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晰中国古典园林审美的构成及特征;以《花月痕》小说为研究载体,着重从园林审美角度和文学审美角度对该小说中的审美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中国古典园林审美主要由园林植物审美、园林建筑审美、园林人物审美构成,且园林审美有主客观相结合的特点;而悲剧审美为该小说的审美归结点;且园林艺术与其它门类艺术是异质同构的。对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和中国古典园林文学审美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高潮,树根艺术在社会上已不再陌生了,欣赏喜爱和苦心追求它的人日益多了起来。任何一件艺术作品,从创作到产生社会效果,这中间,不仅有创作者的劳动,也有观赏者的再创作的劳动。其中,作者提供的客观欣赏对象是主要的,但,欣赏者如何欣赏也同样不可忽视。因为同一作品,往往因为各人的生活经验、审美情趣和知识积累的不同,总会产生感受程度上的差异。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都包含了欣赏者的艺术偏爱在内。目前还少见关于如何欣赏根雕艺术的专著,这里仅就个人多年的…  相似文献   

3.
岭南树桩盆景以其自然、古朴、苍劲等艺术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笔者认为这与它在创作中取自然之理,求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之情趣,有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当今世界人们的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审美理想和生活情趣相一致。 一、取“自然之理” 所谓取自然之理是指岭南树桩盆景的创作,是按植物生长固有的规律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审美也是一种药,它与通常所说的药物一样,能够治病疗伤。 在没有去广西药用植物同之前,心里还没有这一明确而强烈的意识,去了广西药用植物园之后,要问审美有什么用,我最想说的是“审美也是一种药”。  相似文献   

5.
华惠伦 《湖南林业》2005,(11):24-24
动物的鸣叫与人说话一样,是相互通讯、交流的一种最主要的方式。在人听来,一种动物的鸣叫声似乎都一样,其实是复杂多样的。海洋生物学家发现,虎鲸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而白鲸则能发出几百种声音,因而水手们称它为“海中金丝雀”。一种海兽的不同叫声,其含义是不同的,这与人说话一样。  相似文献   

6.
园林与文学二者都是艺术的反映,是人们在生活中提炼和积累起来的,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互相促进,互相联系,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园林以特有的形式特性,如造园要素、色彩、线条、质地,花草的芳香、园林的音乐等,向游园者传递着审美信息。而文学却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经过作者精心构思和创作而达到一定审美要求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7.
樱桃与文学拾零许亚洲春末夏初成熟的樱桃,象玛瑙、宝石一样美丽、晶莹,堪称水果家族中的“小宝宝”。中国古代人把它比喻为美女的红唇;欧洲妇女则有把红艳艳的樱桃采摘下来当作耳坠的。樱桃的文学色调更是斑斓多彩。首先,体现在创作样式、题材、手法、风格上的丰富多...  相似文献   

8.
动物的“计划生育”当你看到了这个题目时,可能会感到惊愕:我们人类实行“计划生育”还困难重重,甚至成为“人类第一难事”,难道不具人类智慧的动物界还有可能搞“计划生育”吗?且慢,这都是事实,现在就让我向你介绍一下动物的“计划生育”吧!在自然界中,各种动物...  相似文献   

9.
对于文学研究者来说,能一听作者在后记中的创作经历,尤其像贾平凹这样当今中国的文坛大家,仅仅是这样 ,《怀念狼》这部新作也是值得购买的:定价 16元人民币,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作家的仰慕者也可以从这部新作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扉页的作者像(面对“上帝无言”的长条幅)、插图以及作家亲笔书写的插图文字(想一想现在的新书还有几本有漫画插图)。然而,读者果真“听信”小说封底的商业宣传,比如“寻找天人合一的祈歌”、“一部奇书”,比如“血光之灾”、“诡事异象”等,那就可能要遭遇作者本人所面对的两难:“上帝无言”而作…  相似文献   

10.
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这简直是天经地义、妇孺皆知的事实。那么你是否知道还有一些植物以动物为食呢?生命过程发展至今日,植物进化到利用动物获取营养,这是何等的奇妙啊!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东部地区的一片沼泽地上,有一只蓝绿色的小家蝇在无聊地徘徊着,也许它会找到什么可口的食物。它见到了一个大“平台”,以为是一处很好的歇脚之地,但当它落在了上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平台”像是一部自动化机器,一触即发,立即闭合。小家蝇越是挣扎,“平台”关闭得越是迅速、牢固,如一只大笼子,并且有粘液出现,将其牢牢粘住,小家…  相似文献   

11.
动物凶猛     
就在几年前 ,我曾看过一篇小说 ,小说的题目叫《动物凶猛》。那部小说写得不错。现在我已记不清小说里面主人公的名字了 ,只记得这部小说和生活在自然界、动物园里的动物没有什么干系 ,写的是一种叫人的高级动物的喜怒哀乐的故事。书上的文字告诉我们 ,人在没有被称之为“人”的时候 ,是很脆弱的 ,他们所处的恶劣的生活环境不断地警告着他们 :不要放松警惕 ,要时刻提防着其它动物的袭击。人在那个时候 ,犹如一株芦苇 ,随时都有腰折的危险。他们也许会在躲过了凶猛动物的袭击以后 ,口喘粗气 ,不断地抱怨着老天为什么会如此对待自己。当我们的…  相似文献   

12.
环境文学是个新品种吗?如果说它新,是因为近十年来描写人与自然的作品大量涌现,许多文艺家关注环境问题,也有了一批影响广泛的好作品,而且环境文学的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十年前,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和作协副主席王蒙倡议成立环境文学研究会,联系了一批热心环境文学的作家,《中国环境报》创办了“绿地”副刊和《绿叶》杂志,许多报刊、出版社、电视台也乐于播发环境文艺作品。在一次会上,王蒙说,过去都讲战争和爱情是文学的两个永恒主题,我看还应该加上环境这个主题。他的看法是深刻的。从前虽然没有 “环境文学”这个词,人类与…  相似文献   

13.
兰生 《湖南林业》2002,(8):35-35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很重要的理念。“天”是万物造化之理,是自然规律;人的生存发展在“天”的范围之内,必须服从自然规律,但“巧夺天工”却也不悖“天”意。从盆景艺术这个门类来说,人可以掌握艺术规律,运用艺术规律,在自然规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创作,得到美于自然的作品。没经任何人工雕饰的树桩,一般是不可直接上盆成为盆景的。盆景树桩的美是通过有效的技艺,把现实的天然树桩去粗取精,通过改造来增加美的成份,升华它的审美价值,使树桩保留的天然之美与人工提炼之美融合,达到取自自然美于自然的奇效。“盆景功夫在盆…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广州长隆酒店二期庭园设计创作理念及构思,以及其作为长隆野生动物园附属酒店园林的主题和目标的定位。为凸显“丛林的神秘城堡,岭南的动物王国”的造园主题,实现人与植物、动物和谐共处的目标,阐述园区的整体规划布局和造景设计,总结为建成集酒店住宿、度假休闲、动物观赏等功能于一体的自然山水庭园的创作理念和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野兽中的凶神你说,老虎、狮子和金钱豹谁更厉害、更凶猛些?“老虎厉害!”“狮子更凶猛!”不错,老虎、狮子都是猛兽,性情都特别凶狠,不但弱小的动物害怕被它吃掉,就是经验丰富的老猎手,也惧怕它三分呢!然而更让人畏惧的猛兽却是金钱豹!金钱豹身体矫健,行动敏捷...  相似文献   

16.
杨先碧 《森林与人类》2002,22(12):44-44
在动物界中,有一些动物集中了别的动物的部分相貌特征,看上去特别奇特,比如我们熟知的麋鹿和我们不熟知的貘。貘的耳朵像马,后腿像犀牛,身体像猪,鼻子有点像大象。貘是少数从出现在地球上以来就从未进化过的一种动物,所以它被称为“活化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动物,值得我们认真地进行保护和研究。貘的身体表面覆盖着一层如猪毛一样的硬毛,由于它们的身体像猪,所以常常被人们误认为是猪,有人还称它们为“山猪”。其实,貘跟猪一点都扯不上亲缘关系。貘是奇蹄目哺乳动物,与马和犀牛才是近亲。貘具有较原始的形态:前肢四趾,后肢…  相似文献   

17.
地球上有 1100多种能发光的动物,其中有海生动物和昆虫类。这种生物光是一种化学光,它不产生热能,故被称为“冷光”。   最美的发光动物是夜光蝾螺,它是一种腹足纲动物,形如大田螺,壳高与宽均约 17厘米,以海藻为食。夜海螺会在月光下闪闪发光。渔民用它做原料制酒杯,就真如诗人说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有着巧夺天工的瑰美。   在加里曼丹密林中,有一种长约 3厘米的土甲虫,也叫“手电虫”。其胸部两侧各有一处透明“小圆窗”,能发出亮光,每次发光持续 5分钟。当地居民将长 12厘米的甘蔗掏光,再用 5只手电虫放入其中,只要…  相似文献   

18.
国宝大熊猫     
中国孩子说起心目中最喜欢的动物,多数会想起国宝大熊猫。这不仅因为它性情温顺、行动逗人喜爱,更由于它独特的外表,白色的“衣服”上描上了黑眼圈、黑耳朵,从肩胛到四肢也装扮上黑色,姿容憨态可掬。不仅中国人十分喜爱这种动物,世界上许多人也十分喜爱它,它被世界...  相似文献   

19.
去年岁末,北京大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在北大有讲座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不同的是今天的主办单位,主题和主讲的教授都很特别。主办单位是两年前成立的北大素食文化研究会,这是大陆高校成立的第一个素食团体,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今素食文化研究会又在做些什么呢?这晚的讲座主题是“人与动物和自然”,主讲人是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特别邀请来的国际动物保护专家,一位是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东亚地区主管李博先生,另一位是动物法律援助基金会反对虐待动物部门主管帕米拉女士。两位专家进行了动物保护方面的基本介绍,从西方动物…  相似文献   

20.
动物助人撷趣许多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与人交往后产生感情,因而当主人需要它们时,动物则能积极抢救或协助主人完成一定的任务。母猪救主:美国一头名叫“普里斯希拉”的母猪不久前因救活主人家一个溺水男孩而获得勋章。当时小孩子紧紧抓住这头猪,这母猪从容不迫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