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乌苏市残膜污染的现状,对耕地中残膜留量的检测结果及耕层残膜回收机械推广应用情况,提出加强残膜污染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典型县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洪斌  罗明  吴克宁  陈庭永 《农业机械学报》2021,52(11):200-209,332
为全面掌握长江三角洲地区典型县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与生态风险特征,通过野外实地采样和室内土壤重金属含量化验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宜兴市县域耕地土壤中As、Cd、Cu、Hg、Pb、Zn 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宜兴市耕地土壤重金属土壤污染总体较轻,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点位超标率为10.27%,Cd、Cu、As、Hg、Pb、Zn的超标率分别为10.11%、0.88%、0.44%、1.49%、0.10%、0.35%,从超标率来看Cd和Hg为宜兴市主要污染元素,其中Cd的样本超标率高于全国耕地Cd的超标率。宜兴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总体呈现“轻微”生态风险,生态风险贡献率较高的为Cd,达到57.46%,生态风险等级较高区域为丁蜀镇的东北部、张渚镇的东南部和徐舍镇的东北部区域。宜兴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可能主要来源于人为的化工生产活动。研究可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预防控制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提高耕地资源安全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残膜对耕地的污染,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会造成作物烂种、枯萎、死苗、化肥利用率低,粮食减产等不利因素。治理好残膜污染皂保护耕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残膜污染及治理回收技术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残膜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并从地膜的生产和使用、残膜回收及再生利用等方面阐述了治理残膜污染的措施和建议,提出了行政、经济、技术3个手段并用治理残膜污染。并着重指出:发展残膜回收机械是治理残膜污染的有效方法,残膜的再生利用是保护环境、变废为宝、防治残膜污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数字     
正★今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规模达到3000万亩中央财政支持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规模扩大到2400万亩,加上地方自主开展的600万亩,达到3000万亩。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和江苏、江西开展轮作试点;在河北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湖南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西南石漠化区及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区、黑龙江寒地井灌稻地下水超  相似文献   

6.
山东小清河水质污染原因及治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山东小清河流域的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污染原因及污水治理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小清河水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小清河流域水质污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杨姗  张凯  燕蛟  刘红 《农业工程》2021,11(2):94-99
以毕节某热电厂、纳雍某火电厂和织金某火电厂3个燃煤电厂周边耕地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土层的As含量变化趋势相近,电厂周边As含量随与电厂之间的距离变化无明显规律;3座电厂周边As污染程度为织金县某火电厂>纳雍县某火电厂>毕节市某热电厂,整体污染情况较轻;土壤As含量与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较为显著,高As含量土壤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将单因子指数法和地积累指数法运用于毕节市燃煤电厂周边As的污染评价,对电厂周边耕地利用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安洪霞  黄智刚 《南方农机》2019,(13):17-17,22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全国土地污染调查显示,我国19.4%的耕地存在点位超标。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随着地下水、植物富集到人类和动植物体内,给人类生存造成极大危害。本文以南方典型酸性土壤为背景,分析了南方酸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整理了目前常用的修复方法,以期对南方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河道淤泥污染程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深圳市河道淤泥污染程度所采用不同的分析评价方法,提出在进行河道淤泥疏浚及处置等水环境治理时,应用不同的角度分析河道淤泥污染程度,以便相关部门有步骤,有目的的针对不同阶段的治理目标和不同流域河道淤泥污染特点进行水环境治理决策,并为类似河道淤泥污染程度评价提供可参考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河道受污染除了直接来自工业、生活、畜禽养殖等污染水,污染物直接排放、倾倒至河流或与河流相连通的水体的因素外,还与雨水冲刷、地质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物理、化学、生态等多种方法,对治理的绩效通常局限于水质、河道景观环境等指标的考核,对污染因子与河道治理绩效评价的相关性研究不多.本文从污染因子的权重分析、河道污染治理后污染因子的变化及污染河道治理绩效与污染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为污染河道的治理提供直接可靠的综合考量指标,为污染河道的综合整治从源头上找到一种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为了不断完善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思路,进一步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对TMDL计划进行了介绍,并在治理思路、总量分配方法及总量分配公平性、合理性等多个方面与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思路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吸收其有益的思路和措施。通过比较得出:①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和TMDL计划在思路上是一致的,但在总量分配及分配的公平性、水质目标可达性的保证率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②TMDL计划中的诸多措施可为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所吸收借鉴,并以此为基础对完善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出了诸多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彻底解决低电压用户的电压问题,陕西省蓝田供电分局成立5个专项研究小组,积极开展"低电压"治理试点项目研究。以东川线为试点,将配电变压器容量、负载率、分接开关位置等进行登记核查。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揭示河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及其空间分布特征,采用Johns输出系数模型,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总氮(TN)、总磷(TP)污染负荷进行估算,运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各地市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污染源的等标负荷比,确定主要污染源,再运用Arc GIS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非点源TN、TP等标污染负荷最多的是南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商丘市及信阳市,最少的是济源市、鹤壁市和漯河市;河南省农业非点源TN、TP污染主要来源是耕地、畜禽养殖和农村人口;TN、TP的空间分布有很强的一致性,且同一污染物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差异性也较小。  相似文献   

14.
地膜覆盖技术推广应用,在为农业增产增收作出贡献同时,也给耕地带来严重污染。"三农"工作中长期欠账,进一步加剧了污染程度。调整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倡导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耕地污染根本。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对河流水环境的有效保护,使得众多河流已经遭到严重污染。是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还是发展经济与治理污染同步?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到底是河脏还是水脏?是防洪优先,还是治污优先?是单纯建立一条生态河流,还是首先建立一条安全河流?对于这些在当前河流污染治理的理念、方略及技术观点方面存在的争议或模糊概念,作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学习体会,进行了辨证的分析和讨论。污水截排、河道清淤、垃圾管理及河流水源利用,是作者认为的最有效的河流污染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耕地质量事关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阐述辽宁省耕地质量基本情况,分析限制耕地质量和产能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大力推广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开展土壤改良治理试点、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开展综合治理等措施,为改善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总结牧区水利试点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成功经验,客观真实地评价试点项目实施的效果,对青海省36个牧区水利试点项目进行了调查与评估,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进一步巩固试点项目建设成果,完善项目建设与管理,科学合理地确定今后牧区水利建设发展的模式、布局、方向和目标等,同时也为提高牧区水利建设投资决策水平和项目管理水平,制定青海省牧区水利发展政策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在缺资料地区面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缺资料地区面源污染精确定量评估问题,以期为缺资料地区水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降雨和地形影响的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并通过借助ArcGIS和等标污染负荷法,选取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地表径流、畜禽养殖、城镇地表径流、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染6大污染源和TN、TP 2大污染物对渠县境内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了估算。【结果】研究区主要污染为面源污染;其TN、TP输出负荷分别为503.84、53.85 t/a,且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居民生活污水为主要污染来源占总污染的49.39%;涌兴镇、三汇镇为研究区重点治理乡镇。改进后的输出系数模型验证结果显示TN、TP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0.87%和13.86%,模型结果验证良好。【结论】改进后的模型适用于缺资料地区面源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沼气技术在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农业立体污染治理技术和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讨论了沼气技术在农业立体污染治理和农业生态建设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针对水源地治理问题提出了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水源防线的发展模式.通过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的实地野外试验,对北京市重要水源地密云水库源区曹家路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有机物污染情况等进行了跟踪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反应出北京市水源地水土保持及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的效果明显,并给出了该水源地今后治理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