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利用平凉7县(区)气象资料、苹果物候观测资料和产量资料,设计低温冻害指数,确定了苹果因冻减产指标和低温冻害指标之间的关系,设计苹果低温冻害气象理赔指数,利用历史气象资料,计算历年低温冻害指数和气象理赔指数,得到多年平均损失率。在理赔指数和实时气象资料基础上建立保险理赔,减少甚至消除投保户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分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稻暴雨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设计水稻暴雨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为开展水稻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水稻遭受暴雨灾害造成的减产率与气象因子、下垫面条件的关系,建立单季稻暴雨灾害减产率模型,利用GIS技术将减产率确定到各种复杂地形下,综合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的优点,设计精细化到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一级的水稻暴雨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结果】确定了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基本区域的水稻暴雨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不同的典型降雨过程和0716号强台风"罗莎"影响过程资料对单季稻暴雨灾害减产率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模拟复杂地形下单季稻遭受暴雨灾害减产率分布,能提供可信度高的单季稻暴雨灾害灾损评估。当模型计算的水稻减产率≤30%时,理赔指数为0,赔付率为0;水稻减产率大于30%时,理赔指数等于水稻减产率,赔付率为水稻减产率。【结论】单季稻暴雨灾害减产率模型能根据降水量、风力计算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各自然村单季稻遭受暴雨灾害的减产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产量和气象指数优点设计的气象理赔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目前中国传统农业保险中存在的弊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科学厘定露地大白菜低温冻害保险费率提供方法,为其他气象因子指数保险的保险费率厘定提供参考,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方法】将1957—2018年每年初、终霜冻日期转化为儒历日,计算平均初、终霜冻日期,将平均初、终霜冻日期设定为低温冻害指数保险中的时间起赔阈值,并利用标准差分级法,对起赔阈值设置的合理性进行检验。精确统计大白菜各生长期投入成本,根据灾损率进行加权计算得出赔付比例。通过计算发生概率、灾损率与赔付比例3个因子综合得出露地大白菜低温冻害保险费率,并对种植区域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区域内的露地大白菜低温冻害保险费率。【结果】设计了露地大白菜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中时间和气温起赔阈值的计算方法,并制定了时间起赔阈值的检验方法。设计了低温冻害保险费率3个决定因子发生概率、灾损率和赔付比例的计算方法。【结论】经过检验,将平均初、终霜冻日期设定为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区露地大白菜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的时间起赔阈值是合理的。露地大白菜在遭受轻、中、重三级低温冻害时的灾损率分别为0.3、0.7和1.0;发芽期赔付比例最高为45%,秧苗期赔付比例最高为75%,莲座期以后赔付比例最高为100%。各乡镇露地大白菜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费率为2%~3%,经过加权计算得出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区低温冻害保险费率为2.14%。  相似文献   

4.
水稻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设计水稻农业气象保险指数产品,为水稻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水稻产量灾损与气象因子、大气环流指数的密切关系,建立单季稻产量灾损模型。利用长序列的历史气象资料,基于Beta方法,计算全省各县(市)各级灾损的风险概率,设计不同诱发系数下的纯保险费率及保费,综合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优点,设计水稻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合同。【结果】依据水稻减产风险概率,确定沿海台州、温州、舟山、宁波地区中18个县(市)的诱发系数为7.5%,兰溪等16个县(市)的诱发系数为5.0%,嘉兴等34个县(市)的诱发系数为2.5%;确定了3个区域不同诱发系数下的纯保险费率及保费;依据诱发系数及灾损模型,设计了农业气象保险指数的合同。【结论】农业气象保险指数依据保险经营需求设计,充分运用气象部门水稻产量预测的成熟技术,采用客观的气象数据定损,是水稻农业保险方案的重要创新。该指数的运用,有助于降低逆选择,基本解决传统农业保险中理赔时效低、成本高以及理赔准确度低的弊病,促进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柑橘气象指数保险合同费率厘定分析及设计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设计柑橘气象指数保险合同,为开展柑橘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柑橘减产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应用极值理论分析导致巨灾结果的气象风险的尾部分布,确定保险费率,综合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优点,设计柑橘气象指数保险合同。结果确定了浙江省西部地区各县的纯保险费率和气象灾害赔付金额。淳安、兰溪、金华市区、丽水市区气象灾害纯保险费率为1.8%—3.0%,建德、常山、江山、龙游、衢州市区气象灾害纯保险费率为5.5%—6.6%。结论气象指数保险合同针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需求设计,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业保险和国外指数保险存在的问题,设计成气象衍生品进入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6.
油桃冻害气象指数保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油桃气象指数保险方案,为开展油桃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根据油桃减产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设计油桃冻害气象指数,利用气象资料和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分布拟合油桃减产率分布,从而确定保险费率。结合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优点,设计油桃冻害气象指数保险合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广西喀斯特地区低温冻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为提高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抗灾能力、优化地区产业布局提供科学决策。【方法】采用69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选取1961—2019年59年逐日气象数据及地理信息数据,运用线性趋势拟合、GIS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近59年来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最低气温和≤0℃低温有效积温均呈上升变化趋势,倾向率分别为0.41℃/10 a和0.51℃/10 a,≤0℃低温日数则出现下降趋势,倾向率为-0.38 d/10 a。在突变检验上,最低气温、≤0℃低温日数和≤0℃低温有效积温的突变特征具有同步性,均在80年代发生突变。在空间分布上,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且随着纬度、海拔高度增加温度降低速度变慢。其中最低气温由南向北上升趋势变慢;≤0℃低温有效积温变化趋势由南向北上升趋势加快;≤0℃低温日数则由南向北下降趋势加快。【建议】低温冻害对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修复具有较大影响,需加强对喀斯特地区低温冻害的相关研究,构建低温冻害指标体系,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8.
镇江市柑橘冻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气象局制定的柑橘冻害指数计算公式为模型,分析了镇江市冬季低温的发生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的大环境背景下,镇江市极端最低气温缓慢上升,日最低气温≤-1.5℃的最长持续日数不断减少;同时计算了镇江市柑橘的冻害指数,确定了柑橘冻害等级的划分标准,分析了历年柑橘冻害的发生规律,指出冻害仍然是制约镇江市柑橘正常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9.
迁西县板栗气象干旱指数保险产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一种补充形式,开发板栗干旱气象指数保险产品,为开展迁西板栗农业保险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唐山市迁西站1965—2015年逐年8月(果实膨大期)降水资料、1998—2015年逐年板栗产量资料,分析板栗减产率与8月降水量的关系,建立了降雨量干旱天气指数模型。通过盈亏测算确定了板栗干旱气象理赔的标准,设定了理赔触发值,即当迁西地区8月的累积降雨量120 mm,保险公司启动赔付。利用保证率方法对设计的理赔标准进行了风险评估,为保险公司客观、合理制定保险相关条款及快捷支付经济补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合理科学利用气候资源,有针对性的应对周期性冻害,可持续的发展十堰柑橘产业,[方法] 课题组就十堰地区柑橘主产乡镇冻害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在此基础上利用农业气象站观测资料研究此次冻害的发生气象特征,依据柑橘田间冻害分级标准,结合冻害指数量化评估十一个主栽柑橘品种在此次冻害中的表现情况,[结果]得出此次冻害发生的气象条件因素为极限最低气温低、低温持续时间长、温度变化幅度大、低温高湿等,探讨了主栽柑橘品种抗冻能力,[结论]最后针对气象因素从柑橘品种、建园规划、田间管理等方面提出预防周期性冻害和灾后恢复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We design a weather-based indemnity index for the insurance against freeze damage to citrus orchards so as to provide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y-based agriculture. The indices are prepared by separating a relative meteorological yield from the yield that is dependent on tree age, high-yield and low-yield yea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n using a risk assessment scheme to determine the percentage yield reduction due to the meteorological hazard. We thus develop a set of indices associated with cold temperature damage with which to construct more severe weather indice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yield percentage decrease. We then combine the insured regional citrus yield index with the insured meteorological counterpart to obtain a weather-based indemnity index for the varying degree of freeze damage to crops. When the freeze damage index (FDI) is greater than -7.0℃ for the coastal belt of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or greater than -9.0℃ for other regions of Zhejiang, weather-based indemnity index (WBII) is zero, meaning there is no compensation; when the FDI is from -7.0 to -7.9℃ for the coastal belt or from -9.0 to -9.9℃ for other regions, the WBII is 1 with 50% compensation; when the FDI is from -8.0 to -8.9℃ for the coastal belt or from -10.0 to -10.9℃ for other regions, the WBII is 2 with 70% compensation; and when the FDI is less than -9.0℃ for the coastal belt or less than -11.0℃ for other regions, the WBII is 3 with 90% compensation. The weather indemnity indices of insured orchards are developed in the interest of owners, thereby eliminating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issues and providing timely recompense from the insurer, and resolving the problem of high indemnity cost i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相似文献   

12.
李勇  杨晓光  张海林  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4):2876-2885
 【目的】以1981年为界,把1950s—2007年划分为两个时段,对比分析1950s—1980年和1981—2007年柑桔种植区界限的地理位移以及北界线位移后的冻害风险。【方法】利用中国种植制度分区标准和农业气候指 标,对比分析两个时段柑桔种植区界限的演变特征,并采用ArcGIS绘制柑桔种植区界限地理位移图;利用冻害风险评估指标对气候变暖背景下柑桔种植区界限位移后的冻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与1950s—1980年相比,1981—2007年柑桔最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和可能种植区的北界线平均位移了0.75个纬度,位移最大的是柑桔次适宜种植区,其次分别为适宜种植区、最适宜种植区和可能种植区,4个种植区北界线东段的北移程度均明显大于西段;最适宜种植区和适宜种植区南界线分别北移了0.56和0.42个纬度;种植面积增加得最多的是最适宜种植区,其次为适宜种植区,面积减少得最多的是不能种植区,其次分别为可能种植区和次适宜种植区。气候变暖背景下,柑桔最适宜种植区和适宜种植区敏感区域轻级和中级冻害的出现频率较各自的非敏感区域显著增加,重级和极重级冻害出现频率在敏感区域和非敏感区域均较低;柑桔次适宜种植区和可能种植区敏感区域轻级冻害的出现频率均较各自非敏感区域低,但二者敏感区域的重级和极重级冻害风险较各自的非敏感区域显著增加。【结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柑桔种植区界限发生了明显北移;柑桔界限北移后,柑桔种植区敏感区域的冻害风险明显高于非敏感区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不同水分条件下低温胁迫引起的小麦冻害程度,筛选冻害鉴定指标并建立冻害定量评估模型,为小麦生产科学防控低温冻害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弱春性品种偃展4110、兰考198和半冬性品种郑麦366、丰德存麦21为试验材料,在模拟冻害发生前一周进行灌水(W)和不灌水(D)处理,于雌雄蕊分化期将盆栽小麦移到低温模拟室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库尔勒气象站与郊区果园气温存在的差异,为不同区域果园利用气象台资料开展监测服务提供借鉴.[方法]基于郊区果园实测温度数据,开展不同果园测点与气象站大气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不同区域果园温度与气象站温度的关系模型.[结果]结果表明:气象站数据能较好地反应不同区域果园的实际温度,但二者存在一定的误差.冬季果园1月平均温度、极端低温比气象站明显偏低,且上户镇和和什力克乡果园测点-15、-20、-25℃低温的日数、持续时长均明显高于气象站.[结论]库尔勒郊区果园气温气象站预报温度存在明显差异,建立的关系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为生产上利用不同地区气象站温度资料预测果园实际温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新疆高白鲑鱼肉在冷藏(4℃)、冰温(0℃)和冷冻(-18℃)3个冻藏条件下理化品质、感官评价及微生物的变化。【方法】 通过对理化(pH值、TVB-N值、TBA值、色泽和质构特性)、感官评价及微生物指标的测定,研究新疆高白鲑鱼肉在冷藏(4℃)、冰温(0℃)和冷冻(-18℃)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分析高白鲑在不同冻藏温度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 不同冻藏温度条件下的高白鲑鱼肉,伴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均不同。pH值呈明显的先快速降低再缓慢升高的趋势;TVB-N值和TBA值均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色泽饱和度与各项质构特性指标同贮藏时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感官评价得分逐渐降低;而菌落总数则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冷藏(4℃)的各项指标变化速率最快,冷冻(-18℃)的品质变化速率最慢且差异最小;冷藏(4℃)6 d和冰温(0℃)10 d的高白鲑鱼肉明显腐败且伴有异味,菌落总数值为5.68和7.86 lgcfu/g,已超过加工食用的最高安全限量标准值;冷冻(-18℃)20 d仍为可接受收范围,至贮藏结束菌落总数的测定结果为4.52 lgcfu/g。【结论】 与冷藏(4℃)和冰温(0℃)相比,冷冻(-18 ℃)贮藏条件可有效抑制高白鲑鱼肉酸败和腐败现象的发生,贮藏温度对高白鲑鱼肉整体色泽饱和度的变化影响较大,低温冷冻贮藏对减缓高白鲑鱼肉的固有色泽品质劣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早中熟玉米籽粒直收新品种新玉108号的产量潜力、耐旱性和适应性,为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北疆早中熟春播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多点试验结果量化数据,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9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玉108号两年区试平均产量953.5 kg/666.7m2,比对照登海3672增产5.89%,增产点率89%。生产试验产量907 kg/667m2,比对照增产2.97%,增产点率80%。平均机收产量1103.4 kg/667m2,高产田产量1 327 kg/667m2。平均生育期120.1 d,较对照早熟0.45 d,所需≥10℃有效积温2 500℃。籽粒容重782 g/L,粗蛋白9.6%,粗脂肪3.5%,粗淀粉75.49%。倒伏倒折率1.2%,收获含水量24.9%,机收籽粒破损率3.78%,落穗率0,落粒率0.7%,产量损失率0.7%。耐旱指数0.95,属强耐性级别,与先玉335相同,较郑单958高两个耐旱等级。耐密性较好,耐密系数为1.12。【结论】新玉108号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脱水快,抗倒伏,耐密植,耐旱性强,抗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和青枯病,适宜机械收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