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引起柑桔黄龙病的类菌原体的PCR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PCR方法不但能对BLO,DNA进行离体扩增,而且对各种不同来源的感病植物样品也能很好地进行检测。本首次报道了从未显症的植物上用PCR方法检测到了BLO,枝接试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对黄河中,不游流域历史上最早严重发生的小麦兰矮病,经接种传毒试验,病株和介体条沙叶蝉进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类菌原体和病株对四环素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证明是由介体条沙叶所传播的病原物类菌原体所引起的。小麦类菌原体(MLO)兰矮病为我国首例小麦类菌原体病害。  相似文献   

3.
柑桔黄龙病原侵染长春花和回接成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柑桔黄龙病原类细菌(BLO)由草地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Yunck)传染到长春花(Vinca rosea L.)上和回接成功。用透视电镜和扫描电镜检查发病长春花和回接发病的甜橙苗的韧皮部筛管细胞,均发现黄龙病原BLO,长度为360~600nm,直径为100~120nm,细胞壁厚为25~30nm。  相似文献   

4.
对引起柑桔黄龙病的类菌原体(BLO)的PCR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PCR方法不但能对BLO、DNA进行离体扩增,而且对各种不同来源的感病植物样品也能很好地进行检测.本文首次报道了从未显症的植物上用PCR方法检测到了BLO,技接试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正是由于本方法可在病原侵染早期进行检测这一优点,从而可控制带病苗木的扩散.该技术也可被用于无毒苗木的筛选,从而控制病害发生.该技术对BLO引起的黄龙病的检测不但简单、有效而且实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新疆柳树丛枝病病原在透射电镜下的观察结果,在病枝韧皮部薄壁细胞、叶脉韧皮部筛管和伴胞细胞中均观察到典型的类前原体,其形状为球形、长椭圆形和哑铃型,细胞膜为双层膜结构,大小比一般的类菌原体稍小。初步认为此病是类菌原体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6.
植物类病变是指在无外界致病因素和逆境因素的影响下,植株叶片、叶鞘等部位自发产生坏死斑的现象。这类突变与植物过敏性反应症状类似,属于程序化细胞死亡。在植物类病变突变体中,植株通常会表现出对某些植物病原物抗性增强。对植物类病变突变体的特点、遗传机制、病斑发生机制、抗病性以及类病变突变体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等进行整理,可为植物程序化死亡的机制研究和抗性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枣疯病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枣疯病的发生、症状发展过程、症状形成的病生理学基础、传病介体昆虫、病原菌在枣树体内的运行规律以及枣疯病MLO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技术等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小麦类菌原体兰矮病寄主范围和品种抗病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小麦类菌原体兰矮病寄主范围和品种抗病进行了测试,发现新寄主玉米,甜玉米裸麦,筱麦,簇毛麦,节节麦,野燕麦,金色狍尾草,稗,无芒稗,牛筋草和狼尾草,小麦品种对该病的抗病性存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猪附红细胞体病病原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病原不应属于立克次氏体,属于支原体属。多数认为猪附红细胞体应改名为猪嗜血支原体。猪附红细胞体无细胞壁,无鞭毛。对青霉素类、磺胺类药物不敏感,抗寄生虫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0.
植物类病斑坏死突变体(Lesion Mimic Mutation,LMM)是一类在没有明显损伤、逆境或病原物侵染的条件下,能自发形成病斑样坏死的突变体。它们与植物抗病以及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有关。综述了LMM的特点、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为揭开HR及其抗病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了可参考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铁皮石斛离体根尖经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铁皮石斛离体根尖为外植体,研究了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离体根尖经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及直接产生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的细胞学过程,认为铁皮石斛类原球茎是单细胞起源的真正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12.
植原体原称类菌原体,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物,主要靠韧皮部取食的刺吸式昆虫介体传播。本文从4个方面综述了植原体的研究概况:(1)植原体的分类,包括了传统分类和16SrRNA分类系统;(2)植原体的分子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法、核酸杂交法、PCR法和LAMP检测方法;(3)植原体的传播,包括媒介昆虫类群如叶蝉、蜡蝉和木虱及其传播过程;(4)植原体的综合治理,包括加强检疫、治理寄主植物和治理介体昆虫。此外,还对植原体的今后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新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转基因生物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安全性一直伴随着它的发展,概述了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提出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应当科学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冬疯病显病枝条上嫩枝、花轴、叶片、枝条韧皮都、叶柄及花瓣等不同部位组织的超微形态观察研究,确定未疯病的病原体为近圆形、椭圆形以及多种不定形的类苗质体(MID)。此外在枝条的韧皮部及叶柄的薄壁细胞的细胞质中,还观察到一些类病毒粒子和均一至晶格状排列的颗粒。本文为进一步研究枣疯病的致病机理提供一些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40%哒螨灵SC防治稻水象甲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0%哒螨灵SC是防治稻水象甲的较好试剂,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籽粒苋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籽粒苋中也存在 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 ,进一步验证了 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 .采用 PCR方法分离鉴定了来自 4个种 2 7个基因型中的 5 3个 RT酶区序列 .序列分析表明 ,籽粒苋中的 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不但具有长度多样性、种间多样性、种内多样性 ,而且来自相同基因型的反转录转座子之间也存在高度异质性 .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 ,籽粒苋中的 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以多拷贝形式存在 .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 ,籽粒苋中的 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可能失去了转座活性 .本研究还对采用 PCR技术分离全长的 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进行了初步探讨 ,认为该方法可行 ,具有快速、经济等优点 ,可望在短期内分离出全长的反转录转座子  相似文献   

18.
土壤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生物监测的原理及其优势,并从植物监测、动物监测和微生物监测三个方面综述土壤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及其应用,指出其存在问题,同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拟建牛栏江象鼻岭水电站库区水生生物及鱼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一级支流牛栏江,贵州省从未进行过水生生物资源调查,2005年10月、12月,经2次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116种,浮游动物15种,底栖动物9种,水生维管束植物1种,鱼类63种。对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预测了建库后对水生生物及鱼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