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奶牛乳腺炎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降低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导致泌乳功能丧失,使奶牛被迫淘汰,同时影响牛奶品质、危害人类健康。据我国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兰州等城市调查,乳腺炎是乳牛场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达20-70%。据国外报道,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约为25-60%,在美国,100万头泌乳奶牛约50%患有乳腺炎,因奶牛乳腺炎每年造成的损失估计达20亿美元。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牛奶损失估计可达380万吨。奶牛乳腺炎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到乳的品质,危及人的健康。国内外对奶牛乳腺炎病原、检测、防治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疾病之一,它不仅影响泌乳牛产奶量,降低牛的经济效益,甚至影响到牛的泌乳功能,最终被迫淘汰,同时还严重影响乳汁质量,影响人体身体健康。我国几个大城市调查显示,该病发病率为20%~70%,多年来一直影响着我国奶牛业的生产发展。1病因乳房炎主要原因是有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形体、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其次是乳房创伤、撕裂和不规则停乳等,其中微生物侵入乳头管引起乳房炎是最主要的途径。该病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治疗为主、预防为辅的策略,但奶牛乳房炎,预防是关键。2临床…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乳腺炎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及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严重阻碍乳业的发展。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奶牛饲养中的常见病。奶牛发病后造成产奶量下降,大量的乳腺炎阳性奶被废弃,以及兽医治疗时严重感染造成的奶牛淘汰给奶牛饲养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据报道,在我国奶牛乳腺炎的阳性率在46.4%~85.7%,乳区阳性率在28%~59%,某些奶牛场乳腺炎的发病率为10%~20%,  相似文献   

4.
<正>乳房(乳腺)炎是奶牛的多发疾病。有资料显示,我国奶牛乳腺炎发病率也居高不下,一般在15%~40%左右。其中,隐性乳腺炎阳性率也在46%~85%左右。据调查,我省共和地区养殖户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为36%,其中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为73%左右。乳腺炎看似一般性奶牛疾病,但其危害是严重的,不经可使患牛出现局部病理变化,严重的会出现全身性病理反应,影响采食和膘情。更严重的是奶牛泌乳机能不同程度地下降,乳量减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乳腺炎对奶牛业的危害,提高乳制品质量,维护食品安全。本实验采用美国加利福尼亚快速诊断法(CMT法)对哈尔滨市周边6个规模化奶牛牧场的1924头泌乳牛进行隐性乳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哈尔滨周边地区奶牛隐形乳腺炎的发病率为48.59%,乳区发病率为44.29%;从隐形乳腺炎患牛的阳性乳区中分离出细菌76株其中葡萄球菌占46.05%,链球菌占36.84%,革兰氏阴性杆菌占17.11%。从细菌分析来看,小部分为单独致病,大多是2种或2种以上病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奶牛临床型乳腺炎(Clinical mastitis)是由病原微生物进入乳池,而引起乳腺组织发炎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红、肿、热、痛,产奶量降低或无乳,乳汁中有絮片、凝块、颜色异常,触摸乳房硬或有硬块。临床型乳腺炎可引起奶牛丧失泌乳能力或永久性干奶,该病的发病率和淘汰率较高。据我们统计,奶牛临床型乳腺炎发病率为26%,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腺炎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乳腺炎是危害性很大的疾病,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发病率均在40%左右,每头牛平均产奶量降低15%。在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此影响每年经济损失达20亿美元,平均每头牛每年损失200美元左右。我国牧场中的乳腺炎80%以上都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给奶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1乳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乳腺炎是当今困扰乳牛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1〕,国外乳牛乳腺炎临床发病率约为25%~60%。据我国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乳牛乳腺炎发病率达20%~70%,个别牛群发病率甚至更高。乳牛乳腺炎不仅影响产奶量,而且影响乳的品质,甚至危及人的健康。引起乳牛乳腺炎的主要原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乳房炎是影响世界奶牛业发展的最主要疾病之一,不仅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影响牛奶的产量和质量,危及人类健康。有资料显示,该病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为25%~60%,国内发病率为20%~70%。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高达75%,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奶牛业的发展。环境、遗传及饲养管理等因素均能够引起奶牛乳房炎,但微生物感染仍是其最主要的病因之一。现已发现150多种病原微生物及其亚种能够引起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腺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它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降低奶牛养殖经济效益 ,导致泌乳功能丧失 ,使奶牛被迫淘汰 ,同时影响牛奶品质、危害人类健康。据我国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兰州等城市调查 ,乳腺炎是乳牛场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发病率达 2 0 %~ 70 %。据国外报道 ,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约为 2 5 %~ 6 0 %。在美国 ,10 0万头泌乳奶牛约 5 0 %患有乳腺炎 ,因奶牛乳腺炎每年造成的损失估计达2 0亿美元。在世界范围内 ,每年损失估计可达 380万吨。奶牛乳腺炎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还影响到乳的品质 ,危及人的健康〔1、2〕。因…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乳腺炎(mastitis)是奶牛乳腺实质、间质的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以及泌乳量、泌乳阶段、挤奶方式、胎次、遗传、乳头形态等多种因素的都可引发奶牛乳腺炎。因其病因复杂,发病率高,病原菌的种类多且治疗效果差,奶牛乳腺炎已成为危害奶牛业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12.
<正>隐性乳房炎主要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奶牛乳腺所引发的一种炎症反应。该病临床症状不明显,但病牛产奶量下降,乳汁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我国奶牛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为46.4%85.7%,经济损失较大[1]。许多奶牛场兽医缺乏病原学检查的条件,仅凭经验滥用抗生素治疗乳房炎,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所以及时掌握该病致病菌的种类和耐药性情况是防治该病的关键。细菌编码自动检测技术是快速检测动物致病菌的一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腺炎发病率高,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多发的、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奶牛业发达的美国现在有1100万头泌乳牛,患有隐性乳腺炎的达50%。尽管西方一些国家对此病已进行了100多年的研究,但至今未能提出一个彻底解决的办法。而我国对此病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虽在20多年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未达到彻底解决的目标。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腺炎,每年因乳腺炎造成的损失高达350亿美元。因此国内外学者仍在孜孜不倦地对该病进行着大量的、深入的研究。1奶牛乳腺炎造…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腺炎是指乳腺发炎,可由感染一种或者多种病原微生物而引发,或者受到理化刺激而导致,是危害奶牛业最严重的一种疾病。该病会影响奶牛泌乳功能,导致产奶量下降,同时乳汁的营养水平明显降低,对人类健康带来一定危害。特别是隐性乳腺炎较难被察觉,往往会被忽视,但其会导致奶牛抵抗力下降,最终发展为临床型乳腺炎,损害奶牛业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现概述奶牛发生乳腺炎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腺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主要发生于产后哺乳期,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这些病原微生物有细菌、霉形体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葡萄球菌、链球菌为主,肠杆菌也较常见,这三种菌引起的乳腺炎占总发病率90%以上,它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乳的品质,危及人类健康。袁永隆等报道我国隐性乳腺炎平均阳性率为73.91%,乳室患病率为44.74%。长期以来,世界各地把抗生素列入治疗乳腺炎的首选药物,因此导致病原菌产生了抗药性,降低了抗生素疗效,且增加了乳制品中的抗生素残留。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发病率约为20%~60%,是一种复杂的、导致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此病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在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远未达到彻底解决的目标。目前,全世界约有3.1亿头奶牛,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乳腺炎。据调查,我国奶牛乳腺炎发病率普遍高于国外,有效控制乳腺炎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经济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危害乳腺炎的危害很大,它可使乳腺机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泌乳能力,给奶牛业造成巨大损失,由于多数患乳腺炎牛所产的牛奶体细胞数(SCC)上升,患乳腺炎的乳汁亦可危害人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疾病之一,病原微生物感染、遗传、胎次、泌乳量、挤奶方式以及乳头形态等多种原因均可引发该病。由于奶牛乳腺炎的发病原因复杂,病原菌种类较多,同时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相关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这种形势下,探讨有效的奶牛乳腺炎防治策略已引起了奶牛行业从业人员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乳腺炎是指因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因理化刺激的一种奶牛乳腺炎症。其特征是乳中体细胞尤其是白细胞增多,以及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1病因引起奶牛乳腺炎的病因复杂,可能是由下列一种或多种因素所致。1.1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乳腺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引起奶牛乳腺炎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病毒和支原体等,共有130多种,比较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来源和传播方式,通常分为传染性微生物和环境性微生物两大类。  相似文献   

19.
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流行病学与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探索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规律,科学有效防控本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调查了2019年1—12月吉林地区桦甸市等6个区域共计5 826头奶牛,从区域、胎次、产奶量、养殖方式、泌乳阶段、挤奶方式及饲养管理水平方面展开调查,分离鉴定了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类型。结果显示:桦甸市发病率最高,为60.32%;永吉县发病率最低,为35.31%;2胎发病率最低,7胎及以上发病率明显升高;5—10月份以及12月份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年产奶量高于7 000 kg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泌乳高峰期、泌乳中期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链球菌等,混合感染发病率更高。表明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免疫、优化种群结构、规范及时诊疗疾病以及合理发挥奶牛生产性能才能保障奶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发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不仅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会导致患牛长期不孕,有的甚至造成终生不孕.据调查,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平均发病率约为20%.在奶牛不孕症中,由子宫内膜炎所致的不孕奶牛约占60.1%~92.0%[1].该病主要由分娩或产后子宫感染病原微生物引起,其中以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最为常见[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