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旅游产业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产业之一。商洛乡村旅游也在缓慢的发展,乡村旅游提高了农民的就业率,带动了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游客出游方式多种多样,游客的需求也越来越差异化,传统的乡村旅游很难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商洛乡村旅游应该向智慧旅游方向发展,这样就可以快速完成商洛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提高商洛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以乡村旅游智慧化成长的背景为基础,对商洛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商洛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网站内容单一、商洛智慧旅游相关人才匮乏、信息化技术落后与景区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应该从政府部门、旅游管理部门、乡村旅游社区、其他部门等方面入手加快商洛智慧乡村旅游的建设步伐与商洛乡村旅游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推进商洛农业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商洛现代农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必须以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以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以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3.
田建华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5):181-183214
陕西商洛具有开发旅游产业的潜在优势.但要把这些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社会效益,必须要通过品牌定位、品牌形象规划、视觉形象设计、品牌审定和品牌管理以解决商洛旅游缺乏统一品牌,知名度较低的问题;通过加强景点管理水平、提高接待服务品质、确保旅游商品质量等以解决管理体制不顺,美誉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大力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拓展旅游内涵、大力培育农村特色旅游项目,充分调动最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大力弘扬本地优秀文化,赋予旅游商品更多附加值、大力发展与旅游产业相关的社会服务机构和配套设施,吸引更多外地资源以解决商洛旅游综合收益欠佳的问题.最终实现商洛旅游产业的突破发展.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商洛市具有发展现代中药产业的独特资源环境优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已成为商洛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成为支撑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分析了商洛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其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破解当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和低文化问题,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有效途径。论文拟从商洛开展推行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度的实践入手,总结实践经验,剖析实践效果,提出培育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雪  王怡 《现代农业》2014,(6):93-94
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经过不懈的努力,商洛旅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旅游开发中的各种问题也不断呈现出来,这些问题成为商洛旅游经济增长瓶颈问题。文章在分析商洛旅游现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商洛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为商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作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解决商洛市大樱桃发展瓶颈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入户座谈的方式,对商洛大樱桃产业发展进行了充分调研和分析,基本摸清了产业发展现状、布局,找出了 产业化程度低、种植基础薄弱、科技支撑缺乏等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提出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发展、做好引导宣传,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强科技支撑,保障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推动商洛大樱桃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时期,合适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不仅决定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效率和农民的实际收益,也对于一个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科学性和战略性的指导作用。商洛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商洛市在全市积极建设秦岭美丽乡村,逐步实现村村是景点,户户农家乐,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发展。本文分析了商洛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商洛乡村旅游中存在的乡村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落后、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乡村旅游资源精品缺乏、乡村旅游景点开发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通过科学系统规划、注入更多文化元素、打造商洛乡村旅游品牌、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和规范化管理、多渠道加大对乡村旅游投资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核桃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栽培管理粗放,导致商洛核桃的病虫害问题日渐增多,发生严重,致使核桃产量、品质、效益、品牌均受到很大影响。调查研究商洛核桃病虫害的危害状况和发生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已是目前商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商洛核桃病虫害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从林业、生物、物理、化学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以促进商洛核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各县区食用菌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调研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商洛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结合商洛实际提出了扩大产业规模、转变生产方式等六条建议,旨在促进商洛食用菌产业快速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山区农村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必须深入实际加以研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市上骆村村民的随机问卷调查和村干部访谈,分析了当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包括基本情况、建设过程、服务体系、农民信箱、电子政务和取得的成效等,从而概括出上骆村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案例,剖析了临安市山区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吸引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企业投资等对策,以促进全市山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图2表3参9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与县域经济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琳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7):119-121
针对商洛市近几年经济发展变化以及农村公路和地区的建设特点,从经济和社会影响2个层面探讨了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认为,农村公路建设对当地产业发展、资源开发、物价变化以及文化、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农村搬迁工程具有相对明显的影响,提高了农村地区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简释了城市与市民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市民观的形成和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观念市民化的意义,以及制约农民观念市民化的因素;从政治领导、组织建设、舆论引导、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了培育农民市民观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贫困面积广、贫困程度深。保证贫困地区收入稳定、持续增长对本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现状和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收入低、增收困难的原因,并根据当地的特点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商洛学院营造依靠科技创新创业的氛围、当地药用植物资源优势、学校政策保障和前期研究基础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分析,提出构建培养路径、转化科研成果、激发学生兴趣等系列措施,开展"寓商洛药用植物研究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商洛市生态移民专项项目的建设稳步推进使得退耕还林成果得以有效巩固。截至2015年,累计退耕还林面积达20万hm2、生态移民超过50 000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商洛市退耕还林政策和生态移民项目在实施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搬迁人数和投资完成情况进展缓慢、部分生态移民搬迁后出现返迁现象、移民的主观搬迁意愿不强烈、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滞后和部分移民安置点的社会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改善退耕农户生存和发展"为中心、把生态移民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加强生态移民项目后续建设、规范移民集中安置点的社会管理等对策建议以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相似文献   

17.
发展乡村旅游能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更新农村居民社会观念,实现农村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该文对商洛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进行分析,指出通过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旅游规模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商洛乡村旅游特色等措施来实现商洛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素罗  张广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100-3102
对河北省644个农户的入户调研结果表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满意率普遍较低,农民对农村社会事业需求强烈且需求偏好明显.基于调查分析,提出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的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贫困地区的农民增收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农村的建设、现代农业的提出、城市和乡村统筹发展的方略等都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但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跳出原有的思路框架,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突出解决贫困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从国家、社会和个人3方面综合治理和创造农民增收的环境和条件。以新疆南疆3地州为例,在分析农民增收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出谋划策,与同仁们商榷,以引起社会广泛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同样面临着乡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同时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主导式乡村环境治理模式面临困境,即忽视了乡村农民主体的作用。现阶段只有在乡村环境治理中,积极培育农民的主体地位,并且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为乡村环境的长效治理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只有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组建乡村环境组织,制度保护农民的主体地位,发展乡村经济,才能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实现乡村环境的良好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