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奶牛隐性酮病是由能量负平衡引起的高产奶牛常见病,对泌乳量、乳品质均有不良影响.试验采用"酮病制剂1号"防治奶牛隐性酮病,旨在对试验奶牛泌乳量及其乳汁成分进行研究,阐明该药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奶牛隐性酮病是由能量负平衡引起的高产奶牛常见病,对泌乳量、乳品质均有不良影响.试验采用"酮病制剂1号"防治奶牛隐性酮病,旨在对试验奶牛泌乳量及其乳汁成分进行研究,阐明该药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探讨奶牛隐性型乳房炎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发病情况,对大肠杆菌型奶牛隐性乳房炎和奶牛酮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与奶牛酮病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奶牛隐性酮病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取40头荷斯坦奶牛,其中高产奶牛20头,中产奶牛10头,低产奶牛10头,通过对乳中酮体检测进行奶牛隐性酮病的监测与分析。试验采用酮粉法等4种方法和水杨醛比色法分别定性和定量检测酮体,采用氧弹式热量计测定日粮能量。结果表明,高产奶牛酮病发生率较高,酮粉法判定泌乳奶牛隐性酮病具有敏感、准确的特点,奶牛隐性酮病与日粮能量水平、泌乳时间均存在较强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6和-0.764。  相似文献   

5.
<正>据报道,奶牛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为1.1%~9.2%,如果将隐性酮病(亚临床型酮病)也计算在内,奶牛酮病发生率将高达12.0%~34.0%[1]。奶牛酮病主要发生在围产后期和产奶高峰期,从而严重影响了最高产奶日的产奶量,也严重影响了泌乳高峰期的维持时间,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效益提升。为了探索一种操作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的奶牛隐性酮病治疗新方法,笔者研究设计了利用灌服制剂  相似文献   

6.
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隐性酮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给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目前,针对该病缺乏有效、实用的预防为主的药物。因此,本试验采用组方药物-"酮病制剂1号"防治隐性酮病,通过血液一些指标的变化,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该药防治奶牛隐性酮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奶牛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为1.1%~9.2%,如果将隐性酮病(亚临床型酮病)也计算在内,奶牛酮病发生率将高达12.0%~34.0%[1]。奶牛酮病主要发生在围产后期和产奶高峰期,从而严重影响了最高产奶日的产奶量,也严重影响了泌乳高峰期的维持时间,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效益提升。为了探索一种操作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的奶牛隐性酮病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取莱阳市201头成年母牛检测,采用同种方法检测尿酮,经检测发现,42头奶牛隐性酮病发病率20.9%。从42头病牛中随机选出20头,划分为2组,每组各10头,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治疗,观察不同胎次、日产奶量、生产周期、膘情与奶牛隐性酮病的关系,得出最佳试验结果,以此为依据科学选用检测治疗方法,提高高产奶牛隐性酮病的检测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应用丙二醇中药混合制剂防治奶牛隐性酮病,灌服中药3009、丙二醇500mL/(d·头)的试验组,隐性酮病发病率降到1%,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奶牛隐性酮病发生率与乳脂率及乳中体细胞数和β-羟丁酸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本试验选取泌乳天数小于30d的奶牛,从产后7d开始检测奶牛隐性酮病,每周检测1次,连测4次,同时测定乳脂率和乳中体细胞数、β-羟丁酸含量,试验期为2年。结果显示,泌乳天数小于30d内,奶牛患有隐性酮病比例与乳脂率、乳中体细胞数和β-羟丁酸含量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