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和 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保康灵1号(BKL1)在鲜食糯玉米上的应用效果,探明BKL1对产量和抗病性的影响,以浙江省鲜食糯玉米主栽品种浙凤糯3号为试材,分别测定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果穗产量和锈病病情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BKL1处理能够提高鲜食糯玉米叶绿素含量、果穗穗行数和行粒数,其产量比清水对照增加1324%。此外,BKL1处理明显降低玉米锈病的病情指数,其防效明显优于化学农药多菌灵。因此,BKL1处理能够提高鲜食糯玉米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增加产量。同时BKL1通过激活玉米的免疫系统,增强其抗病能力,从而减少锈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用9份鲜食糯玉米自交系,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Ⅳ组配出36份杂交组合,对所获得的杂交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及产量与其主要产量性状的回归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从36个糯玉米杂交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得出,3个杂交组合杂种优势较强。杂交组合W6×W9产量最高,为9 738.15 kg/hm~2,比对照京科糯2000增产9.50%,另外2个组合为W8×W9、W4×W6,均比对照京科糯2000增产7.25%;通过回归与通径分析可知,穗行数对糯玉米鲜食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百粒重、出籽率对产量的直接作用略小于穗行数,说明要想选育较高产量糯玉米杂交种,重点是强化对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播期对不同糯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华南地区的糯玉米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以2个播期(8月15日和8月25日)和5个品种(粤黑甜糯1号、粤五彩甜糯、粤彩糯2号、粤白甜糯12号、粤白甜糯168)为处理因素,调查鲜食糯玉米的生育期、株高、穗长、产量和品质等性状。【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秋播糯玉米全生育期逐渐延长。5个品种的全生育期分别延长13、11、10、11和12 d,其中延长时间主要体现在出苗至抽雄阶段。除穗长、穗粗外,播期推迟使糯玉米植株株高、穗位高、茎粗、鲜果穗质量、单穗质量、秃尖、穗行数、行粒数等均呈上升趋势,而鲜食品质和产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仅粤五彩甜糯的产量随播期的推迟增加32%,粤黑甜糯1号、粤彩糯2号、粤白甜糯12号、粤白甜糯168的产量随播期的推迟分别降低11%、5%、9%和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 200℃·d左右的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更有利于保证其较高的收获指数,进而获得高产。气象因素对糯玉米产量也有显著影响,其中日平均气温与产量的相关性较强、两者相关系数为0.932,是影响鲜食糯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因此,在秋...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丰富糯玉米种质资源,筛选适合上海地区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对7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析测定其生育期、田间植株性状、抗病性、果穗性状、果穗营养成分含量和鲜穗产量。结果表明:‘荆恒一号’产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小斑病抗性也优于对照。参试糯玉米品种‘荆恒一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上海奉贤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地区推广应用的优质鲜食黑糯玉米新品种,对11个鲜食黑糯玉米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比较,从中筛选并确定"沪紫黑糯1号"和"黑糯301"2个品种适合在上海地区推广应用。这2个黑糯玉米新品种,不仅富含花青素等营养保健成分,且鲜食口感品质好,其中,"沪紫黑糯1号"穗型较大、穗棒短粗、产量高,"黑糯301穗型小巧、穗棒锥形、产量稍低,但适合加工包装。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9份不同来源的鲜食糯玉米自交系,按照Griffi 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Ⅳ组配出36份杂交组合,对所获得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其主要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W6、W9、W4、W3、W1等5个糯玉米自交系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可以组配出产量较高的杂交种后代,其中产量特殊配合力(SCA)值最大的组合是W4×W7(90.377 8);自交系W1、W3、W6、W4等4个自交系可以组配出果穗较粗、穗行数较多的杂交组合;自交系W3、W7、W9等3个自交系作为亲本组配杂交组合,易获得果穗较长、秃尖较小、行粒数较多糯玉米杂交品种;W6、W9、W1、W8等4个自交系,用作亲本组配杂交种可以较明显地提高子代百粒重,有利于高产品种的育成;自交系W4、W6、W3、W2等4个自交系作为亲本可以组配出出籽率较高的杂交种后代。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以9个优质鲜食糯玉米为试验材料,对9个主要糯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期为糯玉米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糯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单穗鲜重穗位高行粒数生育期穗行数株高秃尖穗长适口性评分,单穗鲜重、穗位高、行粒数及生育期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穗长、秃尖、适口性评分对鲜穗产量的影响较小。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应注重对单穗鲜重、穗位高、行粒数及生育期的选择,以提高糯玉米的鲜穗产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为四川省优质高产糯玉米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鲜食糯玉米10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糯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行粒数株高穗位高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穗长是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出籽率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结论]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应以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等几个性状为主要目标,提高鲜食糯玉米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9.
对鲜食糯玉米的11个主要数量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为选育鲜食糯玉米高产品种的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各性状中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性状为穗粗、穗长、株高和行粒数,应高度重视对这些性状的选择,选择较好的表现型。同时要保证一定的穗位高和粒深,对生育期、穗行数、秃尖长、出籽率和百粒重可适当放宽选择尺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120份甜、糯玉米自交系的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解析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筛选优良自交系,开展育种潜力评价.[方法]测定120份甜、糯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花期、株高、穗位高)、产量性状(鲜苞穗重、鲜穗重、鲜粒重等)及品质性状(皮渣率、糖度、粗蛋白、粗淀粉、脂肪含量等).选择产量、糖度、皮渣率最优的前50%自交...  相似文献   

11.
在白银市沿黄灌区水砂田进行的鲜食玉米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鲜食玉米穗长、穗粒数、穗粗、秃尖率等穗部性状影响不大。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模拟得出:当追求最大产量时,最佳播期糯玉米为4月22日、甜玉米为4月24日,当追求最大产值时,最佳播期糯玉米为4月3日、甜玉米为3月31日。  相似文献   

12.
优质白色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11个白色鲜食糯玉米品种特征特性及鲜穗产量和经济效益,并根据高产、优质和高效的原则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日本甜糯八号、白糯二号、强盛白糯一号和烟糯7号表现突出,为适合胶东地区种植的白色鲜食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12个鲜食糯玉米品种,为黔北地区糯玉米新品种引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2个糯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分析各供试品种的鲜穗产量、品质表现、果穗性状及生育期等。[结果]各品种果穗性状、鲜穗产量、口感品质表现差异较大,其中筑甜糯2M1313鲜穗产量、果穗性状和品质均优于其他品种。[结论]筑甜糯2M1313适宜于在黔北地区作为优质鲜食糯玉米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随着鲜食玉米产业的不断发展,甘肃鲜食玉米品种选育相对滞后,为此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交系Pg-B为母本、自交系15N2为父本组配选育出了鲜食糯玉米一代杂交种酒糯4103。该品种在2017—2018年进行的甘肃省鲜食玉米糯玉米组区域试验中,2017年鲜穗平均折合产量为18 166.5 kg/hm2,比对照品种京科糯569增产15.15%;2018年鲜穗平均折合产量19 720.5 kg/hm2,比对照品种白玉糯909增产15.90%。苗期生长势强,成株茎秆粗壮,株型紧凑。株高265 cm,果穗锥型,籽粒白紫色、糯质型。籽粒含粗淀粉(干基)608.3 g/kg、粗蛋白121.4 g/kg,支链淀粉含量为100%,直链淀粉含量为0。鲜穗采收期为101 d,鲜穗采收最佳时期一般在吐丝后26~28 d。品质综合评价评分为85.5分,达到农业农村部颁布的糯玉米二级标准。高抗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适宜在甘肃省酒泉、张掖、武威、兰州、白银、天水、庆阳、平凉、陇西等地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不同播种期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为确定适宜播种期、制定栽培措施提供可靠依据。以春糯1和春糯10为试验材料,进行6个播期处理试验,播期设置分别为4月29日、5月9日、5月19日、5月29日、6月8日、6月18日。测定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尖长、单穗重、鲜整穗产量、鲜籽粒产量。结果表明,播期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播期的延迟,生育期缩短,播种至出苗期缩短,出苗至散粉的生理日期也缩短。株高、穗位高、穗长、单穗重、鲜整穗产量及鲜籽粒产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5月29日处理达到最大值,5月19日处理次之,6月18日处理最小。穗粗各播期相差不大,前期比后期粗。秃尖长度随播期延迟逐渐增加。该试验在5月29日处理下获得最大产量,因此,长春及同积温地区糯玉米推荐适宜播期应在5月29日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氮胁迫对不同玉米自交系若干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施氮(N)和不施N条件下,对50个玉米自交系的穗位叶叶绿素含量、株高、穗位高和产量等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N胁迫条件下,自交系的叶绿素含量平均降低5.73%,子粒产量平均下降15.89%,而不同自交系的叶绿素含量以及子粒产量降低幅度差异明显,变幅分别在0~22%和0~50%;N胁迫条件下,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可作为衡量玉米自交系对N胁迫反应敏感与否的生理指标;A 40,Q 3和许178等自交系对N胁迫反应不敏感,是低N条件下N素高效利用自交系,而凤可1,沈99-718,Q 2和综3等自交系对N胁迫反应敏感;在低N胁迫条件下,不同自交系的株高和穗位高的变化增减不一,缺乏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鲜食型糯玉米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特性,为选育优质、高产的鲜食糯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法Ⅳ,以8个糯玉米亲本为研究对象,对其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糯玉米果皮厚度表现出一定的负向超亲优势,支链淀粉含量的杂种优势较弱,表现近低亲遗传;糯玉米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变异既有加性基因作用,也有非加性基因作用;8个糯玉米亲本果皮厚度的GCA值大小为N7N23N34N46N28N4N8N27,支链淀粉含量的GCA值大小为N23N7N28N27N34N8N4N46;果皮厚度的广义遗传力较高(90.53%),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狭义遗传力均较低;N8、N27是选育薄皮糯玉米的理想亲本,N23是选育高支链淀粉含量糯玉米的理想亲本。相关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果皮厚度与雄穗长呈显著正相关,与行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株高、穗位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雄穗长、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雄穗分支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利用杂种优势可以选育果皮较薄的糯玉米杂交组合;通过分析亲本和组合的配合力效应及方差,可以对糯玉米自交系的利用价值进行评价;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与部分农艺性状相关性显著,可以提高糯玉米品质育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密度对鲜食糯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设2000,2500,3000,3500,4000和4500株/666.7m^2共6个密度,研究密度对鲜食糯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低密度稀植条件下,糯玉米双穗率较高,但第二果穗易出现畸形,难以形成有效产量。在高密度条件下,糯玉米产量较高,但果穗短,秃顶长,商品外观性差。在适宜密度条件下,叶面积指数(LAI)动态变化合理,既能保证糯玉米取得高产,又能保证糯玉米果穗加工或鲜食要求。  相似文献   

19.
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品质等性状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条件下鲜食糯玉米的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差异很大。品种间的产量和品质也不同。采收天数、株高、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几个性状之间相关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20.
梅丽 《农学学报》2015,5(4):10-15
为筛选出适合延庆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2013年对11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期、经济性状、抗性、品质、产量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播种至采收95~96d,甜玉米播种至采收86~90d。糯玉米“京科糯569”和甜玉米“京科甜533”综合表现突出,“京科糯569”鲜穗产量20700㎏/ hm2,商品穗产量17250㎏/ hm2;“京科甜533”鲜穗产量13400㎏/ hm2,商品穗产量13070㎏/ hm2。“京科糯569”抗性、株型均较对照理想,“京科甜533”穗型一致、排列整齐,没有秃尖,籽粒鲜亮,二者品质综合得分均较高,优于目前常规种植的“京科糯2000”和“京科甜183”,可作为替代品种在今后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