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研究了硫酰氟在高大平房仓中的实仓熏蒸杀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硫酰氟熏蒸可有效控制储粮害虫。硫酰氟熏蒸CT值为840 g·h·m-3~905 g·h·m-3、熏蒸72 h后,分别在熏蒸结束后第3周和第6周取样,发现粮堆中不同部位的活虫数均为0;熏蒸结束后,粮堆各部位预埋虫笼中的谷蠹、锈赤扁谷盗成虫,以及赤拟谷盗的成虫和幼虫的死亡率均为100%。筛除受试昆虫后,将饲料中的残留害虫进行培养,8周后发现饲料中的活虫数均为0。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硫酰氟在高大平房仓进行熏蒸杀虫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硫酰氟在粮食熏蒸杀虫中的应用,解决扁谷盗等储粮害虫难以彻底杀死、磷化铝生产受限、残渣处理环保等问题,对平房仓粮食进行硫酰氟熏蒸杀虫试验,适时对粮堆各层硫酰氟浓度进行检测,评价害虫防治效果,探索平房仓硫酰氟浓度渗透衰减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储存2028 t优质中籼稻的房式仓,采用20 g/m3的硫酰氟环流24 h、熏蒸5 d的试验表明硫酰氟熏蒸对玉米象、米象、谷蠹、赤拟谷盗、书虱等5种7个品系储粮害虫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和抑制作用,并且反映硫酰氟熏蒸对磷化氢抗性害虫和敏感害虫没有明显的不同效果;同时通过定点和综合样的稻谷品质分析发现,硫酰氟熏蒸对稻谷品质没有表现出负面影响.通过对2个点不同层面稻谷中残留分析,各个点的残留都不超标,都符合GB 2762-2005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硫酰氟对仓储害虫的熏杀效果已得到确认,但在安全性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我库参考以往的熏蒸杀虫经验,开展了硫酰氟在小麦上的残留试验.试验表明硫酰氟属挥发性熏蒸剂,消解迅速,揭膜后挥发逸散作用明显,均未检出硫酰氟的残留量,不同剂量熏蒸处理时,残留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硫酰氟对害虫、植物种子等的毒性。在室温下硫酰氟剂量30-50g/m^3,熏蒸72小时,在小麦中F^ 的残留量为0.93-0.61ppm;剂量50g/m^3时熏蒸48-72小时,在玉米中的残留为0.12-1.5ppm,而同样剂量熏蒸48小时,在稻米中的残留为0.37-1.2ppm。F^ 在熏蒸面粉中的残留较高,吸附性比溴甲烷低,解吸比溴甲烷快。硫酰氟已在农、林、外贸、检疫、文物、轻纺和建筑业中应用,对熏蒸粮食、棉花、蔬菜和种子以及对档案、纺织品、橡胶、金属(含金)等无不良影响,用CH3Br、C2H4O和SO2F2真空熏蒸能安全、有效地控制储藏物害虫和动植物病害,同时开发出CH3Br筒仓环流熏蒸储糖害虫技术,研制出CH3Br筒仓真空熏蒸机和环流设备。  相似文献   

6.
<正>为判断溴甲烷和硫酰氟对舞毒蛾不同虫态的杀灭效果,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人员在25℃下,分别在经过气密性检测的熏蒸桶内投入16、20、24、32克/立方米的溴甲烷和40、56、72、88克/立方米的硫酰氟,熏蒸处理舞毒蛾卵、1龄幼虫、蛹和成虫4.5小时。结果表明,经过4.5小时熏蒸,杀灭舞毒蛾卵、1龄幼虫、蛹和成虫的溴甲烷浓度分别为32、  相似文献   

7.
模拟仓中甲酸乙酯对4种储粮害虫的熏蒸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麦、玉米和稻谷等3种粮食的模拟仓中测定甲酸乙酯对4种重要储粮害虫成虫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 F.、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的熏蒸活性,结果表明甲酸乙酯在小麦仓中的熏蒸效果最好,在玉米仓中的熏蒸效果次之,在稻谷仓中的熏蒸效果最差.在30℃条件下,以70 g/m3的药剂浓度熏蒸处理24 h,在小麦仓的上、中、下3层的4种害虫死亡率均达到100%;在玉米仓的上、中层4种害虫的校正死亡率也均为100%,而下层也仅有少量米象个体存活;在稻谷仓内,上、中、下3层的4种害虫均有存活,即使浓度达到90 g/m3,下层4种害虫的校正死亡率也均低于50%.对不同的害虫种类而言,甲酸乙酯对嗜卷书虱和谷蠹的熏蒸效果较好,赤拟谷盗次之,而相同条件下对米象成虫的熏蒸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8.
随着磷化氢的长期使用,重庆地区的锈赤扁谷盗等抗性虫种极易孳生并很难彻底防治。通过使用硫酰氟进行熏蒸杀虫试验,对害虫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硫酰氟具有无抗药性、无腐蚀性、杀虫彻底、安全性高等特点,交叉使用硫酰氟熏蒸杀虫,可以减缓虫害抗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硫酰氟对储粮害虫活性及残留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硫酰氟熏蒸处理储粮害虫,对储粮害虫活性及硫酰氟的残留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温度15~10℃下密闭熏蒸16 h,供试虫种的致死中量为:锯齿谷盗LD50=1.4125 g/m3,谷蠹LD50=1.972 g/m3,玉米象LD50=2.512 g/m3,甜食虫LD50=3.715 g/m3,赤拟谷盗LD50=7.446 g/m3。混入二氧化碳能使硫酰氟分散增匀,促进药剂渗透,有增效作用。建议在开拓硫酰氟应用于储粮时,5~10 g/m3剂量硫酰氟混入二氧化碳14~16 d,处理后的含氟量均低于国家规定的允许量。  相似文献   

10.
在25℃±1℃,70%±5%R.H.的条件下,研究90%、95%和98%浓度的氮气对储粮害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90%以上氮气对混合虫态发育为成虫以及成虫的生育均有抑制作用,时间越长,抑制效果越好,90%氮气不能用于对害虫成虫的防治;95%氮气对米象、锈赤扁谷盗和书虱成虫有效,但不能有效防治赤拟谷盗和谷蠹成虫,对所有试虫的混合虫态均可以控制,但需要通气的时间较长,对混合虫态的控制效果为依次为:米象>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谷蠹;98%氮气对所有成虫的控制效果均较好,对混合虫态发育为成虫的控制效果也较好,对成虫的控制效果依次为:米象>锈赤扁谷盗>赤拟谷盗>谷蠹,对混合虫态的控制效果依次为: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米象>谷蠹.不同浓度氮气对害虫的防治效果与害虫是否具有PH3抗性无关,氮气气调可用于对PH3抗性虫种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双氧成对玉米象的发育和繁殖的生物学的影响试验。用10mg/kg的剂量处理谷物。3星期后有455%的成虫死亡和95%的后代受到抑制.当把F;代成虫转移到未处理的谷物中,由于F。代没有祛少,所以成虫没有线有.不过,双氧成在10ms/ks时,能减少成虫产卵,只有在产卵两个星期内处理的谷物,才对隐形的未成初期害虫有影响。用1mg/kg双氧成处理的后代.在任何虫龄均不受影响.双氧威防治玉米象的生物学活性@施德耀$上海南汇饲料厂化验室  相似文献   

12.
硫酰氟熏蒸剂用于基质消毒在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明确硫酰氟熏蒸剂对基质栽培番茄、茄子经济性状、产量及番茄晚疫病、茄子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影响,2013—2014年,进行了硫酰氟熏蒸剂基质消毒对番茄晚疫病、茄子青枯病的防效及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硫酰氟熏蒸剂10、20、40 g/m33个供试剂量和3、5、7天3个熏蒸时间处理,其对番茄晚疫病、茄子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甲醛消毒处理,番茄、茄子作物的经济性状指标株高、茎粗明显增加,产量提高。处理效果随着硫酰氟用量的增加显著提高,硫酰氟不同熏蒸时间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生产上推荐硫酰氟熏蒸剂基质消毒40 g/m3熏蒸5天为宜。  相似文献   

13.
梁权 《粮食储藏》2005,34(3):36-42
扼要地述评了国内外淘汰甲基溴的进程及其替代熏蒸剂和方法的研究概况。作者强调,形势对储粮害虫综合治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被全球广泛应用的唯一熏蒸剂磷化氢,因甲基溴即将被淘汰而面临更大的压力。它迫切需要不断改善应用方法,以便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增长和传播,满足人类对环保和健康安全的要求。作者也认为,单一熏蒸剂多种用途的时代将逐步转变为专用或只限于在某一领域使用的熏蒸剂的时代。目前,在粮食储藏、粮食检疫处理和粮食加工领域,急需开发更多的熏蒸剂和其它防治害虫的新方法,特别是物理的方法。作者根据国内外已经取得的成果,提出应对硫酰氟、甲酸乙酯、环氧丙烷和氧硫化碳等的应用可能性进行探讨,并认为其中硫酰氟在我国粮食部门是最有希望的溴甲烷替代熏蒸剂。对于古老熏蒸剂如氰氢酸和二硫化碳等,也应进行重新评价,以便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其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书虱已成为在四川地区熏蒸后频繁出现且较为难治的储粮害虫,通过对试验仓采取综合防治和硫酰氟熏蒸两种处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实仓应用效果,对提高储粮稳定性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储粮害虫防治过程中的抗性、药剂短缺等问题,从硫酰氟物理化学性质入手,对其杀虫机理、防治效果、残留及降解、农药登记、熏蒸应用技术、浓度检测仪器、安全防护措施、环境保护、熏蒸防治增效等方面一一进行分析,提出了硫酰氟有可能成为淘汰溴甲烷之后的磷化铝替代熏蒸剂,以及需要关注的伴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短时高温暴露对Q型烟粉虱成虫存活及生殖适应性的影响,将Q型烟粉虱成虫在不同温度(37℃、39℃、41℃、43℃、45℃)下暴露1h后研究了成虫存活率、产卵量及F1代存活率的变化。结果表明,Q型烟粉虱在37~45℃范围内暴露1h后,成虫存活率由100%下降到21.4%,41℃及以上高温对Q型烟粉虱成虫存活率有显著影响;高温暴露后Q型烟粉虱成虫产卵量没有显著影响,Q型烟粉虱成虫在41℃及以上高温下暴露1h后F1代的存活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银耳多糖对南美白对虾的保鲜效果,采用不同浓度(0.2%、0.4%、0.6%、0.8%、1.0%)银耳多糖对南美白对虾进行处理,以1%亚硫酸钠(CK1)和蒸馏水(CK2)作为对照,4℃储藏8 d,每2 d对南美白对虾进行感官和黑变评定,并测定对虾的pH值、挥发性盐基氮值、硫代巴比妥酸值、色差、持水力和细菌总数.结果表明,银耳多糖能够抑制南美白对虾的感官品质劣变和体表黑变,延缓南美白对虾pH值、挥发性盐基氮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增加,减少对虾水分损失,抑制细菌生长,其中0.6%银耳多糖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黄荆挥发油对玉米象的生物活性及种群控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采用三角瓶熏蒸法、滤纸药膜法、选择饲料法和药剂拌粮法,分别测定了黄荆挥发油对玉米象成虫的熏蒸、触杀、驱避和种群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黄荆挥发油在50μL.L-1、100μL.L-1浓度下熏蒸处理72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92.1%和100%;处理后72 h的触杀毒力LC50为0.3377 mg.L-1;以0.2%剂量处理小麦,处理后48 h和72 h对玉米象成虫的驱避率分别达84.9%和69.2%;在4 g/kg处理剂量下,处理小麦后72 h和168 h,对玉米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处理后55天,对F1代成虫的种群抑制率也达100%,持续控制效果十分理想。黄荆挥发油作为储粮保护剂具有很大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9.
锈赤扁谷盗是第二食性害虫,其成虫和幼虫均能危害破碎和损伤的禾谷类、油料及粉类。粮仓发生该害虫时,其局部密度往往相当大(在100头/kg以上),且常常会导致粮食发热直接影响粮食的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20.
散装小麦局部环流熏蒸杀虫实仓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小麦仓中下层局部生虫,采用粮堆局部处理机环流熏蒸,分两次投药,共计熏蒸处理时间为两周。实验证明:在处理部位PH3浓度100~300ppm可以保持12天左右,粮堆中的害虫全部杀死;经检查埋入粮堆的赤拟谷盗、谷蠹和玉米象,成虫死亡率100%,对虫粮培养42天后,检查F1代为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