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通过对陕西宝鸡地区矮化中间砧苹果示范园不同树龄、不同品种、不同密度拉枝方法在树体生长中的反应情况调查,结合多年生产实践,以3年生大苗建园的矮化中间砧园(栽后2~4年)为例,谈谈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拉枝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苹果枝干轮纹病又称粗皮病,是仅次于苹果腐烂病的又一重要枝干病害,近年来随着苹果苗木流通不断加大,苹果枝干轮纹病在渭北长武开始发生危害,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在富士系苹果幼树上发生严重,部分新建幼园发病率在10%左右,轻者造成树势衰弱,重者导致整个植株枯死、果园毁灭。1发病症状苹果枝干轮纹病在主干(图1)、主枝(图2)、侧枝、小枝以及矮化中间砧上均有发生,但以主干、矮化中间砧  相似文献   

3.
1976年春,在莒县浮来山园艺场山地建立35.9亩矮化中间砧苹果密植园。基砧为难咽,中间砧为M7,品种为金冠和红星(授粉树)。实行计划密植,大小行栽植,大行3m左右,小行约2m,株距2m,亩栽140株。11~12年生进行间伐,间伐后平均每亩105株。栽后第3年见果,第5年平均亩产1001kg,第6年进入盛果期,亩产1725.1kg,第14年平均亩产达3216.02kg,平均单果重142g,1级与2级果占85%以上。栽植14年全园累计总产914918kg,年平均亩产1820.37kg。从栽植第5年开始,当年收入大于支出,第7年开始累计收入大于累计支出,做到有盈余,14年平均每年每亩纯收益715.52元,经济效益明显,被列为省级苹果样板园。本文主要总结分析了山地梯田无灌水条件下,苹果矮化密植园丰产、稳产的栽培技术措施,可供苹果矮化密植丰产栽培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4.
2011年延长农夫果业合作联社与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西安试验站联合,考察了甘肃静宁、庄浪、天水的SH矮化中间砧密植园,认为表现良好,同年于山西省农科院果树所引进基砧为八棱海棠、中间砧为SH1、品种为长富2号的4年生一级苗,苗木根系发达,枝干健壮,芽体饱满。同时引进授粉品种丹霞。通过连续4年的管理和观察,证明了S H1矮化中间砧苹果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且品质优良性。现就SH1矮化中间砧苹果在延安的特性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果农之友》2011,(10):46-46
矮化密植树不同于乔化树,枝条的生长相对较慢,枝干发生轮纹病后很容易导致树体早衰。枝干轮纹病瘤能在枝干上逐年积累,形成粗皮,而且目前生产上还缺乏对枝干轮纹病的有效治疗措施。如果不注意防治,枝干轮纹病将成为环渤海湾和黄河故道苹果产区制约矮化富士密植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防治矮化密植园轮纹病必须从育苗和幼树期做起,尤其是环渤海湾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嫁接不同矮化中间砧的2年生盆栽金冠苹果树为试材,研究不同矮化砧木对金冠树体及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矮化中间砧影响金冠苹果树体及根系的生长发育。中间砧为GM256的金冠苹果,树体高度及新梢生长量最大,除根系直径外,其余根系形态指标均最大,树体矮化效果最差;SH1树体矮化效果最好;SH6矮化中间砧木与接穗亲和性最好,辽砧2号组合的亲和性最差;d≤0.5mm根径级的毛细根为金冠苹果幼树根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7月30—31日,笔者一行5人到阿克苏农一师五团、六团和十团对苹果矮化密植生产园进行考察。农一师目前苹果栽植面积为800 hm~2左右,主栽品种为‘天红2号’‘2001富士’,砧木为矮化中间砧SH6,授粉树为‘王林’。树龄1~8年,株行距1.5 m×4.0 m,6年生树666.7 m~2产3 000 kg左右,产值15 000元。2015年8月23—26日到伊犁州林科院考察苹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不同砧木苹果树细根的发生和周转动态,连续4年通过微根管技术研究不同砧木的5年生‘富士’苹果砧穗组合细根中的活根根长密度与死根根长密度的动态变化,以及细根年周转率和季节周转率。结果表明,乔砧树富士/八棱海棠的活根根长密度最大,矮化中间砧富士/M9/八棱海棠和富士/SH40/八棱海棠次之,矮化自根砧富士/M9、富士/SH40和富士/小金海棠最小,所有砧穗组合的活根根长密度随着树龄的增加而逐年减小。所有砧穗组合在夏秋季出现细根发生和死亡高峰期,乔砧树富士/八棱海棠的细根发生高峰期的活根根长密度和死根根长密度均最大。细根年周转率和季节周转率年度间差异大,矮化自根砧树细根的年周转率高于乔砧树。矮化自根砧和矮化中间砧树体ARLD低于乔砧树体可能与其致矮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25个矮化砧木苹果树和17个矮化中间砧嫁接‘宫藤富士’苹果树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类型矮化砧木1年生枝条和不同矮化中间砧‘宫藤富士’1年生枝条的半致死温度,以及17个矮化中间砧对‘宫藤富士’树体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H系矮化砧木抗寒性最强,同系内砧木半致死温度相近,‘SH8’‘SH9’‘SH12’‘SH28’与其他砧木差异明显,M系和MM系砧木抗寒能力最差;17个矮化中间砧嫁接的‘宫藤富士’1年生枝条半致死温度的差异与其中间砧枝条有相似的趋势,中间砧影响栽培品种的抗寒性。不同矮化中间砧嫁接‘宫藤富士’,7年生树高度、干径、覆盖率和总枝量等差异较大,以‘GX’和‘MM106’为中间砧的树最高,以‘MM106’和‘SH3’为中间砧的树体覆盖率最大,以‘M7’为中间砧的总枝量最大,以‘SH40’和‘SH6’为中间砧的平均株产最高,以‘SH18’和‘SH6’为中间砧的大果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在对矮化中间砧苹果进行生产性能试验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讨其树体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及与产量的关系,我们于1983年11月,对不同矮化中间砧嫁接红星苹果成龄树进行了树体地上部和根系的解剖分析,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试材和方法 试材:取自矮化中间砧试验园M9、M7、崂山奈子中间砧嫁接红星17年生树(基砧为山定子),对照为乔砧(山定子)红星同龄树。栽植株行距为3×3.3米。每种砧木选1株树冠完整并具有代表性的树作剖析树。各砧木剖析树的树体生长情况及累计株产见表 1。该试验园为平地,壤土,排水较差,有机质含量 0. 8 3%,速效氮、磷、钾…  相似文献   

11.
<正>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主要危害6年生以上的结果树,造成树势衰弱、枝干枯死、死树,甚至毁园。笔者所在永寿县地处陕西省中西部,渭北旱塬南缘,年均降雨600多毫米,年平均气温10.8℃,无霜期210天,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是苹果优生区。全县栽植苹果40万亩,苹果产业已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65%面积的树龄在10年以上。随着树龄的增大,挂果量的增加,腐烂病也逐年加重发生。2009  相似文献   

12.
为迅速提高我市苹果的质量,实现出口创汇的目标,1993~1995年进行了以红富士苹果套袋为主的配套栽培技术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试验的基本情况 试验园选择4~10年生的红富士园片,乔砧栽植,密度为3×4m、3×5m,矮化中间砧树为2×3m。在搞好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加强花果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应用苹果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00年前后我国苹果生产发展中,诞生了乔砧矮化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这项技术促进了苹果生产水平的提高,但在十几年后的今天,大面积乔砧矮化密植园随着树体的不断长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即个体郁闭(树体大枝过多、过密、过低,树体结构紊乱,树冠过厚,枝量过大)和群体郁闭(栽培密度过大,没有按计划密植的要求整形修剪和管理,砧木类型不对以及树形、砧木和密度搭配不合理)。其主要原因是果农们没有学会乔砧矮化密植园相配套的果  相似文献   

14.
1 辽宁省苹果矮化砧木利用现状 1.1 苹果矮砧栽培现状 辽宁省苹果矮砧栽培开始于1965年,曾在大连、营口、葫芦岛等地尝试发展,但由于冻害、适应性及管理因素等原因,没有形成栽培规模.目前,辽宁省苹果矮砧栽培总面积约为0.97万hm2,占全省苹果栽培总面积的3.81%.其中10年生以上矮砧果园不足20 hm2,4~6年生矮砧果园0.05万hm2,3年生以下矮砧果园0.9万hm2,主要集中在沈阳市及周边地区.辽宁省应用的矮化砧木主要有GM256、77-34、辽砧2号、MAC9、M26等,利用方式均为中间砧,基砧为山定子.嫁接方法以芽接为主,苗木为2年出圃的快苗,栽培株行距为2~3 m×3~4 m.  相似文献   

15.
苹果壮旺幼树不同修剪方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稀植园和密植园苹果壮旺幼树的修剪试验,明确了长放修剪方法可节省用工,有利于树体生育,成花早,株产高,尤其适用于密植园的苹果栽培。开始采用长放修剪的树龄,密植园苹果树宜在2—3年生;稀植园苹果树宜在株间树冠相距1.5—2m时进行、截放修剪方法适用于既需扩冠又要较早结果的苹果壮旺幼树。短截修剪方法修剪量大,不利于苹果壮旺幼树的生长发育,结果晚,株产低,且费工;但对栽后缓苗期树或衰弱树还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改善高密园树体光照条件,解决果园郁闭现象,提高果园经济效益。为确保减树不减产,减树不减效的目的,现就间伐后果树的生长、结果和经济效益,调查总结如下。1间伐园的基本情况该园位于洪家镇曹公村曹俊果园,树龄为15年生矮化红富士园,中间砧为M26,长度20厘米,栽植时中砧全部入土。面积5亩,株行距为2米×3米,亩栽110株,株行间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中部地区苹果树广泛应用的M26矮化中间砧,抗枝干轮纹病能力有限,尤其是进入结果期后,随着树龄和果实负载量的增加,发病程度日益严重,从而影响了树体的经济结果年限,阻碍了矮化砧在该地区的发展利用。因此,我们从1972年就着手苹果矮砧选育工作,以期...  相似文献   

18.
 以2 年生大田栽培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幼树和乔砧富士苹果(宫 藤富士/平邑甜茶)幼树为试材,通过春季土施15N–尿素研究了SH6 矮化中间砧对苹果幼树N 素的吸收、 利用及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相比,乔砧幼树长势强,净生长量大。树体各器 官的Ndff 值均表现为乔砧幼树大于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两种类型苹果幼树15N 分配率表现出一致规律, 即叶片中最高,新梢和粗根中次之,中心干最小,其中40% ~ 70%氮素分配给新生器官(新梢和叶);秋 梢停长期,乔砧幼树地上部新生器官N 肥分配率(63.66%)明显高于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57.68%), 乔砧幼树氮素利用率(14.32%)显著高于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氮素利用率(8.55%);秋季落叶后,乔砧 幼树叶片中有33.11%的氮素回撤到树体内,而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叶片有36.92%回撤到树体内,除细根 外,各个器官均有氮素回流贮藏,其中粗根和皮层是苹果氮素主要的贮藏部位,乔砧幼树地下部氮素增 量为8.34%,明显大于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的增量6.85%。SH6 中间砧对苹果幼树氮素吸收及回流上均 有显著的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苹果树干腐病是苹果的主要枝干病害之一,多年来在辽宁苹果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发生在管理不善的幼树和衰老树上.由于发生量小,危害较轻,一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苹果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和栽培品种、管理模式、气候条件等的变化,苹果树干腐病的发生和危害日益严重,在不同管理水平和树龄的苹果树上均有发生,致使树势衰弱,死枝死树毁园现象大量发生,给苹果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 1987年春,山东省文登市草庙子镇贾家庄在山岭丘地定植70亩矮化中间砧苹果密植园。其苗木墓砧为八棱海棠,中间砧为M26,品种以红富士为主,新红星、绿光、烟青、秦冠为辅,栽植行株距为2.5m×2.0m,亩栽133株。1990年10月经威海市果树专家验收,4年生红富士园亩产1995kg,一、二级果率达97.6%。我们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1.选用优良苗木建园时采用符合苹果苗木国家标准(GB9847-88)的合格苗木。提高了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