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年来,普遍存在着法氏囊高免血清临床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效果差的情况。根据临床调查,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因素:1应用于临床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法氏囊高免血清抗体滴度不够。近两年,市场销售的所谓法氏囊高免血清,其质量低劣。我们对许多厂家进行抽检,抗体滴度最高的也只有1:8~1:16,而大多数抗体滴度只有1:2~1:4,有的厂家甚至用假货蒙骗用户。2临床应用法氏囊高免血清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用量不够。不少地方在鸡法氏囊病发病高峰季节,对法氏囊高免血清进行大势炒作,价格很高,用户为了节省资金,就尽可…  相似文献   

2.
为制备外源病毒检验用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的特异性血清,对300只3~4周龄的SPF鸡进行了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最后一次免疫后21d采血并分离血清,血清经混合、分装、冷冻真空干燥后,对其进行了无菌检验、外源病毒检验、剩余水分测定、中和效价测定和特异性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抗IBDV特异性血清无菌检验、外源病毒检验和剩余水分测定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三部(二〇一〇年版)规定;血清中和效价为1:5747,与IBDV B87株毒种中和指数为104.3,与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120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52株、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痘病毒、禽呼肠孤病毒S1133株的中和指数均不大于10,通过AGP、ELISA、HI等试验确定血清中不含其他禽源外源病毒抗体。本研究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或毒种的外源病毒检验提供了具有良好特异性和高效价的中和用血清。  相似文献   

3.
用典型发病鸡的法氏囊制备抗原,以免疫鸡卵黄抗体代替阳性对照血清,研制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琼脂扩散试验(AGP)诊断试剂,用于检测免疫鸡群的IBD抗体,指导疫苗免疫;检测发病鸡群的法氏囊组织IBD抗原,达到确诊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疾病,该病原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主要侵害的靶器官是法氏囊。美国鹧鸪(石鸡)在解剖和生理上与鸡相似,在生产实践中,能有效治疗鸡法氏囊病的高免卵黄抗体,也对临床上出现类似IBD症状的美国鹧鸪有疗效,为了进一步确定美国鹧鸪对IBDV的易感性而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破坏鸡的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也称腔上囊),严重危害鸡只的免疫力,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蕈要疫病之。目前,除运用疫苗和卵黄抗体、高免血清进行预防和治疗外,应用中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显示卅广阔的前景,已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中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作用机理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指出了它存在的问题,并对中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作者制备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高免卵黄液,并对其口服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患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600只上海土鸡经投用抗生素药物治疗4 d无效后,采用口服高免卵黄液(2 ml/只)进行治疗,每天口服2次。1 d后,有12只发生死亡,其余鸡只逐渐恢复正常(治愈率98%)。表明高免卵黄液对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也反映出口服高免卵黄液是一种较好的免疫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多年来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该病雏鸡与中雏鸡最为敏感,在鸡2~11周龄时最易发病且发病快,死亡率高,并可引起免疫抑制。传统治疗采用病鸡群注射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液,可以收到较好效果,但血清和卵黄均无统一的质量标准,质量参差不齐,同时经卵传播的一些病原体如沙门氏菌、支原体等易通过注射而传播,  相似文献   

8.
抗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卵黄抗体的使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在临诊实践中,使用抗IBD高免卵黄抗体来防治法氏囊病有一定效果。在此,对抗IBD高免卵黄抗体的使用及注意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想法。1应用1.1用于IBD预防卵黄抗体是经2~3次主动免疫后,采集高免蛋经过一定...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应用原核表达的IBDV VP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经方阵试验确定间接ELISA试验的最佳反应条件:包被抗原的浓度为8 μg/mL,标准阴、阳性血清的稀释度为1:400,封闭液选用10 %马血清,酶标抗体最佳稀释倍数为1:15000,最佳抗原稀释液为0.01 M PBS(PH 7.2);抗原最佳包被条件为4 ℃过夜,待检血清和酶标二抗反应条件为37 ℃ 60 min,底物作用时间为15 min。待检血清的OD450nm≥0.288判为阳性,反之判为阴性。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特异性好、敏感高、重复性好。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与商品化IDEXX-ELISA试剂盒对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符合率为93.5 %。该方法的建立为检测IBDV抗体提供了一种安全、特异、敏感、方便经济的检测方法,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从一群发病的珍珠鸡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鸡胚接种、琼脂扩散试验、PCR快速检测试验和病毒基因序列的测定,证实了所分离的病毒为IBDV。将该病毒制成灭活疫苗,接种开产的蛋鸡制备卵黄抗体。结果显示该卵黄抗体经免疫扩散试验测定抗体效价可达1∶256,符合无菌标准,对雏鸡也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临床试验表明:该卵黄抗体对该养殖场珍珠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疗有效率达91%、预防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近年来严重威胁养鸡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当前 ,养鸡专业户广泛采用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二次饮水免疫来预防此病 ,但由于种种原因 ,免疫效果有时不理想 ,发病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死亡率在 2 0 %~ 3 0 %之间 ,有的甚至高达50 %。笔者采用典型的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的法氏囊组织捣碎液作免疫抗原 ,接种产蛋鸡制备高免蛋黄液 ,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动物 :1 70日龄伊莎产蛋鸡。1 .1 .2 免疫抗原 :采摘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的法氏囊加生理盐水捣碎 ,反复冻融 ,…  相似文献   

12.
近年该病在我地区有发病增多趋势,超强型毒株不时出现,传统的治疗方法,如高免血清、孵黄抗体等因毒株不确定性,抗体效价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治疗效果不如人意,对养殖业造成较大损失,数年来,通过不断总结探索与试验,自拟清囊败毒散治疗鸡法氏囊病,取得较好疗效,为抛砖引玉,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兔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的制备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然发病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鸡的法氏囊组织制作鸡IBD油佐剂灭活苗,用鸡IBD油佐剂灭活苗多点皮下注射健康成年兔,获得高免兔抗鸡IBDV血清,经过盐析、透析的方法制备高纯度的兔抗鸡IBDV高免IgG。兔血清中抗体效价为1∶128,蛋白质含量为40.3~48.8 mg/ml;纯化后效价为1∶32,蛋白质含量为18.0~23.0 mg/ml。用此试剂对安徽部分地区疑似鸡IBD的病例进行了诊断,取得良好效果。该试剂为临床琼脂扩散试验(AGP)检测IBDV抗原提供高效价的抗体,并为临床免疫组化法检测IBDV提供可靠的抗体。  相似文献   

14.
鸡IBD高免卵黄抗体不同使用途径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鸡IBD高免卵黄抗体以什么样的途径使用效果最好,而以40日龄商品代伊沙褐壳蛋鸡进行了试验,血清抗体效价测定结果表明,卵黄抗体以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效果较好,口服基本上无效。  相似文献   

15.
将鸡传染性法代囊病病毒(IBDV)BX株抗原和IBDV高免血清按一定比例混合,初步制备了无菌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1~5(分别含有32、8、4、0.5及0.125单位IBDV中和抗体),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1~5及BX株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低母源抗体水平雏鸡,免疫后9 d观察法氏囊病变,免疫后28 d采血测定IBDV中和抗体,并用强毒攻击,计算各组疫苗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后9 d,复合物疫苗1~3免疫组鸡法氏囊正常,复合物疫苗4、5免疫组和BX株活疫苗免疫组分别有2/10、4/10和5/10的试验鸡法氏囊出现了病变;免疫后28 d,复合物疫苗1~5免疫组和BX株活疫苗免疫组IBDV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8.34log2、9.60log2、9.21log2、7.88log2、9.50log2和9.12log2,攻毒保护率分别为90%、100%、100%、80%、90%和80%。试验结果表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2、3(分别含8、4单位IBDV中和抗体)免疫1日龄低母源抗体水平的雏鸡效果最好,攻毒保护率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自然诱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疾病模型,采用"速效囊病宁"高、中、低3种剂量组,高免血清组和病毒唑可溶性粉组来进行治疗对比,旨在评价"速效囊病宁"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疗效及最佳使用剂量。结果表明,各用药组治愈率和有效率与感染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组和高免血清组的治愈率、有效率与病毒唑组和低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显示,"速效囊病宁"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最佳使用剂量为1 mL只/。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IBD病毒引起以破坏鸡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对此病的防治主要依靠免疫接种和精制高免抗体。但由于IBD病毒存在着多种血清亚型,各血清亚  相似文献   

18.
用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血清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制传染性法氏囊病抗原,采用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检测鸡IBDV抗体。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30-60min内使阳性血清和抗原之间出现明显的沉淀反应,且能被特异性抗原阻断;用NDV,IBV和EDS76V等血清代替IBDV血清无交叉反应,对同一批样品进行两次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同琼脂免疫扩散方法比较,CIE法需时短,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的传染病.该病毒属双RNA病毒科,禽双股RNA病毒属,该病毒含有5种主要蛋白,即VPI-VP5,近几年,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的比例增大,多数养殖户虽然用高免卵黄抗体,但是效果不佳,笔者采用干扰素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复方中药"毒菌杀"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rusal disease,IBD)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以侵害幼龄鸡为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养鸡场常用法氏囊中等毒力的疫苗,或用高免卵黄抗体防治。复方中药“毒菌杀”抗病毒合剂是在中兽医药理论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指导下,筛选具有清热、抗病毒、滋阴凉血等作用的中药组方而成,本试验目的是观察该合剂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