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集中式烤房供热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将以8座烤房为供热对象,对传统燃煤分散供热、燃煤蒸汽锅炉集中供热、煤气化集中供气、导热油锅炉集中供热、生物质沸腾炉集中供热、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等工艺技术的经济性进行研究比较,得到优化的烤房集中供热技术路线。比较发现,传统燃煤分散供热与其他几种系统相比,能源利用率低,对环境的污染大,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均不如集中供热系统;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燃烟茎烟杆的生物质沸腾炉集中供热技术为最优烤房供热系统。  相似文献   

2.
烟叶节能初烤房系列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我国烟叶节能初烤房系列设计的方法、优秀炕种选择的依据,评估烟叶初烤房的指标体系。并对选出的优秀炕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系列烤房的设计是符合我国实际的,系列烤房热利用效率均比旧式烤房提高30%以上;热交换器5年不需维修,烟叶质量平均提高0.5~1个等级;操作技术要求不高,适于烧型煤、散煤和柴三种系列烟炕。系列烤房前景广阔,每年节煤效益显著,烟农收入增多。  相似文献   

3.
密集式烤房的应用推广使烟叶整体烘烤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此外,有效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烘烤成本。在烟草生产企业的出资帮助和技术指导下,许多地方都建盖了密集式烤房,且多年来的实践效果表明,密集式烤房与普通烤房相比,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可以为烟农和烟草生产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对密集式烤房的应用优势和潜在的经济效益加以总结分析,进一步推动其在烟草生产中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4.
密集烤房是进行烟叶烘烤的主要设备,该设备本身燃烧效率偏低,且烤房烟雾排放损失的烟气热居高不下,大量的烘烤烟气余热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可见,当前密集烤房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基于此,针对当前密集烤房能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密集烤房能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应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密集烤房供热设备的结构和性能,采用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CFRC)和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设计了适用于密集烤房的一次性加煤隧道式炉体新材料火炉和由12根直径190mm散热管4-4-4三层横列构成的新材料散热器。检测结果表明,新材料火炉和散热器的导热系数分别是普通耐火材料的1.5倍和3.2倍,整体热效率比普通耐火材料高4.5%,散热管的耐腐蚀性能是金属材料(NS钢)的5.3倍,显著增强了密集烤房的供热性能,延长了供热设备的使用寿命。烟叶烘烤试验结果表明,新材料供热设备密集烤房的升温性能好,稳温性能强,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分别比普通耐火材料和金属材料供热设备密集烤房增加2.6%和2.3%,烟叶烘烤耗煤量分别减少8.5%和13.2%,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提高密集烤房供热系统的热能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开发清洁能源,研制了碳氢有机质燃料烘烤设备。与现有密集性烤房的供热系统相比,不仅增添了余热回收器(热气腔、水箱组成),提高了散热和储热效能,而且设备分为可拆卸连接和更换的燃烧炉、散热管和余热回收器3个部分,便于实际安装。试验结果表明:碳氢有机质燃料烘烤设备具有燃料利用率高,升温快,控温灵活,保温效果好;与密集烤房供热系统相比,每千克干烟的总能耗降低20.4%~36.4%,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气化烤烟系统设计及节能与品质改善效果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间接换热式烤房存在的能源利用效率低,烤烟质量不易保证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套以生物质燃气为能源,采用间接换热与直接换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烘烤的烤烟设备,通过这种改进,不但使烤烟房的效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而且由于直接换热过程中烟气所携带的CO2有助于提高烤烟的质量,加之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的采用,使得烤烟质量得以保证。实验表明该系统节能及品质改善效果都较传统间接换热式烤房有显著提高,系统热效率达58.3%,烟叶质量较对照传统烤房提高了1个等级。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通过对密集烤房烤后烟叶进行自然回潮、热风循环回潮、加湿器回潮三种回潮方式的比较,探索密集烤房烤后烟叶合理回潮的措施,以利于烟叶等级质量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加湿器回潮方式回潮到合理水分,上、中、下部烟叶需要时间约为2.5h、2h、1h;热风循环回潮上、中、下部烟叶需要时间约为10h、8h、5h;自然回潮上、中、下部烟叶需要时间约为17h、12h、8h;加湿器回潮所需时间最短,热风循环回潮次之,自然回潮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9.
翻板式烤房干燥啤酒花过程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测定得知翻板式烤房的干燥规律,其主要可控指标为上面某一层干燥介质的温度。根据这一温度的大小及相关因素,对啤酒花出花水分进行了有效控制,并用“出花指示器”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结合烟叶烘烤实践和相关研究资料,分析了重庆市涪陵区K326烟叶酶促棕色化反应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6条调控措施:建立"准采证"制度,科学编烟装炕,执行科学的烘烤工艺,整改不规范的烤房,建立职业烘烤师制度,科学栽培。  相似文献   

11.
不同供水条件下土壤水分与烤烟蒸腾耗水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旱棚人工控水试验,研究了不同供水条件下烤烟的生理需水规律及蒸腾耗水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烤烟全生育期蒸腾耗水量的变化呈单峰曲线,以旺长期蒸腾耗水量最大,成熟期次之,伸根期最小,各时期蒸腾耗水模系数分别为45.23%,34.8%和19.97%。烤烟的蒸腾耗水量与土壤供水量成正比,各生育期供水不足均影响烟株的蒸腾耗水,尤其以旺长期干旱的影响最大。根据本试验结果,计算出了不同供水条件下烤烟蒸腾耗水的土壤水分胁迫系数,建立了非充分供水条件下土壤水分胁迫系数的订正函数和烤烟实际蒸腾耗水的时间-水分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12.
热泵型烟叶自控烘烤设备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烟叶烘烤设备陈旧落后,耗煤量高,环境污染重,且难于保证烟叶烘烤质量问题,利用热泵加热和冷凝除湿原理,采用微电脑程序控制温、湿度,设计建造了热泵加热式温、湿度自控烟叶烘烤设备。试验检测结果表明,装烟室内温湿度环境和烟叶变化均衡,烘烤1kg干烟叶平均耗电量约为2 kW/h,冷凝除湿效率达15%左右,工作过程不产生废气、废水,能有效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烤烟连作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别测定了连作1年和5年的烤烟耕层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区系变化。结果表明:烤烟连作1年的耕层土壤酸性磷酸酶与脲酶活性高于正茬(大豆-小麦-烤烟),而烤烟连作5年的土壤酸性磷酸酶与脲酶活性低于连作1年。在0~10 cm土层内,烤烟连作1年和连作5年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正茬低,且连作5年土壤比连作1年土壤降低了35.47%。10~20 cm土层内,烤烟连作1年和5年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比正茬降低了30.27%和52.14%。烤烟连作减少了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了真菌数量,细菌主要以土壤氨化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降低为主。因此,烤烟连作破坏了微生物种群的平衡及降低土壤酶活性可能是引起烤烟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不同碳源对植烟土壤碳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不同碳源对土壤碳的提升作用,开展了不同碳源对烤烟生长季土壤碳平衡影响的研究,旨在为植烟土壤有机肥施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以烤烟为供试作物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对照(不施有机肥)、秸秆、农家肥、油枯、农家肥+油枯5个不同施肥处理,3次重复.采用VaisalaMI70土壤呼吸测量系统进行田间监测,...  相似文献   

15.
纳米碳增效肥料对烟草农艺性状和经济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明确纳米碳增效肥料对烟草农艺性状和经济指标的影响,评估其在我国东南烤烟种植区生产中的应用前景,2014年选用烤烟品种K326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了常规肥料经验用量(CK)、等量纳米碳增效肥料用量(T1)和减量纳米碳增效肥料用量(T2)3个处理,调查了烟草团棵期、旺长期和圆顶期的田间农艺性状,分析了烤后烟叶的经济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处理可优化烟草田间农艺性状,合理增加烟叶单叶重和产量,提高中上等和上等烟比例,提高烟叶均价,增加产值约3 300元/hm~2,纳米碳增效肥料在我国东南烟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厌氧发酵反应器一维稳态传热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在北方高寒地区,采取适当的加热及保温措施,确保沼气厌氧发酵所需的稳定温度,是关系到沼气工程冬季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厌氧发酵反应器传热耗热量是沼气发酵料液加热系统设计的最基本的数据,它直接影响着加热系统方案的选择、供热管道管径和加热器等主要设备的确定。该文在稳态传热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集厌氧发酵和沼气收集为一体式的全地上反应器传热过程的理论分析,建立了一维稳态传热模型,并通过试验对传热模型进行了修正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模拟值与实际值在统计上没有明显差异,传热模型可用于反应器耗热量的计算。这为今后大型沼气工程中厌氧发酵反应器热负荷的计算和反应器能耗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烤烟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湛  邵孝侯  段卫东  李洪亮  史宏志 《土壤》2019,51(2):235-24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烤烟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包括系统组成及水肥运筹,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对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经济性状、品质性状等方面的影响;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于烤烟生产上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相关成果可为提升该技术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推广效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对烤烟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韶关烟区适宜的播种期和移栽期,以6个优质烤烟品种(品系)为材料,进行分期播种,塑造不同的光温气候条件,以优质中部烟叶化学成分为参考样,用指标赋值法对烤烟(等级为C3F)化学品质进行综合评分,依品质优劣将不同品种排序。结果表明:播期显著影响烤烟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的形成。产量高低决定产值高低,适当推迟播期有利于提高烤烟产量和产值;但播种过迟会严重降低产量,降低烤后烟叶中上等烟比例,导致产值下降。烟叶化学品质中烟碱含量、总氮含量、淀粉含量、钾含量均受播期影响,随着播期延迟C3F烟叶的烟碱含量、总氮含量、钾含量减小,淀粉含量明显增加,影响烤烟品质;但3个播期中各品种的氮碱比、糖碱比、钾氯比变化因品种而异。在3个播期试验品种中,各品种的C3F品质平均综合评分表现为"云烟100"、"NX208"、"K326"的评分相对较高,C3F烟叶品质较好。适当的播种期使得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好,利于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不同播期试验表明,韶关烟区适宜播种期为12月1日—12月10日,适宜移栽期为次年2月25日—3月5日。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烤烟生产的气候分区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根据湖北各产烟县市1961—2000年的气象资料,应用系统聚类方法,将全省烤烟种植区划分为5类气候区,并对其气候特点及适宜移栽期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国内外优质烤烟区气候条件对比分析,探讨确定了省内优质烤烟的生产区域,其中以咸丰、利川和五峰的气候条件最为优越,为全省及县域内烤烟布局调整和相关技术措施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日俊  黄成东  徐照丽  邓小鹏  马二登 《土壤》2021,53(6):1185-1191
为在全国及区域尺度上,定量评价烤烟产量和品质对有机无机肥料配施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为烤烟科学施肥以及提高生产效益提供依据,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选择“烤烟”“有机肥”和“产量”为主要关键词检索期刊文献,将单施化肥处理作为对照,选择反应比作为效应量,采用文献整合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有机无机配施处理下的烤烟产量平均增幅E为4.68%,并显著提高了上等烟叶比例13.55%;有机无机配施对氯离子(E=0.55%)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效应,但显著降低了烟碱(E=-3.9%)和总氮含量(E=-1.37%),显著提高了还原糖(E=3.69%)和钾离子含量(E=6.77%),且有机无机配施较单施化肥更能协调烟叶化学成分,达到优质烤烟化学成分适宜范围内。烤烟产量效应的亚组分类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时间、种植密度和植烟区域对烤烟产量效应影响显著,且随着有机无机配施时间的推移,有机无机配施烤烟产量呈线性增加趋势;当无机氮投入量>60 kg/hm2时,有机无机配施对烤烟产量表现为显著的正效应,且无机氮投入量>90 kg/hm2时增产幅度最高(E=4.1%)。有机无机配施对烤烟产量在潮土上没有达到显著效应,在紫色土上增产幅度最高(E=13.85%)。总体上,有机无机配施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效果积极明显,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