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在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先行KUB及泌尿系超声检查,后行泌尿系CT平扫和三维重建。结果:KUB及超声怀疑输尿管结石患者经CT平扫加三维重建后确诊为输尿管结石28例;KUB无异常而超声发现输尿管扩张患者经CT平扫加三维重建后诊断为泌尿系肿瘤压迫7例和输尿管结石12例。结论:64排螺旋CT在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诊断中具有快速、准确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及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颅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几种不同扫描方式和扫描参数的三维重建图像质量对比,30例颅骨骨折病人螺旋CT三维重建与X光照片对比。结果三维重建图像质量依次为重叠扫描,衔接扫描,分段扫描扫描范围依次为分段式,衔接式,重叠式;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颅骨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明显高于X光照片。结论大范围扫描应以衔接式为主。螺旋CT3D诊断颅骨损伤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对78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的主要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或哮喘(21.8%)、肺部感染或肺部感染后(18.0%)、气管和支气管异物(16.7%)、鼻后滴流综合征(12.8%),其中<1岁婴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以肺部感染或肺部感染后为主(50.0%),其次为误吸奶汁(25%);1~3岁小儿慢性咳嗽病因以气管、支气管异物为主(35.7%),其次为肺部感染或肺部感染后(14.3%);>3岁儿童慢性咳嗽以咳嗽变异型哮喘或哮喘为主(36.84%),其次为鼻后滴流综合征(21.1%)。结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根据年龄段不同而异,主要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或哮喘、肺部感染或肺部感染后、气管和支气管异物、鼻后滴流综合征,根据咳嗽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反应等能确定绝大多数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仿真内窥镜(CTVE)和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对小儿气道异物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7例怀疑气道异物患儿CT仿真内窥镜和三维成像结果。结果:17例患儿中12例于报告部位发现异物,且均为非金属异物,并均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异物主要为花生米碎粒、花生壳、米饭粒、葵花籽、痰栓等。结论:CTVE是一种无创性,安全性高,易为小儿及家长所接受的临床检查方法。对小儿气道异物的早期诊断或作为纤维支气管镜术前筛选、定位及术后复查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腕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腕骨骨折患者的X线、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X线平片诊断23例(60.5%),漏诊15例(39.5%);螺旋CT多平面矢、冠状位重建及三维图像诊断38例(100%),螺旋CT能更全面、直观地显示腕骨骨折、脱位及关节腔内骨片情况。38例腕骨骨折,其中单发骨折33例,多发骨折5例,共累及43块骨骼。单发骨折中,舟骨骨折19例,并1例月骨脱位,月骨骨折5例,三角骨骨折3例,小多角骨骨折2例,钩骨骨折4例。多发骨折中,舟骨、三角骨骨折2例,月骨及三角骨骨折1例,小多角骨、三角骨骨折1例,小多角骨、钩骨骨折1例。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图像(SSD和MPR)可提高对腕骨骨折诊断准确率,能有效避免漏诊,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患者如有明显异物吸入史,且伴有吸入异物后的典型症状、体征,则经CT扫描后,不难诊断出存[1]在支气管异物。但由于老年人喉气管及支气管粘膜对异物不敏感,以致误吸较小异物后常没有剧烈呛咳、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CT非对称扫描模式对肺部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期间,35例临床疑似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进行CT非对称扫描,对比常规CT图像和非对称扫描图像对支气管扩张的显示。结果高分辨CT扫描模式能显示35例的肺部支气管扩张病变,而常规CT图像只有8例(22.9%)能显示肺部支气管扩张病变。结论非对称的CT扫描模式既能满足临床对肺部常规扫描,同时也能提供高分辨的扫描,大大提高对肺部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准确率,也避免了对肺部的反复扫描,减少患者接受的X线辐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外伤骨折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6例外伤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 128层螺旋CT对各个部位的骨折均能良好显示.结论 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不仅精确地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还能详细了解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是目前诊断外伤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平面重建对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急性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3例行螺旋CT平扫.12例同时行平面重建CT检查。结果:本组病例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受伤部位分别为近端胫骨6例.肘部2例.肩2例.髌骨1例.腕舟骨1例.耻骨支1例.腰椎椎体1例.颈椎1例。结论:螺旋CT扫描及平面重建CT检查能早期确诊隐性骨折,若急性外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严重.X线平片又未发现有明确骨折征象者,于X线检查后行螺旋CT扫描及平面重建CT检查应为最佳的检查手段。结合轴位及多平面像.可提供诊断信息.有助于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单纯性眼球外伤性白内障检查和诊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对本院经多层螺旋CT检查过的13例因单纯性机械性外伤后眼球CT表现作系统回顾分析。结果13例眼球均见变形或缩小。眼晶体随时间推移可发生密度和形态、大小、位置改变;外伤2周后未经治疗而来检查眼球的患者3例,眼球及晶体均见不同程度增大或缩小,视力模糊不清,CT表现可见晶体密度降低,境界模糊不清,甚至密度降至玻璃体密度或更低。10例眼球内均见较小的透过性或非透过性异物残留。结论多层螺旋CT对眼球进行薄层高分辨扫描并多平面重建,能准确检查出眼球内透过性或非透过性微小异物,同时检测外伤后眼晶体的完整性和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密度变化,为尽早治疗和挽救患者视力提供更为可靠的临床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复杂关节骨折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累及复杂关节的骨折病调27例,患者术前均接受X线、CT平扫和三维重建检查.比较三者结果.结合术中所见。评价螺旋CT及三维技术在复杂关节骨折中的价值。结果:依靠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术前更改诊断11例,三维重建逼真地显示了关节的立体表面形态,而对显示骨折块之间、关节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三维重建明显优于X线片和CT平扫。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复杂关节骨折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间眼眶外伤并骨折的病例45例进行螺旋CT检查及多平面重建成像分析。结果单纯内侧壁骨折25例,内侧壁和下壁骨折12例,内侧壁、下壁骨折合并同侧蝶骨大翼、上颌窦及颅底骨折8例;上颌窦积液6例,筛窦积液27例,蝶窦积液12例;内直肌增粗23例,视神经增粗并球后出血22例。结论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眼眶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大大提高眼眶壁骨折诊断率,为临床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平扫与多期增强扫描的表现特征,及与其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提高CT对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25例患者CT平扫与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的图像资料。结果:25例患者26个肝内胆管细胞癌病灶中,平扫显示或可疑显示病灶21个,仅发现肝叶萎陷2个,仅显示胆管局部扩张3个;肿块密度平扫多为稍低密度和等密度,多位于肝左叶,增强扫描肿块动脉期和门脉期出现轻度环形边缘强化,延迟期肿瘤中心部分明显强化。结论:平扫与多期增强螺旋CT扫描能全面显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有助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经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27例临床资料。结果气管、支气管异物3岁以下儿童最常见,其中植物类异物最多见,全部病例均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成功取出,临床症状消失。结论无典型异物吸入史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对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可降低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的发生机率。支气管镜检查做为一种诊治手段,应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眶壁区外伤后眶壁骨折多排螺旋CT影像学特点,对《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轻伤二级条文"眶壁骨折(单纯眶内壁骨折除外)"和轻微伤条文"眶内壁骨折"进行影像学研判。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眶壁区外伤者眶部平扫加冠状位螺旋CT扫描结果。结果结合CT显示眶周软组织损伤情况,单纯眶内壁骨折98例(65%),眶壁复合骨折52例(35%)。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可鉴别单纯眶内壁骨折和眶壁复合骨折的具体形态,具有较高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螺旋CT在胸段食管癌术前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病理证实的胸段食管癌,术前均作了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与术后病理相对比。结果术前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I期符合率为50.0%,Ⅱ期为94.9%,Ⅲ期为90.1%,Ⅳ期为91.7%。螺旋CT对周围大血管、心包、气管/支气管、椎体侵犯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1.1%、90.0%、90.0%和92.2%,但在判断淋巴结转移方面仍存在不足,准确性仅为60.0%。结论螺旋CT可显示食管癌的发病部位,累及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远处转移等,在食管癌术前治疗措施的制定、手术方式、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评估主动脉弓缩窄或离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和超声检查怀疑有主动脉缩窄的17例患儿进行64层螺旋CT心脏血管成像检查,并用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血管分析进行图像重建。所有病例均做超声心动图,并经DSA或手术证实。结果13例为主动脉缩窄:其中2例单纯性主动脉弓狭窄、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12缩窄部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动脉导管开口附近、1例位于正对左锁骨下动脉、其中位于动脉导管以前1例、动脉导管附着处2例、动脉导管以后8例。4例为主动脉离断、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合并合并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1例离断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3例离断位于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1例室间隔缺损漏诊。结论VR、MPR、MIP等三维技术各有优缺点,需联合应用各种后处理方式,能够对主动脉弓缩窄或离断进行全面、准确地评估,对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MRI、CT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照分析MRI不同扫描序列及CT对多发性硬化(MS)病灶的显示情况,评价其对MS病灶的显示及分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6例经临床及影像诊断为MS的影像资料。46例均经MRI的T1WI、T2WI常规检查,其中12例使用脂肪抑制技术(Fast IR),8例行增强扫描,6例同时经CT检查。结果:多发性硬化为白质内多发圆形或卵圆形的T1WI为中等或稍低,T2WI高信号影为主的病灶,CT上为低密度影。CT的显示率仅为MR的54%,T2WI显示的病灶较T1WI为多,Fast IR对显示脑干、胼胝体、视神经的病灶敏感,增强扫描急性期病灶强化。结论:MRI诊断MS明显优于CT。MRI不同扫描序列及增强扫描的有机结合,可以判断病灶的消退、进展及转归。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25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观察实验猕猴腹部及盆腔大血管,为猕猴血管系统的研究、数字化猴的建立及科学研究提供资料。方法:(1)选择实验猕猴10只,雌雄各半,年龄6~10岁,进行腹部及盆腔CT断层扫描试验;(2)试验猴全身麻醉后,采用平扫及增强扫描技术,进行容积数据采集,获取正常猕猴腹部及盆腔CT横断面影像图片;(3)利用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三维的图像重组处理。结果:(1)获得了良好的肝脾血管、门静脉、肾动静脉、肠系膜动脉、髂内外动脉等腹部及盆腔大血管三维重建的立体影像,本文显示了5幅图像;(2)从比较解剖学的角度,观察到了猕猴腹部及盆腔血管的结构特点及与人类的区别。结论:(1)CT三维重建能很好地反映了猕猴腹部及盆腔大血管的解剖结构、走行及与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它是有效的、无创伤性的、直观的观察大血管系统的理想方法;(2)本试验获得的正常成年猕猴腹部及盆腔大血管系统的影像学资料,为CT技术在实验猕猴的影像学研究、解剖学研究、数字化猴的建立及科学实验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3)本试验应用CT对猕猴大血管系统的研究只是做了初步探索,有关猕猴腹部及盆腔大血管定量统计数据的建立等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在诊断膀胱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怀疑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患者进行常规泌尿系统平扫加多期增强CT扫描,待膀胱充盈造影剂满意后,再行膀胱区扫描,对增强后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CTU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