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两处具有合适面积的华南虎栖息地”。就如何拯救保护区华南虎做了初步的研究探讨,并提出了拯救方案。  相似文献   

2.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点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植物、动物、昆虫的资源、水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论述了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点;以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典型性、脆弱性、面积适宜性等为指标对该保护区的自然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又从生态、社会、经济上对保护区的效益作出了评价,并通过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讨论而对其管理给予了评价。据此,强调了加快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期工程为例,立足多元化的监控对象和复杂的立地条件,通过一套完整的资源监控系统设计打造"智慧保护区"。文中系统地阐述了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智慧保护区"资源监控系统的4个组成部分:野外视频监控预警模块、野外智能巡护模块、综合监测无人机模块、自然保护区综合信息平台模块及其系统设计内容。依托空域的视频监控预警技术和无人机监测技术、天域的卫星导航和野外智能巡护技术以及地域的视频监控基站、手持巡护仪、野外监测仪器、综合信息平台等技术和手段,形成了基于"智慧保护区"的"空、天、地"一体化资源监控系统,实现自然保护区内资源监控和生物多样性的智慧监控。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等方法,摸清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林农的经济来源、生活现状及民生开支等情况,并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得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生态补偿应针对不同经营功能区、面积和人口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财政补偿。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年补偿标准为核心区246.66元/hm2和391.04元/人、缓冲区157.91元/hm2和250.35元/人,即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年均补贴核心区为3 206.53元/户,缓冲区为2 052.87元/户。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工作的作用、目的及任务,从制度建设、思想认识、记录工具、巡护数据的保存等方面探讨了提高保护区野外巡护工作水平和效果的方法,以使野外巡护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为保护区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顶平山位于东径110°44′,北纬30°02′,在湖南石门县与湖北五峰县和鹤峰县交界处,属武陵山脉壶瓶山的一部分,与鄂西山地相连,也是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精华所在。境内海拔在340—1860米之  相似文献   

7.
正以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立足多元化的监测数据,通过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打造"智慧保护区"。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松山自然保护区"智慧保护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10个应用模块(本底资源、野外巡护、动物动态监测、人工鸟巢监测、植物群落动态监测、有害生物监测、环境监测、防火监控、用地管理和地理信息)的设计背景和内容。平台运行近三年来产生了良好效果,对强化松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乃至促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野外巡护是设立保护区和保护区管理的作用和价值的体现,是自然保护区管理中最基本的工作,是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措施,也是与当地群众进行沟通、交流和宣传的主要形式,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阐述了西双版纳布龙自然保护区概况,分析了野外巡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危害现状的调查,结合多年来在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实际,就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补偿机制,使受害群众得到及时、足额的补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因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鬣羚和黑熊的犯罪嫌疑人杨元虎、刘金国、王成勇在外逃5年之后终于全部落入法网。2002年1月28日,犯罪嫌疑人唐汇兵、卢年永、杨元虎、叶永红、王成勇持枪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廖家坡山林中围猎时,由唐汇兵开枪猎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鬣羚1只,当天将鬣羚运至唐纯初家剥皮肢解,5人各分得鬣羚肉一份食用。  相似文献   

11.
全球环境基金保护地管理项目旨在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该项目的示范区,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9月19日~10月5日进行了准备阶段的PRA调查工作.通过对该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社区的实地调查,了解到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对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资源利用受限制、经济发展缓慢、野生动物危害、交通不便、基础服务设施差、缺乏农业技术以及退耕还林后未减税是影响当地社区发展的重要因子,并就此次调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调查人员理解偏差;当地居民的认识误区、实践与理论的出入、人为因素干扰、第三方参与不足和资料处理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典型性、面积适宜性等特点;评价了保护区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阐述了保护区目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顺、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分析了加快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文献和实地调查基础上,统计分析了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及其与相邻区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区蕨类植物丰富,共有蕨类植物34科、77属、273种(含变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等5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蹄盖蕨属、铁角蕨属等18属,但属内分化程度较低;(2)科和属的地理成分均以热带成分为主,说明小溪与热带联系紧密,但种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性质的亚热带山地成分为主,其中尤以东亚成分中的中国—喜马拉雅型占绝对优势(占小溪总种数的38.5%);(3)在相邻6个蕨类植物区系中,物种的丰富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井冈山、梵净山、壶瓶山、小溪、八大公山、猛洞河;小溪蕨类植物区系与壶瓶山、梵净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密切,与八大公山、井冈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较为密切,与猛洞河蕨类区系关系较疏远。  相似文献   

14.
菜阳河自然保护区是实施“中国荷兰合作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 (FCCDP)的试点保护区。根据项目要求 ,2 0 0 0年 4月 2 4日~ 5月 5日 ,11月 4日~ 11月 17日对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 2次野外调查。野外调查中采用以常规的路线调查法为主 ,辅以定点统计 ,张网捕捉鉴定后释放 ,访问当地村民等方法进行。共记录到鸟类 2 2 1种 ,分属于 17目 4 5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 2种 ,Ⅱ级保护鸟类 2 1种 ;留鸟 16 4种 ,夏候鸟16种、冬候鸟 2 8种、居留类型不详的鸟类 13种。并对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实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资料,提高监测能力和监测水平,雾灵山保护区自2015年开始将红外相机技术应用到野生动植物的资源调查和管护中。目前应用红外相机技术发现兽类5目10科14种,鸟类4目6科10种,掌握了区内主要物种猪獾(Arctonyx collaris)、狍(Capreolus)和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的日活动节律,补充了保护区的本底调查资料,为保护区进一步开展金钱豹(Panthera pardus)、斑羚(Naemorhedus goral)和鸟类多样性等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保护区制定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的相关管护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甘肃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现状研究、分析,提出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在现阶段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及其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重点、生物资源恢复措施及其保护对策,从而进一步阐明了全面保护该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拯救濒临灭绝的生物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莽山烙铁头蛇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7年在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界的沙坪片发现莽山烙铁头蛇活体实体1条。为了进一步了解莽山烙铁头蛇资源情况,2010—2012年,2个自然保护区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对沙坪片区莽山烙铁头蛇进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在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沙坪片有莽山烙铁头蛇分布,分布海拔800~1 200 m,种群数量估计有48~80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