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通过随机选择40头奶牛,采用乳酮症试纸条和尿酮症试纸条分别对酮病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乳酮症试纸条与尿酮症试纸条对奶牛酮病的诊断效果无差异,均能够较好地快速检测出酮症。通过对乳汁中的酮体含量直接测定发现,直接法测定乳汁中的β-羟基丁酸平均含量完全落在乳酮症试纸条所规定的判定标准范围之内。此试验表明乳酮症试纸条能够较好地帮助奶牛场进行酮病的诊断,且使用较为方便,具有较强的推广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酮病复方制剂(KTP)对荷斯坦奶牛酮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筛选,选取广西某牛场16头荷斯坦奶牛,酮病组奶牛8头,临床健康奶牛8头作为对照组,按照治疗方案,对酮病奶牛每天灌服400mL KTP治疗,连续5天,对照牛不做处理。结果表明,在治疗前,酮病组血酮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糖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酮病组的血酮含量在治疗后极显著低于治疗前,血糖含量极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两组牛血糖、血酮差异不显著(p>0.05),KTP对奶牛酮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酮病奶牛乳液与血液中β-羟丁酸浓度的相关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观察新疆荷斯坦酮病奶牛乳液和血清中β一羟丁酸(BHBA)浓度的相关性。以40头新疆荷斯坦酮病奶牛为试验动物,用酮粉法和改良的水杨醛检测法对其乳样和血清进行检测,将检测为阳性样本按照产奶量和产犊胎次分为2组,每组分别检测乳液和血液中β一羟丁酸浓度,应用磷钨酸沉淀法对乳液进行脱蛋白处理,采用酶荧光法测定乳中β-羟丁酸浓度,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液中β-羟丁酸浓度。结果:酮病奶牛乳液中β-羟丁酸平均浓度为1.21±0.25 mmol/L;血液中β-羟丁酸平均浓度为2.19±0.35 mmol/L;二者的相关系数在0.7964~0.9105。表明随着产犊胎次的增加,酮病奶牛乳液中的BHBA浓度也逐渐升高,但血液中BHBA浓度变化不显著,其二者的相关系数较高;产奶量越高,乳样和血清中的BHBA含量也在逐渐增高,且二者的相关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4.
荷斯坦奶牛酮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查奶牛血、乳、尿中酮体的含量是确诊奶牛酮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奶牛酮病具有 群发之特点,常常给奶牛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定期检查奶牛血、乳、尿中酮体含量 对于监测和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湟源县荷斯坦奶牛乳汁和尿液中酮体含量,探 讨乳酮和尿酮在酮病监测中的价值,笔者于2007年6月1日至6月13日对湟源县泌乳期荷斯坦 奶牛的尿液、乳汁中的酮体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用水杨酸比色法测定青海民和县某奶牛养殖小区A、B两个群体(50头)奶牛的血、乳、尿中的酮体,其平均含量分别为血酮1.163mmol/L±0.421mmol/L,乳酮3.041mmol/L±1.214 mmol/L,尿酮3.232mmol/L±1.713mmol/L.结果表明,其中有9头奶牛有隐性酮病,其乳酮和尿酮呈较强负相关(r=-0.60147).  相似文献   

6.
酮粉法检测泌乳牛尿酮乳酮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荷斯坦泌乳牛尿、乳酮体的酮粉法定性试验表明:尿酮阳性率为29.25%,乳酮阳性率为10%。尿、乳阳性牛的血酮、血糖、乳酮、尿酮定量测定表明:酮粉法判定泌乳奶牛亚临床酮病,尿酮阳性反应具有早期、敏感、准确性低的特点。乳酮阳性反应具有准确、敏感性低、方便等特点。二者同时定性检测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7.
奶牛隐性酮病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取40头荷斯坦奶牛,其中高产奶牛20头,中产奶牛10头,低产奶牛10头,通过对乳中酮体检测进行奶牛隐性酮病的监测与分析。试验采用酮粉法等4种方法和水杨醛比色法分别定性和定量检测酮体,采用氧弹式热量计测定日粮能量。结果表明,高产奶牛酮病发生率较高,酮粉法判定泌乳奶牛隐性酮病具有敏感、准确的特点,奶牛隐性酮病与日粮能量水平、泌乳时间均存在较强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6和-0.764。  相似文献   

8.
用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广东佛山某奶牛场K、I 两个群体(27 头)奶牛的血、乳、尿中的酮体,其含量分别为血酮 1.155 mmol/L±0. 511 mmol/L,乳酮 2. 904 mmol/L±1.311 mmol/L,尿酮 3.127 mmol/L±1.814mmol/L。结果表明,其中有 6 头奶牛有隐性酮病, 其乳酮和尿酮的相关系数 r 为-0.59038。  相似文献   

9.
牛奶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检测试纸的研制及性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了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快速检测试纸,并对试纸条的检测限、特异性和稳定性等参数进行了确定。结果表明,该试纸条对牛奶样本的检测限为50μg/L,能够特异性地检测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检测的阴性样本符合率为97.8%。该试纸条在2℃~8℃或室温可保存12个月,可应用于恩诺沙星在牛奶中的快速筛查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收集了2018年5~9月长三角地区56个牧场的乳样,记录奶牛胎次及产奶量数据,并采用FOSS乳品多功能分析仪和乳成分分析仪检测乳中的BHB(β-羟丁酸)、各乳成分含量及体细胞数(转化成体细胞评分),根据乳中BHB含量将牛只分为酮病低风险组、酮病中风险组和酮病高风险组,研究酮病对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BHB含量的奶牛产奶量差别较大,酮病高风险组奶牛产奶量显著低于酮病低风险组奶牛(P0.05);(2)不同BHB含量的奶牛乳成分差别非常大:1胎奶牛酮病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乳脂率显著低于酮病高风险组,2胎牛只酮病高风险组乳脂率显著低于低风险组;牛只乳蛋白率均呈现为酮病高风险组显著高于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P0.05);酮病高风险组牛只的体细胞评分(SCS)显著高于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P0.05);(3)3胎及以上奶牛的中、高酮病风险头数占比高达30.11%,分别比1胎和2胎牛只高出10.65个百分点(P0.05)和6.98个百分点(P0.05)。说明酮病会显著降低奶牛产奶量,影响牛奶品质。  相似文献   

11.
采集广西地区当地3个不同品种水牛,测定乳成分及乳脂脂肪酸组成含量,并与相近胎次、相近泌乳月的本地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牛、娟姗牛进行比较。结果:3个品种水牛奶乳脂率、乳蛋白含量、总固形物百分含量和乳糖百分含量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奶、西门塔尔牛奶和娟姗牛奶(P<0.01)。3个品种水牛奶乳脂率、乳蛋白含量和总固形物百分含量相比,杂交水牛高于其他2个纯种河流型水牛尼里-拉菲和摩拉。以每100 g牛奶中含有的脂肪酸量来计,3个品种泌乳水牛奶中的各种脂肪酸含量的极显著高于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牛和娟姗牛(P<0.01)。3个品种泌乳水牛奶中的共轭亚油酸(CLA)、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极显著高于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牛和娟姗牛(P<0.01)。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奶牛左右乳区皮肤温度及其温差的变化规律,以期确定左右乳区皮肤温度差异范围,探究左右乳区温度温差作为隐性乳房炎检测指标的可行性。随机选取587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使用红外热像仪在奶牛舍采集左后和右后两个乳区的红外热图像,并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到乳区皮肤温度。结果表明,奶牛左后和右后乳区皮肤温度呈正态分布。左后和右后乳区皮肤温度平均值分别为(35.57±1.31)℃和(35.51±1.34)℃,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左右乳区皮肤温度呈对称分布的特征。随着奶牛左右乳区皮肤温度温差的增加,牛乳平均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有升高的趋势。奶牛左后和右后乳区皮肤温度温差超过1.5℃时,牛乳平均体细胞数为(298±110)×103 mL-1,且左右乳区温度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若以体细胞数大于3×105mL-1为判断隐性乳房炎的标准,左右乳区温度温差超过1.5℃,可以初步判断温度升高一侧奶牛乳腺发生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3.
奶牛酮病红细胞膜上ATP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深入研究酮病的发生机理,选择荷斯坦奶牛作为实验动物,应用酮粉法和改良式水杨醛比色法随机检测分组,Ⅰ组为10头对照牛、Ⅱ组为10 头阳性牛。应用试剂盒比色法测定红细胞膜上ATPase 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阳性组和对照组相比,红细胞膜上ATPase的活性显著下降(P <0.05)。说明奶牛酮病影响红细胞膜上ATPase的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用水杨酸比色法测定青海民和县某奶牛场A、B两个群体50头奶牛的血、乳和尿中的酮体,其含量分别为血酮1.163 mmol/L±0.421 mmol/L,乳酮3.041 mmol/L±1.214 mmol/L和尿酮3.232 mmol/L±1.713 mmol/L。结果表明,其中有9头奶牛有隐性酮病,其乳酮和尿酮的相关系数γ=-0.60147。  相似文献   

15.
中西兽医结合综合防治高产奶牛酮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酮血病又称奶牛醋酮血症,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临床上以血液及尿内的酮体增多为特征的一种荷斯坦高产奶牛常见的急性或慢性代谢疾病.笔者近年来先后收治160多例荷斯坦奶牛酮血病,除8例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死亡率以外,其余150多例经治疗均痊愈.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奶牛酮病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随机选取南宁地区2个奶牛场41头黑白花奶牛进行奶牛酮病的监测研究,试验采用rothera法和水杨醛比色法分别定性和定量检测酮体,采用邻甲苯胺法定量检测血糖。结果表明:①甲奶牛场隐性酮病发生率、可疑隐性酮病发生率分别为20%和15%,乙奶牛场均为零。②甲奶牛场血酮、乳酮、血糖的含量分别为31.1±22.2、78.1±47.2及645.2±79.6 m g/L;乙奶牛场的分别为17.5±8.9、42.6±18.6及637±54.7 m g/L。乳酮及血酮含量在2奶牛场间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P<0.01);而血糖均在正常值范围,两牛场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后还讨论分析了奶牛日粮营养,分析发现甲奶牛场日粮粗纤维含量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荷斯坦奶牛乳汁酮体与部分氧化/抗氧化指标的水平以及它们间的相关性,本研究选择广西某奶牛场泌乳早期的荷斯坦奶牛98头,分别采集乳样,测定乳清中酮体(KET)、总抗氧化能力(TAC)与丙二醛(MDA)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与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按乳酮含量分组,分析各组指标的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乳清KET、TAC、MDA、GPX和CAT水平分别为13.8±6.7 mg/dL、5.0±3.1 U/mL、2.2±1.8 nmol/mL、56.1±47.1 U/mL和3.0±2.0 U/mL。高乳酮(≥20 mg/dL,n=18)组奶牛各项指标(除CAT外)的水平均高于中乳酮组(乳酮:10~19.9 mg/dL,n=47)和低乳酮组(乳酮10 mg/dL,n=33)的水平,各组KET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中、低乳酮组的TAC间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发现全部被检牛KET与TAC间(r=0.237)、TAC与MDA间(r=-0.233)存在显著相关性。高乳酮组MDA与TAC(r=-0.586)、MDA与KET(r=-0.482)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对照组(乳酮20 mg/dL)TAC与KET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298,n=80,p0.01)。结论:高乳酮对奶牛乳清氧化/抗氧化指标间的相关性会产生明显影响,使TAC与KET相关性变弱,使MDA与TAC负相关性显著增强,使KET与MDA由显著的正相关变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中国荷斯坦奶牛、荷斯坦奶牛和西门塔尔牛乳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矿物质元素含量及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的差异。[方法] 选取中国荷斯坦奶牛、荷斯坦奶牛和西门塔尔牛各6头,每头奶牛收集200 mL生鲜乳样品,利用乳成分分析仪测定乳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应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乳中脂肪酸含量和组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品种牛乳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及脂肪酸含量和组成进行比较。[结果] 中国荷斯坦奶牛生鲜乳中乳脂含量显著(P<0.05)高于荷斯坦奶牛,乳蛋白含量显著(P<0.05)高于荷斯坦奶牛和西门塔尔牛;中国荷斯坦奶牛生鲜乳中乳钙含量显著(P<0.05)高于荷斯坦奶牛,乳锌含量显著(P<0.05)高于荷斯坦奶牛和西门塔尔牛。中国荷斯坦奶牛生鲜乳中豆蔻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荷斯坦奶牛,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西门塔尔牛;中国荷斯坦奶牛生鲜乳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西门塔尔牛,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西门塔尔牛。[结论] 中国荷斯坦奶牛乳中部分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含量接近或优于荷斯坦奶牛和西门塔尔牛,脂肪酸含量和组成与荷斯坦奶牛相近,脂肪酸组成优于西门塔尔牛。  相似文献   

19.
在同一个牛场同时现场采集杂交代(F1代)奶牛和高产荷斯坦奶牛的鲜乳奶样,进行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试验结果证实,杂交代泌乳牛(F1代)的鲜乳综合品质都优于高产荷斯坦奶牛。杂交一代(F1代)同时具有明显的乳肉兼用德系弗莱维赫牛高乳脂蛋白的特性和高产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甘露寡糖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及乳常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MOS)可明显降低肠道疾病发病率,降低饲料霉菌的毒副作用,提高奶牛免疫力.试验旨在研究甘露寡糖对荷斯坦奶牛奶常规的影响.选用80头2胎或超过2胎,体质量及产奶量相似,均处于泌乳后期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胎次为3胎.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20 g/(d·头)),饲喂90 d.试验前和试验中进行奶样采集,并记录和测定产奶量及各个乳常规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和体细胞数产生显著差异,而牛奶中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显示,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甘露寡糖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及乳常规有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