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湖南省某尾矿库周边农田土壤和蔬菜受重金属污染为研究对象,采集该区域内的45个土壤样和34个蔬菜样,测量样品中重金属(Cu、Pb、Cd、Hg和As)的质量分数,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采用健康风险评法评价了4种暴露途径下(土壤/蔬菜经口摄入、土壤经皮肤接触和土壤经呼吸接触)各污染物对人体造成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研究表明: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该尾矿库周边农田土壤主要受到Cd、As和Pb的污染,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CdAsPbCuHg。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1.98,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As,其次为Ad和Pb。各污染物在4种暴露途径下的总非致癌风险是10.4,为不可接受风险,其中Pb、Cd和As的非致癌风险大于1,各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依次为AsPbCdHgCu,各污染物在蔬菜经口摄食途径下的总非致癌风险对HI总的贡献率最大,为97.1%。Cd和As在4种暴露途径下的总致癌风险是1.2×10-3,为不可接受风险,Cd和As的致癌风险均大于10-4,且AsCd,污染物(Cd和As)在蔬菜经口摄食途径下的总致癌风险对R总的贡献率最大,为91.6%。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省某电池厂遗留场地为例,根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对其进行了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场地作为商业开发用地,土壤中镍对人体有致癌风险和非致癌危害,重金属锌对人体有非致癌危害,且均在可接受风险水平内;场地主要污染物为铅,土壤中铅的修复目标为400mg/kg,修复范围为场区车间内,修复面积160m2,修复深度0.56m,修复土方量89.6m3。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我国东部某沿海城市企业搬迁地块拟开发为商住用地,对该场地进行了场地环境初步调查和水文地质调查。按照相关导则和指南布设土壤监测点23个、下水监测点5个,采集土壤样品共191个,地下水样品5个,依据相关标准进行了场地评价。结果表明:场地土壤检出的污染物中砷最大值超过筛选值,地下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和氯化物存在超标。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场地满足商住用地环境要求,属非污染地块,无需进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土壤的石油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在分析土壤石油烃污染危害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技术,包括物理修复、生物修复和化学修复等,并对各种技术的修复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综述。其中,原位化学氧化技术是修复城市保留建筑内的石油烃污染场地有效的技术之一,以上海市的工程实例对高压旋喷注射法在城市石油烃污染场地的原位修复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场地中高浓度残留的多环芳烃污染已成为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难题。选取我国山西某典型焦化类污染场地,筛选化学氧化技术对场地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为研究不同的化学氧化药剂对本工程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为后期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启动化学氧化修复试验。试验样品来自于现场两个不同地点,土壤中6种目标污染物总浓度分别高达24.43 mg/kg、74.96 mg/kg。试验分别研究了两种化学氧化药剂K药剂(主要成分为过硫酸钠和硫酸亚铁)及S药剂(主要成分为过氧化氢和硫酸亚铁)对轻度和重度污染土壤修复的效果,并结合工程修复目标值、现场土质特点等情况,确定采用S药剂修复本场地PAHs和TPH污染土壤,建议工程药剂投加比为2%且分批次投加。结果表明: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具有去除效率高的特点,非常适合我国焦化类场地污染土壤的修复;试验除为山西某焦化类污染场地提供技术外,对其它场地多环芳烃和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化学氧化修复也具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CST固化剂修复重金属和有机复合污染土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金属Zn、Pb、Cd和总石油烃复合污染土为对象,对新型固化剂CST的修复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室内pH值、酸缓冲能力、毒性浸出和重金属形态分布等测试,详细考察了CST固化复合污染土的关键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ST能够显著提高污染土pH值和耐酸侵蚀能力,并通过有效减少弱酸提取态重金属含量、氧化分解总石油烃,显著降低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浸出毒性,改善复合污染土壤的环境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黔西北某土法炼锌废渣堆场采集废矿渣、周边耕地土壤及农作物的可食部分,分析了样品中Cd、Cu、Zn、Pb、Cr和Ni的质量分数,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和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了废矿渣中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结果表明:污染指数显示耕地土壤主要受到Cd、Pb和Zn的污染,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PbZnCdCuNiCr;废矿渣堆中的重金属在3种暴露途径下对儿童和成人的总非致癌风险分别为28.9和16.8,均为不可接受风险,其中来自Pb污染的风险贡献率最大,高达95%以上;废渣堆的重金属的致癌危害风险为可接受范围。受污染农田土壤上种植的农作物的可食部分为重污染,以Pb和Zn污染为主,污染水平远远超过国家食品卫生限值标准。  相似文献   

8.
韩月冬 《绿色科技》2023,(10):182-186
对上海市某电镀公司地块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重点对地块内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等介质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包括pH值、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和石油烃等在内的多种污染物,并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上海市标准等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地块内WS6采样点检出氯苯,WS7检出萘,这可能与公司电镀生产和污染物堆放有关,但这些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标;W5采样点地下水中的镍含量(60.70μg/L)和W4采样点的地下水中的钴含量(55.40μg/L)显著高于其他采样点地下水对应金属的含量,这可能与镀铜、镍、铬生产产生的废水下渗有关;地下水中所检测污染物的浓度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Ⅳ类标准;地表积水中的镍含量(1.18~587μg/L)超出标准限值,同时,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超过《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水标准。综上,该地块地表积水应该采取相关处理措施进行处理,该地块无须开展下一步土壤和地下水的调查,可按照相关规程办理地块转让。  相似文献   

9.
蔡冰杰  丁亮  夏威夷 《绿色科技》2024,(2):104-107+113
以存在石油烃污染的典型加油站场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膜界面探测(membrane interface probe, MIP)的场地原位调查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分析MIP搭载的火焰离子化检测仪(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FID)和光电离子探测器(photo ionization detectors, PID)的检测数据,对该地块内的污染物分布情况进行了拟合,构建地块污染程度分布模型,寻找潜在污染区域。对比分析由传统场地调查所获得的实验室检测数据,发现MIP捕捉的污染分布区域较为准确,表明MIP在加油站场地调查中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决策作用,尤其是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潜在污染区域有很强的指示性。通过在石油烃污染场地中的实际应用验证了MIP技术的适用性,以期能够指导更为精准化的场地环境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采集石油储罐中的大气样品,利用GC-MS对石油挥发源的VOCs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共检测出54种VOCs组分。采用非致癌风险评估模型应用危害指数(Hazard Index,HI)和致癌风险评估模型应用终生致癌风险(Incremental Lifetime Cancer Risk,ILCR)对VOCs组分进行了风险评估,通过蒙特卡洛模型进行了迭代5000次运算,结果显示:直接暴露于油气挥发状况下,人群会产生显著的致癌和非致癌的健康风险,需对油气挥发源的排放进行妥善治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江苏某原油管道泄露石油污染土壤开展了修复治理工程,修复土方量共计4902.5m3,工程采用异位生物修复对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所用生物修复药剂为森诺公司自主研发的营养盐。工程结果表明:对于该项目初始浓度约为45000mg/kg的石油烃污染土壤,通过森诺自研发营养元素刺激土著菌的生长,在适宜条件下,土壤中的石油烃能够达到项目的修复目标值(≤4500mg/kg)。工程项目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降解最优条件为:药剂投加比为2%,pH值为中性7,含水率为35%,降解时间为90d;增加药剂投加量和降解时间能提高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率,在土壤含水率为20%~50%或pH值为6~8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土壤含水率和pH值会抑制生物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微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汽车喷漆对空气的污染为人们普遍地关注,但其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研究较少,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作为本次案例调查场地的汽车维修店经营时间较短,但是经调查其喷漆废液产生的污染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极为迅速。近年来汽车维修店数量大幅增加,鉴于喷漆废液对土壤和地下水极易造成污染,应加强此类污染的场地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13.
声音     
要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对工业点源、农业面源、交通移动源等全部污染源排放的所有污染物,对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等所有纳污介质,加强统一监管、  相似文献   

14.
贾文娟  窦志强  卢迎红  马金波 《绿色科技》2023,(14):116-120+140
以S市为例分析了浅层地下水中11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为该地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监管和治理提供参考。通过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析了重金属的含量、空间分布、健康风险。研究区地下水中,11种重金属中有9种被检出,检出的重金属除个别点位铁锰含量较高以外,其他重金属含量为痕量水平。S市地下水重金属致癌风险在接受范围内,但应持续关注;地下水非致癌物危害指标均小于1,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显著毒性危害。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土著菌群、无机盐、向日葵进行了石油烃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石油烃降解率达到了76.3%,土壤石油类含量由5621.6mg/kg下降至1332.3mg/kg,为石油烃污染土壤治理提供了生物联合修复的实验数据支撑,该技术是土壤环境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王岽  王亭  黄素秀  李昕卉 《绿色科技》2023,(12):194-198
由北京某加油站柴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12-5B,经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在目标污染物正十六烷或柴油初始浓度约为8000 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贝莱斯芽孢杆菌12-5B对上述2种石油烃污染物均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7 d去除率达到90%以上。其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pH=7和外加有机氮源。贝莱斯芽孢杆菌12-5B可在LB培养基中快速生长,高营养培养后可保持较高的石油烃降解能力,具备开展现场微生物修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某尾矿堆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的重金属污染风险,对该尾矿堆河堆场之下的污染土壤进行了原位封闭阻隔处置。综合考虑尾矿堆的安全稳定性、环境污染现状、水利防洪等因素,提出了采取阻隔屏障、临空面支护隔离及防渗膜+黏土+种植植物覆盖等一系列风险防控措施,从而达到污染源头削减与生态恢复协调控制效果,为尾矿和污染土壤的环境原位风险防控工作起到积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某工业园区企业清拆退场后地块的环境污染状况,通过分析地块用地历史、企业生产情况等,制定了调查方案,并进行了采样和检测工作。此次调查工作布设34个土壤点位、设置10口地下水监测井,采集108个土壤样品、11套水样品,检测因子主要为pH值、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石油烃。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各检测因子检出浓度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地下水样品中各检测因子检出浓度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Ⅳ类水限值。根据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检测结果,该地块满足第二类用地要求,无需进行进一步的环境详细调查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拟建沿海填埋场工程特点,选取典型预测因子,建立了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预测模型,对非正常状况情景进行预测,将得到的预测结果叠加环境现状值,根据水质标准进行评价,分析了该填埋场渗漏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污染物主要在潜水含水层扩散运移;非正常状况情景下,污染物下渗进入潜水含水层中,形成超标污染晕,污染范围持续扩大;氨氮和COD超标污染晕在3650 d后迁移距离分别达到1784 m和1653 m;需严格落实防渗措施和制定完善的跟踪监测计划,同时避免了在场区及周边布设揭穿承压含水层顶板的深孔,防止了非正常状况情景下污染物串层污染深层承压水。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红层地区农业面源污染与水环境保护研究》(2011SZ0172)为依托,从水文地质角度讲,其不仅影响着地表水,同时由于金堂转龙地区特殊的红层含水层系统,面源污染严重威胁着地下水的质量,从而影响着当地人的生命安全。通过对当地进行实地考察,调查了当地的农业面源污染类型和地层情况。从而得出了面源污染主要由于施肥污染、工业污染、农药污染等。指出了这些污染均可能由于降雨随含水层进入地下水,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