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州城市森林与岭南文化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岭南自然地理、气候特点和土壤与森林植被的分布规律,以及岭南文化的精髓,提出广州城市森林的建设要根据岭南气候特点,结合岭南植物、岭南园林、城市地理特色和文化品位的评定,突出岭南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刘管平 《广东园林》2009,31(Z1):8-8
前面孟院士非常精彩把我们岭南人说得非常好。多年来,对于岭南园林的特征一直在探索,所以想与在座的领导和专家朋友,一起再来深化我们的岭南园林理论。1关于岭南园林特征产生的依据白居易在《庐山草堂》里面建过一个对子,"天与我室,地与我所",天地时空告诉了社会历史的沉积和自然气候的生存环境,递出的人  相似文献   

3.
一种值得推广的优良园林树种——白木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木香(Ag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又名土沉香、女儿香、莞香、海南沉香,为瑞香科沉香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也是我国生产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  相似文献   

4.
陈培栋 《中国林业》2019,(10):58-59
荔枝是我国特产,是一种喜生在南方亚热带的果树,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栽培,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刘邦进贡荔枝,从那时算起已有2000多年历史。荔枝是色、香、味皆全的果品,古今中外人人喜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曰:“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从这首诗仿佛读出荔枝出众的样貌和味道,所以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被贬广东惠州时,食到岭南荔枝,慨然叹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相似文献   

5.
论岭南树桩盆景的艺术风格及其技艺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树桩盆景是盆景艺苑中的一枝后起之秀,她的独特风格已成为我国园林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本文就岭南盆景的艺术风格及其技艺的创新发展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一、岭南树桩盆景的起源和发展概况我国古老的盆景艺术,源于汉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有一千数百年的历史.然而,岭南盆景则仅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在此之前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中国南北各地的盆景基本上是属于同一类型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艺术和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使广东很多热爱盆景致力于盆景研究的有识之士,越来越不满足于这种单一的盆景艺术,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改革传统盆景艺术,创造更适合于我省气候条件、树  相似文献   

6.
近现代岭南庭园的发展极具地域性特色。以东莞可园和白云山庄为例,从岭南人文精神、空间模式、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和建筑技术四个方面,解析近代岭南园林的发展变革和形成原因。总结岭南近现代庭园建筑地域性表达的个性特征和发展规律,并对当代岭南建筑创作保持与传承地域性特色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7.
岭南园林植物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地区具丰富的园林观赏植物资源,岭南园林中对植物的选择运用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经济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分不开的,形成了独特的本土风格。本文通过对岭南园林中运用的植物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出岭南园林植物应用具热带性、乡土性、实用性、观赏性、兼容性、开放性及宗教性等特点。并对今后岭南园林建设中植物选择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岭南园林泛指我国南方的五岭以南的地区,到清中叶以后日趋兴旺。其在气候、文化、造园手法、构景要素等方面都体现着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截然不同的特点,通过余荫山房、可园、清晖园的描述与评价,可见岭南园林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9.
岭南园林具有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浓郁的地方风格。文章以第20届广州市园林博览会主会场--海珠湖公园再现瑶溪文化景观为例,从“瑶溪二十四景”诗的意境体验、再造手法创新、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阐述弘扬和发展岭南园林风格和文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一、岭南盆景艺术发展进入新时期岭南盆景,是我国南方文化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历来为城乡居民所喜爱,早在宋代就已出现“岭南万户皆春色”(宋·苏武诗)的景象,到了清代已是“风俗家家九里香”(清·屈大均诗).改革开放以来,岭南盆景更是身价倍增.  相似文献   

11.
第21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十香花苑"的建造构思源于广州名园"十香园"。"十香园"以香为媒,充分发挥了岭南地区香花植物的文化内涵。"十香花苑"沿承了"十香园"的文化传统,以10种香花为主题,营造出十大特色庭园。"十香花苑"所选择的香花植物多为岭南乡土品种,植物配置因地制宜,讲究与亭台、假山、水景的组合,力图呈现出多角度的可观赏性,凸显岭南园林文化的文化性、艺术性、乡土性、实用性、多样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岭南盆景作为中国盆景流派中最具特色的一支,是岭南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岭南盆景技艺的发展,当下岭南盆景研究亟需承前启后,对其发展与创新做进一步探讨。本文运用历史学的口述历史研究方法,以前任广州盆景协会会长、岭南盆景研究者谢荣耀为口述访谈对象,从岭南盆景培育技术、树种选择和盆景推广三个主要方面谈岭南盆景的发展和创新,为岭南盆景的当代研究留下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3.
岭南园林植物周年养护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园林植物月生长量和园林植物对养护管理要求的不同,对岭南最常用的园林植物进行分类;同时根据岭南气候的特点,探索了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对园林植物进行分类管理的管养体系.制定相应的园林植物周年养护管理计划。  相似文献   

14.
岭南园林以求实兼蓄、精巧秀丽的特质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其不同时期的造园创作都有传承和创新。借创作岭南和园为契机,梳理现存的广府岭南园林实例,发现岭南园林的风格和形式既有统一的传承,又在明清、清末民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个历史阶段各具时代特色。顺德北滘岭南和园的设计探索,以“山水、街市、人家”为主题,遵循“北山南水、负阴抱阳”的传统山水格局,荟萃4个历史阶段的岭南园林设计语汇,创作“和园六景”,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与城市和谐共融的水乡生活画卷,探索了岭南园林精髓的传承和设计手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陈定如 《广东园林》2009,31(3):76-77
土沉香(自木香、女儿香、莞香、香树) 常绿乔木,高达20m。树皮暗灰色,平滑,韧皮纤维发达,易剥离;木质部白色,小枝被柔毛。树冠广9日形或伞形。叶互生,坚纸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10cm,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亮绿平滑,背面中脉凸起,侧脉细而平,近平行斜出。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淡黄色,芳香。  相似文献   

16.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地处燕山北麓和大兴安岭南段山地结合部以及内蒙古高原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北部为大兴安岭南段山地,西南为燕山山脉北麓的七老图山和努鲁尔虎山,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横亘中部。赤峰市复杂多样的地形和气候、水文地质条件造就了植被类型的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气候是影响人类活动和人居环境的重要因子,旅游气候适宜度评价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旅游资源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广西梧州市是一座具有人文历史深厚的岭南古城,通过利用广西梧州国家基本站1956~2015年近60a的逐日的地面观测资料,参考国家标准(GB/T27963-2011)使用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来综合分析评价梧州当地旅游气候适宜度,可为旅游气候资源的规划建设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游客出行、旅游企业的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岭南园林求实兼蓄、精巧秀丽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中得以延续,并在改革开放后得到空前发展。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岭南园林只有在坚持风格的基础上、引入新元素,培育能把握岭南园林真谛的后备人才,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代岭南乡村庄园建筑空间防御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思懿  汤辉 《广东园林》2021,43(5):46-51
空间防御性是近代岭南乡村庄园作为家族聚居生活空间的显著特征之一,反映了地域时代意蕴与社会生活状态,研究防御需求与庄园空间营造的耦合关联,对理解近代岭南乡村庄园的内在生成机制、丰富岭南园林历史理论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情境分析、图解分析等方法,梳理近代岭南乡村庄园建筑空间防御性的形成背景,从环境的利用与适应、庄园边界、单体建筑及内部空间 4 个方面揭示防御功能在空间上的具体表征。进一步分析比较近代岭南乡村庄园与粤中城市宅园防御需求在空间处理方式上的差异,探索近代岭南私家宅园“功能 - 空间”融合手法的城乡之异,深化对岭南私家宅园空间生成逻辑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结合广州市白云山马尾松林分改造,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林分改造的理论依据、树种选配及实施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并对白云山初步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香味、多功能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结构、功能和动态作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