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树育种与遗传研究50年基本总结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50年来,共育成浙农系列茶树新品种10个,其中包括国家级良种3个(浙农12、浙农113、浙农21),省级良种4个(浙农121、浙农25、浙农117、浙农139),待审定品种3个(浙农23、浙农8-8、浙农6-10);选育出杂交新品系24个;同时,对主要经济性状的早期鉴定、部分性状的遗传动态、茶树再生系统建立和遗传转化等进行了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主要体会有:一是茶树育种成败首先取决于是否能正确选用种质资源;二是必须深入开展早期鉴定研究;三是推广茶树良种必须与开发良种名茶相结合;四是必须加强育种理论与育种新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何盛银 《茶叶》2002,28(1):41-42
1999年 9月 2 1日 ,浙江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在浙大华家池校区签订了共建“浙东茶树良种繁良基地”的协议。几年来 ,浙东茶树良种繁良基地经历了量扩张、质的提高 ,已成为浙江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1 缘起于良种镜岭镇人民政府何以能攀高亲 ,与浙江大学高等学府签约共建基地 ,缘起于茶树良种。1 992年秋寺下坑村民盛再根从县农业局引种了原浙江农业大学选育的茶树新品种浙农 1 1 7。茶苗70 0 0株。经过几年观察 ,浙农 1 1 7茶树春季发芽早 ,在新昌与乌牛早相仿 ,茶锋挺壮 ,色泽特好 ,且生长势旺 ,抗病抗冒力都比较…  相似文献   

3.
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是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与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共建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由浙江大学茶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刘祖生教授担任顾问。现有良种茶树母本园 2 50亩 ,苗圃 850多亩 ,年可供无性系良种茶苗上亿株。基地重点繁育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刘祖生、梁月荣教授主持育成的茶树新品种—浙农 1 1 7、浙农 1 39。这两个品种 2 0 0 2年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省级成果鉴定 ,并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认为该项成果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浙农1 1 7、浙农 1 39在基地试种期间 ,表现良好 ,发芽特早 ,春茶…  相似文献   

4.
陆德彪  胡迪钧 《茶叶》2010,36(3):194-195
1 我省又有7个茶树品种通过国家茶树新品种鉴定 据日前在云南普洱市召开的2010年国家茶树品种鉴定会上获悉,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中茶108、中茶302,浙江大学选育的浙农139、浙农117,武义县农业局育成的春雨1号(武阳早)、春雨2号(武阳香),及杭州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茂绿等7个茶树品种通过了国家茶树新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5.
何盛银 《茶叶》2003,29(2):68-69
自1992年秋,新昌镜岭镇寺下坑村从县农业局引进了原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育成的茶树新品种--浙农117以来,经过几年观察,浙农117发芽早,芽壮色绿,品质优良,引起茶农特别关注,镜岭由此引发茶树良种热,创建"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一个新品种开辟一条农民致富路,使镜岭镇成为茶树良种繁育与推广的热土.  相似文献   

6.
《茶叶》2003,29(2)
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是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与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共建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由浙江大学茶学系刘祖生教授担任顾问。现有良种茶树母本园 2 5 0亩 ,苗圃 35 0多亩 ,年可供无性系良种茶苗 5 0 0 0余万株。基地重点繁育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刘祖生、梁月荣教授主持育成的茶树新品种——浙农 117、浙农 139。这两个品种 2 0 0 2年初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省级成果鉴定 ,并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认为该项成果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浙农 139是一个优质、高产的早生绿茶品种 ,适制名优绿茶 ,香高而持久 …  相似文献   

7.
《茶叶》2001,27(1):34
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是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与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共建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现有良种茶树母本园150亩,苗圃350多亩,年可供茶苗5000余万株。基地繁育的茶树良种有浙农117、浙农139、浙农113、平阳特早、元霄绿、龙井43、龙井长叶、乌牛早、菊花春、迎霜等30多个品种。   热忱欢迎新老客户光临指导、采购。同时,基地受理预订业务,可根据客户要求预订茶苗品种与数量,有计划地安排繁育、供苗。   联系单位及地址:浙江省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 负责人:陈新 立邮编:312540   传真:0575-6071059 联系电话:0575-6071126 0575-6668006 手机:13506753319  相似文献   

8.
三明市地处闽西北内陆山区,市辖十二个县(市、区)。1997年全市茶园1218万hm2,产茶112万t,茶叶总产值1亿元,其中名优茶1000t,产值3000万元。1 茶树良种布局现状11 茶树良种多,覆盖率高 我市现有茶树良种30余个,其中包括了本省选育的15个国家级良种和9个省级良种,还少量引种了龙井43、浙农品系、碧云、白叶水仙、云大等国家级或省级的省外良种,全市良种覆盖率达95%,其中无性系良种约86%。12 品种搭配基本合理 按茶树品种的适制性来分,全市适制绿茶品种有6733hm2,绿、乌龙茶兼制品种3066hm2,适制乌龙茶类2333hm2,三者比例为55∶…  相似文献   

9.
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茶树品种选育,茶叶生产发展的宝贵财富。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随着茶叶生产形势的不断发展与要求,广大茶区通过专业与群众相结合的茶树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推广工作得到了广泛开展与普及,不仅鉴定、推广了云南大叶种、福鼎大白茶、祁门槠叶种、鸠坑大叶种等地方良种,而且也选育出许多新品系、新品种,有些新种通过比较试验或广泛试种,已被证明是能够广泛适应与具有推广价值的良种。为了适应我省茶叶生产发展需要,先推荐下列几个优良品种,以供引种与试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存和系统研究利用品种资源,选育优良品种,加速实现全省茶园良种化,江苏省农林局召开茶树品种和茶叶生产座谈会,研究修订了全省茶树良种工作方案;讨论落实了茶树地方品种资源调查实施计划;总结交流了今年春、夏茶生产以及秋、冬季生产的打算。茶叶生产是多种经营中的一个重要项目,而茶树良种是实现高  相似文献   

11.
浙农翠柳     
“浙农翠柳”系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茶树新品种选育组于1987年新创制的良种名茶。原料采自该系新育成良种——浙农121,经杀青→轻揉→整形→干燥等工序而制成。其品质特点是:外形酷似初展柳芽,色绿翠,  相似文献   

12.
茶树芽叶茸毛的研究——Ⅰ.形态特征及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系统地研究了6个茶树品种芽叶茸毛长度、粗度、密度、分布以及单位面积(mm~2)上茸毛体积等性状的差异性,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浙农12、浙农21,浙农109等新品种(系)在茸毛性状方面确为优于当前生产上广为种植并为人们所公认的多毫良种福丁大白茶的新良种。  相似文献   

13.
王旭 《茶叶通讯》2006,33(4):24-26
良种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茶树良种是实现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的最根本途径,茶叶科技工作者历来重视茶树新品种的选育与繁殖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三个优质乌龙茶新品种选育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高产优质的乌龙茶良种,适应茶叶生产的发展需要和不断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茶树育种工作的永恒课题.大红袍、铁观音、肉桂均为我国珍贵的乌龙茶品种资源,从这些品种中选育出的3个高产优质乌龙茶新品种--丹桂、九龙袍、春兰分别于1998年2月、1999年3月通过福建省茶树良种审定和鉴定,成为福建省茶树良种.现将选育鉴定结果作一简报.  相似文献   

15.
我省自然、气候条件优越,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实践中,茶区广大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我省茶树栽培地域广(除东山、平潭两海岛县外,县县(市)产茶),茶树品种资源及选育种经验丰富,茶树良种多(国家级良种19个,省级良种21个),茶类较齐全,名优特产品多且销售量大等特点,为我省茶叶生产的发展和提高奠定了基础.为总结群众的茶叶生产经验,开展茶叶科学研究工作,建所七十年来,尤其是建国五十多年来,经过全所科技人员和职工的努力,我所开展了二百多项试验研究,取得了四十多项获奖成果.回顾我所在茶树栽培技术研究方面的成绩,主要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江西省茶树良种繁育场是农业部在江西省定点的省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江西省农业厅定点供苗单位,我场以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的科技优势为依托,技术力量雄厚,繁育的良种茶苗品种纯度高、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无检疫性病虫害。2014年秋至2015年春可供无性系茶苗品种:中茶108、中茶302、茂绿、白毫早、迎霜、浙农113、浙农117、乌牛早、龙井43#、福鼎大白茶、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叶》2015,(2):10
<正>江西省茶树良种繁育场是农业部在江西省定点的省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江西省农业厅定点供苗单位,我场以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的科技优势为依托,技术力量雄厚,繁育的良种茶苗品种纯度高、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无检疫性病虫害。2014年秋至2015年春可供无性系茶苗品种:中茶108、中茶302、茂绿、白毫早、迎霜、浙农113、浙农117、乌牛早、龙井43#、福鼎大白茶、龙井长叶、安吉白茶等。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鸠坑群体种为对照,用感官审评与生化呈味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乌牛早、浙农139、龙井长叶、茂绿、白茶等5只无性系茶树良种所制径山茶的品质特征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品质排序前三位的均为无性系茶树良种,依次为浙农139、茂绿、龙井长叶,说明科学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仍是提升径山茶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茶树良种繁育场是农业部在江西省定点的省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江西省农业厅定点供苗单位,我场以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的科技优势为依托,技术力量雄厚,繁育的良种茶苗品种纯度高、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无检疫性病虫害。2010年秋至2011年春可供无性系茶苗品种:白毫早、迎霜、浙农113、浙农117、乌牛早、龙井43、福鼎大白、福鼎大毫、平阳特早茶、龙井长叶、安吉白茶等。  相似文献   

20.
<正>选育和推广良种是提高茶叶产量、改进茶叶品质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随着茶叶生产的不断发展,市场对茶叶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名优茶的迅速发展,茶农对茶树良种提出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这就要求育种工作者不断选育优质、高产、抗性好的新品种来满足茶叶发展的需求。围绕这个指导思想,江西井茗茶叶有限公司与井冈山农业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等单位,以江西地方良种资源黄金菊为母本(早),安吉白茶作父本(6),通过人工杂交选育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