化康复训练。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运动功能(FMA)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QOL)评分。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ADL、FMA和SF-36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3个月后两组上述各项评分均明显上升,且以观察组更显著(均P<0.01)。结论量化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更好地预防、诊断、治疗及抢救患者。方法将18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90例),分别给予131I和丙硫氧嘧啶治疗,8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甲减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症状缓解,受损的心功能得到了恢复,治疗组治愈58例,好转28例,总有效率为94.51%;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35例,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甲减发生10例,占10.99%;对照组甲减发生1例,占1.11%;治疗组甲减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要注意防范甲减等并发症的发生,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护理训练3个月.干预组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护理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即在患者康复早期、中期、晚期给予不同的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方法.采用独立功能评定量表(FIM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康复疗效.结果 经过3个月的康复护理及心理干预,干预组的FIM和FMA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康复疗效比较,干预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Hc=3.8642,P<0.05).结论 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增强患者生活信心,更好地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针灸疗法对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方法 82例面神经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行针灸疗法)与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各41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改善及睡眠质量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睡眠质量显著改善(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治疗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8例CHD合并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均保持一致,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80 mg·d-1,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10 mg·d-1,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检测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T-1、IL-6、MMP-9检测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NO检测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LVEF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24 h尿蛋白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CHD合并DN患者的效果优于依那普利,能够更显著的改善内皮功能、心功能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后分别给予中药康复新液和0.9%生理盐水含漱,两周后复诊,观察各组疗效。结果治疗两周后康复新液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牙周炎辅助治疗中,康复新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含漱用药,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丹白涂膜剂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涂抹丹白涂膜剂,每晚1次;对照组涂抹2%氢醌乳膏,每晚1次。治疗3个月后评定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后的面部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皮失水值(TEWL)、黑色素量。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显效率为68.0%,对照组为5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TEWL值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EWL值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1个月时显著增加、TEWL值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TEWL值较治疗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EWL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肤黑色素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白涂膜剂治疗黄褐斑比2%氢醌乳膏疗效更优,且对患者皮损部位的皮肤屏障功能具有更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