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0 毫秒
1.
茶叶综合利用是松阳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2008年以来,松阳在茶叶综合利用方面开展了尝试与探索。本文就松阳茶资源综合利用现状、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以真正实现茶叶的"全价利用,跨界开发",推进松阳茶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产品输出国之一,每年的茶叶贸易出口量都很多,是我国茶区经济支柱之一。茶叶市场投资是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茶产业链的完善与发展,相应的提高茶叶市场投资价值。本文基于当前市场情况分析预测了我国茶产业市场发展前景与投资价值,并提出了具体的茶产业发展措施,以推动整个茶产业链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首届国际(宜宾)茶叶年会将于3月17~19日在四川宜宾市举行,会上将收集发布全球茶行业最新动态,形成全球茶行业发展风向标,搭建全球茶产业交流与合作新平台,推动我国茶产业升级和茶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国际(宜宾)茶叶年会是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国际茶叶委员会和中  相似文献   

4.
韩国茶产业     
韩茗 《茶叶》2017,43(3)
韩国茶产区位于北纬33°-36°之间,是北半球重要的茶产区之一。韩国茶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之后。为了促进茶产业发展,政府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并成立茶叶研究机构,加强基础研究。但国内咖啡消费量增加、进口茶叶量增加、消费者偏好多样化等因素给韩国茶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韩国三大主要茶产区,全罗南道、庆尚南道和济州岛积极合作,开发和拓展新市场。韩国政府颁布"推进茶产业、茶文化发展"法案,加强青年茶文化教育、推动茶产品多元化发展、鼓励茶旅游业开发。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韩国茶产业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茶产业从粗放到精细、高效的发展过程离不开机械化,茶业机械化克服了限制茶产业规模发展的诸多制约因素,促进了茶产业创新和发展,延伸了茶产业链,促进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了产业效能,促进了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茶机产业之于茶产业,如"发动机之于汽车",伴随着茶产业的发展,茶机行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一、安溪茶叶加工机械现状与存在问题1.安溪茶叶加工机械发展现状(1)加工机械企业现状  相似文献   

6.
《茶叶科学》2022,42(1)
《茶叶科学》--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茶叶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已被国外的CA、CABI、CBST、EBSCO,Scopus等和国内的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中教等收录,影响因子等期刊评价指标列同类期刊前列。办刊宗旨是:报道茶学最新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争鸣,促进学术交流,提高茶学学科水平,推动茶学科学事业发展,促进茶产业发展,有效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主要报道最新涉茶科技成果,内容包括茶树栽培﹑茶树遗传育种﹑茶树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茶叶生化﹑茶机械﹑茶技术、茶经济﹑茶历史文化、茶的综合利用、营养健康等。今后还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拓展报道范围,以适应茶叶科技的进展。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 33-1115/S,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0-369X,国际期刊刊名代码CODEN-CHKEF4。  相似文献   

7.
沙县区具有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跟茶相关的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茶叶市场低迷。本文就疫情后时代茶产业如何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沙县区茶产业发展,提出对应措施,以期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理念,总结福建省福安茶产业创新升级的实践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借鉴周边产茶县市的茶产业创新升级实践经验,结合福安发展茶产业优势,分析福安市的茶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关于体验中心实施、品牌建设、购买渠道、荣誉转化、产业链延伸、茶旅落地的发展问题。文章提出促进当地茶产业创新升级的机制与途径,提出通过政企合作来提升集群规模性,通过搭建大众茶叶集市来下沉茶叶市场,挖掘当地茶旅资源等对策建议,并以茶王街的发展为例作出规划尝试,以期促进福安茶产业创新升级。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2011,(12):39
坚持发展名茶和大宗茶"两条腿"走路,是我国现阶段茶产业发展的方向。为了提高大宗茶的品质,为企业搭建一个打造大宗茶品牌的平台,使普通百姓能够喝得起茶,喝得到好茶,促进茶叶的健康消费,推动大宗茶的发展,我会决定举办第二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为进一步交流国内外茶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和开发技术,加快全球茶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步伐,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厅、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2012国际(杭州)茶资源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暨产品展示”会将于11月16-18日在杭州召开。  相似文献   

11.
申素熙  梁月荣 《茶叶科学》2011,31(6):552-560
本文分析比较了中国和日本茶叶产业政策导向,并据此对韩国茶叶产业发展提出建议.研究认为,中国和日本茶叶产业政策引导的共同特点是:以高档茶为目标进行产品结构优化;通过互助组织提高茶农的组织化程度;构建茶产业区域集中化和产品质量个性化,增强区域竞争力;引导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产业整体效益.但两国也存在差异:中国注重提高名优茶的...  相似文献   

12.
敖存  龚淑英 《茶叶》2009,35(4):224-226,230
信阳毛尖作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驰名中外。信阳毛尖茶产业的发展,对于绿茶产业乃至整个茶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了信阳毛尖茶的发展,本文在对信阳市浉河区茶农、茶企等的状况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查的基础上,对信阳市浉河区的茶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仲华 《茶叶科学》2019,39(2):115-122
我国茶叶资源十分丰富,在传统茶叶出现产大于销的背景下,中低档茶和夏秋茶资源的利用率偏低,影响茶叶行业效益水平。茶叶深加工是提高茶资源利用率、茶产业规模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系统阐述了国际茶叶深加工产业概况,以及中国茶叶深加工产业与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了中国茶叶深加工技术与产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李华丽 《茶叶通讯》2020,(1):140-144,163
茶旅一体化是推动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举措,是发展茶业经济的新业态。海南省茶旅一体化优势明显,发展空间较大,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态势正在形成。本文在分析海南省茶旅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与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在我国政策利好、信息技术发展空前、产业跨界高度融合的大环境下催生了智慧农业。茶产业作为我国山区农业支柱产业和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宏观研判处于黄金发展战略机遇期,以茶叶数字化品控、智慧茶园、AI技术精细茶叶加工、RFID防伪溯源、智慧茶馆等为代表的智慧茶业业态初现。鉴于此,笔者深度思考智慧茶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基于产业端的思考——茶产业树、基于消费端思考——茶馆APP和基于茶资源应用端——全价利用与跨界开发的发展路径,形成“智慧树”概念。  相似文献   

16.
茶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金开美  吕立哲  张顺 《茶叶》2009,35(2):67-69
以深加工技术开发为核心内容的茶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是未来茶产业深层次发展的希望所在。本文主要从技术分类、开发领域、与茶产业的相互促进关系等方面对茶资源深加工加以详细阐述,概述了茶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和平白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促进和平白茶产业的发展,通过对和平镇白茶产业进行调研,对和平白茶产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加快发展白茶产业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付磊  孙桐  方实明 《茶叶通讯》2021,48(1):153-160
茶叶经营规模的扩张是我省茶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第一步,为分析茶叶经营户规模扩张影响因素,利用我省497份茶叶经营户茶园规模扩张情况、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经营组织情况以及外部坏境等情况的调研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影响我省茶叶经营户规模扩张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茶叶机械化的发展、是否注册申请茶叶家庭农场、是否加入新型茶叶经营组织、区域的茶园流转程度以及区域茶叶发展情况对我省茶叶经营户规模扩张具有显著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现阶段推动我省茶叶经营户规模扩张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推动茶叶机械化、大力发展茶叶家庭农场、促进新型茶叶经营主体的发展及深化茶园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9.
魏妮茜  项国鹏 《茶叶科学》2021,41(5):731-742
基于2011—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三角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效果进行测度,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均持续提升,但两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茶产业发展阶段性和区域性不平衡问题突出,旅游产业区域协同效应显著。长三角各省域内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同步性特征较为显著,产业融合趋势明显。但耦合协调度上升趋势缓慢,整体上促进长三角茶旅产业系统的良性互动和高质量融合发展任重而道远。最后,提出长三角地区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茶产业是贵州省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本文就贵州茶叶发展现状与趋势、规模发展后将会带来的茶叶剪、采矛盾,提出了的相应缓解矛盾的措施和具体推广茶园剪采机械作业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