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幼胚的组织培养和繁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野生豆科锦鸡儿属植物一柠条的组织培养,从未成熟胚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和芽,或诱导产生小植株.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外源激素的培养基中的发芽、生根情况以及试管苗移栽的情况,从而筛选出有利于形成小植株的培养基以及小植株移栽成功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小麦新品种R_(59)成熟胚的组织培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配 3种培养基 ,以小麦新品种R59的成熟胚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显示 :不同培养基中的成愈情况差异较大 ,其中培养基Ms +2 ,4 -D2 0mg/l+KT0 5mg/L的效果较好 ,成愈率高达 92 %~ 93 3%。结果同时表明 :胚芽对形成胚性愈伤组织不利  相似文献   

3.
吕颖颖  史振声  李凤海  王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44-15145,15173
文中针对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研究进展情况,综述了影响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因素,包括玉米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附加物等,旨在为建立高诱导率、广谱性的愈伤组织培养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为了筛选出小麦(TriticumaestivumL.)成熟胚(MEs)培养和遗传转化受体材料的优良基因型,【方法】以27份优良普通小麦冬性主栽品种或高代育种品系为试材,采用整粒切胚诱愈方法(endosperm-supportedmethod),对小麦成熟胚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成熟胚培养过程中光照、温度、培养基2,4-D浓度、基因型等因素对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影响较大;同时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存在着较强的基因型依赖性,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成苗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研究从27个小麦基因型中筛选出了3个适合于成熟胚整粒切胚诱愈的基因型,即山农2618、泰山021、河北341,他们的成苗率分别达到了15.38%、25.27%、21.33%。【结论】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优良基因型的筛选,为以后小麦的遗传转化和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组织培养是椰子快速繁殖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椰子组织培养技术尚属世界性难题。综述了国内外椰子胚培养和未成熟花序、嫩芽、嫩叶等外植体无性繁殖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还指出了椰子组织培养的研究意义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的研究,为椰子组织培养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花生品种农大花103不同发育时期的幼胚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再生成花生植株。结果表明,花生幼胚通过组织培养能够正常发芽生长成植株的最短发育时期为果针入土后30 d,在该时期内花生幼胚的发芽率为97.99%,成苗率为76.06%,生长状态接近于正常成熟胚。以该品种成熟种胚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成熟种胚的发芽率达到了100%,成苗率达到了87%。  相似文献   

7.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从培养基、外植体及培养条件等方面介绍了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木本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褐变、生根难及玻璃化等问题及可能解决的途径。对木本植物的愈伤组织及胚状体的培养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千叶大学的Kozai教授在原有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组织培养方法——无糖组织培养(Sugar-free micropropagation),又称光自养微繁(Photoautotrophic micropropagation)。该技术是环境控制在农业生产中的典型应用,其特点是采用人工环境控制手段,用CO2代替糖作为碳源,提供适宜植株生长的光、温、水、气、营养等条件,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快速繁育。此法优点在于:培养基中不用添加糖和生长调节物质,只是通过提高培养器内的光照度、CO2浓度以及气流交换速度等来增强组培植物的光合速率。由于该技术尽可能多地依靠组培苗自身的光合能力,解决了传统组培技术由于培养器内CO2浓度过低、气体交换不足以及弱光环境等对组培植株的光合能力提升的制约,简化了培养程序,植物苗的成活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同时,该技术的应用也为组织培养的工厂化、规模化提供了契机。然而,良好的环境控制是该技术高效应用的前提,而目前我国对组培物理环境因子的调控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多数研究集中于大型组培箱及其强制供气系统,组培间环境控制方面研究较少,有关组培室内物理环境综合调控技术的相关报道也比较欠缺。因此,有必要对组培室内温度、光照、相对湿度和CO2浓度等物理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相互关系及其综合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推动光独立组织培养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与普及。其中,首先应开发组培间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独立组织培养技术的实用化、规模化、自动化的商业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影响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是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作物,也是现代食品、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玉米的胚性愈伤组织普遍作为转基因过程中外源基因的直接受体,利用玉米幼胚进行组织培养是高效获得胚性愈伤组织的主要途径。选用抗性好、适宜本地种植的玉米自交系幼胚进行了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研究,建立了具有胚性的愈伤组织培养体系,为玉米遗传转化提供了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药用黄芪属植物营养体、生殖等生物学特性及组织培养技术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观赏石斛兰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介绍了中国野生石斛资源概况,同时总结了观赏石斛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胚培养、组织培养和试管开花等;还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杂交、繁育和可持续利用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石斛属植物开发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杂交小麦西杂一号、西杂五号及其亲本Fp1,Mp1,Fp2,Mp2为试材,采用幼胚培养一步成苗法研究了胚龄、NAA浓度、基因型对小麦幼胚培养成苗率及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胚培养最适宜的胚龄为16 d;最适宜的NAA浓度为0.13 mg/L;杂交小麦幼胚出苗率明显高于自交小麦幼胚,自交小麦品种中Fp2培养成苗效果较佳。因此,胚龄、NAA浓度及基因型对小麦幼胚组织培养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实践中应协调这些因素的作用,提高组织培养效率,从而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3.
无糖组织培养(Sugar-free micropropagation),又称光自养微繁(Photoautotrophic micropropagation)。该技术是环境控制技术在植物组培苗生产中的典型应用,其特点是采用人工环境控制手段,用CO2替代糖作为碳源,提供植株生长适宜的光、温、水、气、营养等条件,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此法优点在于:培养基中不用添加糖和生长调节物质,只是通过提高培养空间(培养间和大型培养容器)内的光照度、CO2浓度、温度和湿度,以及气流交换速度等来增强组培植物的光合速率。该技术的应用也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4.
大麻是重要的纤维、油料以及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回归自然,更加重视环保和健康等理念,对工业大麻的特性有了深入的了解,世界各国对工业大麻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越来越重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世界上种植工业大麻的国家有27个。随着基因工程的快速发展,大麻组织培养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大麻育种工作中,文中主要简述工业大麻(汉麻)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为培育优良的大麻新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219-219,224
植物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近几年,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大纲修订、实验内容设计、资源合理利用、实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生长素对小麦幼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川农16、川麦42和良麦2号为供试材料,探讨了三种生长素对其幼胚组织培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相对较好的受体材料。结果表明,三种生长素在幼胚的诱导率、胚发芽率和胚发根率上存在极显著差异。2,4,5-T和NAA在诱导小麦幼胚培养基,其胚芽、胚根发生严重;而2,4-D在诱导率、胚发芽率和胚发根率这三方面相对优于2,4,5-T和NAA,适用于小麦幼胚的组织培养,且适宜浓度范围在2.0~2.5 mg/L。基因型对小麦幼胚组织培养的诱导率没有影响,对胚发芽率有一定影响,而对胚发根率有较大影响。在三种基因型中,以川农16在诱导率、胚发芽率和胚发根率这三方面表现相对突出,可作为转化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17.
植物组织培养为研究植物病害的病程和寄主——病原物相互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资料表明,在不长的历史中,已取得多方面的积极结果。本文对在组织培养特别是愈伤组织培养上表达植物抗病性的方法和影响抗病性表达的诸因素,如组织培养类型、培养基成份、组织培养继代数、愈伤组织质地和大小、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光照等作了概括的叙述。  相似文献   

18.
胚龄对小麦盾片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播种时间、取材时间和盾片大小对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元月初播种的材料具备很好的盾片组织培养效果,生根和绿点率都可达100%,植株再生频率平均为46%,开花后第16d取材,生根和绿点率都达100%,植株再生频率平均达80%,达到最佳组织培养效果的的盾片大小为0.15~0.20cm。  相似文献   

19.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体细胞胎发生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本文对近年来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体细胞胎的形态发生、植物激素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体细胞胚胎发生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胚性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20.
苦丁茶体细胞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报道了苦丁茶不愈组织直接从外植体获得分化芽及愈伤组织衣导的结果,讨论了体细胞组织培养技术在苦丁茶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