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桑树毛状根再生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桑树毛状根的再生体系,以桑树毛状根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质量浓度6-BA和NAA配比对桑树毛状根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并对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桑树毛状根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0.2mg/L 6-BA+2.0mg/L NAA,最佳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1.0mg/L 6-BA+0.1mg/L NAA,3周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率为16.7%。应用该不定芽获得再生植株的根系生长旺盛,叶片提取的基因组中含有rolB生根基因。  相似文献   

2.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桑树离体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植物生长素萘乙酸(NAA)及吲哚乙酸(IBA)和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T)及6-苄基腺嘌呤(6-BA)对桑树离体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芽基部形成的愈伤组织影响植株增殖繁育,生长素NAA、细胞分裂素ZT能分别使植株基部形成细小而致密的淡绿色愈伤组织,植株高度增高;植物生长素IBA使基部形成大而疏松的黄褐色愈伤组织,植株高度繁育受抑制;细胞分裂素6-BA使基部形成大而疏松的黄褐色愈伤组织,植株高度繁育增加较小;0.4mg/L的NAA和0.4mg/L的ZT更能促进桑树高度生长,桑树离体繁育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3.
高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561+2567-2561,2567
[目的]对桑树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品种、不同预处理时间和不同的激素种类及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不同品种适于花药培养的花序大小有所差异,同品种内长度相对稳定,可以作为取材标准;低温预处理对试验的结果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品种间诱导率差异较大,在供试的3个品种中,桂桑优62的诱导率最高,为46.4%,最低的为粤桑11,仅为28.8%;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较大,特别是2,4-D,最佳激素组合为1.0 mg/L2,4-D +0.5 mg/L 6-BA.[结论]该方法研究了桑树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为桑树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川桑(M.notabilisSchneid.)是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山区的珍稀濒危单种桑树,资源稀少,单倍体,是桑树研 究的重要材料.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手段培养川桑离体再生植株,保存川桑种质资源及展开桑树的基 础研究.实验内容包括了选择外植体、优化培养基成分和探讨生长调节物质对川桑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茎 段容易被污染、叶片只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以腋芽作为外植体大大降低了外植体的污染率,并且较好地诱导出愈伤 组织和丛生芽;植物生长调节剂 TDZ、6-BA 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是只有6-BA 的培养基中没有丛生芽的发生; 最适培养基为改良 MS 6-BA2.0mg/L IAA0.02mg/L TDZ0.1mg/L AgNO35.0mg/L 蔗糖30g/L 琼 脂6.8g/L.其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0%,丛生芽诱导率为85.7%.这为后续生根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拟南芥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DMSO对离子注入过程中愈伤组织失水的保护效应.结果发现,体积分数1%~2%的DMSO对离子注入过程中愈伤组织失水的保护效果明显,并且不影响愈伤组织的正常生长.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失水率呈现上升趋势,剂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愈伤组织不能继续生长.  相似文献   

6.
甘薯愈伤组织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愈伤组织处理是保证甘薯(Ipomoea batatas L.)有效安全贮藏的贮前预处理措施,不仅有助于甘薯愈伤组织周皮的形成,防止病害侵染,还能有效减少甘薯贮藏水分流失,甘薯热愈伤组织技术及装备的研究推广对中国甘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甘薯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愈伤组织的合成途径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概述了苯丙烷代谢途径、防御酶和次生代谢产物在甘薯愈伤中的作用,分析了影响甘薯愈伤组织形成的因素,为筛选甘薯愈伤组织条件、研发甘薯愈伤组织技术和装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杏离体根愈伤组织诱导及起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杏离体根段为试材,研究了创伤、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发生的影响及愈伤组织发生过程。结果表明,以离体云皮根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较为适宜。愈伤组织是多起源的,但主要源于形成层。残存的韧皮部也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此外,还存在愈伤组织源于木质部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复叶槭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组织切片技术研究了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愈伤组织以及茎节在不同时期诱导的愈伤组织的内部结构。结果表明,不同颜色和不同质地的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方式、细胞大小等有所不同,浅棕色疏松等浅色系的愈伤组织多为胚性愈伤组织。茎节在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有一定差异,通过组织学观察到了不定芽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毛桃组培苗和胚培苗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组合对毛桃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愈伤组织形成率和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量的影响,并对不同处理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适合毛桃组培苗叶片愈伤组织再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1.2 mg/L 2,4-D+1.0 mg/L 6-BA+0.5 mg/L Ag NO3,其愈伤组织形成率和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量分别为88.09%和3;适合毛桃胚培苗叶片愈伤组织再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TDZ+1.5 mg/L NAA+0.5 mg/L Ag NO3,其愈伤组织形成率和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量分别为69.77%和4。2种来源叶片外植体最适培养基中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其愈伤组织形成率和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量虽有差异,但所产生的愈伤组织均为黄绿色,紧实有突起,具备良好的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相思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激素浓度、光照条件、接种量等各因素对相思愈伤组织培养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培养基中添加0.2~0.5mg/L的2,4-D浓度水平最有利于相思愈伤组织的生长。通过不同光照强度的对比试验得出,弱光在保持愈伤组织的形态上较有利。将接种量控制在0.3 g/瓶时,在愈伤组织的增殖和保持能达到最优的效果。同时,通过对不同相思愈伤组织细胞学观察可以看出,不同相思品种的愈伤组织细胞形态各不相同,在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细胞的形态也在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以‘星光'和‘月光'2个枣树品种为试材,比较了截干高度和截口粗度、覆盖方式、二甲基亚砜(DMSO)、TDZ(N-苯基-N'-1,2,3-噻二唑-5-基脲)、AgNO3和秋水仙素对田间枝干截面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枝干截面愈伤发生快,愈伤生长旺盛,截口粗度对截面愈伤的发生有影响,差异显著.“塑料袋+...  相似文献   

12.
胡杨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该文以胡杨试管苗叶片为材料 ,进行了不同培养基及不同影响因子对胡杨叶片不定芽再生能力影响的试验 .结果表明 :胡杨叶片再生的最适培养基是MS +BA 0 .5mg L +NAA 0 1~ 0 2mg L +腺嘌呤 4 0mg L +水解乳蛋白 5 0 0mg L +白砂糖 2 5g L +琼脂 5g L ,再生频率达 10 0 % ;叶片培养的最佳取材位置是自茎尖展叶始第 1~ 3片叶 ;叶片正面向上或正面向下接种培养 ,对其形成不定芽无显著影响 ;由丛生芽和愈伤组织两个途径得到的无菌苗上的叶片在再生能力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  相似文献   

13.
银白杨叶片不定芽再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该文以银白杨无菌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 ,进行了不同培养基及不同因子对银白杨叶片不定芽诱导的研究 ,建立了叶片不定芽再生植株体系 ,为今后的遗传工程改良奠定了基础 .结果表明 :银白杨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附加 6 BA和NAA(5∶1) (即MS +6 BA 0 5mg L +NAA 0 1mg L +蔗糖 2 5 % +琼脂 0 5 5 % ,pH 5 8) ,不定芽再生率达 95 %以上 ;当 6 BA NAA <5时 ,叶片不定芽再生率和再生系数均降低 ,当 5≤ 6 BA NAA≤ 30时 ,随着比值的增大 ,不定芽再生率明显下降 ,不定芽再生系数也减少 ;叶片不定芽再生能力强的最佳取材位置是自试管苗顶端向下伸展叶的第 1~ 3片叶 ;生根试管植株叶片的不定芽再生能力强于无根试管植株 ;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光照时间为每天 14h .  相似文献   

14.
“晶瑶”草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草莓"晶瑶"为试材,研究了暗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激素配比、硝酸银浓度、不同植物凝胶等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了"晶瑶"草莓叶片的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硝酸银对"晶瑶"草莓叶片再生有抑制作用;暗培养15 d、28℃的培养温度、以Phytagel为凝固剂有利于"晶瑶"草莓叶片再生;TDZ 1.5 mg/L+IBA 0.3 mg/L是较好的诱导培养基激素配比,此时不定芽的再生率达到76.77%,平均再生芽数达到4.3个。  相似文献   

15.
膏桐叶片再生植株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离体叶片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方法]选用6-BA与KT为分裂素,以无菌苗的离体叶片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诱导,经增殖培养后,用生长素NAA、IBA促进生根,从而判断不同激素对不同外植体诱芽、增殖、生根的影响。[结果]在MS培养基中,单独使用分裂素6-BA或者KT与生长素NAA的组合都不能较好地对叶片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在同时添加1.00mg/L的6-BA和KT以及0.03mg/L的NAA后对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达90%;加入0.50mg/L的6-BA、0.50mg/L的KT和0.02mg/L的NAA后,不定芽的增殖和伸长效果较好;在加入0.10mg/LNAA的MS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佳。[结论]以MS培养基用适量浓度植物激素诱导膏桐离体叶片,可建立稳定的再生体系,为膏桐的组培扩繁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以抗病南瓜种质482-2的种子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研究并建立了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南瓜种子无菌萌发后,分别以子叶、下胚轴和胚根为外植体进行诱导培养,子叶可直接分化出不定芽,下胚轴和胚根可产生愈伤组织、但很难进一步分化出不定芽,子叶分化出的不定芽经生根培养能获得完整植株;南瓜种子无菌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琼脂胨,子叶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 6-BA1.0 mg/L,不定芽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MS IBA0.2 mg/L.  相似文献   

17.
以葡萄砧木"1202"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类型、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配比、不同外植体放置方式等对其不定芽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的再生效果最好,不定芽率达68.78%;葡萄砧木"1202"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TDZ 1.0 mg/L+IBA 0.01 mg/L+蔗糖30 g/L+琼脂5.5 g/L,pH 5.8;叶片最佳放置方式为远轴面接触培养基。将再生不定芽置于3/4 MS+IBA 0.35 mg/L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生根率达80%。再生植株培养35~50 d后移栽炼苗,成活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8.
以甘草下胚轴为外植体,对影响下胚轴离体再生不定芽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KT具有显著作用,与6-BAI、BA结合,可高效诱导下胚轴直接产生不定芽,优化的分化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KT 0.5 mg/L IBA 0.5 mg/L,芽苗分化率平均为41.5%。同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基因型、预培养处理对甘草下胚轴再生的影响,结果发现:胀果甘草下胚轴离体再生频率最高,达44.7%;预培养4 d对甘草下胚轴再生不定芽具有促进作用。建立甘草下胚轴离体再生不定芽体系,为甘草基因工程品种改良及优良品种快速繁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颠茄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颠茄高频再生体系及筛选卡那霉素(Kan)抗性。[方法]以颠茄叶片及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中6-BA和NAA不同配比对其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以及叶片不定芽对Kan的敏感性。[结果]MS+4.5mg/L6-BA+0.2mg/LNAA为叶片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不定芽分化率达100%,在1.0cm×1.0cm叶块上的不定芽分化数平均达5.85;MS+3.0mg/L6-BA+0.1mg/LNAA为腋芽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不定芽分化率达100%,每个腋芽不定芽分化平均数为4~8个;400.0mg/LKan为颠茄叶片遗传转化的最佳筛选浓度。[结论]为颠茄无菌苗的快速繁殖以及基于叶盘法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西瓜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为建立西瓜顶芽培养与子叶培养的实验流程,以西瓜子叶、顶芽为外植体,进行了不定芽的诱导、芽的伸长,生根以及再生植株的移栽与嫁接试验,结果表明,顶芽诱志不定芽的诱导率高于子叶,苗龄4-5d,刚刚由黄色较浅绿色的子叶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苗龄8 ̄9d的顶芽诱导产生的不定芽最多;用子叶诱慰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1.0mg/LBA,用顶芽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3.0mg/LBA+0.2mg/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