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建立和保持母猪群体的合理结构 建立和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是规模养猪场的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一项根本措施。较为合理的母猪群体结构为:1~2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的30%~35%,3~7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要想实现猪场的均衡生产,就要有计划地选留优良的后备母猪,逐渐地更新猪群,使猪群的质量不断提高。选留的后备母猪应符合选种计划规定的品种或杂交组合。个体选择要严格,要求肢体健壮,母本繁殖性能良好,产仔数10头以上,阴户发育正常,无遗传缺陷,有效乳头不低于7对,排列整齐,无内翻乳头、瞎乳头、小乳头等。后备母猪还要加强培育,使之发育良好,具有良好的繁殖体况。  相似文献   

2.
1建立母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 母猪群体结构是规模猪场的经常性的基础工作,也是实现规模猪场优质高产的技术措施。合理的母猪群体结构是1-2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的30%~35%,3-7胎母猪占60%,7胎以卜母猪占5%~10%。同时要有计划的不断选育优良的后备母猪,逐渐更新猪群,建立母猪生产性能档案,使猪群的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汪宏云 《养猪》2000,(2):8-9
母猪的年生产力是指每头母猪一年能提供合格断奶仔猪数 ,它是衡量一个猪场综合生产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 维持母猪群体的合理结构通常较为理想的母猪群体结构为一、二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的 3 0 %~ 3 5%,3~ 7胎母猪占 60 %,7胎以上的母猪占 5%~ 1 0 %,生产管理水平较好的猪场可以适当多留些高产高胎母猪。猪场的均衡生产 ,应有计划地选留优良的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的选留与配种应符合以下要求 :肢蹄健壮 ,母本繁殖性能良好 ,产仔数 1 0头以上 ,初生重大于 1 2kg ,小母猪乳头、阴户发育…  相似文献   

4.
后备母猪饲养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较合理的母猪群体的胎龄结构为1~2胎母猪占生产母猪数量的30~35%,3~6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一个新建猪场从第三年开始每年母猪淘汰更新比例为25~33%,繁殖母猪群中应经常保持17%的青年母猪。一般来说猪群平均产次不超过4产才能使猪场保持高水平的繁殖成绩。  相似文献   

5.
1调整胎龄结构一般来说,3~6胎母猪繁殖性能处于最佳时期,为保证母猪的群体繁殖力,这一胎龄阶段的母猪宜保持在60%左右,头胎、2胎母猪为30%~35%,7胎以上为5%~10%。2精选后备母猪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个月选留,方法是结合家系繁殖性能,选留发育好、乳头多且无异常、乳头和阴门大,同时要求后腿开阔,最好是两排乳头间隔较大,脐前有三对乳头的母猪留种。选留后适当限制饲养,不使母猪过肥或过瘦(达到美国5级评分标准的2.5~3级,看不到椎骨、肋骨,但可摸到椎骨,摸不到肋骨),配种前2周开始加料,达到2.0~2.5千克。饲料营养水平达到粗蛋白质16%左右,…  相似文献   

6.
合理及时地补充后备母猪是一个猪场保持持续高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为保持基础种猪群优秀的生产成绩,每年应淘汰老龄、发情配种异常以及泌乳和护仔性能差的母猪,按计划选留后备母猪补充到生产猪群中,保持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母猪群理想的胎龄结构为:1胎母猪占20%,2胎18%,3胎17%,4胎16%,5胎14%,6胎10%,7胎5%。  相似文献   

7.
母猪繁殖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规模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它是将母猪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规模养猪场综合生产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更是衡量每头母猪一年能够提供合格断奶仔猪的最大限数,人们每年要从事大量的研究工作来究其原因,以便实现母猪高产仔、高成活、高效益。1建立并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建立并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是规模养猪场的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一项根本措施。较合理的母猪群体结构为一、二胎,母猪占生产母猪的30%~35%,3~7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实现猪场…  相似文献   

8.
合理及时地补充后备母猪是一个猪场保持持续高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为保持基础种猪群优秀的生产成绩,每年应淘汰老龄、发情配种异常以及泌乳和护仔性能差的母猪,按计划选留后备母猪补充到生产猪群中,保持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母猪群理想的胎龄结构为:1胎母猪占20%,2胎18%,3胎17%,4胎16%,5胎14%,6胎10%,7胎5%。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说,3~6胎母猪繁殖性能处于最佳时期,为保证母猪的群体繁殖力,这一胎龄阶段的母猪宜保持在60%左右,头胎、2胎母猪为30%~35%,7胎以上为5%~10%。  相似文献   

10.
如何使母猪多产仔、产壮仔,降低断奶仔猪的成本,促使母仔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千方百计提高母猪饲养管理水平。 一、调整胎龄结构比例 3~6胎母猪繁殖性能处于最佳时期,为保证母猪的群体繁殖力,这一胎龄阶段的母猪宜保持在60%左右,头胎、2胎母猪为30%~35%,7胎以上为5%~10%。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结合当前生猪产能和市场消费状况分析,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优化种猪群体结构,提高种猪生产水平。加快高龄、低产母猪淘汰,优化种猪群结构,可根据当地和自身条件适当压缩母猪群规模。一般母猪的使用年限为3年,对于商品猪生产场,较为合理的结构是1~2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数量的30%~35%,3~6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为充分利  相似文献   

12.
母猪年育成仔猪头数是衡量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要想提高母猪年育活仔猪头数需采取下列措施。 一、保持合理的母猪群年龄结构 为了保证猪场的最大生产能力,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种猪群结构,使母猪群保持在1胎占整个猪群的20%,2~3胎占猪群的35%,4~6胎占猪群的35%,7~8胎占猪群的10%,及时淘汰生产能力低和有病的猪只。  相似文献   

13.
母猪年育成仔猪头数是衡量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要想提高母猪年育活仔猪头数需采取下列措施。 一、保持合理的母猪群年龄结构 为了保证猪场的最大生产能力,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种猪群结构,使母猪群保持在1胎占整个猪群的20%,2~3胎占猪群的35%,4~6胎占猪群的35%,7~8胎占猪群的10%,及时淘汰生产能力低和有病的猪只。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结合当前生猪产能和市场消费状况分析,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优化种猪群体结构,提高种猪生产水平。加快高龄、低产母猪淘汰,优化种猪群结构,可根据当地和自身条件适当压缩母猪群规模。一般母猪的使用年限为3年,对于商品猪生产场,较为合理的结构是1~2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数量的30%~35%,3~6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为充分利用杂交优势,应尽可能采用三元杂交生产体系,与纯种猪生产相比,三元杂交的繁殖性能可获得15%以上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15.
《当代畜牧》2013,(12):12
<正>农业部近日发布《关于稳定当前生猪生产的技术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优化种猪群体结构,提高种猪生产水平。加快高龄、低产母猪淘汰,优化种猪群结构,可根据当地和自身条件适当压缩母猪群规模。一般母猪的使用年限为3年,对于商品猪生产场,较为合理的结构是1~2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数量的30%~35%,3~6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为充分利用杂交优势,应尽可能采用三元杂交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一、后备种猪的选择与选购(一)种公猪的体型外貌公猪标准体型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二)母猪的外貌选种后备母猪标准体型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1.乳头发育良好,12个以上,大小适中,沿腹底线分布对称,不能有瞎乳头、翻转乳头或其他畸形的乳头。2.外生殖器官大小和形状合适,后备母猪应选择阴户发育良好、大小适宜。3.后备母猪初配年龄和体重:初配年龄为7~8月龄,体重120~140千克,第2次或第3次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通过在种猪场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实践,总结归纳了一些母猪饲养管理的要点,供读者参考。1母猪的种群结构种群结构通常包括核心群(育种群)、繁殖群和生产群(商品群)。其规模与生产群母猪数量为基础,三者的数量关系大约为,核心群∶繁殖群∶商品群=(0.2~0.25)1∶(∶4~6)。核心群规模大小除了要考虑保证供应繁殖群所需种猪数量外,还要视具体育种方向与方案而定,太大太小都可能影响品种改良的进程。通常较合理的母猪群体的胎龄结构为:1、2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数量的30%~35%,3 ̄6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但有时也随品种、饲养管…  相似文献   

18.
1、选好种母猪。种母猪应从青年公母猪交配所产的2~4胎的仔猪中选留。在仔猪断奶时,选留符合本品种特性、体健匀称、发育良好、有效乳头在7对以上的母猪作为后备母猪。在后备母猪6~8月龄时选择生长速度快、各器官发育正常的母猪作为种母猪。  相似文献   

19.
母猪年育成仔猪头数是衡量养猪者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要想提高母猪年育活仔数需采取下列技术措施。1 保持合理的母猪群的年龄结构为了保证猪群的最大生产能力 ,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种猪群年龄结构 ,使母猪群保持在一胎占整个猪群的 2 0 % ,2~ 3胎占猪群的 35 % ,4~ 6胎占猪群的 35 % ,7~ 8胎占猪群的 10 % ,及时淘汰生产能力低和有潜在疫病的猪只。2 加强纯种猪的选育提高和后备猪的培育加强纯种猪的选育 ,提高纯种猪的质量 ,为杂交改良提供优秀父母本 ,使杂种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所选后备猪按照选种标准严格选择 ,同时加强后备…  相似文献   

20.
<正>1选择优良品种,及时淘汰低繁殖性能母猪1.1选择繁殖性能高的优良品种或品系在选种过程中要注意品系、遗传、年龄等方面的因素。要注重高产母猪的选留,从产仔数高的母猪后代中选留后备母猪,培育产仔数高的母猪几率会大大地提高。选留的后备母猪个体,要求肢体健壮,阴户发育正常,无遗传缺陷,有效乳头不低于7对且排列整齐无内陷乳头、瞎乳头,其母本繁殖性能好(胎均产活仔数10头以上);加强培育,使之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