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科技通讯》2006,(2):59-59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提出,粮食增产是“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事关全局的重大目标。既要着眼于粮食产量的稳定增加,更要着眼于粮食品种改善、品质提高、结构优化。力争“十一五”期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万亿斤水平。  相似文献   

2.
一、行动目标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全面加强,粮食种植面积总体稳定,优质专用粮食比重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要.行动的具体目标是,"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500亿kg,粮食单产提高1个百分点,力争到"十一五"期末粮食平均单产达到325kg/667m2,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0亿kg水平,比2005年提高250亿kg以上;进一步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充分发挥主产区和大型垦区作用,加快优势粮食产业带建设.  相似文献   

3.
从今年开始,农业部将全力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力争“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50亿公斤,粮食单产提高1个百分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0亿公斤。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07,(3):1-1
最近,农业部公布了2007年实施发展现代农业的“十大行动”。这“十大行动”的主要内容如下。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质量建设,严守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十一五”期末,力争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粮食单产每年提高1%。2007年,力争使粮食面积  相似文献   

5.
农业部近日宣布,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部从2007年起正式启动发展现代农业的“十大行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今年继续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工程、新一轮沃土工程等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力争使粮食面积稳定在15.8亿亩以上,粮食总产量不低于2006年。  相似文献   

6.
贵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的1号文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保持粮食稳定增长,增强农村人口粮食自给能力是贵州省“三农”工作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区域布局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2001年中国耕作制度区划为基本蓝图,通过分析全国2500多个县的基本农业生产数据库,确立了全国各熟制区粮食作物高、中、低产布局,并对未来粮食安全的生产战略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20年,若全国低产区域粮食总产保持在8862万t;中产区域的单产提高到高产区域的水平,即中产区域粮食总产达到19784万t;高产区域的粮食单产再提高30%,即粮食总产达到32643万t,则全国粮食总产可达到61289万t,基本满足15亿人口的粮食需求。为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建议:进行全面产量区划,在对全国国粮食产量进行规划的基础上,建立0.3亿hm。左右超高产田和0.3亿hm^2左右高产田,稳定0.3亿hm^2左右的中低产田,建立1亿hm^2“国家粮食安全基地”;尽快确立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长期研究机制,建立高产、超高产综合技术体系,力争首先在实验田实现:一熟地区粮食产量达到1000kg,二熟地区达到1500kg,三熟地区接近1800~2000kg;建立“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预警中心”,开展国内外粮食安全的综合性研究,为国家提高粮食单产提供技术高产、超高综合技术体系与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8.
<正>五年来,吉林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2016年,粮食生产在面积调减的情况下,总产仍达到743.44亿斤,连续四年超过700亿斤,稳定保持全国第4位。巩固提升粮食核心区产能,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有效供给,累计调减籽粒玉米500万亩,主要在东部冷凉区、西部易旱区、城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现有生产水平条件下安徽省的粮食生产能力;[方法]该文以全省13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确定了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气候生产潜力的种植制度,并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中粮食作物试验产量为基础,计算了各农业生态小区粮食生产能力和总的粮食生产能力;[结果]全省粮食平均单产能力为8029.47kg/hm2,与近3年(2005--2007)~-食平均单产(5390.68 kg/hm2)相比,单位面积耕地的增产潜力为2638.79 kg/hm2;全省粮食总生产能力为483.62亿kg,高ff-~3年(2005--2007年)324.69亿kg的粮食平均总产,每年能为安徽省增加粮食产量近158.93亿kg;[结论]目前全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开发率为0.67,粮食生产潜力依然很大.  相似文献   

10.
为稳定甘肃省粮食产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根据1979~2008年甘肃省粮食总产量和增长率等资料,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了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甘肃省粮食生产始终呈现曲折徘徊、波动式增长的趋势;根据2000~2008年甘肃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影响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受灾面积、粮食单产、成灾面积等;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加强先进技术应用与推广,加强政府的指导作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技通讯》2006,(6):59-59
农业部种植业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近日存吉林省梨树县举行了“全国粮食优质高产创建活动启动会”,表明我国将大力组织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切实抓好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优质高产工作,确保我国粮食产量连续第三年增长。  相似文献   

12.
河池市农业资源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人口与耕地、粮食的矛盾是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障碍,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笔者通过综合分析评价河池市现实的农业资源和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要素,进行了潜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同时提出保护和提高河池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除国家在政策和财政上继续支持粮食生产外,应优化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保护好基本资源,优化耕地利用结构;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要实行科技兴农,推广应用粮食生产新技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云南省委、省政府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进行了顶层设计,集中打造"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六大内容的高原特色农业,明确了重点推进的行动举措和政策措施,全省各级各部门齐心合力,坚定不移地打造"高原粮仓",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2015年,全省粮食总播种面积448.7万hm~2,比2010年的427.47万hm~2增加21.23万hm~2、增4.98%,实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百亿斤粮食规划(2009-2020年)中确立的粮食面积稳定在433.3万hm~2以上的目标;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87.65亿kg,连续跨越175亿kg、180亿kg、185亿kg台阶;全省粮食综合平均单产4 182 kg/hm~2,比2010年的3 582 kg/hm~2提高600 kg/hm~2、增16.7%。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的连续13年增产。多年来,云南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得益于科技措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依靠科技促增产已成为云南省粮食生产的突出亮点。文章通过对云南省多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经验、成效和做法的全面总结,分析了云南省粮食生产的潜力,研究提出了下一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月30日公布的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首先要吃透文件精神,本期“特别策划”栏目请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为你详细解读。一号文件的要求和政策导向完全符合农垦的实际情况,农垦发展粮食产业必须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同期“特别策划”栏目编发农业部农垦局局长杨绍品在2005年农垦粮食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努力提高农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配发了相关垦区和农场发展粮食产业的思路、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本报讯据农业部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农业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的报告介绍,已起草粮食法草案,并列入国务院2013年立法工作计划。报告提出,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国家发改委正在对《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进行评估,将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规划,加大投入力度;财政部将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以下简称“两个行动”),提出农垦要充分发挥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中的国家队作用,聚焦粮油等主要作物,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单产水平,以社会化服务示范带动地方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供有力支撑。日前,农业农村部农垦局有关负责人就“两个行动”的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7.
《当代农业》2011,(19):6-6
农业部近日发布《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采取七项措施.全方位推动农业发展新跨越。 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确保95%以上的自给率。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扩大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加强主产区建设;提高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18.
吴伟丽 《河南农业》2016,(28):54-55
正粮食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直接关系到粮食的有效供给,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目前,我国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尚未达到400kg,总体并不宽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是国家粮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一、荥阳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荥阳市地处河南省中部,是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总面积908km~2,总人口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  相似文献   

19.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恢复发展粮食生产的目标是: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5亿亩,确保粮食总产量不低于4550亿公斤;粮食单产力争达到或突破历史最高水平,优质粮食比重力争明显提高。为实现“两个确保”和“两个力争”的目标,农业部制定了“五大行动”:即夏粮增产行动、  相似文献   

20.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十一五”期间,要围绕5000亿千克的目标,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提高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抗御风险和政策支持等5个方面的能力,努力构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长效机制。要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力争到2007年建设5000万亩标准粮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0亿千克;2008~2010年再新建标准粮田1亿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