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根据乌鲁木齐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城建工程地质分区,并对不同分区作出了工程地质评价。  相似文献   

2.
通辽地区工农业需水量的现状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通辽地区工农业需水量进行了现状分析与预测,分别分析预测了:通辽市城区需水量;通辽地区非灌溉用水量,通辽地区农区灌溉用水量以及总需水量,并且对分区各行业需水量进行了月分配,区分配和单元分配。城市需水量,农区非灌溉需水量预测中考虑了社会经济与其用水定额的动态趋势性,并通过社会经济预测指标及用水定额的趋势模拟预测结果进行了预测,农区灌溉用水量考虑了降雨量,月连续干旱天数以及上一年秋季灌溉用水量的大小以及动态发展特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西陵峡地区地质旅游资源全面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对长江三峡西陵峡段的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把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层关系与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相结合,综合分析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该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的潜力。设计了顺江、江南、江北地质旅游的可行性方案,提出实现西陵峡段的地质旅游开发的最佳途径,希望可使该地区地质旅游产业和其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玉奇 《吉林农业》2011,(12):265-265
北票市存珠营子地区是玛瑙产地之一,其产出的玛瑙色泽艳丽、质地细腻,极具特色,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地质背景、地层、构造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该地区玛瑙的成矿条件和玛瑙矿体特征进行了总结,为今后在该地区进行野外工程施工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通辽地区所有深层粘钻孔资料,对第四系含不层厚度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由于地质钻孔空间上分布严重不均,主要集中在通辽发电总厂一、二、三期水源地及通辽市周边,用逼近厚度漂移m^*(x)的办法及其它方法推求第四系含水层厚度的结构函数rR(h)均不能奏效,故而我们选用模拟计算技术去推求rR(h)。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态地质结构与生态农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平原中部地区为例,介绍了农业生态地质结构的概念、功能、类型和分布范围,分析了该地区生态农业的特点,论述了农业生态地质结构与生态农业的关系,提出了符合实际特点的农业生态地质工程区划,为该区域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攀枝花农业地质背景与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阐述了攀枝花地区的农业地质背景,提出了当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当地农、林、果作物及畜牧业的生产状况,提出该区生态农业区划过程中应将农业地质背景纳入考虑范围,与气候、土壤地球化学条件等相结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进行合理布局,将攀枝花地区建设成为真正的绿色无污染农产品基地。  相似文献   

8.
推求潜水变幅带给水度μ的非稳定流公式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非稳定流公式法理论,利用在通辽地区3处灌溉试验区(胜利、庆和、丰田)所做灌水入渗试验资料以及通辽地区降水入渗、潜水蒸发时段内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来推求潜水变幅带给水度μ,并且把该方法,成果与灌溉入渗试验水均衡方法,成果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已求得的通辽地区不同非饱和带分区的次降雨入渗系数(文献[1]、[2])及其对应的地下水位埋深,次数雨量大小,采用变 分步模拟优选方法及非线性规划法确定了每一规划分区不等级降雨量下的降雨入渗系数随地下水位埋深△而变化的模拟曲线。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技术找出了α-△线型中不同系数随降雨量的变化曲线,从而,使我们把次降雨疸的α-P-△关系写成一个统一的式子,克服了每一等级降雨量均给出不同式子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四川剑门关景区的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剑门关景区的农业地质背景。对其地层特征、区域水文地质、地质构造、地球化学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兰州地区的土壤地质环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兰州地区的大地构造、动力地质作用、地貌、气候、成土母质等土壤地质环境特征及其对土壤主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黄河为界,兰州地区的土壤地质环境可以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域。黄河以北地区以地背斜、黄土丘陵、高温干燥、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成土母质成分单一为特征;黄河以南地区以紧密褶皱、构造山地、高寒阴湿、植被茂密、成土母质成分复杂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王瑞霞  冯明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628-11630
在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会理县农业地质灾害进行归类和分区,从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及岩性组合、气候、地震和人类活动等方面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分析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遥感影像(负地貌)在目视判读时往往给人造成山脊与沟谷相反的视觉效果,在地质灾害评估应用中很难正确判读滑坡、泥石流、冻土等地质灾害的分布.而正地貌遥感影像是在分析遥感成像机理和视觉习惯的基础上生成的符合视觉习惯的三维遥感影像,能够快速、准确判读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从而提高了工作的进度与精度.根据正地貌遥感影像在室内分析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的可能分布位置,然后进行野外踏勘,确定地质灾害特征与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土—商公路发生突发性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但拟建公路部分地段仍有可能发生冻土冻融的灾害.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影响地质灾害活动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介绍了隶属函数的建立方法及模糊支持向量机(FSVM)模型的建立过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周宁县地质灾害易发性程度进行评价,把周宁县地质灾害易发性程度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四个级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根据白杨河流域的特点,提出了白杨河流域融雪降雨径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大削峰为最优准则的动态规划模型和滚动决策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白杨河水库管理运行阶段洪水实时优化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太谷县位于晋中盆地东部,受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地质环境条件及人类经济活动诸多因素的影响,太谷县地质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已形成大量的地质灾害。太谷县地质灾害主要有:地裂缝、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基本查清了太谷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分布情况,并按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为该地区以后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SWAT模型模拟的产沙量为流域总产沙量,而无法获得产沙量的空间分布以及与产沙量关联的吸附态负荷的空间分布。为此,针对山地流域,提出"径流连通性因子",基于该因子,形成改进的产沙量以及吸附态总磷负荷的时空分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应用所构建的模型,采用小流域推广法,将非完整流域的行政区域三峡库区中所包含的小流域模型及其模型参数分别扩大模拟范围,总体覆盖整个库区,实现对三峡库区产沙量和吸附态总磷负荷时空分布的模拟,确定出产沙和产生吸附态总磷负荷的关键源区。所构建的模型可用于其他山地流域。  相似文献   

18.
曹春雷  李门楼  罗赟莹  孙占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10-2011,2013
以山西省西北部地质灾害较为典型的地区兴县为例,应用野外地质灾害调查所收集的资料,建立山西兴县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系统,并在GIS软件平台上将调查结果数字化,得到兴县现状地质灾害分布图,再利用对已矢量化的图层以及灾害点文件的叠加得到兴县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将其分成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3个区,其中高易发区又可进一步划分成2个二级区.分区的结果还揭示了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人类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背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The trace fossil Chondrites, a highly branched burrow system of unknown endobenthic deposit feeders, occurs in all types of sediment, including those deposited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In some cases, such as the Jurassic Posidonienschiefer Formation of Germany, Chondrites occurs in black, laminated, carbonaceous sediment that was deposited in chemically reducing conditions. In other cases, such as numerous oxic clastic and carbonate units throughout the geologic column, Chondrites typically represents the last trace fossil in a biotutbation sequence.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burrow system was produced deep within the sediment in the anaerobic zone below the surficial oxidized zone that was characterized by freely circulating and oxidizing pore wa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