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甲醇柴油与生物柴油醛酮类排放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解使用甲醇柴油或生物柴油时醛酮类物质非常规排放的情况,该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比较了3种燃料(柴油、生物柴油、甲醇柴油)的14种醛酮类排放物的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柴油相比,柴油机燃用2种代用燃料的非常规排放有较大变化,表现为1)醛酮类排放物总比排放量均有大幅上升,在标定功率工况下,甲醇柴油醛酮类排放物比柴油升高144.6%,生物柴油醛酮类排放物比柴油排放升高67.5%;2)在所测试工况下,甲醛在2种代用燃料的醛酮类排放物中仍占有最大比例,占醛酮类排放物35.3%以上;3)随着转速升高或负荷减少,代用燃料的醛酮类排放物增加。该研究对建立醛酮类排放物标准,满足环保节能要求,合理应用代用燃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菜籽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提高生物柴油的转化率和纯度,以菜籽油为原料,研究在KOH催化剂作用下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考察了甲醇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操作条件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甲醇用量为菜籽油质量的20%,催化剂用量为菜籽油质量的1.2%,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90~120 min;菜籽油制备的生物柴油品质达到美国ASTM和德国DINE生物柴油标准,其生物柴油的转化率为94.89%。若充分开发中国南方可利用的冬闲田和边际土地约1000万hm2种植油菜,按照此工艺条件加工菜籽油,则每年可加工生产生物柴油740万t,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皂脚制备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在食用油生产过程中均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皂脚(又称油泥),为解决皂脚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问题,该文以皂脚为原料进行制备生物柴油的试验分析。提出了皂脚经循环气相酯化—水蒸气蒸馏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和工艺流程,探讨解决制备过程中酯化反应的连续带水和反应快速进行的问题,得到优化工艺参数。试验装置主要由气相酯化反应器、甲醇气化器、粗生物柴油精馏器和油水分离器等组成。研究结果表明,酯化反应温度为(100±5)℃,皂脚质量0.5%~0.8%的硫酸或3%~4%的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甲醇蒸气通入速度6 L/min,反应时间90~120 min,生物柴油精馏器的液相温度为160~220℃,气相温度为120~190℃,水蒸气温度为(100±5)℃,水蒸气通入量为5 L/min,能使皂脚制备生物柴油的转化率达99%以上,产品品质指标基本达到美国的ASTM生物柴油标准,并与中国的0#柴油接近。  相似文献   

4.
将0#轻柴油与20#重柴油以不同的比例配制成3种混合油,在S195柴油机上进行正交试验,并利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优化分析,获得了S195柴油机最佳参数组合和不同工况下耗油率影响因素次序。台架试验和实际应用表明S195柴油机燃用重馏份柴油后,柴油机不仅运行正常,而且其动力性和经济性均较使用0#轻柴油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开放式培养的微藻生物柴油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定量评价以微藻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生命周期系统产生的各种潜在环境影响,以基于开放式培养的微藻生物柴油为研究对象,应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以1 MJ能量的柴油产品为功能单位,对生产、使用微藻生物柴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藻生物柴油生命周期最显著的环境影响类型为不可更新资源消耗,其次为光化学烟雾形成,生命周期总环境影响指数为4.63×10-4人当量,较石化柴油降低19.34%,以油菜籽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命周期总环境影响指数是微藻生物柴油的7.19倍,微藻培养与生物柴油制取对生命周期总环境影响指数的贡献分别为27.95%与46.24%。基于开放式培养的微藻生物柴油相对于石化柴油与以油菜籽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具有较好的生命周期环境效益,控制微藻生物柴油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要点在于减少微藻培养与生物柴油制取阶段的动力消耗。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棉籽油与柴油混合作柴油机代用燃料的可能性,通过试验建立了不同配比的混合油主要性能与棉籽油含量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发动机台架和生产试验以研究棉—柴混合油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有效效率的影响,经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磨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棉—柴混合油可作为柴油机代用燃料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生物柴油对能源和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22  
生物柴油是从植物或动物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而得到,由于生物柴油无毒,可生物降解和可以再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生物柴油的性质和普通柴油非常相似,它能直接被用到发动机上而不需要改动发动机的结构。该文基于美国能源部对生物柴油的统计数据,利用生命循环分析法,对生物柴油从生产到消耗的生命循环中的能量消耗和产出、循环中的排放以及生物柴油汽车尾气排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生命循环开始于普通柴油或生物柴油生产的原料提取,结束于成品油在发动机上的使用。只有分析生命循环中的所有过程,才能确定它对自然环境总量的影响。例如研究温室效应就要对整个生命循环中CO2的排放进行分析。该文利用生命循环分析法分析了在生产生物柴油或柴油生命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平衡、温室气体排放及对气体和固体污染物排放,提供了生物柴油生产过程和在发动机上使用的详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柴油循环的石化能效比大大提高,大约是柴油的4倍;生物柴油循环中CO2排放大大降低,大约降低了78.4%;发动机排气管有害物质的排放中,除NOx排放增加8.89%外,CO、HC、PM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大大降低(分别降低了46%、37%和68%)。  相似文献   

8.
不同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生命周期能耗和排放评价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建立了大豆、油菜籽、光皮树和麻疯树4种原料制生物柴油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排放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排放评价。结果表明:与石化柴油比较,大豆和油菜籽制生物柴油生命周期整体能源消耗与石化柴油基本相当;光皮树和麻疯树制生物柴油的生命周期整体能源消耗比石化柴油低约10%;所有原料制生物柴油生命周期化石能源消耗显著降低,生命周期HC、CO、PM10、SOx和CO2排放降低,NOx排放升高。  相似文献   

9.
生物柴油发展现状、影响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随着第一代生物液体燃料发展规模的迅速扩大,其发展对农产品价格、粮食安全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开始显现,并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文在分析世界主要国家生物柴油发展现状、目标与激励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对生物柴油生产的原料需要和技术现状分析,探讨了生物柴油发展对农产品价格与环境等方面的可能影响。研究表明:未来生物柴油持续扩张的趋势不可逆转,将对农产品价格产生较大的上涨压力;生物柴油发展对环境和温室气体排放会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与生产方式及其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密切有关;中国应重点发展林业生物柴油等“非粮”生物液体燃料产业,并建立有利于该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规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农业废弃草类植物进行制浆造纸可缓解中国制浆造纸工业面临的纤维原料短缺压力,将制浆过程产生的纤维原料废渣和制浆废液溶出物等固体废弃物进行颗粒燃料制备是实现工业固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为了解制浆过程不同纤维原料废渣的燃烧特性,将制浆过程备料工段产生的纤维原料废渣通过压缩成型技术制备了颗粒燃料,利用热重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红外-气质联用仪对不同纤维原料废渣固废物制备的颗粒燃料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探讨了添加制浆废液对颗粒燃料燃烧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草类纤维原料废渣基颗粒燃料因不可燃杂质含量较高,固定碳含量较低,其燃烧性能稍差于木材废渣基颗粒燃料;草类纤维原料废渣基颗粒燃料中的碱金属元素与硅元素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结渣性金属硅酸盐类颗粒灰分;草类废渣基颗粒燃料因不可燃杂质含量较高导致固定碳不完全燃烧,增加了燃烧排放气体中CO气体成分。基于资源化利用制浆过程溶出物和改善颗粒燃料的燃烧性能,将10.28%固形物含量的制浆废液/麦草废渣混合物压缩制备颗粒燃料,颗粒燃料的综合燃烧指数为2.50×10-7 %2/(min2·℃3),燃烧活化能为59.88 kJ/mol,与麦草废渣基颗粒燃料相比,燃烧指数提高了171.74%,燃烧活化能降低了22.72%,麦草废渣基颗粒燃料的燃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研究结果可为制浆造纸过程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低散热直喷式柴油机应用植物油燃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王忠 《农业工程学报》1998,14(3):193-196
介绍一种可燃用植物油的新型低散热直喷式柴油机,分析了低散热燃油系统对植物油的着火特性、燃烧过程的影响。试验表明,燃用菜籽油与燃用柴油对比,百公里油耗基本一致,标定工况对比,燃用柴油时比油耗g=226g/kW·h,燃用菜籽油时g=259g/kW·h,而排放NOx、HC、烟度均有降低。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燃用柴油/甲醇双燃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分析了柴油机燃用柴油/甲醇双燃料的技术关键。在不改变柴油机原结构参数的情况下,设计了供醇量控制机构,实现了柴油/甲醇双燃料供给量的全工况控制。试验研究表明:在甲醇吸入量为22%~56%的范围内,柴油机工作性能稳定; 动力性、经济性均有提高;排气温度下降,排气烟度明显改善;在常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13.
Black rice husk ash (BRHA) was obtained by means of thermal degradation of raw rice husks (RRH) on a pilot plant fluidized bed reactor. BRHA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chemical analyse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thermal analysis. The kinetics was studied using batch adsorption technique and on the basis of prior characterization by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diesel fuel at 288, 293 and 298?K onto BRHA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terial studied has very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low cost and may successfully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adsorbent to clean up spills of oil products in water basins. The adsorption of diesel fuel onto BRHA proceeds rapidly to reach adsorption equilibrium in about 10?min. The saturated BRHA can be burnt in incinerators, industrial ovens or steam generators, and through this way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re attained.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随车乳化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柴油机随车乳化系统的概念,设计制造了随车乳化系统的主要元件——CES(浮子室式油水配比器),通过实验验证柴油机的燃油供应系统(高压油路)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利用柴油机自身乳化能力的随车乳化系统,可以避免使用动力输入,有利于乳化油技术的推广应用。实验证明,随车乳化系统必须使用一定量的乳化剂,乳化剂能够维持油水混合液的动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比分析了乙醇、柴油混合组成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方法,采用生物质作助溶剂配制了乙醇柴油混合燃料。在单缸柴油机上分别使用纯柴油和乙醇柴油混合燃料,进行了改变供油提前角对发动机燃料经济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乙醇柴油混合燃料时,供油提前角的改变对燃料经济性的影响比较敏感,且相对使用纯柴油,适当减小供油提前角对提高燃料经济性有利。  相似文献   

16.
以柴油为唯一碳源,在富集、驯化培养基础上,从胜利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柴油降解微生物WS14,通过外观形貌、Biolog鉴定等生理生化分析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微生物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通过对筛选到柴油降解菌的生长因子研究发现:适合WS14菌株生长的最佳pH值为6.0~8.5,适宜温度为35℃,最佳培养时间为72h,并且柴油含量为11.5%时菌株的生长量最大;实验结果显示,WS14菌株对高盐和高含量柴油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能够在5%含盐量和30%柴油含量的环境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葡萄糖作为柴油替代燃料的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该文基于稳定性试验数据建立响应面模型,并对葡萄糖水溶液乳化柴油(简称葡萄糖乳化柴油)进行配比优化和试验验证。根据亲油-亲水平衡(hydrophilic and lipophilic balance,HLB)理论和乳化原理,选择制备参数和确定取值范围,得出:HLB值范围5~6.5、复配乳化剂由Span80和Tween80组成、助溶剂为蓖麻油、葡萄糖水溶液体积分数10%~25%和溶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10%~25%。根据稳定性试验数据建立响应面模型,并对葡萄糖乳化柴油的配方进行理论优化和试验验证,得到最优的葡萄糖乳化柴油配方(体积分数:复配乳化剂2.43%,蓖麻油1.08%,柴油81.49%,HLB值5.77,葡萄糖水溶液15%和溶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16.83%),此时葡萄糖乳化柴油稳定时间为264.2 h,与最优配方参数取整后试验稳定时间误差为4.62%。最后分别用0#柴油、葡萄糖乳化柴油(最优配方)进行稳态试验(European stationary cycle,ESC),试验结果表明,燃用葡萄糖乳化柴油和0#柴油时,发动机油耗量的费用分别为1.786和1.598元/(k W·h)。研究成果可为生物燃料的产业化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的燃烧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的燃烧特性,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对热解生物油/柴油混合液进行了乳化,测量了乳化燃料的密度、热值、动力黏度及pH值。在SD1110型柴油机台架上进行4种不同配比的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的发动机台架试验,得出了柴油机燃用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和纯柴油的负荷特性和排放特性曲线,并且对乳化燃料和纯柴油的排放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油体积分数为20%的乳化燃料当量油耗率最低,乳化燃料CO的排放高于柴油的排放,且生物油含量越高CO排放越大,而乳化燃料的NO及碳烟的排放则优于纯柴油的排放。由于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的理化特性与柴油接近,可以作为普通柴油机的燃油使用。  相似文献   

19.
引导喷射燃烧改善单缸柴油机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单缸柴油发动机保有量大,应用范围广,而又普遍存在油耗、排污相对偏高的问题,结合单缸柴油机结构特点,在不改变原机结构的前提下,增设一套燃油喷射系统,增设的燃油喷射系统与原燃油供给系统配合,用机械控制方式代替高压电控喷射系统,实现引导喷射,促进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提高混合气形成质量,改善燃烧过程,从而改善柴油机经济性和排放。试验结果表明,增设一套燃油喷射系统实现引导喷射,对节能、控制排放特别是噪音有效果。采用两个喷油泵分别向一个喷油器供油,实现引导喷射,对单缸柴油机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同时也为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