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林工程施工实务》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岗前技能培训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教学同步OTPAE五大特色,也是建设该课程的"五步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的教学历史沿革,提出了《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项目课程的改革方法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市绿化现状的《园林树木学》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城市绿化对该学科知识与技术人才需求日益变化,进一步深入研究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特点,体现职业岗位要求,对本课程进行课程设计理念、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考核手段的改革。采用实践化、工程化、就业化构建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符合高职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插花与花艺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问题、教学内容及课程考核体系3方面,为该校及其他高职院校插花与花艺设计课程提供实践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丘燕芬 《现代园艺》2024,(1):170-174
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如何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元素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对于落实课程思政育人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课程思政教学既包含职业素质的培养,又比职业素质要求更高,应与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相一致。价值观是主体在客体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内在产物。课程思政元素的构建要基于学生内在认识的发生来进行。皮亚杰的认识发生原理明晰了认识是如何在个体内发生的过程,本研究提出以认识发生四阶段为依据,根据认识发生不同水平,结合客体的物理和数学逻辑特性及其对主体格局的刺激作用进行内容体系构建,聚焦各阶段目标选取思政元素特性的策略。以高职乡村景观设计课程思政元素构建为实践,探索策略实施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鹏  韦永强 《现代园艺》2024,(9):192-194
“园林工程测量”是一门蕴含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课程,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是实现三全育人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根据“园林工程测量”课程性质,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环节,通过资料查阅、企业交流、参加培训等形式,深挖课程相关的思政教育元素。经过开发建设,形成了学科资源库、人物资源库、重大工程资源库、行业企业资源库、职业规范与职业标准资源库5大类型思政教学资源库,构建了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互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等三大模块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结果证明,通过“园林工程测量”教学全过程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够很好地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互促效果。  相似文献   

7.
施春燕 《现代园艺》2023,(14):193-195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推进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此背景下,高职园林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围绕信息化教学手段改革课程教学设计,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这也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升及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探讨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园林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以园林专业的《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为例,分析了信息化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途径,旨在为园林专业教学的现代化改革和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中的课程定位,提出了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思路、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培养适合职业岗位、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园林规划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9.
廖咸康 《现代园艺》2012,(17):93+58
随着园林教育的快速发展,现有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模式显露出理论教学学时不足、系统性不强;实践教学重复项目多、效果差等问题。本文在认真分析成因基础上,提出了课程体系建设、阶段实习、多科综合实习等具体的教改对策,以期有效提高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园林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结合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要求,将思政教育融入"园艺学概论"专业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从而满足"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建设发展需求.从课程思政和"园艺学概论"课程各自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分析课程思政融入"园艺学概论"课程的难点,探索思政元素融...  相似文献   

11.
《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高职院校学生掌握园林工程相关专业的职业能力。但是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教学内容落后、理论实践脱节等问题,使得课程体系与行业的实际内容不能有效契合。本文以教学目标与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对《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的改革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空间设计类专业(包括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大三学生进行艺术专业课程思政的问卷调查,探讨了艺术类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态度,讲授思政内容方式的看法及对专业课程中引入思政内容的建议等,并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了艺术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后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3.
以绿化养护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绿化植物的生长季节性,对绿化养护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办法进行了整体设计,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技能中国行动”以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先导,支持校企联合开展数字技能、绿色技能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等培训载体联合探索岗位核心技能课程改革,依托数字资源教学平台,以工学结合、弹性学制培养方式,融通“岗课证”的课程改革。通过构建园林类高职特色“一主线三阶段四环节”的课程教学模式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实施检验,考核结果表明,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度、技能任务实施规范度、职业能力提升度、企业认可度等有了很大提高,园林职业认同感也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5.
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程虚拟化、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通过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园林规划设计的实践教学之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注重自主探索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实现了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陈龙云  阙名锦 《现代园艺》2013,(22):220-221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涌现了一批新的理论和方法。理实一体化理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理实一体化要求加强教学与产业的结合,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中心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以理实一体化理论为指导,结合广西玉林农业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的技术技能核心课程,从课程中选取生态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这一项目,从教学设计到课程的实施,注重课程的模块化设计、信息化的应用以及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关联度,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深入地探讨、学习;通过过程化多元、多方评价和在实践中的反馈,得出深刻的教学成效与反思。在教学改革中能够做到课程设计中解构原有的学科知识本位课程设置模式,重构以实际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关注地方经济、扎根黑龙江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8.
韩雪  黄毅 《中国园艺文摘》2012,28(1):165-166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以项目化教学法为课程设计依据,结合专业特性及课程性质,将《园林设计初步》的教学内容设计成3个教学情境,每个情境设计若干个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任务传授相关知识点。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工作示范、工作总结等方式起指导作用,并采用综合评定的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该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情趣,培养了学生良好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9.
“花卉栽培技术”项目教学及考核模式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花卉栽培技术》课程特点,对传统的授课方式和考核模式进行改革,通过课程项目教学设计和考核模式改革探索,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出企业、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君艳 《现代园艺》2023,(7):200-202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要方法,是保证学生获得真才实学的主要途径。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以“花卉生产技术”课程为例,从行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入手,确立教学目标,从分析学情入手,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形成了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实践了从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选择到教学评价开展的全过程,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期通过有效性的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达成教学目标,也为同类课程课堂有效性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