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巨尾桉混交林生长量及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南亚热带巨尾桉-杉木、巨尾桉-牛肋巴、巨尾桉-厚荚相思等不同混交类型林分的生长量及林地土壤肥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优势树种纯林相比,混交林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同时具有良好的改良土壤作用。混交林的土壤容重均比巨尾桉纯林(对照)小,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等矿质养分含量均大于巨尾桉纯林,改土强度大小依次为巨尾桉-牛肋巴>巨尾桉-厚荚相思>巨尾桉-杉木,因此,适当营造桉树混交林是科学经营桉树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土壤肥力及其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国营高峰林场界牌分场相似立地条件下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旨在研究尾巨桉和厚荚相思的生长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厚荚相思人工林的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自然含水量、非毛管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最大持水量均高于尾巨桉,其具更高的土壤通透、保水和供水性能,但差异不显著(P=0.31—0.97);除速效钾外,尾巨桉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元素含量均小于厚荚相思人工林。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20—40cm土壤有机质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0—2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pH值、全磷、全氮等差异均不显著(P=0.11—0.99);厚荚相思人工林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优于尾巨桉人工林。  相似文献   

3.
在东山县低山丘陵马尾松林采伐迹地上开展木麻黄与尾巨桉8∶2不规则混交林、木麻黄与厚荚相思2∶3行状混交林和木麻黄纯林对比试验,以此比较马尾松林迹地更新木麻黄不同造林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中木麻黄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与木麻黄纯林相比分别提高了10.0%、11.1%和32.7%;木麻黄纯林与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中木麻黄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9.1%、12.5%和34.6%。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大,容重最小;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小,容重最大。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肥力最高,木麻黄纯林土壤肥力其次,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肥力最低。东山县低山丘陵区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造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在东山县低山丘陵马尾松林采伐迹地上开展木麻黄与尾巨桉8∶2不规则混交林、木麻黄与厚荚相思2∶3行状混交林和木麻黄纯林对比试验,以此比较马尾松林迹地更新木麻黄不同造林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中木麻黄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与木麻黄纯林相比分别提高了10.0%、11.1%和32.7%;木麻黄纯林与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中木麻黄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9.1%、12.5%和34.6%。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大,容重最小;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小,容重最大。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肥力最高,木麻黄纯林土壤肥力其次,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肥力最低。东山县低山丘陵区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造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桉树与厚荚相思混交林的生物量及对土壤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雷州林业局营造桉树与厚荚相思混交林进行生物量测定及对土壤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尾叶桉与厚荚相思混交林6年生地上部分群体生物量比尾叶桉纯林多36.6%以上,单株叶量,细根行间混交的尾叶桉分别比纯林的尾叶桉多38.4%,82.8%,带状混交的尾叶桉比纯林的尾叶桉分别多19.5%,4.7%,林分叶量带状混交林比纯林大4.9倍。4年生时混交林凋落物干重比纯林多31%以上。混交林0-39cm土层有机质,全氮  相似文献   

6.
闽中丘陵地竹杉混交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的结果表明:竹杉混交林与毛竹纯林土壤容重、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不同土层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竹杉混交林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较毛竹纯林含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杉木毛竹混交林土壤理化性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尤溪县梧园村毛竹纯林改造成毛竹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中,杉竹混交林土壤的容重低于毛竹纯林,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通气度、孔隙度比都比毛竹纯林增加,杉竹混交林土壤的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增强;杉竹混交林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比毛竹纯林增加,土壤的酸性得到改善。说明混交有利于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能力,发挥林分水源涵养功能,有利于增加土壤养分及养分的有效化,从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调查福建柏杉木混交林、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的林分生长状况,以及林下土壤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建柏与杉木混交后,两树种生长良好。建柏的胸径、树高、单株平均材积分别为纯林的113.6%、123.2%、144.1%;杉木的胸径、树高、单株平均材积分别为纯林的137.5%、128.6%、221.1%。与杉木纯林相比,混交林中0~20 cm土层大于0.25㎜水稳性团聚体高出9.01%;结构体破坏率低13.82%;有机质和水解性N含量分别提高0.452%和18.1 mg/kg;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总孔隙高1.09%、1.11%、1.13%;土壤容重低0.067 g/cm^3;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高3.00%、3.50%、2.04%。混交林40 cm土层含水量也比纯林大155 t/hm^2,大大提高了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黄文渊 《绿色科技》2019,(17):87-88,91
通过尾巨桉二代萌芽林套种30%的卷荚相思形成复层混交林,对6a生混交林的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尾巨桉二代萌芽更新套种30%比例的卷荚相思,林分生产力明显提高,土壤理化性状有所改善。6年生混交林中桉树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比桉树萌芽纯林提高了8.94%、14.42%和41.59%,套种的卷荚相思生长也较好,达到南亚热带同等立地条件的速生丰产林水准,套种后混交林分蓄积量比桉树萌芽纯林提高了23.51%。桉树二代萌芽更新套种一定比例的卷荚相思是可行的,在闽南山地可进一步中试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台湾桤木混交造林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营造台湾桤木与马尾松、巨尾桉、红锥不同混交比例的混交试验林,以台湾桤木纯林为对照(CK),测定2年生试验林地土壤理化指标,分析比较它们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台湾桤木混交林土壤容重均低于纯林;台湾桤木混交林的土壤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高于台湾桤木纯林;台湾桤木混交林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除了处理9外均大于台湾桤木纯林;台湾桤木不同混交处理混交初期提高主要养分能力有高于纯林也有低于纯林;综合评价提高主要养分能力,最强是处理9,最弱是处理5。总体来说,营造台湾桤木与马尾松、巨尾桉、红锥混交造林对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优于台湾桤木纯林,其中,对于提高土壤持水性能尤以2台湾桤木+1红锥混交造林较好,对于提高土壤主要营养养分尤以1台湾桤木+1红锥混交造林较优。  相似文献   

11.
尾叶桉马占相思混交林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建立在广西合浦县山口林场、广西钦州市三十六曲林场和广西武鸣县朝燕林场的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窿缘桉(E.exserta)、马占相思(Acncia mangium)纯林以及尾叶桉马占相思混交林的凋落物量及其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马占相思林地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大于尾叶桉和窿缘桉林地土壤养分元素含量,马占相思造林后土壤的养分元素含量提高的幅度较大;(2)混交林的凋落物量大于尾叶桉、马占相思纯林,凋落物大部分养分元素含量比尾叶桉纯林的高,P、K、Mg等少部分元素含量也高于马占相思;另外,凋落物的全量N、P和速效B含量分别与土壤的全量N、P和速效B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混交林能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元素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混交造林3年后土壤全量N、P、K以及速效B和Mg元素含量分别增加29.5%、77.3%、5.3%、6.7%、60%。(4)混交林土壤养分元素含量高于尾叶桉纯林,3年后全量N、P、K与速效B和Mg元素及有机质的含量比尾叶桉纯林分别高出5.2%~87.0%、19.6%~56.7%、7.7%~54.2%、25%~128.6%、12.5%~33.3%、9.5%。部分养分元素含量高于马占相思纯林。(5)比例不同的混交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不同,作用较大的尾叶桉与马占相思混交比例是1:2或1:1。  相似文献   

12.
以巨尾桉、马占相思纯林及两者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上述3种林分中分别采集根区和林间土壤,测定林地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苯甲酸、阿魏酸、肉桂酸含量、pH值、酶活性,研究土壤酚酸物质与土壤pH值、酶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探讨巨尾桉人工林土壤酚酸物质分布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土壤酚酸含量表现为根区土高于林间土,酚酸物质主要分布于根区周围,并随着土壤加深含量降低;巨尾桉纯林林间土和根区土酚酸含量皆较马占相思纯林含量高,混交林中除马占相思根区土壤酚酸含量较马占相思纯林高外,其他位置均低于纯林;(2)各林分土壤酚酸均表现为香草酸含量最高,肉桂酸最低,且仅在根区土中测出肉桂酸,对羟基苯甲酸含量在非根区和根区均以巨尾桉纯林最高;(3)3个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较为复杂,脲酶活性在混交林林间0~20cm土层最高,酸性磷酸酶活性在巨尾桉纯林根区土中最高,多酚氧化酶活性则在马占相思纯林根区土中最高;(4)各林分中酚酸物质含量均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与脲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性均不显著,与酸性磷酸酶活性皆呈正相关,其中与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酸的相关系数较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沿海丘陵马尾松马占相思混交林生产力和改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年在马尾松林采伐迹地上开展马尾松马占相思混交林 (1∶1和 1∶2 )和马尾松纯林对比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马尾松马占相思 1∶1和 1∶2混交林生长快于马尾松纯林 ,经方差分析 ,混交林与纯林之间马尾松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达显著水平。马尾松马占相思 1∶1混交林单位面积生物量高于 1∶2混交林 ,1∶2混交林生物量又高于马尾松纯林 ,林木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表现出干 >枝 >叶 >根 >根桩 ,而枝叶生物量总和大于主干生物量 ;马尾松马占相思混交林土壤容重低于马尾松纯林林地土壤 ,而持水量、孔隙度、通气度均高于纯林林地土壤 ;混交林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纯林土壤。  相似文献   

14.
应用解析木方法,对尾巨桉(3229)与厚荚相思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析,测定其凋落物持水量。试验结果表明,尾巨桉与厚荚相思的生长过程、凋落物持水能力均存在显著差异。5年生的尾巨桉树高和材积总生长量稍高于厚荚相恩,但胸径总生长量却稍低于厚荚相思。厚荚相思的绝对持水率、绝对持水量、含水率均比尾巨桉高。  相似文献   

15.
对成熟期的11年生尾巨桉林和23年生杉木林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杉木,种植尾巨桉后,尾巨桉林地0~60cm各层次土壤容重、自然含水量均较小,0~60cm各层次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田间持水量均较大,林地土壤变得较为疏松,改善了土壤的透气状况和透水性,但土壤变得较为干燥,土壤表层沙化,粘粒下移。经方差分析,尾巨桉林和杉木林间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闽西紫色土分布区,杜英、杉木采用1∶1比例进行混交造林,能明显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和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发育。试验结果表明:杜英杉木混交林(1∶1)与杉木纯林相比,土壤的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了7.19个百分点、3.2个百分点、3.67个百分点,贮水量及排水能力分别提高了32.18个百分点、16.54个百分点,土壤容重降低了4.20个百分点,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分别增加了2.4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3.5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分别提高了0.34个百分点、0.008个百分点、11.50%、12.43%、20.83%;土壤酸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国家标准森林分析方法进行了沙棘与油松、侧柏人工混交林的水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内年均降水量较林外减少了20.1%;林内月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以夏、秋、春、冬依次递减;年均气温比纯林内低0.1℃,相对湿度高4.5%;乔木层年均截留量较纯林提高了56.6%,灌木层提高了395.7%;年均地表径流量105.8 L,径流摸数为10.58 m3·km-2·a-1,纯林分别为1 349.05 L和134.9 m3·km-2·a-1,土壤侵蚀模数为0.65 t·hm-2·a-1,纯林为9.2 t·hm-2·a-1;枯枝落叶层现存量增加了200%;平均容水量为自身质量的3.1倍;土壤密度和土粒密度分别减少了6.3%和17.7%,含水量、孔隙度和通气度分别提高了6.1 %、13.9%、20.3%.不同土层土壤密度和土粒密度由上到下逐渐增大,孔隙度和通气度表层较高,向下逐渐减少;底层、中层和表层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113.3%、38.6%和32.6%;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分别较纯林平均高11.0%、9.8%、10.5%,较荒地高36.0%、16.0%、25.6%;储水量和0~40 cm储水量分别较纯林和荒地提高了12.4%、22.7%,排水能力也较强.  相似文献   

18.
对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ulla)与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不同混交处理3a生林分生长调查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1727株/hm2时,尾叶桉纯林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9.27cm,14.50m,0.0514m3,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以1∶1.6比例混交,尾叶桉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13.50cm,15.97m,0.1098m3,比纯林高45.6%,10.1%,113.6%;纯林和混交林林分每公顷蓄积分别为88.83m3和98.00m3,混交林比纯林高10.3%。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不同混交处理林木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及径高比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文章研究选择福建省漳州市尾巨桉林地作为土样采集地,研究了不同林龄尾巨桉生长对林地不同层次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尾巨桉生长明显地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2 a、3 a、4 a、7 a、9 a生的桉树林土壤和对照(混交林)土壤的田间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容重也达到了显著差异。而毛管孔隙度0~20 cm土层处达到了极显著差异,20~40 cm土层处达到了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南澳岛17种典型林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法分别对17种样地进行调查取样,分析比较其土壤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1)17种林分中,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和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混交林土壤容重最高,达到1.32 g·cm~(-3),而最低为台湾相思和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混交林,为0.68 g·cm~(-3)。(2)17种林分中,白鹭生态公园相思纯林土壤毛管持水量最高,达到643.17 g·kg~(-1),最低则为216.26 g·kg~(-1),为台湾相思和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混交林。(3)17种林分土壤总孔隙度在46.33%~74.04%之间。(4)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为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纯林,为42.86 g·kg~(-1),最低是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其它阔叶树混交林,含量只有7.71 g·kg~(-1)。总体而言,台湾相思和鸭脚木混交林土壤疏松,结构性较好,而白鹭生态公园相思纯林土壤物理特性最好,枫香纯林土壤化学特性最好。因此,应加强对混交林的保护及抚育,提高林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