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草莓成熟后不易贮藏,采收后在室温条件下只能放1~2d(天)。如放置时间长,果实会失水或严重腐烂。因此,贮运保鲜十分重要。1贮藏保鲜技术1)低温贮藏。采收的果实不要洗,放入玻璃器皿或食品盒内,用保鲜膜盖好,放到0~2℃的低温环境中,如用冰箱冷藏室保藏,可保存14d(天)左右。2)气调贮藏。草莓贮藏适宜温度为0℃,相对湿度为90%~95%。采收后应立即预冷至0℃,采收时温度高达30℃,如在太阳光下温度会更高,处在这种条件下,果实鲜销性随即降低30%。因此,采收后要做预冷处理,采用强制通风冷却可使草莓的温度在1h(小时)内降到1℃,如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相似文献   

2.
果实采后变温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温度是影响果实代谢过程、品质与贮藏寿命的重要因子。变温生物学主要研究温度波动变化对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品质和贮藏效果的影响。综述了预冷处理、冷冲击处理、贮前热处理、间歇升温处理和低温处理等变温处理技术对果实采后贮运过程中与果实衰老相关的酶活性、CO2和乙烯释放等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对果实品质和贮藏寿命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包装为主题的荔枝常温贮运技术,结果表明简单的塑料框十树叶包装可减少果实失重达10.4%,果实贮藏3d商品率为96.20%,5d为71.47%。同时上述包装结合防腐保鲜处理,贮藏5d果实商品率为88.2%,提高了16.8%,而失重降低了2.2%。进行了泡沫箱的加冰包装的荔枝常温贮运试验,测定了箱内温度、CO2、O2和乙烯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荔枝果实失重和商品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连云港市栽培的‘蓝丰’蓝莓为研究材料,采后2 h内预冷至5℃,分别装入硅窗气调大帐和普通PVC大帐内,置于0℃冷库内贮藏,研究蓝莓采后及时预冷结合硅窗气调包装处理对蓝莓贮藏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蓝莓果实采后及时预冷处理和硅窗气调包装均可降低蓝莓贮藏期呼吸代谢,延缓果实硬度下降,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和花青素分解,降低果实腐烂损耗。其中采后及时预冷结合硅窗气调包装处理保鲜效果最佳,贮藏至40 d,果实腐烂率仅为6.1%,较好地保持了果实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5.
荔枝果实在贮藏中乙烯的产生和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主要荔枝品种──糯米糍、怀枝、桂味、三月红、黑叶等,采收后在室温贮藏过程中,均能产生小量的乙烯,贮藏3~5天后乙烯释放速度有较大幅度上升,而后略有下降。 成熟度适中的果实,乙烯释放量要低于成熟度过高的果实。 采收后荔枝未出现明显的呼吸高峰,降低贮藏温度可显著地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同时也导致乙烯释放量减少和推迟乙烯释放量最高点的出现。在30℃左右条件下用TBZ加乙烯吸收剂处理的荔枝,乙烯释放速度也明显地受到抑制,收到延长贮藏期和保持较好风味及色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微型结球白菜进行机械冷库冷藏和泡沫箱小塑料袋包装加冰贮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型机械冷库在1~5℃温度范围内贮藏.叶球腐烂和萎蔫损耗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较室温贮藏能延长上市60 d左右,基本可实现淅南地区微型结球白菜春季生产用于夏季销售的目标.采用泡沫箱贮运小塑料袋包装微型结球白菜,每箱加冰2,4 kg基本可保质贮藏36 h和48 h,不加冰则只能贮藏24 h.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预冷方式对甜樱桃模拟物流运输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以‘砂蜜豆’和‘8-102’樱桃为试验材料,采用压差预冷和冷库预冷2种预冷方式,预冷后于常温下贮藏96h,模拟物流运输,测定其色差、可溶性蛋白质、花色苷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多项指标。结果表明,在模拟物流运输贮藏72h内,冷库预冷可以有效维持‘砂蜜豆’甜樱桃的采后品质,但‘8-102’甜樱桃进行压差预冷处理的果实可保持良好状态。由此说明应针对不同品种的果实选择适当的预冷或不预冷方式,才能真正维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荔枝果实采后能量调控规律及其与衰老的关系,以‘南岛无核’荔枝果实为材料,研究自然能荷水平(清水浸泡30 min,25 ℃贮藏,对照);低能荷水平(2,4–二硝基苯酚,即DNP浸泡30 min,25 ℃贮藏);较高能荷水平(5 ℃低温贮藏)等3种能荷水平状态下果皮衰老变化与能量、能量相关(生成、转运、耗散)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DNP处理(低能荷水平)明显促进了荔枝果实衰老,5 ℃低温贮藏(高能荷水平)果实衰老缓慢。DNP处理,LcAOX1在6 h表达量上调,果实在24 h开始大量褐变,LcUCP1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LcSnRK2的表达水平上调时间提前,表达水平提高。在荔枝果实贮藏后期,对照和DNP处理,果实能荷水平较低,果实衰老严重时,LcAAC1、LcAOX1、LcUCP1表达水平也出现下降。5 ℃低温贮藏,LcAAC1、LcAOX1、LcUCP1和LcSnRK2的表达量均保持在较低水平。荔枝果实采后能荷水平下降是导致果实快速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LcSnRK2和LcAAC1是荔枝果皮能量变化的敏感基因,对能量匮乏反应快,能荷水平下降可诱导LcSnRK2和LcAAC1表达上调。LcAOX1和LcUCP1表达量上调与荔枝果实衰老同步,它们的表达水平提高可以作为荔枝果实采后开始走向衰老的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9.
以"冰脆李"为试材,研究了1、5℃以及室温贮藏对"冰脆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过程中果实硬度、有机酸及维生素C含量均逐渐下降,而可溶性糖含量也上升缓慢,贮藏期延长,且1℃冷藏保鲜优于5℃。  相似文献   

10.
1-MCP和延迟预冷对‘蜜脆’苹果冷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蜜脆’苹果为试材,研究1-MCP和延迟预冷处理对其冷藏效果的影响,为‘蜜脆’苹果的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分别采用1-MCP(1.0μL.L-1,24 h)、延迟预冷(20℃,7 d)及2者的结合对‘蜜脆’苹果进行采后处理,处理后的果实置于(3±0.5)℃下冷藏,定期测定贮藏期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并在贮藏末期观察统计主要生理病害的病情指数。结果表明,1-MCP能显著抑制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减缓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保鲜效果优于延迟预冷处理,这2种处理方式均能减轻果实低温伤害的发生,但却加重了苦痘病的发生;与对照相比,结合处理组虽然也加重了苦痘病的发生,但却完全抑制了冷害的发生,并保持了较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1.
苹果果实软化与果胶含量、质膜透性和钙溶性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以金冠、新红星、富士和碣石红苹果品种为试材,研究表明,在室温贮藏过程中,软化快的金冠、新红星果肉细胞的质膜透性和水溶性果胶含量显著增高,原果胶含量明显降低,而软化慢的富士和碣石红变化较小。果实中钙溶性以水溶性钙最多,贮藏期间,金冠、新红星苹果水溶性钙下降较为明显,其他溶性的钙含量无明显的变化,而富士、碣石红的钙溶性变化无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草莓果实软化机理及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综述了草莓果实软化过程中细胞及呼吸作用的变化;细胞壁水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酯酶、纤维素酶)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的活性及其作用;内源激素(乙烯、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与果实软化的关系;钙对草莓果实成熟的影响及其与软化的关系。总结了近年来控制果实软化的主要措施,包括草莓果实的采前处理和采后处理,介绍了草莓果实的采前保护、采前喷钙、采后冷藏、气调贮藏、涂膜处理、辐射电磁处理、热处理以及防腐保鲜剂等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酥梨受精过程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中华玉梨、新水、红香酥、早酥4个品种的花粉给酥梨授粉,授粉后8、24、48、72、96h分别取样,然后进行固定、解离、染色等处理,制成压片和切片进行受精过程的观察,旨在探索酥梨授粉受精内在规律,为生产上促进酥梨授粉受精及提高坐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授粉品种授粉后8h,花粉管即进入花柱,24h花粉管已布满子房组织中;酥梨以合点受精为主;各授粉品种与酥梨亲和力良好,完成受精时间为:中华玉梨48h、新水48h、红香酥72h、早酥72h,花后2周其花朵坐果率可达74.49%~87.26%。酥梨在花期温度不低于3.3℃的情况下,有利其完成授粉受精及坐果过程。  相似文献   

14.
采后菠萝贮藏品质与果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菠萝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在采后第一周升高,一周后下降。可滴定酸及抗坏血酸含量在采后两周内呈上升趋势,两周后下降。果皮叶绿素含量则一直呈下降趋势。在透射电镜下观察,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肉细胞壁降解,细胞器解体,细胞质逐渐消失,细胞空泡化,到贮藏后期只剩下松散细胞壁支架,说明菠萝后熟过程是一个衰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试验观测了施用外源GA_3后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及内源激素变化动态,结果表明:25 mg/L GA_3处理对果实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果实纵横径、干鲜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糖分积累速率增加,酸的变化进程加速;果肉细胞数目、细胞体积均显著增加。外源GA_3对果实内源激素也产生影响:处理后不但提早了玉米素峰值的出现,而且提高了峰值;生长素的含量在整个生育时期都高于对照;内源赤霉素在前期提高很多,但盛花后23 d含量与对照差异不大;脱落酸含量前期提高,后期的上升推迟,但其上升速度比对照快。  相似文献   

16.
王福东 《中国蔬菜》2020,1(7):76-82
以北京地区9家甜玉米生产销售企业为调查对象,分析影响甜玉米采后品质的相关因素,探究延长甜玉米货架期的采后保鲜措施。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影响甜玉米采后品质的因素主要有品种、采收温度、预冷温度及方法、产品分级、包装材料、运输方式、贮藏温度等;根据销售要求选择适宜的品种,气温较低时进行采收,采用碎冰预冷的方式快速降温,长期坚持采取分级措施,选用适宜的包装材料、运输方式、贮藏温度等可以延长甜玉米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7.
枇杷果实采后质地的变化与调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枇杷果实为材料, 通过1 - 甲基环丙烯(1-MCP) 和温度处理, 探索其对采后枇杷果实衰老过程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 枇杷果实采后在20℃贮藏过程中, 脂氧合酶(LOX) 活性、超氧自由基(O·2 ) 积累和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均呈峰型变化, 果肉组织相对电导率持续增加, 果实硬度趋于增大, 果肉渐趋粗糙少汁, 具有组织木质化的特征。12MCP可以显著抑制PAL和LOX活性, 减缓O·2 生成, 延缓组织衰老进程和硬度的增加。1℃低温贮藏可以有效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 但会导致果实出现冷害, 其典型症状也表现出了组织木质化。采后枇杷果实衰老过程中的硬度增加与冷害胁迫下的果实组织木质化具有相似的基本特征, 但其内在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8.
冰温与SO2 缓释剂对龙眼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4个龙眼品种果实的结冰点及其影响因素, 比较了- 1℃冰温和3℃低温贮藏对石硖龙眼贮藏效果的差异, 探讨了冰温贮藏龙眼时SO2 缓释剂的最适用量。结果表明, 龙眼果实的结冰点在- 2.04℃和- 3.49℃之间, 考虑到生产上库温的实际波动, 冰温贮藏的适宜温度以- 1℃为妥。龙眼果实结冰点的高低与果实的TSS含量呈负相关, 与果实大小无明显关系。尽管龙眼果实在- 1℃下果皮迅速褐变,但果肉风味没有受到不良影响。在冰温贮藏中, 以占果实质量0.4%的SO2 缓释剂处理能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和较低的SO2 残留, 果肉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19.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不同成熟度薄皮甜瓜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京蜜薄皮甜瓜为试材,采用体积浓度2μL·L-1的1-甲基环丙烯(1-MCP)分别处理八成熟和九成熟薄皮甜瓜,随后置于15℃冷库中贮藏,贮藏期间每3d测定相关生理和品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成熟度对薄皮甜瓜贮藏特性有显著影响,八成熟比九成熟薄皮甜瓜耐贮;1-MCP处理可以显著抑制不同成熟度薄皮甜瓜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从而减少其贮藏期间质量损失,延缓果实表皮颜色转黄和后熟过程,降低贮藏期间腐烂率,保持其食用品质和口感,延长薄皮甜瓜货架期;八成熟的1-MCP处理组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不同处理对果梅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  李焕  谭志刚 《北方园艺》2011,(17):50-51
以优选果梅‘黔荔1号’种子为材料,研究赤霉素、低温层积和破壳处理对果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浓度为50 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处理,种子发芽率最高,为32%;以150 mg/L赤霉素浸泡果梅种子的适宜时间为30 h;在层积时间内,以层积60 d的果梅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33%;破壳处理可明显提高果梅种子发芽率,可达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