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大理州古树名木概况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发布的《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国家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国家二级古树300~499年,国家三级古树100~299年,国家级名木不受年龄限制,不分级。为全面摸清全州古树名木资源情况,2013年9月,州绿化委、州林业局组织12县市开展了古树名  相似文献   

2.
《云南林业》2014,(4):38-39
一、全面开展古树名木普查 大理州十二县市绿化委员会、林业部门根据州绿化委、州林业局的统一部署,于2013年9月起全面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3.
古树名木是雅安市重要的种质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生产、科研、人文、地理、旅游等多方面的价值。本文就雅安市7县1区的古树名木资源的存量、种类、分布和保护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并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古树名木是指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古树指100年树龄以上,名木指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和纪念意义。为提高保护古树名木意识,发挥其科研、观赏、旅游价值,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我们于2013~2014年组织林业、园林等部门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全县古树名木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介绍福建省古树名木现状,从物种、分布、年龄、保护等级、保护价值、生长状况等多方面的分析出发,阐述了如何利用福建省古树名木资源开发科普旅游、观光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旅游、宗教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思路。在有效保护福建省古树名木资源前提下,充分发挥古树名木旅游资源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文物,也是风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科研、生态、观赏和科普价值。它既有生物学价值,又具有活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好古树名木对生物资源和历史遗产的保护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天池管委会制定了《天池景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有效保护了天池景区以定海神针、夫妻树为代表的古树名木和珍稀、珍贵的植物物种,使天池旅游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温州名木古树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州名木古树资源极为丰富,据调查已鉴定名木古树有104种,隶属40科75属;地理成份复杂、热带、亚热带成份占优势;并拥有较多的孑遗种、特有种、单种属;具有古、稀、奇特色;同时还拥有较多的国家级保护树种、创分布新记录和温州特有种。为温州市现代林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丰富的物种基因库,为温州市旅游风景资源展示了自然美的珍贵价值,又是为研究温州古代原始森林植被起源、演替、树种组成、结构特征和历史各进  相似文献   

8.
<正>古树名木是有生命的绿色文物、是树种资源中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古树名木对生物资源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园林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自身立地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古树出现倒伏现象时有发生,通过制订科学方案和保护措施,运用技术手段,对倒伏古树进行救治和复壮,恢复古树景观效果,更能发挥古树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乌兰察布市古树名木及珍稀濒危树种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掌握乌兰察布市现有古树名木和珍稀濒危树种资源现状,乌兰察布市林业局于2010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市开展古树名木和珍稀濒危树种资源调查工作。调查结果表明,全市有古树名木15株,珍稀濒危树种12种,并提出了古树名木和珍稀濒危树种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江西省古树名木主要树种资源进行评价,构建古树名木生态价值、景观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综合价值进行评价,为江西省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古树名木资源社会价值(0.4966)>景观价值(0.2876)>生态价值(0.1396)>经济价值(0.0762),其中,科研科普指标权重最高,而林产价值权重最低.江西省古树名木资源在宜春分布最多,在南昌、萍乡、鹰潭、景德镇的分布数量最少,且Ⅰ级和Ⅱ级古树名木在江西省内各城市均占有数量优势.综上所述,江西省内古树名木资源总体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关于加强保护古树名木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及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们组织各地开展了对现有古树名木的普查建档工作,目前已初步普查完毕。 一、普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普查建档的古树名木范围一是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二是树龄在百年以上树木;三是树种珍贵,国内外稀有的树木;四是树形奇特,国内外罕见的树木;五是国家规定的重点保护树种。调查内容为:树种、树木所在地、林龄、树高、胸径、冠  相似文献   

12.
古树名木资源科普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并且具有较高的景观、科研和历史价值,因而成为开发优质科普旅游的基础。文中对古树名木的科普价值和旅游资源潜力进行分析,并且以"树文化"为发展契机的贵州妥乐村、台湾科普旅游典范——溪头自然教育园区以及面临开发与保护平衡的云南腾冲古银杏村为案例,分析了3个景区的成功要素和建设经验。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古树名木资源分布区的科普旅游开发模式和景区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黔东南州古树名木的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是宝贵的物产资源和重要的历史文物,是有生命的无价之宝,有“活化石”、“古文化”、“国宝”、“活文物”之称。黔东南州森林资源丰富,分布有历史文化价值丰富的多种古树名木。文章通过对黔东南州各县古树名木的种类分布情况及分布特点进行介绍,发现黔东南州古树名木保护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对黔东南州古树名木保护利用的建议。同时,也为我国古树名木研究提供部分基础数据,供其他地区研究古树名木提供部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历史、科研、文化价值,了解其分布、数量、生长现状是保护古树名木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走访,对哈尔滨市古树名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共有古树名木1 075株,分属9科15属18种,优势树种是榆树Ulmus pumila,961株。在对古树名木树种构成、行政区分布、生境、树龄、胸径和名木情况做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哈尔滨市古树名木生长现状,提出严格控制使用融雪剂、加强名木培育意识、大力发展古树名木旅游业、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广东省古树名木普查的数据,对中山市古树名木的数量和树龄状况、地理分布特征、树种分布特征、生长状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市古树名木共计1211株,总体保护成效较好,但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个别古树名木存在保护形式不合适的情况。为此,提出了建议:保持古树名木的养护工作,适当发展古树名木观光旅游,发挥古树名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促进古树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正古树名木具有历史、文化、科研、生态、景观、旅游、经济等多种价值。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历史、保护文化,就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涟源市全面启动了21个乡镇(办事处、经开区)的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经调查,涟源市境内的古树名木共有29科48属60种。其中,既有  相似文献   

17.
对十堰市区古树名木资源科、属、种的数量性状、分布、权属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十堰市区共有古树名木843株,分属25科39属54种。古树名木中数量最多的是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占总株数的19.81%;其次是黄连木(O.fragrans Lour var.aurantiacus Makino),占总株数的14.00%;栓皮栎占9.49%。乡土特征明显且具有较高园林应用价值的分别有:皂荚、黄连木、飞蛾槭、红豆树等。结合园林树种规划原理,对城市绿化树种选择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对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做出了初步规划。  相似文献   

18.
<正>古树名木是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绿色文物和活的化石,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极高的生态价值、深厚的文化价值、重要的科研价值、丰富的旅游价值和可观的经济价值。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弘扬森林生态文化,更广泛挖掘城乡古树名木珍贵资源,加大古树名木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功能,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10月11-12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跃飞在百色调研时强调,要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立法。他指出,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是社会人文历史的标志和见证,是珍贵的基因资源、难得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研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他说,条例起草工作小组要重点研究如何确定古树名木的权属、落实古树名木的管护责任、解决古树名木保护经费来源等问题,增强条例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保护广西的古树名木提供法律保障,促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推动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并且具有较高的景观、科研和历史价值,研究回归古树名木所在地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深入挖掘古树名木及地方文化资料。在此基础上,以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蕉园村为例,深入挖掘广东省古树名木文化,总结和思考目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现状,提炼出以"古树名木文化"、"名人望族文化"、"本地民俗文化"为精髓的蕉园村文化内涵系统,并对当地旅游开发模式和景区建设进行了探讨,策划出因地制宜、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