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优良制浆造纸用竹--金平龙竹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平龙竹的主要形态特征、适生环境、壮苗培育、造林及管护技术、用途以及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归纳与分析,金平龙竹是龙竹家族中最适合于制浆造纸,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大型笋材两用竹种.  相似文献   

2.
金平龙竹(Dendorcalamus peculiaris Hsueh et D.Z.Li)又名青壳竹,烟筒竹,产于中国云南金平,多为人工栽培,为当地笋材两用竹种及园林绿化观赏竹种。云南有20余县引种栽培,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3.
对金平龙竹的主要形态特征、适生环境、壮苗培育、造林覆管护技术、用途以覆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归纳与分析,金平龙竹是龙竹家族中最适合于制浆造纸,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大型笋材两用竹种。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小叶龙竹的野生资源分布和生长习性,重点介绍了扦插育苗的繁殖技术,为小叶龙竹的引种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优秀笋材两用竹——金平龙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宏超 《云南林业》2005,26(2):31-31
金平龙竹(Dendrocalamuspeculiaris)是我省南部地区普遍栽种的大型丛生、笋材两用竹种,笋味和竹材均优于龙竹(Dendrocalamusgiganteus),节间长达90~105cm,是龙竹家族中最适合于制浆造纸的优良竹种。金平龙竹秆高13~18m,最高25m,胸径一般为8~13cm,最粗18cm;梢头下垂,节间长35  相似文献   

6.
由云南师范大学和云南省监狱管理局联合投资150余万元的“云南省优质笋材两用竹高产高效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近期完工通过阶段性验收.该示范园位于西双版纳和昆明,其交通、通讯、水利、土地、气候条件十分优越,面积700余亩,均选用吨粮田营建.其中快速育苗基地300亩,速生丰产高效示范园400余亩.竹子种类: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马来甜龙竹、麻竹、龙竹、巨龙竹、香竹、野龙竹、撑篙竹×大绿竹、麻竹×甜龙竹、毛竹、灰金竹等20余个笋材两用竹.此外尚有80余个材用竹和观赏竹种.种苗数量:甜龙竹160余万株,龙竹50余万株,麻竹150余万株,杂交竹50余万株,毛竹350余万株,其他竹类60余万株(盆).  相似文献   

7.
由云南师范大学和云南监狱管理局联合投资兴建的“云南省优质笋材两用竹高产高效科技示范园”工程已于近期完工 ,并通过了阶段性验收。该示范园建于西双版纳和昆明市 ,两地交通、通讯、水利、气候条件等均十分优越。总面积 4 7hm2 ,其中快速育苗基地 2 0hm2 ,速生丰产高效示范园 2 7hm2 ,皆选优质粮田改建而成。竹子种类 :版纳甜珑龙竹、索纸甜龙竹、马来甜龙竹、麻竹、龙竹、巨龙竹、香竹、野龙竹、撑篙竹×大绿竹、麻竹×甜龙竹、毛竹、灰金竹等2 0余个笋材两用竹。其笋体鲜嫩甘甜 ,均以生食。此外尚有 80余个材用竹和观赏竹种。种…  相似文献   

8.
正甜龙竹为云南省特有的笋材两用竹,包括云南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 Kurz)、版纳甜龙竹(Dendrocalamus hamiltonii Nees et Arn.ex Munro)。甜龙竹为大型丛生竹,笋体粗大,秆较实心,秆高15~20 m,直径10~16 cm,梢端长而下垂,基部数节环生一圈气生根。甜龙竹是中国常用30多种笋用竹中优秀的笋用竹。其笋无苦味,无麻味,有一定的甜度,不涩口,可作为水果鲜食,  相似文献   

9.
由云南师范大学和云南监狱管理局联合投资兴建的“云南省优质笋材两用竹高产高效科技示范园”工程已于近期完工,并通过了阶段性验收。该示范园建于西双版纳和昆明市,两地交通、通讯、水利、气候条件等均十分优越。总面积47hm2,其中快速育苗基地20hm2,速生丰产高效示范园27hm2,皆选优质粮田改建而成。竹子种类:版纳甜珑龙竹、索纸甜龙竹、马来甜龙竹、麻竹、龙竹、巨龙竹、香竹、野龙竹、撑篙竹×大绿竹、麻竹×甜龙竹、毛竹、灰金竹等20余个笋材两用竹。其笋体鲜嫩甘甜,均以生食。此外尚有80余个材用竹和观赏竹种。种苗数量:甜龙竹160…  相似文献   

10.
2种广东丛生竹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东小叶龙竹和马来甜龙竹2种丛生竹,在砖土窑设备中炭化制取竹炭。测试分析其基本理化性能,进行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吸附特性试验,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其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2种丛生竹炭的基本理化性能差异不明显,但小叶龙竹炭比表面积是马来巨竹炭的3倍,相差比较大。(2)2种竹炭对甲醛、氨、苯和甲苯都具有吸附功能,但吸附的回归方程不同,吸附效果小叶龙竹炭比马来巨竹炭好。(3)经电子扫描电镜观测2种竹炭的微观结构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广州8个公园姜目花卉种类和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广州公园中应用的姜目花卉共计7科21种,应用频率在80%以上的有花叶良姜Alpinia zerumbet‘Variegata’、紫背竹芋Stromanthe sanguinca、艳锦密花竹芋Ctenanthe oppenheimiana‘Quadricolor’等。其中,红苞闭鞘姜Costusbarbatus、蝎尾蕉属Heliconia spp.、红鞘水竹芋Thaliageniculata‘Red—Stemmed’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3年生勃氏甜龙竹、龙竹、麻竹、泰竹、小叶龙竹与黄皮绿筋竹的竹叶与竹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6个竹种竹秆及竹叶中的灰分含量及二氧化硅含量。结果表明:6种竹材间无论是竹叶还是竹秆,其灰分含量及二氧化硅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为竹种及生长环境的差异所致;同一竹种竹叶中的灰分含量和二氧化硅含量大于竹秆中的含量;竹秆不同部位二氧化硅含量表现为自顶部至基部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域主要树种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森林公园对13个主要树种进行了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样地,主要从树木的死亡率、落叶率并结合树叶的变色率和变形对树种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到结论:抗旱性强的树种为木荷;较强的树种依次为枫香、峨嵋紫楠(Phoebe sheareeni vomeiensis);中等的树种依次为石栎、野杏树(Prunus)、毛桐(Mallotus barbatus)、漆树、青皮(Schoepfia jasminodora)、香樟、杉木、马尾松;差的树种依次为槲栎(Quercus fabri hance)、毛叶木姜子(Litsea mollis)。    相似文献   

14.
以“五常”天然群体的家系子代为测试对象,在优良群体选择和良种选育,以及生长动态、生态适应性与抗逆性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遗传增益和遗传力等遗传参量的遗传效应,筛选出适应能力较强的优良个体。结果表明:立地条件相同,家系间果实性状存在一定变异,差异极显著,且遗传力较强,遗传增益较大。果穗质量、果粒个数、果径、单果质量4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8.44、0.829、0.989、0.915,遗传增益分别可达25.50%、19.45%、21.45%、16.15%。以果径、单果质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兼顾遗传表现、果穗质量和果粒数量指标,确定Schis04和Schis10个体优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兴凯湖不同栖息地水鸟特别是濒危鸟类如鹤鹳类群落组成差异,为兴凯湖水鸟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 2017年12月采用直接计数法对湖岗、龙王庙、东北泡子以及青山水库4个区域6类栖息地水鸟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并对水鸟群落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兴凯湖湿地内共记录水鸟7目11科85种364 063只。湿地内水域面积最大,物种数最多,多样性指数最高,以雁形目和鸻形目鸟类最多;林地与灌丛面积最少,物种数最少;灌丛多样性指数最低,以鹭科鸟类为主。在4个区域,湖岗水鸟多样性最高,其次是龙王庙和东北泡子,青山水库多样性最低。由于不同区域的栖息地组成不同,水鸟数量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随着兴凯湖栖息地类型的改变与人类活动的加剧,特别是作为鹤鹳类主要的繁殖地龙王庙与东北泡子,农田耕地面积增多,而沼泽湿地与草甸面积减少,使得鸭类与鹤类数量大幅减少。建议需根据不同水鸟对栖息环境的适宜性需求,制定科学合理保护方案,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为构建棕榈藤材材性数据库,提升棕榈藤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水平,文章以高地钩叶藤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高地钩叶藤材综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α-纤维素、半纤维素、苯-醇抽提物、热水抽提物、冷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及灰分含量的均值分别为67.98%、16.72%、43.91%、24.38%、9.78%、18.85%、15.02%、38.60%和1.46%。径向上,综纤维素、α-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及灰分含量均为藤皮>藤中>藤芯;而半纤维素、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及1%NaOH抽提物含量均为藤芯>藤中>藤皮。轴向上,综纤维素、α-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及灰分含量最大值均在中部,而半纤维素及4种抽提物含量最大值均在梢部。酸不溶木质素和α-纤维素含量最小值在梢部,综纤维素、半纤维素及灰分含量最小值在基部,冷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及1%NaOH抽提物含量最小值均出现在基部以上2 m处,而热水抽提物含量最小值在中部。  相似文献   

17.
衡阳市山河水库综合治理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厄尔尼诺事件加强 ,造成大气污染而形成大量酸雨 ,使大片森林和农作物被酸雨腐蚀致死 ,从而加重了生态的恶性循环 ,导致了自然灾害频繁。仅从 1994 -1998年 5年的旱涝灾害就给我市造成了 90多亿元的重大经济损失和死亡 2 2 8人。开展对该项目的研究 ,就是要加大对生态林业建设的投入 ,对山河水库及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通过生态、生物和工程措施 ,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 ,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我市的工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是自然界丰富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具有价廉易得、环境友好、力学性能良好等优点,开发和利用空间非常广阔。传统水凝胶存在力学强度差、结构功能单一等问题,而引入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是改善其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对纤维素进行改性,制备具有自愈合性能的凝胶,受到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笔者以物理型和化学型自愈合凝胶为主线,综述了近年来采用纤维素制备自愈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为纤维素基自愈合凝胶的制备和应用提供参考。以纤维素基凝胶的自愈合机理进行分类,重点介绍了利用氢键、疏水相互作用、主-客体相互作用、金属配位作用和静电作用等物理作用,以及硼酸酯键、双硫键、酰腙键、烯胺键和Diels-Alder反应等化学作用构建的凝胶。分析了自愈合凝胶的设计思路,探讨了凝胶自愈合性能的影响因素,同时总结了基于纤维素制备的自愈合凝胶的结构特性及其在柔性电子、生物医疗、组织工程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探讨了纤维素基自愈合凝胶所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杉木生态型造林和传统造林邻体对杉木基株干扰效应的差异,阐明生态型造林的优越性,避免造林地滋生大量五节芒,在不影响杉木生长的前提下解决传统造林中出现的炼山和抚育造成的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和人工成本高等问题,为今后造林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选用生态型造林与传统造林两种类型造林8年生生长数据,采用邻体干扰指数模型的方法,研究两种造林类型邻体对杉木的干扰效应。结果表明:生态型造林地中有灌木植物22种、草本植物4种;传统造林地中五节芒占草本植物总数量的91.8%,仅有灌木植物7种、其它草本植物1种,前者林地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和香农维纳指数均大于后者。测得两者初始个体高第1、2年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86.8 cm/a、31.9 cm/a和94.2 cm/a、51.9 cm/a,灌木植物第1、2年的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48.7 cm/a和53.3 cm/a,草本植物的平均生长速度为55.7 cm/a;两者8年生杉木平均高和平均胸径分别为6.4 m、5.8 m和7.9 cm、8.7 cm。生态型造林地中灌木层干扰效应强于传统造林,主要干扰物种有4种,平均干扰指数为2.40;后者林地中草本层干扰效应强于前者,主要干扰物种有1种,平均干扰指数为0.42。生态型造林初始个体高较大,第1、2年平均生长速度大于灌、草植物,无缓苗期,造林后快速生长,对造林初期生长速度促进作用明显;传统造林初始个体高较小,有缓苗期,第1、2年平均生长速度小于灌、草植物,林地必需进行抚育。分别拟合两者总干扰指数与杉木基株大小、基株生长速度唐守正树高曲线,知其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前者抵抗邻体干扰能力强于后者,个体大小受邻体的影响较小,邻体对基株生长的整体干扰作用要小于后者。生态型造林不抚育促使杉木个体高生长较快,传统造林由于频繁抚育杉木个体胸径生长较快。生态型造林炼山为五节芒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前者无炼山抚育,生物多样性丰富,抑制五节芒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