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讯     
正声音林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可为,要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抓好四旁植树、庭院美化、农田林网等身边增绿行动,着力打造生态乡村,提高生态宜居水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国有林场在我国的生态体系建设中起到生态支撑、生态平衡、绿色产业发展、生态产业发展的作用。乡村振兴的基础是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这个基础,乡村振兴的难度很大。国有林场跟"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林业兼具了资源、生态保护、生态文化和产业发展等多项功能,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基本战略,基于林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密切联系,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林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推进林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实现途径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林木新品种、良种是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意义重大。加强林木育种创新,解决生态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离不开林业长期科研基地的建设和支撑。  相似文献   

4.
蔡飏 《绿色天府》2019,(2):38-39
前锋区林业局积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体现在工作推进的具体行动上,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脱贫攻坚,编制乡村振兴前锋区林业规划,持续开展大规模绿化前锋行动,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5.
立足黄岩实际,结合重点工程和产业发展,通过实施"一村万树"行动,大力发展珍贵树、彩叶树,建设乡村大花园,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弘扬森林生态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探索绿化美化型、林苗结合型、林果结合型、林药混合型和休闲旅游型五种建设模式,种好"一村一品",推进全域绿化美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1987-1992年在临洮唐家沟试验基地,对高寒阴湿林缘农区土地资源结构优化的四项具体措施和建立饲草饲料种植业-饲草饲料加工业-商品畜牧业小循环结构的步骤和方法。林-草-畜生态林业模式是应用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理论,探索西部不发达山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周安云 《绿色科技》2019,(9):207-209
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对地方政府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充分发挥林业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了合肥市林业的总体现状和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作用不够显著等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培育符合地方特色的完备的林业产业体系及林业生态体系等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充分发挥地方林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5月13日至20日,我县2名同志参加了自治区林业厅组织的学习考察,赴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和浙江省安吉县、德清县等地学习考察生态建设、现代林业发展和产业化经营情况。通过考察学习交流,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内涵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更加坚定了我们坚持"生态立县"的方针不动摇。结合彭阳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抓好生态修复保护,展现新时代彭阳"最靓颜值"。一、学习发扬塞罕坝精神,加强我县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会理县森林资源情况,分析了资源分布、结构特点、存在的短板,明确新时代林业经营发展方向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坚持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以“生态文明”为统领守住生态红线,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法制林业和效益林业”,实现“四川省林业产业强县”“国家绿化模范县”,为实现发展目标提出了保护修复、提质增效、融入乡村振兴规划战略及发展生态康养旅游等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0.
林业科技是生态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林业科技项目可以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建设,实现绿富双赢目标,打造美丽幸福和谐新罗城。在充分分析罗城区域情况及其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林业科技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林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林业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林业是国家重要的公共事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荆门屈家岭管理区为研究对象,从林业产业规模、绿化面积、生态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林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林业的现实作用和经验做法,为研究林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等具有重大意义。林业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种效益,是生态产品的主要提供者、重要的基础产业和绿色富民产业,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林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也为林业体现担当和作为提供了广阔舞台。林业部门应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宣城市深入践行"两山"理论,聚焦林业生态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立足"林"、突出"长"、抓住"制",在全省较早推行林长制改革,带来了林业林业建设四个新变化。林业治理体系的新变化。全市建立了党政同责的林长制组织领导机制,出台了"1+1+N"文件和制度,建立了林长制工作体系,形成了市县林长抓示范、乡村林长抓实施、"民间林长"抓经营的生动局面。生态保护新变化。把保护生态作为林长的主要职能,加强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大力推进国土绿化、生态修复、城市绿化提升"三项工程";强化林业防灾能力建设。农村产业发展新变化。坚持林长制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统筹推进,加快林业结构调整,重点打造竹产业、木本油料、中药材等特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保山市分布着大量林地,林业不仅是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更是发展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发展中,林业对于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总结了林业助力保山市乡村振兴的成效,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林业如何更好推动乡村振兴对策建议,以期为云南省实施林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内丘县坚持"绿色工业强县、中医康养兴县、全域旅游盛县、生态支撑大县"发展定位,把发展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与乡村绿化美化相结合、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倾力打造富美内丘,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社会稳、群众富。发展惠民林业,助力生态扶贫内丘县地处太行山区,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造林绿化工作放在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突出位置,全面实施惠民林业工程。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林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壶关县为例,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论证了林业是山区生态建设的主体,指出了“以林业为依托,建设生态经济县”的山区生态建设的路线与方向,进而提出了抓好生态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为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济源市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也是河南省重点林业市之一。全市山场面积广阔,森林资源丰富,在1931平方千米的版图中,山区、丘陵面积占到88%,森林覆盖率达到45.06%,居全省第二,贫困人口分布与林业发展重点区域高度重叠,所以林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可为。近年来,济源市认真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林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打开“两山论”转化通道,加快生态扶贫步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尽显担当和作为。  相似文献   

18.
正林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主力军,关于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还有哪些领域和环节值得重视?面对新时代,林业又会有怎样的新作为?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刚刚闭幕,走出人民大会堂的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乡村振兴离不开林业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刘东生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们党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解决"三农"  相似文献   

19.
西畴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林业生态建设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生态立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西畴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从行政建设、资源保护、资金投入等方面探讨了西畴县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西畴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常德市鼎城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其中农村人口的65%生活在山区,林业收入是山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鼎城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林业建设作为加快山区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点,坚持生态与产业“两手抓”的方针,狠抓生态公益林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为山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生态建设美了环境。近年来,鼎城区围绕建设“生态鼎城”这一主题,重点实施退耕还林、世行造林、长防造林、生态公益林试点、杨树造林、封山育林等6大工程,对花岩溪、钱家坪、逆江坪等重点林区实行封山育林政策,限额采伐。同时切实兑现林农的各项补贴,鼓励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