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盐碱地棉花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山东省东营市盐碱地棉花秸秆机械化还田应用情况,对当前棉花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没有得到普及应用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列举了棉花秸秆机械化还田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效养分、缓冲土壤酸碱度、改良盐碱、净化土壤以及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提高作物产量方面的积极作用,阐明了盐碱地棉花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介绍了适宜于棉花秸秆还田的专业机械及其工作原理:在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对保证秸秆还田质量的要点进行了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指导盐碱地棉花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1.原理概述该技术是指在水稻—大小麦、水稻—油菜、水稻—水稻等主要轮作区,作物秸秆通过机械化粉碎和旋耕机作业直接混埋还田。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产量。2.技术流程在粮食种植区,因夏、秋季接茬作物与秸秆还田后水热条件等不同,可将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分为大小麦(油菜)—水稻秸秆还田与早稻—晚稻秸秆还田两大类型。(1)大小麦(油菜)—水稻秸秆还田大小麦(油菜)秸秆还田主要作业环节包括:联合  相似文献   

3.
<正>一、秸秆还田技术模式秸秆还田从还田方式上可分为沤制粗肥还田、过腹还田和直接还田3种。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可分为粉碎还田和整秆还田两大类。粉碎还田包括各类作物的秸秆粉碎和根茬粉碎(主要是玉米根茬)机械化技术;整秆还田主要指小麦、水稻和玉米秸秆的整秆还田机械化技术。1.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翻埋到土壤中去。具有作  相似文献   

4.
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长效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张家港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分析,针对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插秧技术以及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播集成技术,提出了适合当地的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工艺路线,探索适合当地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长效发展机制,改善现有机械化还田生产工艺路线,优化当地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以为秸秆机械化还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分析,针对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播集成技术,提出了适合当地的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技术路线,探索适合当地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长效发展机制,改善现有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技术路线,优化当地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分析,针对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播集成技术,提出了适 合当地的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技术路线,探索适合当地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长效发展机制,改善 现有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技术路线,优化当地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稻麦轮作条件下连续秸秆还田配施秸秆腐熟菌剂对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大田定位实验的方法,以长江下游典型地区扬州市宝应县为研究区域,分析了稻麦秸秆连续5年全量还田以及还田配施快腐菌剂对耕地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秸秆长期全量还田有利于提升水稻产量,降低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增加;2)秸秆还田同时配施秸秆快腐菌剂能够进一步提升秸秆还田增加水稻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3)水稻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孔隙度、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钾呈显著正相关。总之,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土壤性质,配施秸秆快腐菌剂能够进一步提升秸秆还田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8.
黑土区秸秆科学还田,对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持续提升耕地基础地力和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分析,明确了当前黑土区秸秆直接还田模式、方法,分析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肥力状况和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表明,秸秆含有丰富的碳、矿质元素及纤维组织,还田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矿质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促进微生物活动,对于提升黑土区作物产量有积极效果,但应避免秸秆还田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因此可以因时、因地合理选择秸秆还田技术模式,不断提高秸秆还田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水稻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在分析我国处理水稻秸秆政策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市场上顺铣式水稻秸秆还田机与逆铣式水稻秸秆还田机的特点,并对水稻田使用逆铣式水稻秸秆还田机进行秸秆还田试验进行总结,得出水稻秸秆还田后可改善土壤理化性,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0.
1、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指将农作物秸秆(含水量为65%~75%)在田间用机械实施耙切耕翻等作业。秸秆还田把作物秸秆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肥料,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它还减少了焚烧秸秆对空气的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土壤理化性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1.
正水稻秸秆还田是改善水田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措施,连续3年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2%~0.4%,增加土壤孔隙度和通气性,减轻土壤板结程度。水稻秸秆还田适用于除沙土地外的所有水田。现介绍如下技术模式供参考。一、秸秆还田量留茬高25~30厘米,进行灭茬搅  相似文献   

12.
连续开展8 a的长期定位试验,探索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耕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粉碎还田的水稻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土壤pH均高于常规施肥。秸秆粉碎还田前几年的水稻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幅较小,仅为2.56%~3.77%,但随着还田年限增加,增产幅度提高至6.82%~8.47%。秸秆粉碎还田具有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的双重功效,并具有长期、持续培肥土壤的作用,可作为提升土壤质量的重要手段长期实施。  相似文献   

13.
水稻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秸秆还田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情况,增加作物产量,还能解决秸秆焚烧难题,保护生态环境。本文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对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量以及秸秆还田与化肥减施等对作物的产量影响进行了概述,为农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指导。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每年种植的水稻会产生大量的秸秆, 秸秆处理不当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亦急需解决。作为农作物副产品,水稻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及有机质等营养元素。合理的利用水稻秸秆,不仅能够协调土壤的水、肥、气、热,改善土壤质量,降低化肥的使用,还能解决禁止秸秆焚烧问题,避免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因此水稻秸秆的充分利用是解决当前问题最根本的途径[1-2]。本文主要对前人研究的水稻秸秆还田的技术要点、还田方式、秸秆还田量以及配套的栽培措施等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以充分利用水稻秸秆资源。同时概述了秸秆还田替代化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促进水稻秸秆充分利用、化肥减施等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试验设置了麦稻秸秆全量粉碎两季均还田、小麦秸秆一季全量粉碎还田而水稻秸秆不还田、小麦秸秆不还田而水稻秸秆一季全量粉碎还田、麦稻秸秆两季均不还田周年对比试验,测定了不同还田方式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含水量、微生物的变化及对水稻、小麦生长发育、产量结构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秸秆还田耕作技术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水稻、小麦轻简丰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小麦—水稻轮作秸秆还田保护性耕种技术体系。试验证明,通过连续3—5年小麦、水稻全量粉碎还田,土壤理化性状会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持续供肥能力稳步上升,水稻、小麦产量、品质必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是改变施肥结构、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有效方法,也是节本增效的新技术。一、还田方式1.低留茬全量还田使用带有秸秆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并将碎秸秆均匀铺撒于田中,然后进行耕整地作业。2.高留茬全量还田联合收割机在进行收获作业时,切割留茬高度为15~25厘米,秸秆均匀铺散田中,再进行耕整地作业。或同法收获水稻,仅对局部进行秸秆还田和播种联合作业,隔行不处理的秸秆,让其自然风化还田。  相似文献   

16.
秸秆机械化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有效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能够快速有效解决农作物秸秆对地表、水源及大气的环境污染问题,符合当代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对于保护环境以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含山县2个对比试验数据,分析了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对耕地土壤及农作物产量等的影响,进而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7,(12)
<正>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项目针对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五化: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和燃料化)是优势最明显的,秸秆就地利用省去搂草、打包、运输、加工、再运输等环节。秸秆全量还田后,到底对水稻机械化作业产生什么影响,对水稻生长产生什么变化,通过秸秆100%还田,200%还田(极限试验)和秸秆焚烧处理的三种条件对比,分析秸秆全量还田后作业影响及土壤理化性变化及最终测  相似文献   

18.
1.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指将农作物秸秆(含水量为65%~75%)在田间用机械实施耙切耕翻等作业。秸秆还田把作物秸秆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肥料,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秸秆还田后,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19.
随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我市水稻机械化收割面积不断扩大,秸秆还田面积相应增加。为了解不同稻草还田量对小麦出苗、成穗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进一步完善机械化还田技术,我们特进行了机械化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20.
焚烧田间作物秸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能有效改善土质、保墒和调控田间温湿度、抑制杂草,促进农作物增产。处理麦秸秆的技术和机具相对成熟,麦秸秆还田与机插秧集成技术是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