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贺占军 《草业科学》2007,24(8):20-20
经新疆林业、环保等部门最新统计,新疆土地沙化由过去的年增加384km^2减少至如今的104km^2,土地沙化速度正在减缓,沙化土地加剧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但局部沙化仍在发展,土地沙化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2.
沙化问题是目前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搞好防沙治沙工作,遏制土地荒漠化,是防沙治沙重点地区首要工作。本文通过在共和盆地实施的沙化综合治理试验过程中探讨了在高寒干旱沙化地区开展防沙治沙,遏制土地沙化及植被恢复综合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3.
据在张家口市召开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现场会介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进展较为顺利 ,到目前国家已投入资金 5 0多亿元 ,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造林种草及小流域治理建设面积 15 0万多hm2 ,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旨在改善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遏制沙尘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省区市的 75个旗县区 ,分为北部干旱草原沙化治理区、浑善达克沙化治理区、农牧交错地带沙化土地治理区、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 ,建设项目分为造林营林、退耕还林还草、草地治理、水利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4.
卢立业 《草业科学》2007,24(2):58-58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遭受风沙、干旱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现有沙化土地123.68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49%。据辽宁省林业厅消息,辽宁省已把辽西北沙化土地治理工程,作为辽宁三大生态重点工程之一,编入《辽宁省“十一五”和长期林业生态建设发展规划》,准备用5年时间,基本遏制沙化蔓延,再用5~10年的时间,力争将整个辽西北沙化土地全部消灭掉。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对肉、蛋、奶的质量需求,由过去单纯的追求生活高水平向实惠高质量转变。现有的养殖模式由传统养殖方法和现代圈养技术相结合,使各种肉类产品成本高。而南部乡镇退耕还林下的土地资源及草林原料大量的浪费流失。神木县的发展养殖业,实现林、草、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复合经济模式,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开辟神木县南部乡镇农民增收的渠道,缩短神木县南北乡农  相似文献   

6.
草原沙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草原向荒漠过渡,我国沙化的土地面积共有8.6&#215;10^4hm^2,占用土地面积的8.97%。青海省沙化面积较大,居全国第三位,而海北州青海湖盆地和祁连山西部是其中的一部分。防治沙化和水土流失是实现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证,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定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董峻 《草业科学》2006,23(7):36-36
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将重点对北方地区的荒漠化问题,尤其是土地沙化问题进行集中治理,力争到2010年基本遏制荒漠化扩展趋势。中长期目标则是,到2030年,在巩固前期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人进沙退;到2050年,争取使凡能治理的荒漠化土地都基本得到治理,实现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8.
以Landsat-TM遥感数据为信息源,依据沙化荒漠化土地分类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青海省共和县2001年,2005年以及2011年的TM影像进行了目视解译,分析了该地区近10年来土地沙漠化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与2001年相比较,2005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71.09km2,年均减少17.77km2,与2005年相比,2011年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了49.69km2,年均减少7.1km2。与2001年相比,2011年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了120.78km2,年均减少了10.98km2。这表明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治理与整治,沙漠化趋势在减小,但总体状况还是不容乐观,需要投入更大的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9.
土地沙化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由人类因素造成沙化土地面积达 37万 km2 ,人为因素是造成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解决人类生存与出路是以治理沙化土地为切入点 ,以城镇化带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是治理沙化土地的战略措施 ;建立高效人工草地 ,退还沙化土地 ,借助自然力量小恢复植被是沙化土地治理的技术措施 ;灌草结合是治理沙丘流动的有效植物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0.
草原沙化治理主要是通过围栏封育、补播改良、治虫灭鼠等重要措施,来改变沙化草原植被状况,恢复草原生产力和生态功能,改善和提高草场等级.近几年,随着退耕还草、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以及封山禁牧的实施,草原沙化治理的面积逐年增加,但草原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选取1975、1990、1994、2000、2005和2009年6期遥感影像,综合该区地形图、各期沙化监测资料以及土地利用图等资料,采用遥感动态监测、数据解译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甘肃省玛曲县近35a来高寒草甸沙化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解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沙化驱动因素进行定量辨识和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1)近35a来研究区沙化在时间上表现为沙化土地面积处于持续扩张的态势,其扩展经历了缓慢增加-略有减少-快速增加的过程。其中流动沙地(丘)呈现缓慢上升-急速上升-逆转的变化趋势;半固定沙地(丘)呈现缓慢上升- 急速上升- 急速逆转的变化趋势;固定沙地(丘)呈现缓慢上升-逆转-急速上升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沙化土地的分布区域呈沿黄河沿岸不断扩展态势。在沙化程度上表现为波动减弱趋势。2)各驱动因子与沙化土地总面积的关联排序为:国民生产总值>羊只存栏数>人口数量>年均气温>畜牧业总产值>年均降水量>大牲畜存栏数> 年均蒸发量> 牛羊肉总产量> 干燥度指数> 黄河径流量>年均风速;主要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沙化土地总面积的驱动力比重分别为40.43% 和59.57%。说明气候变暖的异常扰动导致草场沙化,为诱导和次要因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速了土地沙化的发展,为强化和主导 因素。研究区草地沙化的扩展是2类因子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综合过程。  相似文献   

12.
"石漠化"是喀斯特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岩溶面积20236.21 km~2、占土地面积的65.78%,石漠化面积4673.76 km~2、占土地面积的15.19%,严重危及到当地生态安全,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笔者以该市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务川县为例,对其通过人工草地种植、围栏封育、草地改良方式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治理石漠化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使石漠化地区的植物平均盖度、草群平均高度、草产量大幅增加,植物种数增加、毒害草种数减少,极大地改善了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草地载畜量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建国以来首次缩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凌 《草业科学》2005,22(7):115-115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说,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双双缩小,但防治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形势依然严峻。国家林业局于2003年11月-2005年4月进行了第3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04年底,中国荒漠化土地为263.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46%,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12%。与1999年相比,分别减少37924km^2和6416km^2。  相似文献   

14.
利用极轨气象卫星监测科尔沁沙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浩  李云鹏 《中国草地》1997,(6):46-48,52
利用极轨气象卫星NOAA/AVHRR第三通道探测值作为监测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的指标,经过一系列处理分析和设计,得到了研究区域内各盟市沙化面积及其沙化程度,并分析阐述了沙化土地的空间状况以及近些年来科尔沁沙地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吴志勇 《草业科学》2005,22(3):89-89
据北京市林业局刚刚完成的北京第三次土地沙化清况调查工作显示,5年间,北京市沙地已减少了1613hm^2。其中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永定河流域通过人工种树种草等措施,已有92%以上的沙地转变成林地。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和载畜量对若尔盖草地沙化的驱动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57~2006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不同时期的遥感监测数据,分析了若尔盖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和草地沙化特点,应用关联分析、投影寻踪、实数编码遗传算法,定量计算了气候变化和载畜量对若尔盖草地沙化的驱动力大小。结果表明:50年来,若尔盖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约0.28℃的倾向率增高,降水略有减少,日照略有增加,蒸发变化不大,近10年来,升温更为显著,降水在波动中略有减少,日照和蒸发明显减少,若尔盖气候呈现出变暖趋干的特征;草地沙化在70年代发展较快,沙化面积(hm^2)年均递增率达4.21%,80年代至90年代初变化比较平稳,年均递增率只有0.31%,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沙化速度显著加快,年均递增率高达14.44%;温度、降水、蒸发、日照、风速、大风日数、载畜量等因子均与草地沙化有较高的关联程度,但载畜量和温度才是影响草地沙化的两个主导因子,造成若尔盖草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和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7.
1 沙漠化现状和危害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半以上的国土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全国现有沙化土地面积达 1 68.9万 km2 ,占国土总面积的 1 7.6% ,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西部。我国沙化土地面积仍在不断扩大。目前 ,我国每年土地沙化扩展面积已从 70年代的 1 5 60km2 /年 ,增加到 80年代的 2 1 0 0 km2 /年和 90年代的 2 4 60多 km2 /年 ,相当于一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内蒙古阿拉善、新疆塔里木河下游、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河北坝上等地区 ,沙化土地年均扩展速度达 4%以上。土地沙漠化 ,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1 .1 缩小了原本就不充裕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建国以来 ,全国已有 1 0 0 0万亩耕地、35 2 5万亩草地和 95 85万亩林地变成流沙地。风沙的步步进逼 ,使成千上万的农牧民被迫迁往他乡 ,成为“生态难民”。1 .2 导致了土地生产力的严重衰退沙区每年损失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高达5 5 5 90万 t,折合化肥 2 .7亿 t,草场退化面积占到了沙区草场总面积的 5 9.6% ,耕地退化面积占到沙区耕地总面积...  相似文献   

18.
《吉林畜牧兽医》2012,33(10):65-65
国家发改委近日批复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总投资额达877.92亿元,建设期为2013至2022年。同时,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2011~2020年)开始启动,再加上已出台的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的实施方案,预计未来十年内我国将至少斥资逾4200亿元建设和保护林草生态屏障。国务院常务会议9月讨论通过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2013~2022年)》,旨在进一步巩固退耕还草成果,遏制土地沙化扩展趋势,使林草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全面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畜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京津及华北北部地区的绿色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9.
为切实加强辽西北地区草原沙化治理,尽快提高沙化草原植被盖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生态辽宁建设,省委、省政府决定在辽西北土地沙化严重的县(市)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2009-2013年,凌源市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50万亩(每亩667平方米)。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补播沙打旺、草木樨和苜蓿等豆科牧草36万亩,水泥立柱、刺线围栏1650千米。据报道,通过围栏封育、补播改良等综合措施治理,治理区草原植被盖度由30%以下提高到70%以上,亩产干草由30千克以下提高到90千克以上,初步遏制工程区草原沙化、荒漠化势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辽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草原区之一。明清时代,辽西北地区草肥水美,是提供优良牧马和军马的主要牧场,是清代时期的后花园。从清中期开始,草原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草原面积开始减少。新中国成立后,辽宁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做出不懈努力,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据1982年调查统计,全省有草原面积508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3.3%。但近年来由于受干早、开荒、过牧等因素影响,导致全省草原资源面积大幅减少、质量下降。我省70%以上的天然草原沙化或退化。尤其是辽宁西北部由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