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全球性干旱加剧与水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雨水利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依据近年来集雨利用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归纳了集雨利用的3种模式:分别是道路庭院集雨的人畜用水与农业补灌利用模式,坡地集雨生态林草—畜牧型模式,小流域集雨综合利用模式.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存在集雨利用技术体系的综合性不强,先进的节水灌溉设施匹配不够,雨水利用效率不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完善,生态效应不明显,资金投入不足,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进展缓慢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可收集雨水资源潜力、雨水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体系、先进集雨高效用水灌溉技术的配套、雨水集蓄的环境效应评价制度建设、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建立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集雨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静宁县近十年发展“121雨水集流”工程和“集雨节灌”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生活水平、生产面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目前,本区年降雨量在285~479.3mm之间,雨水利用潜力很大。通过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合理利用,能够解决人畜饮水和对农作物补充灌溉、实现稳产高产。“集雨节灌”工程是该县水利工程达到“四个转变”,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原则,实行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农艺技术“三位一体”,经过近几年建设,在山区形成了融水土保持、节水灌溉、科技推广、调整增效于一体的旱作农业开发模式。为干旱山区发展集雨节灌创出了路子.树立了样板.走试验——示范——推广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针对天津市地下水超采治理新形势要求和地表水存在矿化度较高等障碍因素突出的特点,设施农业蔬菜生产灌溉用水受到极大影响,为此在设施农业上集成设施棚膜、软体集雨窖和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肥高效利用技术,创新设施蔬菜集雨利用新技术,以蓄集雨水替代地下水,部分、甚至全面替代地下水,实现设施蔬菜雨养或半雨养,是保障天津地区设施蔬菜产业、保障蔬菜供应和促进菜农稳定增收的战略选择。近3年,联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天津市集成创新了全国首个设施膜面软体集雨窖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点,2年来,在全市建立了8个示范点,24个集雨水窖,示范棚实现雨水替代地下水80%以上,水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节水农业现状与发展目标及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甘肃省节水农业的现状,指出未来节水农业发展的目标是、三化一加快”,其保障措施是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机制,抓紧对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建立节水灌溉示范区,加快实施集雨节灌工程,加快水价改革并建立和完善节水农业法规体系,加强对节水农业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雍卓慧 《甘肃农业》2014,(24):45-45
固原市原州区集雨节灌示范区建设突出井(窖)集雨节水农业的特色,充分利用有限的天然降水,通过路面、人工集雨场和水窖集流,采用滴灌、微喷灌等先进又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选取用水量少且经济效益高的种植项目,有效解决干旱缺水矛盾,实现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集雨补灌综合节水技术模式是以修建集雨窖池蓄水补灌,综合应用深松深耕、增施有机肥、覆盖保墒等农艺节水技术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在丘陵山区自然条件差、耕地不集中、不适合建设较大的水利设施的地方,通过建设集雨蓄水窖池,截留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平时用于农业生产。集雨补灌节水技术与深松深  相似文献   

7.
节水灌溉是农田水利农业灌溉中一项比较先进的农业灌溉方式,充分普及节水灌溉,可以有效提高农业发展步伐,为当前短缺的农业灌溉水资源提供技术保障。在所有的农业节灌方式中,微喷灌和滴灌是比较常见的节水灌溉工程措施,大力推广这两种节灌措施,对于保障农业水资源灌溉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是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资源特点、田间基础设施条件和作物需水特征,以集雨保墒为核心,把雨水和灌溉有机结合,形成工程设施节水、农艺节水、化学节水、管理节水等诸多环节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体系,实现"蓄—集—保—节—用"一体化,增强农业抵御干旱能力,实现节水增效的目标。针对不同地区气候和耕地特点,推进农田节水  相似文献   

9.
论旱区集雨节水农业及节水灌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集水高效利用工程措施的比较表明,集雨节灌是旱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进行节水灌溉可充分有效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从降雨资源、国内雨水富集叠加技术成果及政府政策上论证河北省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可行性,阐述了设施栽培农业利用雨水灌溉集雨系统组成及设计,并计算了该系统下的集雨量。最后,提出塑料大棚集雨利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是福建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发展节水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场革命,是重大而深邃的理论和实践命题。在福建省发展节水农业,要采取科学划分节水农业生产分区,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水资源;要因地制宜选择节水灌溉技术;要把节水技术与其他农业措施相结合;要建立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宁夏西吉县聂家河流域实施的“坝窖池田”联网补灌模式及其效益。总结提出的农业集雨节水抗旱途径是大力实施淤地坝工程,拦截集蓄降水,济缺水之困,发展种养业;开挖大口井和土圆井,开发浅层地下水;修建薄壁水泥窖,充分利用天然降水资源;大力实施坡改梯工程,使降水就地拦蓄利用;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在节水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是福建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发展节水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场革命,是重大而深邃的理论和实践命题。在福建省发展节水农业,要采取科学划分节水农业生产分区,要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水资源;要因地制宜选择节水灌溉技术;要把节水技术与其他农业措施相结合;要建立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是福建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发展节水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场革命,是重大而深邃的理论和实践命题。近年来发展节水型农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但尚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观念问题,体制问题,水价问题,投入问题,技术问题,服务问题等等。在福建省发展节水农业,要采取科学划分节水农业生产分区,要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水资源;要因地制宜选择节水灌溉技术;要把节水技术与其他农业措施相结合;要建立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15.
豫西旱农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年降水量偏少,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率大,干旱灾害频繁,且持续时间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豫西旱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改善豫西旱农区缺水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就必须在探明其水资源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旱作农业抗旱节水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选用耐旱作物和抗旱品种;广泛采用各种抗旱节水农艺措施;大力推广降水集存技术、节水灌溉及化学抑蒸技术,才能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证豫西旱农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农业水资源现状及抗旱节水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甘肃省农业水资源现状 ,从调整种植与品种结构 ;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大力推广抗旱节水农艺措施 ;因地制宜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大力发展集雨蓄水工程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农业应采取的抗旱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7.
豫西旱作区农业水资源严重匮乏 ,年降水量偏少 ,季节分布不均 ,年际变率大 ,干旱灾害频繁 ,且持续时间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豫西旱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分析豫西旱作区农业水资源面临问题的基础上 ,探讨了旱作农业抗旱节水的有效途径 :选用耐旱作物和抗旱节水品种 ;采用各种抗旱节水农技措施 ;推广降雨集存技术、节水灌溉及化学抑蒸技术。  相似文献   

18.
邓彩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653-13655,13666
针对宁南山区的彭阳县水资源严重匮乏问题,在彭阳县麦子塬自行设计与建设了节水灌溉自动控制技术工程。建成的灌溉面积66.67 hm2的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可对高位水池水位、各支管电磁阀工作状态、节点管网压力及水泵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经试运行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实时检测数据自动调整灌溉管网供水压力及水泵的运行状态,已达到了最佳灌溉效果,实现了灌溉的精准化、系统化和自动化。该文从设计理念、原则、方案到设备选型及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摸索出一条干旱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设施建设的新模式,为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简单介绍了雨水集蓄灌溉技术及其在浙江省设施农业中应用的意义,提出了雨水集蓄的建议,以期为该省雨水集蓄灌溉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我省设施农业及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发展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