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驗的研究目的在于分离出水稻土中占优势的腐生性細菌,并了解水稻土中細菌数量的情况。54年秋开始進行探索性实驗,在55年和56年中進行了下述工作: (1)研究水稻土中細菌的数量变化:55年僅測定了在嫌气环境里最高稀釋皿中的菌数。56年除重复55年工作外,另增作以下兩个項目:1.進行了好气培养的細菌数目測定。2.進行了水稻經常灌水2—3寸深与水稻分蘗时落水晒田的微生物数目的比較,以此來观察泡水田和落水田在其它条件一致时微生物数目的变化情况。 (2)研究水稻土中占优势的細菌(即用稀釋分离培养法最高稀釋皿中生長的細菌)种類。  相似文献   

2.
土壤微生物参与了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交换以及信息交流,其中在养分的转化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微生物的群落种类和活性常用于评价土壤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是矿区土壤恢复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科学内涵与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国内外矿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矿区复垦地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恢复效果评价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通过小麦盆栽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尿素施用量对水旱轮作地和常年旱地两种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尿素施用量对两种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较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在肥土配比达到1∶400时,两种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下降最快,而当肥土配比达到1∶200时,土壤中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几乎为零,细菌只有极少量。从土壤真菌种类上来看,施肥后两种土壤中真菌的种类略有下降,主要分离到了曲霉属、青霉属、镰刀属和木霉属的真菌,其中前两类真菌数量所占比率较大,比对照高10%以上,后两类真菌数量也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疆主栽品种红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探讨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品种响应的差异.[方法]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方法,检测红花根际土壤微生物PLFAs的种类及含量.[结果]在红花根际土壤中共检测到28种PLFAs,其中24种两个品种皆有分布,裕民无刺品种特有PLFAs为:15:1ω6c,a16:0,18:3ω6c(6,9,12),20:4ω6(9,12,15c);红花根际土壤中PLFAs含量细菌>真菌>放线菌;脂肪酸18:1ω9c(真菌)在两品种间差异显著.[结论]红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种类和含量丰富,代表细菌的PLFA种类和数量最多,细菌在根际土壤中占优势;代表假单胞菌的PLFA(18:1ω7c)含量较高,可能与土壤中的固氮作用及解磷过程密切相关;红花品种间PLFA种类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 众所周知,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大。有关资料显示,土壤中的生物有1万多种。1克土壤里含有细菌从几千个到几十亿个,每亩(1亩=667平方米)地耕层土壤里细菌的生物量从几十公斤到几百公斤,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生物量也不少。土壤中的微生物在碳素、氮素等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种类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和供给作物营养是有利的,称其为有益微生物,即益菌;而一些种类对作物是有害的,称其为有害微生物,即有害菌或病原菌。  相似文献   

6.
对转基因植物种植地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及外源基因是否转移到土壤微生物中的可能性进行检测,是转基因植物生态安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大棚采集了转基因西红柿及对照土壤样品12份,采用平板稀释法对该土样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种植转基因西红柿的土样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一定的变化.设计35s启动子、反义基因、卡那霉素抗性标记基因等特异引物对上述土样的总DNA,以及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均未检测到外源基因扩增产物.  相似文献   

7.
对于烤烟的种植,对土壤施用不同的有机肥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同时,也会造成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上的变化,这些微生物进而会影响到烤烟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问题,本文以使烤烟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应为目的,对种植烤烟土壤施以不同的有机肥,通过观察土壤微生物和烟草质量之间的关系,并给予一些在土种植烤烟地块使用有机肥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平板稀释法对不同立地条件的3种竹林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并结合PCR-DGGE技术,对土壤细菌的多样性进行分析。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碳,对土壤微生物特征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3个样地土壤细菌数量在3种竹林土壤微生物区系中达90%以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宜宾地区微生物数量和细菌多样性最高,泸州的梁山慈竹最低。3个地区竹林微生物量碳在秋冬季均显著高于春夏季,与植物的生长状况息息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3大微生物数量和细菌多样性均与土壤有机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土壤细菌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之间关系最为密切,说明土壤微生物对土壤肥力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辽宁省海州露天矿排土场恢复措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的影响,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分布、组成及主要生理类群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微生物总量为人工林地天然草地工程复垦地荒裸地,3种林地中,榆树林地高于刺槐和紫穗槐林地;在微生物组成中,真菌数量最低,不足微生物总量的1%,细菌和放线菌所占的比例相当;在0~10 cm土层,三种林地为放线菌占优势,其它恢复措施地为细菌占优势,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放线菌比例略有提高;荒裸地的生理类群数量显著低于修复地(P0.05),氨化细菌在0~10 cm土层为紫穗槐林地最高,在10~20 cm土层为刺槐林地最高,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为刺槐林地最高,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为天然草地中最高;各类微生物的垂直分布表现为0~10 cm高于10~20 cm。修复地能明显提高排土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主要生理类群的数量,在各修复地中具体表现为人工林地天然草地工程复垦地。  相似文献   

10.
植物根系周围有着較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不仅对于植物生长产生的环境有明显的反应,而且它們的生命活动对植物营养过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弄清楚这方面的問题,我們在江苏省揚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試驗地,进行几种禾本科(小麦、元麦、大麦)、豆种植物(蚕豆、豌豆、金花  相似文献   

11.
缓解土壤板结程度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能重复利用的农业资源。土壤中生活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土壤微生物,据测定每一克土壤中就含有300-500万个微生物。土壤作为微生物生活的环境,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微生物繁殖极快,活动旺盛,它们对施入或土壤中残留的有机质的分解、腐殖质的形成、养分的活化、释放、保持及土壤结构的形成、理化性状的改善都有重要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群,就像隐形保姆一样,是维护土壤健康的重要因素,起到了保护土壤生产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平板稀释法对14种药用植物土壤真菌数量和种类进行分析,初步明确了药用植物土壤中常见真菌类群和不同药用植物之间真菌种类和数量差异.14种药用植物中土壤真菌数量最高为五味子,数量最低为威灵仙.从14种药用植物土壤中共分离到真菌菌株180株,分属于30个属,大多数为有丝分裂真菌,镰孢菌属(Fusarium),木霉菌(Trichoderma)和青霉菌(Penicillium)出现频率较高,在14种药用植物土壤中均可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土壤是抗生菌生活的場所,土壤的各种条件能够直接影响着它們的生命活动。土壤中的物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它們的生存和繁殖。然而必須指出;抗生菌并不是被动的土壤习居者,相反地,它們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对土壤經常地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在改善土壤的物理狀况增加土壤肥力上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农業实践中应用各种栽培措施来調节土壤中的微生物区系,已經成为改善土壤条件、增加土壤肥力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業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更进一步揭发这种規律并相应地找出积极有效的調节方法。作为土壤习居的有效抗生放綫菌的农業效用是通过土壤而实現的,土壤条件的好坏直接左右着抗生菌的生長及其应用的效果。因此,研究抗生菌和土壤的相互关系及其規律性具有重大的实踐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秀敏  滕忠才  任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811-5812,5819
自然界中只有少数的微生物容易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而绝大多数是"未培养的"。研究显示只有通过分离得到它们的纯培养物,才可充分了解其生理和病理特性。该研究主要论述了该类微生物"未培养性"的可能原因,并阐述了从复杂微生物群落中分离培养该类细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微生物肥料提供的是能固氮、解磷、解钾等有益微生物,这些活的微生物能在植物根际生长、繁殖,可以带来几方面的好处:一是通过这些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固定转化空气中不能利用的分子态氮为化合态氮,解析土壤中不能利用的化合态磷、钾为可利用态的磷、钾,并可解析土壤中的10多种中微量元素。二是通过这些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分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土壤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自然培养基。芽孢杆菌的生存力和适应性都很强,分布广,活动范围大,无论在农、医和工业发酵都涉及芽孢杆菌的活动。士壤中物质的转化,特别是氧化作用,芽孢杆菌也是积极参与者,对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起着重要作用。但土壤的生态条件对微生物的数量、生理群、种的组成和微生物的生化强度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士壤的性质能够反映在微生物质的差异上。微生物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便  相似文献   

17.
综合衢县、金华、江山、义乌及安吉五个地点代表性低丘黄筋泥的微生物学分析,浙江省低丘红壤的微生物学特性主要有如下几点: 1.在红壤的一般理化性状中,土壤pH值、有机质及氮素含量随红壤熟化程度的提高而有增加的趋势。 2.红壤中微生物总数随土壤熟化度提高而增大。各级肥力的土壤,均以细菌占最大优势。往往熟化程度愈高,细菌数量所占的比重愈大。反之,不一定是熟化程度较高的土壤。熟化程度低的红壤,真菌的相对数量较高,但在荒地中,真菌的数量也不超过微生物总数的5%。 3.红壤荒地的呼吸强度,在本试验条件下,二氧化碳释放量及氧吸收量均在20微升以下。随着红壤熟化程度的增加,其数值也增大。 4.在培养初期二周内,红壤的硝化作用强度随熟化程度提高而增大。后期差异不一定显著。硝化细菌在荒地中几乎不能繁育,其数量随熟化程度提高而增加。 5.红壤的纤维素分解强度,在试验条件下,荒地中布片失重量最大不超过13%。分解强度及纤维素分解微生物相对数量,随红壤熟化程度提高而增加。纤维素分解微生物种类中,在熟化红壤以细菌占优势,在荒地则以霉菌占优势。在纤维素分解细菌中,熟化度高的红壤,以噬纤维菌属(Cytophaga)及纤维弧菌属(Cellvibrio)占优势。在荒地红壤中,没有发现噬纤维菌属。分解纤维素的霉菌  相似文献   

18.
谢伟  冯镥童  岳海梅 《高原农业》2021,5(3):242-248
为了分析藏东南地区不同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差异.采用稀释平板法对藏东南部分地区不同农田(青稞、小麦、油菜)的20份土壤样品进行微生物分离和计数,并统计不同农田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结果显示,不同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中大多以细菌占优势,占微生物总数的87.84%以上,其次是真菌和放线菌.不同地区分离的微生物种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研究土壤中污染物含量与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评估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的影响,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邻氨基苯甲醚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氯仿熏蒸法测定土壤中生物量(Bc),并采用培养和形态分类法测定可培养土壤微生物种类,建立邻氨基苯甲醚含量与土样中微生物多样性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Bc与邻氨基苯甲醚含量呈现负相关,并且它对不同种类微生物的影响不同,其中对真菌有显著抑制作用,而所检测土样中不能检测到可培养放线菌。因此,通过考察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可以评估土壤受邻氨基苯甲醚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从环境中分离筛选具有特定功能的纯培养微生物是微生物应用研究的基础,而提高环境微生物的可培养性是筛选纯培养微生物的关键。本研究以常规微生物分离培养基营养浓度为基础,对贫营养、富营养培养基在低温条件下(8℃)获得的培养物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培养基营养浓度对低温土壤微生物分离培养的影响,以期为特殊培养基的设计及多培养基组合提高土壤低温微生物的可培养性提供思路和依据。结果表明在低温培养条件下,稀释培养基营养成分可以提高耐低温可培养性微生物种类,但会降低耐低温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通过比较低温条件下实验室分离培养方法和16 s RNA高通量测序法对常年低温环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通用常规方法无法分离和培养出土壤中的绝大部分微生物,且通过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出来的微生物也不一定是土壤环境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