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郑州市某学校的三星级绿色建筑,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要求,综合分析了郑州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各项影响因素,学校的建筑给排水专业设计了其屋面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雨水收集处理中水回用系统,达到了合理利用清洁卫生能源和水资源的目的,并采用绿化灌溉系统、分级设置水表、节水器具和设备、给水系统合理分区,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水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大力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建筑的背景下,从节能、节地、节材、节水、室内外环境等绿色建筑评价内容对我国绿色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综合信息     
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颁布实施国家建设部和质检总局联合发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自2006年6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标准中确定了我国目前绿色建筑的六大指标:即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以及运营管理。特别是在住宅建筑标准中突出强调了有关室内环境的四项要求,即采光、隔声、通风、室内空气质量。1)住宅建筑采光方面。每套住宅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满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中引入绿色建筑教学内容的重要性;重点剖析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中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条文,并且以案例教学方法对此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宇瑶 《绿色科技》2015,(4):272-275
在借鉴国内外绿色建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湖南省发展的实际 ,参照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GBT50378-2014) ,构建了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并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分析法进行了相关计算做实证分析 ,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湖南省绿色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无锡某小学的绿色技术体系情况,并以此为基础,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条文设置、技术适宜性等角度,分析了选用绿色公共建筑技术评估体系评价小学项目时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而对我国打造绿色小学评价标准体系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综合交通枢纽是重庆机场东航站区的主要建筑物,随着全国乃至全球机场的发展,实现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系统,已成为建设工作中的核心要求。但是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为特征的水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新建综合交通枢纽为例,落实建设运营一体化方针,从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剖析了综合交通枢纽绿色规划设计原则、绿色施工方式、运营模式,为新建机场提供最新的技术与管理信息,以实现"机场-资源-经济-环境"绿色系统。  相似文献   

8.
根据《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 50640-2010,以及《绿色施工导则》中提出的绿色施工框架,针对国家对绿色施工的相关要求,分析了绿色施工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结合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从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施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暖通空调安装工程的绿色施工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是否把握绿色建筑概念、对不同层次有关绿色建筑文件的了解程度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认识程度以及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实践经历及其影响等4个方面,对山东省济南市建筑设计从业人员绿色建筑理念的认知程度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提高建筑设计人员绿色建筑素养、推进绿色建筑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国内外较为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内容、方法、过程等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当前国内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运行方面的问题,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之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绿色建筑是当前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领域的具体体现,其实践需要确立明确的评价及认证系统,以定量的方式检测建筑设计生态目标达到的效果,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其所达到的预期环境性能实现的程度。评价系统不仅指导检验绿色建筑实践,同时也为建筑市场提供制约和规范.促使在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过程中更多考虑环境因素。引导建筑向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益的轨道发展。近十多年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各自不同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其中英、美、加等国所实施的比较成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水乃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命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国家,加之我国人口众多且每年在不断的增加,造成水供需不平衡。本文依次介绍了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居民生活中节水举措、建筑给排水措施等,从中为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节约用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建筑给水系统,防止建筑给水系统的二次污染、建筑中水回用、节水器具和计量设备的合理配置等相关环节,研究探讨了建筑节水应采取的技术对策,结合当前水资源缺乏的严峻形势,立足建筑给排水,提出一些排水设计的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14.
结合当前水资源缺乏的严峻形势,论述了当前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用的节能节水措施,希望给从业人员提出一些给排水设计的思路和建议,进而实现能源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2006年6月,国家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建设提供了依据,本文主要以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空调暖通技术、减排技术、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智能化技术、主体结构体系材料技术这几个方面阐述了为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夏云峰 《绿色大世界》2009,(5):91-92,97
2006年6月,国家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建设提供了依据,本文主要以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空调暖通技术、减排技术、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智能化技术、主体结构体系材料技术这几个方面阐述了为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平衡与节水策略入手 ,以辽宁喀左为例 ,通过对水资源现状分析 ,阐述了该类地区的水资源与用水的关系 ,提出了半干旱地区适宜节水策略。  相似文献   

18.
干旱半干旱地区景观设计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文章通过介绍国外耐旱景观的实例总结其景观设计的要点,通过充分利用水资源、选用耐干旱植物、应用渗水性铺装、打造小而精的水景、采用节水灌溉等措施,提出不同的营造节水景观的策略,提高景观的可持续;同时对比不同营造策略的优缺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节水手段;再根据我国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特点提出节水景观的植物选择要点。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常州市某绿色建筑三星级办公楼项目严格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有效的降低了建筑能耗,减少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我国建筑政策和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此办公建筑分别从室外透水地面、活动外遮阳系统、余热利用、自建中水站、雨水收集利用、自然通风设计、自然采光设计、绿色照明系统、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高强度钢、灵活隔断、智能化系统等方面进行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全面系统地运用了高效的绿色技术,打造了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充分体现了能源与资源节约型理念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秦皇岛市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秦皇岛市应采取的节水措施和发展方向,其结论对秦皇岛市水资源的高效和持续利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