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保定市城镇化发展中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保定市25个县(市、区)的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保定市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存在区域差异,人均居民点面积偏大,居民点面积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针对保定市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保定市农村居民点合理利用土地、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忠县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潜力及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薇  杨兴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34-1435,1437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有待提高.在调查了解重庆市忠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忠县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的潜力进行了预测,指出通过土地整理可实现农村居民点土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区域范围内待整理农村居民点时序研究,对于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有序整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四川省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通过ARCGIS10.0空间分析功能,将距居民点最近的农用地图斑进行属性传递,从而得到其整理潜力的大小,并作为进行时序划分的主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温江区农村居民点一级整理区主要集中在万春镇、寿安镇、和盛镇和永宁镇,面积为493.87 hm2;二级整理区主要集中在寿安镇、万春镇、和盛镇和永宁镇,面积为1138.75 hm2;三级整理区主要集中在寿安镇、万春镇、和盛镇、金马镇和公平街道办事,面积为842.34 hm2。农村居民点整理优先顺序的确定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农产品供应安全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为国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7,(18):88-89
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点用地范围不断扩张,土地浪费现象严重。为了向今后的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1])。本文以山东地区为研究区,进行基于农民意愿的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调研,总结出适合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的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点是城乡建设用地中重要的用地类型。农村居民点利用水平对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政策影响很大。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分析,发现现有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内涵、现状与意义;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的意义、评价指标与方法;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实现路径等方面。研究认为,应重视村庄层面和农户层面的农村居民点利用研究,可以深入研究农村居民点利用评价模型、驱动力模型、行为决策模型等,建立基于实际行为主体的居民点利用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上海市农村居民点现状:上海农村建设用地总量规模大,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大,居民点布局分散,土地使用效率低下,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低,村庄总体发展滞后于城镇化进程,不均衡和不协调现象比较突出。近30年上海市农村居民点整治变迁分为迁村并点、镇区集中、多元化3个阶段,对各整治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促进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为此,根据新疆农村居民点特点及现状,指出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效益和有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要加强宣传,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村镇建设规划,以此控制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对农村居民点土地发展权概念、归属等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农村居民点土地发展权按照实物发展权和虚拟发展权配置,并从流转平台、流转主体、流转方式和配套政策等方面,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土地发展权流转制度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工程措施,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兴起。但是在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通过对南京市高淳县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实地访谈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工程措施,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兴起。但是在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通过对南京市高淳县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实地访谈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谈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开展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淳  周方  张慧翀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017-16018
[目的]分析国内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文献资料比较法。[结果]目前的农村居民点研究集中于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整理潜力、整理模式、整理效益评价等方面。[结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应与耕地整理等其他土地整理领域相结合,使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计算方法更系统、更精确;要不断寻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模式创新,以促进农村居民点整理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农村居民点整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农村居民点用地与耕地及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指出土地利用程度低以及土地资源浪费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结合国家农村建设用地标准以及德州市地形特点,计算出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潜力巨大,占目前用地现状的37%。在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应从提高土地利用程度、节约用地等方面,尽快有效地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沈北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市沈北新区是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开发区,进行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整理可为进一步开展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对项目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进行初步测算,提出当前土地整理可实施的途径,并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资料显示,对其研究成果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整合,土地整理模式、土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政策。通过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重要意义,结合理论和实践,加大开发耕地数量。  相似文献   

16.
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评价及整治潜力分析,对各市(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进行评价,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整治潜力的影响因素,设定评价模型和权重系数,测算人均标准居民点、农村危房改造、中心村建设、进城农民土地腾退及异地扶贫等5个方面的整治潜力。结合ArcGIS软件对遥感影像图、土地变更调查图、土地总体规划图等矢量数据的空间叠加分析成果,得出各市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结果,并划分各市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的等级,用以指导市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以及具体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项目的安排。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核密度的余江县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综合分析影响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各项因素,以余江县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进行评价,结合核密度分析得出农村居民点的集聚性,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的4种优化方案,最后引入加权Voronoi图,以确定农村居民点的搬迁方向。研究表明:余江县综合影响力一级、二级和三级农村居民点面积分别为2 472.54、3 173.01和977.26hm~2,面积占比依次为37.33%、47.91%和14.76%,高级别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余江县综合条件优越的中部区域,低级别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北部丘陵区域;核密度分析结果直观显示了高集聚区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区域,可优先发展;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中,就近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共1 116.99hm~2,重点发展型农村居民点共2 839.37hm~2,内部挖潜型农村居民点共2 126.93hm~2,迁移归并型农村居民点共539.52hm~2,综合条件较差的南北丘陵地带设置的迁移安置点较少。研究结果可为对低丘岗地区农村居民点的科学规划与布局优化提供参考,并可运用到土地整治规划、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的潜力缩小,补充耕地的任务已逐步向农村居民点整理转移。在分析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通过整理可优化调整的空间布局模式,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主要指标标准,分别采用远景和现状预测2种方案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提高有效土地面积的潜力进行了分析,并以湖南省娄底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同时提出了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方案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摸清农村居民点的演进模式,进而科学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基于GIS方法,从上石桥镇土地利用数据库中提取农村居民点空间及属性信息、路网和水系等资料,并结合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料,对镇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探析农村居民点的演进模式。经过分析得出,上石桥镇农村居民点的演进模式为自然演进模式,这种演进模式是该镇农村居民点存在各种问题的根源所在。通过空间分析找出这个根源,并为当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规划与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我国现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客观要求。基于文献,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成果进行了概述;基于区位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整理模式、整理优化布局进行了系统概述,以期为我国农村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