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犁耕深翻秸秆还田的技术路线、技术规范和作业要求,总结了宝应县推广应用犁耕深翻秸秆还田技术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犁耕深翻秸秆还田技术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犁耕深翻秸秆还田技术进行有效分析,并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推广,从而为优化犁耕深翻秸秆还田技术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减轻农民的负担,我国目前极力推广犁耕深翻秸秆还田技术,这是一项可以培肥土壤的增产措施,除了能够实现增产的目标,还能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已经被大范围地投入使用。文章结合犁耕深翻秸秆还田技术要点,分析了在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推广策略,以便犁耕深翻秸秆还田技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对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深度和均匀度、减少耕作层土壤秸秆比例、恢复提升耕地地力、促进后茬作物壮苗早发和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盱眙县犁耕深翻还田的技术路线、技术规范和作业要求,分析了技术推广应用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北斗智能装备助力犁耕深翻还田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型犁耕深翻是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重要技术手段。文章介绍了灌云县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技术要点及应用情况,分析了技术应用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结合实际就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宿迁市宿豫区秸秆犁耕深翻还田技术方案、推广应用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江苏省秸秆机械化还田暨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工作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出台。根据《意见》,2021年全省实施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率稳定在52%。《意见》指出,江苏省将扎实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政策,加大秸秆深翻还田力度。按"大专项+任务清单"进行管理,列为"约束性任务"。省级作业补助资金单项下达,包干使用,实行作业直补。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扬州市犁耕翻机械化秸秆还田集成小麦机条播技术试验应用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犁耕翻机械化秸秆还田集成小麦机条播技术,能够改善土壤肥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宝应县犁耕深翻还田实施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做好水稻秸秆禁烧和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沛县积极探索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的技术路线。文章分析总结了深翻深埋、复式作业、旋耕作业、套播免耕作业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路线、作业要求、机具配置、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目前与大、中拖配套的水田秸秆还田机作业性能指标及采标情况,并通过对2005~2007年集中进行的20个企业30个不同型号、结构还田机产品作业性能指标测试数据的分析,提出了水田秸秆还田机作业性能指标制定建议:耕深≥12cm、耕深稳定性≥85%、耕后地表平整度≤3cm、地表植被分布地表无明显的秸秆堆积现象,取消起浆溶度指标。  相似文献   

12.
郝宇佳  李广宇  徐锋 《农业工程》2019,9(12):100-102
通过秸秆还田与深松配合应用农业技术,达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质量,进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该研究通过3年的对比试验,设置浅旋(RT)、翻耕(P)、深松(S)、翻耕+秸秆还田(P+R)和深松+秸秆还田(S+R)5个处理土样,通过对比发现,秸秆还田配合深松农业应用技术比传统农作效果好,产量得到提高,有效改良和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并解决秸秆翻埋还田造成的诸多问题,是推动秸秆还田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试验和示范研究,探索解决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中的关键性问题,总结形成适宜安徽地区的麦玉、麦豆、稻油3种种植结构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4.
反旋深松联合作业耕整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现有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多为深松部件在前、旋耕部件在后的组合结构,较少考虑各工作部件作业时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基于深松部件、旋耕部件作业之间的交互作用,设计一种用于深耕的反旋深松联合作业耕整机,通过旋耕、深松、镇压多工序实现表层土壤细碎、秸秆埋覆,深层土壤疏松目的。整机以提高作业质量、减少作业阻力为设计目标,运用离散元仿真与正交试验、有限元仿真结合进行整机参数优化。离散元仿真结果表明:机具作业速度v_m为1.8 km/h、刀轴转速n为350 r/min、旋耕刀类型X为IIT195弯刀时,机具作业壅土量为5 283个土壤颗粒,植被覆盖率为98.37%,此时综合作业质量较优;有限元仿真结果验证了深松铲设计强度满足作业要求。以较优参数组合为基础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反旋深松联合作业耕整机旋耕深度、深松深度、地表平整度、土壤膨松度分别为182.8 mm、388.4 mm、18.3 mm、17.22%;旋耕深度稳定性、深松深度稳定性、植被覆盖率均在90%以上,完全满足深层土壤整地需求;与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相比,反旋深松联合作业耕整机在不影响作业效果前提下,提高了耕深稳定性、植被覆盖率,同时使牵引阻力降低了16.21%,作业稳定性、可靠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1GMMZ-280/4型垄作组合式灭茬旋耕整地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寒地垄作(主要是玉米)区保护性耕作的残茬处理问题,在研究分析传统联合整地机的基础上,研制出垄作组合式灭茬苗带旋耕整地机。该机具由减速箱总成(主副变速箱)、机架总成、旋耕刀轴左(右)总成、灭茬刀轴左(右)总成、旋耕刀、灭茬刀、整形器、镇压器总成和限深地轮总成等装置组成。其一次作业能够完成垄上灭茬、旋耕、起垄和镇压等多项作业,使田面状况达到待播状态。田间试验表明:1GMMZ-280/4型垄作组合式灭茬、旋耕整地机的整地保墒效果明显好于多次耕整地方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油菜直播作业时,因土壤黏重板结,地表前茬水稻留茬高、留存秸秆量大,导致旋耕部件易缠绕,秸秆埋覆率低,致使深施肥铲易挂草壅堵,作业厢面拖堆不平,难以实现深施肥作业。本文设计一种适应高茬黏重稻茬田的油菜直播埋茬防堵深施肥复合作业装置,确定埋茬防堵部件深旋弯刀、浅旋弯刀、防堵直刀和深施肥铲的结构参数及刀片和深施肥铲排列安装方式。利用EDEM仿真分析了机具作业后的秸秆埋覆、空间分布及颗粒肥料深施后的分布深度,结果表明:作业速度为2.5 km/h、耕作深度为150 mm、埋茬防堵部件刀辊转速为345 r/min时,秸秆埋覆率为86.53%、施肥深度为83~106 mm。开展了油菜直播机4种田间作业工况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埋茬防堵深施肥复合作业装置田间作业性能良好,实现了肥料深施,秸秆埋覆率为86.69%~90.35%、厢面平整度为16.48~22.65 mm、施肥深度为87.4~109.5 mm、碎土率为81.24%~92.13%。  相似文献   

17.
水稻秸秆深埋整秆还田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我国水稻秸秆还田机械普遍存在的耕作深度浅、秸秆还田深度不满足农艺要求、旋耕部件缠草严重等问题,运用旋耕理论和数值计算分析方法设计了水稻秸秆深埋整秆还田装置。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壤颗粒进行假设,运用离散元法建立土壤颗粒力学模型,应用EDEM软件进行整秆还田仿真虚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耕深在20 cm时,土壤表层覆盖率为93.87%。通过土槽台架试验得到:在作业速度为1.25 km/h、刀辊转速为237 r/min时,耕深可达到22 cm,地表以下15~20 cm翻埋的秸秆占秸秆总量的80%,秸秆还田率为91.63%,同时刀辊轴不缠草。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深度达到水整地环节的要求,秸秆还田率较高。通过虚拟仿真和台架试验相互验证,证明新型整秆还田装置一次作业可实现切土、碎土、埋草、压草及覆土的功能,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机械深松、秸秆粉碎还田、机械镇压和机械中耕等北京市常用的旱作机械化节水技术为对象,研究分析旱作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对籽粒玉米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具体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市农业机械化节水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目前稻麦秸秆还田作业机具作业效果不理想、秸秆埋覆深度浅及保墒蓄水能力差等问题,将秸秆犁翻旋耕技术与保护性耕作要求相结合,设计了一种能够发挥犁翻旋耕等多种耕作方式优势的可调深复式耕整作业机,可一次性地完成犁翻、旋耕及深松等多项作业。为此,重点介绍整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确定了机具关键部件的结构形式和主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具在工作时性能稳定、秸秆埋覆粉碎效果好、作业效率高、通用性强,能够满足多种条件下的稻麦秸秆还田复式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1GK-210型水旱两用旋耕机,介绍了其总体结构,确定了主要技术参数,并创新性设计了旋耕刀辊和托板装置。该机既适合于南方中性以上黏土性质的水田,能一次完成翻耕、埋茬、碎土、起浆和平地等多项作业;也适用于旱地粮食作物秸秆还田作业,耕整效果满足粮食作物种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