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氮素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植株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两种氮素水平对直、弯穗水稻品种植株生长、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条件下两品种的朱粗度和叶片性状均优于低氮条件。增施氮肥能提高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延长叶绿素含量缓降期,使植株在生育后期能保持较高的绿叶面积;同时能提高剑叶的全氮含量,延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增加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在同一氮素水平下,直立穗型品种的植株粗度、剑叶活力、籽粒灌浆速率、千粒重、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均略优于弯曲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2.
在小麦生育后期喷施200mg/kg浓度的GYB根叶宝,能明显地改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代谢活力,叶片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叶绿素含量缓降期延长3d;同时使根系生理活性增强.从而使籽粒千粒重、每穗粒数增加,增产11.4%~19.8%.  相似文献   

3.
[目的]核麦间作模式下,研究氮肥运筹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确定核麦间作模式下合理的氮肥运筹模式.[方法]核麦间作模式下,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在核麦间作模式下,重施拔节肥处理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向生殖器官分配、千粒重和产量显著高于重施返青肥处理,施氮量30 kg处理高于施氮量40 kg处理.产量最高处理为追施尿素30 kg、返青期∶拔节期=3∶7.[结论]在核麦间作模式下,在适宜施氮量条件下,适当降低返青期追氮量,增加拔节期追氮量,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增加光合物质累积量的同时,促进光合物质向籽粒分配的比例,提高千粒重,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盐逆境胁迫下施钾对降低小麦盐害的生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盐逆境下施用钾肥可以增加小麦灌浆期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延长叶片的功能期,提高植株叶片的K+及K+/Na+,增强叶片的保水能力,提高旗叶光合速率和籽粒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施用K2O 90kg/hm2处理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再增加施钾量则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5.
超微粉体种衣剂对小麦生育后期旗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超粉体种衣剂包衣的2个高产小麦品种生育后期旗叶生理特性的研究表明,该种衣剂对旗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可以显著提高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从而延缓叶片衰老,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产量,同时讨论了种衣剂对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的影响程度,认为种衣剂在抗逆性强的品种上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在田间防雨旱棚条件下研究了 6 -苄氨基嘌呤 (6 -BA)和激动素 (KT)对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旗叶光合能力的影响。小麦花后 3d ,土壤自然干旱的同时 ,叶面喷施 10 μmol·L-1的 6 -BA或KT均能提高旗叶的叶绿素含量 ,延长叶绿素含量缓降期 ;同时能提高旗叶的光合速率 ,延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 ,增加叶源量 ,从而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7.
对CHA杂种小麦化优8号和化优5号的光合特性研究表明:供试杂种小麦上部叶片第九叶和旗叶一生中与普通小麦对照品种相比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RuBP羧化酶活性和RuBP加氧酶活性;叶片的叶绿素缓降期优势较小;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和RuBP羧化酶含量基本无差异。杂种小麦上部叶片一生中光合速率的提高可能受RuBP羧化酶含量的影响较小,而是随着RuBP化酶活性尤其是该酶的初始活性及  相似文献   

8.
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下,掖单4号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是显著的正相关。单叶一生、植株生育期内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叶片展开后的10~15d左右和灌桨期。植株不同叶位间比较,叶绿素表现为中位叶>上位叶>下位叶,与光合速率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枣麦间作模式下,探讨施氮量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确定枣麦间作模式下合理的施氮量.[方法]在枣麦间作模式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在枣麦间作模式下,施氮量处理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分配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施氮量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收获穗数和穗粒数,千粒重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产量显著提高.[结论]在枣麦间作模式下,通过合理增施氮肥量,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增加光合物质累积量的同时,促进光合物质向籽粒分配的比例,通过主攻收获穗数和穗粒数来提高产量,是实现枣麦间作小麦高产的有效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0.
氮素对番茄叶片生理活性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施氮肥和普通尿素作对照,试验施用两种树脂包膜尿素,整个生育期内跟踪调查了温室盆栽番茄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光合速率,结果发现:过量施用尿素可提高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但降低了其光合速率;氮素对番茄叶片生理功能影响较大,普通尿素导致番茄不同生育期的叶片生理活性变化较大,树脂包膜尿素处理则相对较为稳定,变化量小;两种树脂包膜尿素混用,番茄叶片生理活性维持在相对较高且稳定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小麦为研究材料,在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动力—2003和云大-120,研究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10 d后,小麦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3.6%和19.7%,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了12.5%和13.3%;收获后室内考种测产,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8.97%和15.52%。由此可见,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增产的生理效应主要是促进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和提高光合速率,增加小麦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最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小麦抗干热风胁迫的防控技术。以淮麦3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调理剂处理在干热风胁迫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风能显著降低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以及叶绿素含量,增加胞间二氧化碳浓度。3种调理剂处理较干热风胁迫显著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有效减小了干热风对叶片光合组织的损害。此外,3种调理剂处理还显著增加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减轻了干热风对叶片的氧化损伤。同时,3种调理剂均提高了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促进了小麦产量的提升。由此可知,黄腐酸钾、氯化胆碱和劲丰处理均能显著缓解干热风对小麦植株生长和产量造成的危害,提高植株抵御干热风的能力,对小麦的稳产增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寒地冬小麦返青后各生育阶段光合生理特性对小麦植株生长发育及籽粒形成的影响,以东农冬麦1号为试验材料,对大田种植返青后不同生育阶段小麦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总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及籽粒总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返青后,随着生育期延长,小麦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开花期达到最大值。在开花期之前,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均呈上升趋势,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开花期后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呈相反变化趋势,此时期影响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灌浆期达到最大值;总可溶性糖及蔗糖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籽粒中淀粉含量随总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的下降而上升。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小麦抗干热风胁迫的防控技术。以淮麦3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调理剂处理在干热风胁迫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风能显著降低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以及叶绿素含量,增加胞间二氧化碳浓度。3种调理剂处理较干热风胁迫显著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有效减小了干热风对叶片光合组织的损害。此外,3种调理剂处理还显著增加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减轻了干热风对叶片的氧化损伤。同时,3种调理剂均提高了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促进了小麦产量的提升。由此可知,黄腐酸钾、氯化胆碱和劲丰处理均能显著缓解干热风对小麦植株生长和产量造成的危害,提高植株抵御干热风的能力,对小麦的稳产增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小麦为试材,在小麦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动力—2003和云大-120,该试验主要研究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测定结果:喷施10天后,小麦植株叶片每克鲜重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3.6%和19.7%,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12.5%和13.3%;收获后室内考种测产,增产幅度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8.97%和15.52%。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增产的生理效应主要是促进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和提高光合速率,增加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最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在盐胁迫条件下钾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L.)耐盐性和籽粒产量的关系,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耐盐小麦品种鲁麦10号为材料,就钾的不同施用量对小麦几个生理指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施钾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小麦植株叶片的K 及K /Na ;增强叶片的保水能力;增加灌浆期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对提高旗叶光合速率和籽粒产量具有显著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施用K2O 90 kg/hm2处理效果最为明显,继续增加施钾量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17.
沼肥不同用量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田条件下用沼肥作基肥,通过6个不同施用量观测其对小麦不同时期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肥,能有效地提高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Chl)、光合速率(Pn)、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在22500 kg/hm2施肥水平下,小区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最高;在30000 kg/hm2施肥水平下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拔节期叶绿素含量最高。在37500 kg/hm2施肥水平下的株高、穗下节长、穗粒数明显高于对照;基肥施用沼肥的各处理小麦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2.4%~26.14%,沼肥施用量在0~30000 kg/hm2范围内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过量的施用沼肥会抑制叶绿素的合成、降低光合速率。沼肥在麦田作基肥的最佳施肥量应在22500~300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8.
春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下,春玉米“掖单4号”单叶片一生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植株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和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平均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施氛可明显提高叶片光合速率,特别是对老龄叶片、植株的中下位叶片及植株生育后期叶片;氮磷配施可进一步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尤其对展开1周左右的叶片、植株的中位叶及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植株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更明显;在氮磷配施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不明显,但在散粉期前后的高温低湿条件下,对中上位叶片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光照强度对蒲公英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遮阳网遮光的方法,营造相对于自然光照的弱光条件,探讨光照强度对蒲公英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是,蒲公英叶片光系统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在75%自然光照强度处理和45%自然光照强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地高于15%自然光照强度处理。蒲公英叶片的光合速率表现为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植株叶片光合速率显著降低,表明高光照强度有利于植株叶片光合速率的提高。45%自然光照强度处理明显促进了蒲公英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虽然蒲公英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增加,但叶绿素b增加幅度高于叶绿素a。  相似文献   

20.
地膜覆盖导致番茄早衰的生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地膜覆盖导致番茄早衰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使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在采收始期以前增加,在采收盛期以后显著降低,使伤流量在全生育期都增加,使叶片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在采收始期以前提高,在采收盛期以后降低。地膜覆盖还使叶片氮、磷和钙素含量在全生育期都提高,叶片钾素含量在青熟期之前提高,在采收始期以后降低,效应以收获结束期最为显著;地膜覆盖使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全生育期都降低,效应也以收获结束期最大。生育后期植株发生早衰,可能与植株缺钾及可溶性糖在叶片中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