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胆属于棘皮动物门、海胆纲,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海洋中,其垂直分布从潮间带一直到水深5000m的深海处,全世界现存的海胆大约有800多种,我国海胆的种类也有100多种,但真正可以食用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仅有光棘球海胆、马粪海胆和紫海胆等少数几个品种。近几年来,我国海胆育苗和人工增养殖技术发展迅猛,但养殖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为底播增殖和人工工厂化养殖模式。底播增殖因成活率、回收率低,效益不理想;工厂化养殖也因成本过高,管理中的环节过多,而效益普遍不高。山东省荣成市瓦屋石渔业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生产潜力,应用马粪…  相似文献   

2.
海胆,属于棘皮动物门,海胆纲。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海洋中,从潮间带一直到水深5000m的深海处都可见到。全世界现存的海胆大约有800多种,我国的海胆种类也有100多种,但真正可食用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仅有光棘球海胆、马粪海胆和紫海胆等少数几种。  相似文献   

3.
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属于棘皮动物门,游在亚门,海胆纲,正形目,球海胆科.全世界现存的海胆种类有850种左右,但可食用的较少,具有较好经济价值的种类不超过30种.光棘球海胆(又称大连紫海胆)是我国北方沿海最主要的经济种类之一,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黄渤海海域.  相似文献   

4.
海胆生物学概况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海胆英文名seaurchin,是海洋里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在动物分类系统上,属于棘皮动物门海胆纲。全世界现代生存的海胆约有850种,我国发现有约100多种。绝大多数海胆都不能食用,能食用的只是少数正形海胆类。  相似文献   

5.
<正>海胆属棘皮动物门、游在亚门、海胆纲,是海洋里一类古老而较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全世界现存的海胆约有850种之多。海胆性腺作为一种珍贵的营养品,深受大众的喜爱,不断增加的需求量和不断上涨的价格,刺激着世界海胆渔业的发展。我国海胆养殖业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2013年我国海胆养殖年产量已达6427吨。性腺作为海胆唯一可食用部分,其品质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海胆的市场价值。因此,如何评定海胆性腺的品质成了海胆育种和养殖业关注的重要问题。性腺的品质主要包括:颜色、口味、营养成分等。根据已有的研究报道,并结合笔者自身的  相似文献   

6.
海胆(Seaurchin)为无脊椎动物,属棘皮动物门、海胆纲、正球目、球海胆科的一个种类,具有养殖不易发病,饵料来源广,成本低,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全世界约有850余种,我国已发现102种,绝大多数的海胆都不能食用,只有少数正形海胆可食用,种类有:虾夷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pulcherrimus),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nudues),紫海胆(Anthocidariscras-sispina),白棘三列海胆(Tripneustesgratilla)等。一、海胆的养殖前景海胆是名贵的海珍品,生殖腺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海胆酱、盐渍海胆、盐渍海胆黄…  相似文献   

7.
海胆     
海胆Echinoidea,是棘皮动物门海胆纲的通称。世界上现存的海胆约有850多种,我国沿海约有150多种。常见的如马粪海胆、大连紫海胆、心形海胆、紫海胆、刻肋海胆等。海胆是海洋里一种古老的生物,与海星、海参是近亲。据科学考证,它在地球上已有上亿年的生存史。  相似文献   

8.
海胆的生态习性及其养殖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胆是海洋中一类比较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在系统分类学上属于棘皮动物门、游在亚门、海胆纲,全世界现存的海胆大约有850种左右,但可食用的种类却很少,迄今已被较好地开发利用的经济种类不超过30种。目前,日本、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胆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玮  孙俭  王俊杰  杜俊义 《水产科学》2008,27(3):151-153
海胆是一种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科研与教学价值都较高的经济海洋生物,其中部分种类的生殖腺味道极其鲜美,营养丰富[1]。其壳可入药治疗胃溃疡,有的海胆种类因其繁殖期长、成熟卵易获得,还被应用于生物学和胚胎学等学科[2]。海胆属棘皮动物门、游在亚门、海胆纲[3]。全世界发现  相似文献   

10.
海胆是生长在海洋的岸边或浅海潮间带的常见无脊椎动物,在我国沿海分布较广,其主要品种有紫海胆和马粪海胆。海胆的食用部分是体腔内尚未成熟的五叶生殖腺,包括雌性的卵巢和雄性的精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