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采石场对环境的损害已经引起政府、社会各阶层的高度重视及关注。麒麟区先后对非煤矿山采取整顿关闭、转型升级等措施,先后关停采石场24家。关停的废弃采石场对周边的环境质量、景观资源、生物多样性造成较大的损害。为了修复矿山生态环境,再现绿水青山,通过分析麒麟区采石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生态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2.
熊仁武 《国土绿化》2005,(11):21-21
云南省山州富宁县林业局普阳煤矿山进行综合治理,恢复植被,共投入绿化资金54.5万元,建设生态林6926亩,使矿山的沙蚀地又披上了绿装。县林业局与管护员签订管护责任书,对所营造的生态林实行专人长期管护。煤矿确立了矿山标准化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齐头并进的“绿色矿区”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河北省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特征和治理现状的考察分析,矿山废弃地的生态退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石漠化"和"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是生态监管不到位;提出河北省应完善矿山环境管理机制,加大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并推广矿山生产全过程和多样化生态治理模式等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湖南矿山开发引起的系列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对矿山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省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7种途径,为实现我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良好矿区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植被恢复是灾后重建的重要部分,森林火灾后植被恢复重建对保护城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对隆阳区"呢喃山"森林火灾后植被恢复重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隆阳区"呢喃山"火灾后植被恢复的技术措施。以期促进隆阳区的生态与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由于长期开采矿山,当地山场生态遭到大面积破坏,原有山体面目全非,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及生态的发展。因此,对非煤矿山的生态修复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简要概述了矿山污染、生态修复的现状,强调了矿山污染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并根据矿山污染土壤的特点,从边坡治理、基质改良、植被修复三个方面介绍了矿山污染生态修复的几种主要方法。阐述了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结合矿山污染特性的类型,总结了方法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工程措施,从而在一定的理论依据上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提供技术参考。希望能够保证在矿山开采的同时,又恢复了生态系统的功能,使其能够自我维持,从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煤矿废弃地采取生物措施及人工措施相结合的生态恢复技术,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宜草则草、宜灌则灌、益林则林,建设多树种搭配、乔灌草混交的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体系。建立不同类型的煤矸石山及采煤沉陷地治理模式,并提出各种模式区树种选择及造林技术等配套措施,逐步根治矿区污染,恢复矿区土地生产力,改善废弃矿山的自然及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桥山林区矿山范围内生态环境破坏现状和相同生态区位废旧矿山植被恢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黄陵矿区矿山植被保护与恢复技术措施,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桥山林区矿山范围内生态环境破坏现状和相同生态区位废旧矿山植被恢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黄陵矿区矿山植被保护与恢复技术措施,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对云南省星云湖区的森林生态环境、径流区的生态状况、生态恢复措施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径流区生态恢复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提出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石漠化土地治理、恢复水土侵蚀严重地段及废弃矿山地段的植被、护岸林建设以及适度控制养殖业等星云湖径流区生态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矿山开采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包括对山形地貌和林地及耕地、建筑用地、自然景观的毁坏,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引发地质灾害。开采过程中的"三废"对自然景观和地形地貌等也会造成破坏。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在矿山治理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主要对矿山环境治理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区生态恢复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对灾区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借鉴日本及我国唐山市、台湾地区震后生态恢复经验,提出应科学规划、以"示范区"带动生态恢复、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绿地建设、对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事件严惩不贷等恢复地震灾区的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我国各种类型的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一直都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采取必要的措施修复矿山生态环境刻不容缓。以"五采区"为例,阐述了其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五采区"生态修复的对策与保障措施,以期能够为改善"五采区"生态环境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滇东北山区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繁,是云南省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生活贫困的特困山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构成了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危害日益加剧。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体,加快退耕还林步伐和加速坡耕地治理是当务之急。在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把滇东北山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议从加快生态经济型防护林(草)体系建设,建立滇东北生态经济科技示范园区,实行生态移民,积极进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强化法制意识,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和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6.
“青山工程”矿山生态治理经验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森  李银春 《防护林科技》2013,(6):65-66,73
文章介绍了辽宁省实施青山工程的重要意义,并通过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阜新矿山及其他工程生态治理的现状、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总结青山工程矿山及其他工程生态治理经验,为转变治理思路,探讨符合本地区矿山实际及特点,又便于实施操作的生态恢复治理方式。为实现阜新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良好青山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露天开采矿山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和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利用类型,此类地区已成为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区域。大量矿山进行露天开采,使黄石市成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对废弃采石场实施植被恢复与再利用已成为黄石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黄石市黄荆山北麓废弃采石场复绿工程为例,在对治理区现状及其造成负面影响的调查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废弃采石场植被恢复与再利用的原则、不同坡度采取的植被恢复措施和土地再利用方法,以期为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废弃采石场植被恢复与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矿山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易产生地质灾害隐患,同时导致矿区生态功能退化,不利于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陕西省汉中市徐家坡建筑用石灰岩矿山的调查,分析其生态环境破坏现状,初步探讨了该矿山的植被恢复方案,主要包括植被恢复设计原则,开采立面、弃渣场的治理,排水沟的修建及相关技术措施,旨在为该矿区及其他矿区的植被恢复治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将现有的矿山复绿生态治理先进经验、模式、成果应用于矿山复绿的生态治理,探索出适合播州区铝土矿矿山复绿生态治理的成功模式。紧紧围绕矿山开采后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控制水土流失,遏制土地石漠化、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造林育林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覆盖,以重点区域治理和开发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笔者对山西省生态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回顾了山西省在森林资源保护、矿山生态恢复、城乡生态建设、流域水体生态综合治理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成就,探讨了未来山西省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向,并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对生态建设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