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对现有的膜上移栽机覆土机构只能实现条形覆土,存在采光面不足、覆土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流调节、变量控制、膜上穴覆土移栽机覆土机构设计方案,完成了关键部件及控制系统的设计。该机构采用光电传感器周期性检测凸轮监测孔的位置,定位控制覆土器的旋转,实现覆土装置与车速的自适应调节,从而实现其穴覆土功能。所设计的穴覆土机构,送土量,覆土量S=1.17L/m,分流比为1/15~1/5。该研究为膜上移栽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移栽机的覆土装置受地面不平整的影响,导致覆土不均匀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移栽机覆土量自动调节装置.装置由覆土滚筒、覆土圆盘、覆土厚度检测机构、覆土量自动调节机构和覆土圆盘角度调节器组成;控制系统由PLC和组态屏组成,实现移栽机膜上覆土量的自动调节控制.利用覆土厚度检测机构,获取膜上覆土厚度信息,借助PLC自带PID模块...  相似文献   

3.
目前生产的1膜4行宽膜铺膜点播机的覆土滚筒,几乎都是在轴上安装一个套,在套上焊接三根支撑筋与滚筒连接,一共是三排支撑筋。这种结构的覆土滚筒,在实际铺膜点播作业中,存在很多缺点,其中最主要的缺点就是容易造成堵塞,特别是对杂草,废膜多的地块,而且对整地的质量要求高。铺膜点播作业时,当杂草和废膜缠绕在三根支撑筋上时,覆土圆盘抛起的土就会被阻挡,不能很顺利的进入覆土滚筒,同样对整地质量差的地块,较大的土块也影响进入覆土滚筒内的土量,也就影响了覆土质量,另外,对进入覆土滚筒内的杂草、废膜,大的土块在三排支…  相似文献   

4.
1铺膜故障原因和排除办法(1)条状切膜。因垅面过宽或开沟深度不够而造成。应调深开沟圆盘入土深度;调整开沟圆盘或穴播器位置,使展膜盘走在膜沟内。(2)断膜。横向断膜是因为中央拉杆过长,造成机架前高后低,使铺膜辊过低或者是地膜辊转动不灵活。应调整中央拉杆,使机架保持水平;调整地膜辊使膜卷有一定的松紧度。(3)筒缠膜。原因是铺膜辊过低,覆土量不够,土地表面土块过多覆不上土。排除方法:除用上述横向断膜的方法外,应加大覆土量。缠膜的现象最容易发生在地表面土坷垃较多的地块,因土块过大致使覆土圆片弹跳而覆不上土,再加上地膜本身的弹…  相似文献   

5.
针对膜上穴苗移栽机存在的效率低以及膜上覆土不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膜上开沟栽植的新方法。同时,利用三维设计软件设计了移栽机的整机结构,介绍了移栽机的工作原理,并对关键部件结构与参数进行了设计,实现了膜上移栽机的高效移栽和膜上覆土,旨在为高效膜上移栽机的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红枣树苗移栽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新疆南疆地区红枣种植面积快速的发展,设计研制了一种红枣树苗移栽机。移栽机整机结构由机架、夹苗机构、传动系统、覆土机构和苗箱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人工将苗箱内的树苗放入仿生夹苗器中,由夹苗器通过链传动将苗木栽入开沟机构开好的植树沟内,前覆土器将植树沟内部的优质土覆盖到根系上,镇压轮将覆入的土压实,夹苗器放苗,再由后覆土器将其余的土壤都覆盖在树苗的周围。该移栽机试验效果良好,并针对试验中出现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2ZML-2型棉苗膜上移栽机的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新疆铺膜移栽的种植模式和栽培特点,研制开发出具有自动覆土功能且适用于裸根棉苗和钵体棉苗的2ZML-2型膜上移栽机,介绍了该机结构特点和作业过程。田间检测试验表明该机对裸根苗和钵体苗均具有良好的膜上作业效果,达到设计要求和棉花种植农艺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文中分析了现有膜上移栽机常用覆土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式覆土装置。介绍了这种新式膜上移栽机覆土装置的结构、工作过程、工作效果及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平邑县农机局推广站研制生产的单垄双行二次清选式马铃薯收获机获国家实用型专利(专利号200320102850.X)。于2003年6月通过省级鉴定,经过两年的生产考核,产品符合马铃薯收获各项技术标准。二次清选式马铃薯收获机由板式机架、起土铲总成,悬挂系统、切膜轮总成、碎土机构、传动机构、升运筛、支重轮、二次清选筛等9部分构成。该机起土铲铲起薯块和土块经碎土机构进入升运筛,进行初步清选,再经二次清选后实现土薯彻底分离。该机配套15kW以上拖拉机,工作幅宽分别为650、900、1000mm,震动筛频率为10次/S,铲头入土角为15°~23°,工作效…  相似文献   

10.
多功能节水覆膜播种机是集起垄、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喷药、铺膜、压膜及膜上覆土等过程于一体的播种机。为此,通过对排种器、开沟器、挂膜机构、覆土镇压等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解决了传统播种机功能单一及覆土筒盖土不实、种肥间距难以调节等问题。同时,利用Pro/E对播种机整机进行建模,对部分零件进行了参数化及动态仿真。结果表明:该机结构紧凑、功能完善,能够完成开沟、播种、铺膜、覆土、铺滴灌管,以及喷药等一体化联合作业。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渍区土壤有机碳、盐分、pH值、土壤密度、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改良剂均能明显提高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增加幅度为9%~57%。石膏、腐殖酸、有机肥的单施或配合施用均能明显降低表层土壤盐分和密度,提高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并能明显增加作物生物量和产量,增加幅度最高为35%和131%。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土壤功能与胁迫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功能性土壤管理理论,针对初级生产力、养分供给与循环、生物多样性供给、水净化与调节、碳封存与调节5种功能选取评价指标,通过识别水田、水浇地和旱地对不同土壤功能的供给和需求关系,构建土壤功能供需判别矩阵,并叠加重金属污染胁迫因素,评价耕地土壤的健康状况,从而实现了基于土壤功能与胁迫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在河南省温县进行了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县5种土壤功能供需空间格局基本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递增的趋势,以青峰岭为界,中北部土壤功能的供需处于盈余状态,而南部区域处于失衡状态;土壤健康等级交错分布,亚健康面积占比最大,为44.4%,健康土壤零散分布在黄庄镇、番田镇、武德镇和祥云镇;土壤质地、土体构型、土壤养分、土壤生物活性和重金属污染胁迫是导致耕地土壤健康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在理论上丰富土壤健康评价方法体系,在实践上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沙棘在土壤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砂壤质土壤上生长良好(Wolf and Wegert,1993);良好生境下沙棘产量和质量均很高(Wahlberg and Jeppsson,1990)。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任何沙棘种植园的建立均需要解决水的供给问题。有关沙棘栽培种植文献的信息较为有限。在萨斯喀彻温省,防护林中的沙棘植株常处于水分和养分不足的胁迫之下。在工业化沙棘种植园中,栽培管理,特别是土壤肥力和水分相当重要。有关沙棘实用管理的生产指南已经编印,并提供给生产者(Li and Schroeder,1999)。许多有关沙棘土壤肥力的研究是在俄罗斯开展的。研究结果指出…  相似文献   

14.
赵新  黄树培  王尚 《农业工程》2011,1(2):59-62
农田土壤样品的快速获取及分析对科学施肥具有重要意义。土壤采样器是农田土壤采样的重要设备,获取和松放土壤的能力是评价其采样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试验,从土壤样品长度和土壤松放后残余土壤质量两个方面分析自行设计的5种土壤采样器的采样能力,指出了1号土壤采样器设计综合采样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土壤密度对土壤抗侵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研究不同密度土壤的抗冲性、抗蚀性及抗剪强度,探索密度与土壤抗侵蚀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密度对土壤抗侵蚀性影响的机理。研究表明,随着土壤密度的增大,土壤的抗冲性与抗剪强度增强;但在土壤密度小于1.27g/cm3时,土壤的抗蚀性随着土壤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当土壤密度大于1.27g/cm3时,土壤的抗蚀性随着土壤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不同质地条件下土壤表层温度与土壤蒸发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表层温度与土壤蒸发量有着紧密联系,土壤质地对二者均有着重要影响。【目的】探究不同质地土壤表层温度变化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种质地原状土(粉壤土与砂土),进行配比混合,得到5种不同质地土壤。测量1次性供水与充分供水条件下不同土壤的蒸发量、土壤表层温度数据、土壤砂粒量,探究不同质地条件下土壤相对蒸发量(RE)和土壤表层相对温度差(RT)的关系。【结果】①1次供水和充分供水条件下RT随着蒸发过程的进行逐渐增大,当蒸发过程至水汽扩散阶段时,RT趋于稳定;②随着土壤砂粒量增大,蒸发至水汽扩散阶段时对应的RT逐渐减小;③土壤质地相同情况下,RT越大,其RE越小,回归建立了二者的二次函数关系;④RT相同情况下,土壤中砂粒量越高,其RE越小。【结论】土壤中砂粒量的不同,使土壤孔隙、热容量等性质产生差异,导致蒸发过程中土壤温度及蒸发量变化出现规律性特点,RE与RT呈与含砂率有关的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土壤结构改良剂影响下的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聚丙烯酰胺(PAM)与磷石膏(PG)为土壤结构改良剂,利用离心机法,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从分析土壤的吸水能力和持水能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土壤结构改良剂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吸水能力、持水能力与释水能力均表现出与用量密切相关;在使用土壤结构改良剂的情况下,仍然可用van Genuchten方程很准确的模拟土壤吸力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即可作为使用土壤结构改良剂后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模拟表达式;在试验的用量范围内,土壤结构改良剂的使用不会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土壤斥水性对含水率的响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以色列3类不同质地的10种不同斥水性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滴水穿透时间法测定土壤斥水性对含水率的响应关系,得到了不同土壤斥水持续时间随含水率变化的规律,通过Gaussian模型、Lorentzian模型和Lognormal模型对这种规律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了土壤斥水持续时间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符合Lorentzian模型。由此响应模型,就可以根据某种土壤部分斥水性对含水率响应的实测数据,计算出土壤斥水性的峰值含水率、峰值斥水性以及临界含水率,为不同土壤斥水性进行对比和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土壤失水过程对土体收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求不同质地和容重土壤失水过程中的土体收缩特性,选取山东壤土(SD)和陕西粉粘壤土(SX)作为供试土壤,并分别设定初始容重为1.30、1.40、1.50 g/cm~3,采用离心机法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同时对土壤脱水过程中土体轴向和径向收缩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SD和SX土样,不同容重土壤含水率随吸力增加呈现不同幅度的减小趋势,但其减小速率均表现出"慢-快-慢"的变化特点;在土壤脱水过程中,土体线缩率随含水率减小而增大,Logistic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线缩率与含水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R~2在0.96~0.99之间);土壤轴向(δ_s)、径向(δ_r)和体积收缩应变(δ_V)均随容重增加而减小,SD和SX土样分别以水平收缩形变和垂直收缩形变为主。相关性分析表明,δ_s、δ_r和δ_V与砂粒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粉粒和粘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且3种收缩特征指标与土壤颗粒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受容重影响;对于SD土样,δ_s和δ_r与粘粒和粉粒含量显著相关,δ_V与砂粒含量显著相关;对于SX土样,δ_s、δ_r和δ_V与砂粒和粉粒含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与粘粒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高度土体在不同覆膜开孔率条件下的室内蒸发试验,研究了土体高度变化时水盐分布的差异与相互联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高度土体的单位深度累积蒸发量与时间变化符合Gardner理论关系,单位深度累积蒸发量与时间和土体总高度存在二元线性函数关系;单位深度累积蒸发量和单位膜孔面积单位深度累积蒸发量均与土体高度和覆膜开孔率存在较好的函数关系;土体高度越小,单位深度含盐量和盐分浓度变化幅度越大,土体高度是影响盐分上行的影响因素之一;覆膜开孔限制土壤水分蒸发速度进而影响土体盐分表聚,因此减小覆膜开孔率可以有效减少土体盐分表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